(共29张PPT)
夏商西周王朝更替
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王室衰微、争霸兼并
铁器牛耕、经济发展
变法改革、社会进步
百家争鸣、思想繁荣
第8课内容
567课内容
第4课内容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
科技与文化
从一组乐器开始
第二单元序言中的插图叫曾侯乙编钟,是春秋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著名“科技与狠活”之一,阅读教材49页,了解一下曾侯乙编钟吧……
距今两千多年
质量杠杠滴
保质期超长
都江堰,是两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
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
曾侯乙编钟,是两千多年前的乐器
至今还能演奏乐曲
这些都堪称夏商周时期的
科技与狠活代表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
了解夏商周时期的科技文化
共同见证中华文明的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阅读教材第21页右下角时间轴下的第一句话,明确课标要求:
了解( )、青铜器,以及( )时期的天文、( )、( )、( )等成就,感受这一时期中华文明的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甲骨文
活动1:确定学习目标
夏商周
历法
医学
文学
夏商周时期,科技文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2.阅读44页8课序言,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1:确定学习目标
甲骨青铜:
天文历法:
医学成就:
文学成就:
感受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学习
目标1
学习
目标2
学习1:天文历法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准确地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对农业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那么你知道二十四节气最早出现于何时吗?
反映自然规律
指导农业生产
10.23
学习1:天文历法
战国时期,出现二十四节气
夏朝出现历法,商朝逐渐完备
历法的制定源于对天文现象的观测记录,对日月星辰运行规律的总结
为了指导农业生产
所以观测天文
陶寺观象台、尧帝制历传说
日食、月食、彗星记载
夏朝可能出现历法——夏历商朝历法逐渐完备
一年12月,大小月,置闰,
甲骨文中出现干支纪日
战国时期
一年分为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能准确地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对农业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远古先民智慧的结晶。
陶寺古城观象台原址复原图
陶寺古城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帝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尚书 尧典》
译文:尧帝名羲和家族的人观测天象,制定历法,指导人民的农业生产……羲和等人经过观测发现,春分昼夜均分,夏至白昼最长,秋分昼夜均分,冬至白昼最短,一年有366天……
陶寺古城观象台遗址和尧帝制历的传说,反映了远古先民对天象的观测记录与历法的制定
学习2:医学成就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于2018年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那么,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什么呢?望闻问切四诊法又是传说中的哪位名医发明的呢?
学习2:医学成就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奠基之作
总结医学经验,主张治病顺乎自然对症下药
相传扁鹊发明了四诊法,沿用至今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可能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对医药学的探索和对医药知识与治疗技术的掌握
夏商周时期,掌握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治疗技术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相传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沿用至今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行医画像
《黄帝内经》战国问世
奠基中医学
小故事:扁鹊三连的背后真相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一见蔡桓公,
通过“望”发现蔡桓公有病
蔡桓公讳疾忌医,
发出一连“我没病”
桓公一连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扁鹊医者仁心苦口婆心劝患者
蔡桓公讳疾忌医无声二连三连
桓公无声二连三连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扁鹊怒放三连,桓公病发而亡
扁鹊三连的病危通知
出自《韩非子·喻老》,一定概率是编的故事…
无法当正经史料采信,但故事本身很有意思
学习3:甲骨文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主要依据考古发掘成果和文献史料了解历史。那么有没有一种史料,结合了这二者的特点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近甲骨文,去了解甲骨出世,信史为真。
首先明确第一个问题:依据目前已知的考古发掘成果,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朝开始。
商
甲骨文的发现与解读
让商朝成为有文字可考的王朝
学习3:甲骨文
甲骨文定义:
甲骨文价值:
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兽骨商的文字
(1)甲骨文是记录占卜情况的,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较为详尽的展现商朝的情况;
(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已发现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
甲骨文包含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A.政治状况
B.经济发展
C.科技进步
D.军队建设
统治阶级
当时存在君王和臣子
残酷刑罚
当时出现削鼻子砍脚等刑罚
甲骨文反映商朝历史
中考真题以练固学
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 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甲骨文是汉字发展重要阶段
中考真题以练固学
(2023·湖南衡阳·1)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现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A.磨制石器 B.青铜铸造
C.彩色陶器 D.瓷器烧制
中考真题以练促学
甲骨文和青铜器是商朝文明成就的显著标志,更是夏商周三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简单了解过甲骨文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铜世界,去领略青铜器的厚重吧!
学习4:青铜器
商周青铜铸造特点(了解即可):
最重青铜器——司母戊鼎
精美的
四羊方尊
(1)国家掌控、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制作工艺高超;
(2)青铜合金配比准确,种类丰富数量多;
(3)主要用于祭祀和军事,是身份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禹铸九鼎,天子九鼎等……
学习4:青铜器以练固学
(1)国家掌控、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制作工艺高超;
(2)青铜合金配比准确,种类丰富数量多;
(3)主要用于祭祀和军事,是身份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禹铸九鼎,天子九鼎等……
需要铜837.5千克
最重青铜器
种类多
用途广泛
学习4:青铜器之金文
金文的定义:
金文的意义:
铸刻在青铜器商的铭文
内容丰富,是研究商周历史的珍贵史料
《尚书·牧誓》中记载: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无独有偶,青铜器利簋所刻的铭文也有相似的记载。这说明青铜器
A.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B.种类繁多
C.制作工艺十分高超 D.象征权利
学习4:青铜器之三星堆
三星堆文物特点:
三星堆考古意义:
造型奇特,具有地方特色
2024年5月,四川三星堆文物在呼和浩特市博物馆展出,它既有与中原夏商王朝类似的青铜器和玉器,又有独具古蜀特性的金杖、青铜人像、面具等。这体现出中华文明的
A.地域文化特征 B.草原文明基因
C.外来文化元素 D.农耕文明内涵
与中原王朝具有密切关系
展现古蜀文明的丰富多彩
印证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学习4:青铜器之三星堆
三星堆遗址中发现的“放大版”云雷纹、跪坐人像上的尊等可以明显看出长江中下游文明、中原文明的印记。中原文明尊鲁的兽头趴在肩上,而三星堆的则是挂在肩上,这反映出铸造技术的差异。下列选项中,对以上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巴蜀文明是中国青铜文明的核心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各具特色
C.三星堆遗址是巴蜀古国文明的珍宝
D.巴蜀文明隶属于中原文明
学习5:诗经楚辞
中原青铜器和三星堆青铜器风格迥异又存在联系,印证着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其实诗歌也是,我们的古诗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流派,你知道它们的源头分别是什么吗?快翻开教材48页学习了解一下吧!
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分别是:
《诗经》
“楚辞”
现实主义源头
浪漫主义源头
学习5:诗经
地位:
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内容:
整理收录西周和春秋时期社会各阶层在生产生活、祭祀典礼等各种场合创作传唱的诗歌。孔子删订后有305篇,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关注现实,内容广泛,情感丰富。
价值:
保存了丰富的先秦史料,有助于我们研究当时的历史
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我把我的衣服分享给你。国君要发兵了,整备好我们的甲胄和兵器,我与你一同出征。
战友情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
现实主义
学习5:诗经以练固学
反映武王伐纣的历史
记录武王伐纣的时间
学习5:不如读诗诗经篇!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一咏三叹的特点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
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
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
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麦!
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优待。
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国有仁爱。
那乐国啊那乐国,才是我的好所在!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苗!
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慰劳!
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郊有欢笑。
那乐郊啊那乐郊,谁还悲叹长呼号!
批判剥削,歌颂勤劳
贪婪的统治者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这句话意味着如果不学习《诗经》,当时的人将无法在社交场合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经》呢?《诗经》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激发群体,可以表达不满。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课下不妨翻翻书
读一读《诗经》
学习5:楚辞
本质:
一种新体诗歌
特点:
采用楚地方言、吸收民歌精华
情感浓郁,想象丰富
代表:
千古传颂的抒情长诗《离骚》
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浪漫主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屈原《离骚》
关爱人民
忠于君主
矢志不渝
热爱故土
屈原正准备远行,一切准备都做好了,正准备出发,突然回眸看了一眼故土,此后他再也无法离开……
他的仆人悲伤,他的马儿怀乡,但这一切都是理由,本质上,还是他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即便被打击多次,也不肯离去。
学习5:不如读诗楚辞篇!
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山川无极,情理实劳,金相玉式,艳溢锱毫。
这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屈原和《离骚》的评价,知人论世与论诗,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如今的屈原依然被我们所纪念,端午节划龙舟据说就是为了拯救投江的屈子,吃粽子的本意是把粽子投江,喂饱江中的鱼儿,不让它们啃食屈原大夫的遗体……
想了解屈原的伟大,想体验楚辞的浪漫,不如读诗!
学习5:楚辞以练促学
时临仲夏,岁至端午。历史的车轮碾过2200年,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成为每逢此时华夏儿女的一种民族自觉。人们赞叹屈原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勇于探索、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更多人引用屈原诗歌中的名句来阐述思想,寄情言志。下面关于屈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吸收民族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②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③每年端午,我们吃粽子、划龙舟,据说都是为了怀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④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①项正确。
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②项正确。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因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演变成人们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吃粽子、划龙船都是纪念屈原的一种方式,③项正确。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④项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总结: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