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为12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
2.试卷分为I卷和II卷。I卷100分,II卷20分。
3.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4.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填空。(8分)
(1) ▲ ,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2)青树翠蔓, ▲ ,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
(3) ▲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角声满天秋色里 , ▲ 。 (李贺《雁门太守行》)
(5)不畏浮云遮望眼, ▲ 。 (?王安石《登飞来峰》)
(6)《望岳》中诗人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而成“ ▲ , ▲ ”,表达了作者要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伟大志向。
(7)抗清英雄夏完淳《别云间》的诗句“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中的“南冠”是 ▲ 的代称。
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答题。(4分)
阅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父亲蹒( )跚的《背影》中品味那份深沉的爱,在《最后一课》中感受韩麦尔先生真zhì( )的爱国情,在《阿里山纪行》中游览静mì( )的原始森林,在史无前例的《幽径悲剧》中体验人间苍桑……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3分)
蹒 ▲ 跚 真zhì ▲ 静mì ▲
(2)找出文中一个错别字,并改正。(1分) ▲ 改为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2015年11月13日晚,法国巴黎发生的爆炸袭击事件让世界反恐联盟变得炙手可热。
B.鳞次栉比的葛藤遮盖了光滑的卵石,离这不远处有一座彩虹般的水泥桥飞架。
C.科学家谈到乘“蛟龙”号下潜深海的经历,感觉自己像是一个不速之客?。
D.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中,选手们肆无忌惮的朗诵,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B.2015年11月18日,江苏省出台了校园足球行动计划纲要,创建一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特色县。
C.通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使许多人羡慕的“铁饭碗”被打破。
D.据调查,到2015年止,江苏省百岁老人近万人左右,其中女性是男性数量的三倍多。
5.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动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情感,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⑤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
A.④⑤①③②?????????? B.⑤④③②①????????? C.④①⑤②③ D.⑤④②③①??
6.综合实践(6分)
曙光中学八年级举办学习汉字报告会,请你参与其中。
【字形之美】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如果我们对汉字进行艺术处理,就会发现经过艺术处理的汉字像灵动的舞者,人们称之为“会舞的精灵”。下面这两幅图片的主图案分别由哪个汉字变形而成?请用正楷把这两个汉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分)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 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标识
【意蕴之丰】主讲人王晓华同学在报告会开场白里有下列一段话,请你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各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相同。(2分)
中国汉字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 ▲ 。在书法家笔下,那些有着生命似的汉字更能生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有的挺拔如峰, ▲ ,有的浩瀚如海,有的凝滑如脂,令人叹为观止。
书写情况总份数
字迹辨识不清
字迹潦草
错别字较多
字迹工整
字迹漂亮
50
4
32
6
5
3
【书写之忧】下面是同学们对某校八年级学生书写情况的抽样调查统计:
用一句话概括出你对上表的结果分析: ▲ 。(不超过20字,2分)
二、阅读与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4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7.颈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2分)
▲ ▲
8.结合你所了解的柳宗元,说说诗人“寂寞”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回答。(2分)
▲ ▲
(二)阅读苏轼的两个文言语段,完成9—11题。(12分)
【甲】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游兰溪
黄州①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②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③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④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⑤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注释】①黄州:元丰三年至六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②庞安常:人名。民间名医。③绝:超过。④蕲水:旧县名,属今湖北浠水县。⑤王逸少:即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
9.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1)月色入户 ( ▲ ) (2)相与步于中庭( ▲ )
(3)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 ) (4)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2)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 ▲
11.甲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 的心境。(2分)。
乙文主要表达了表现了苏轼的乐观豁达,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不少于两点)(2分)
▲
(三)阅读《幽径悲剧》选段,完成14—17题。(8分)
①茫茫燕园中,只剩下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绝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③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12.根据选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燕园幽径发生了怎样的悲剧。(2分)
▲ ▲
13.作者在文中说“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你怎样理解作者的这种表达呢?(3分)
▲ ▲
14.选文第①段中作者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第②段又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这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 ▲
(四)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5—18题。(12分)
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
——怀念叶圣陶先生 肖复兴
①一次偶然的机遇,能够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
②小时候,捏着可怜巴巴的一角七分钱,踮着脚尖从家门口对面的邮局里买来一本《少年文艺》时,我开始迷上文学。我渐渐沉浸在我国现代文学之中。鲁迅、冰心、叶圣陶、许地山……一位位相继闯入我的心中。他们的作品令我爱不释手。冥冥幻想里,我像今天的青少年朋友一样,想入非非地想像着他们的模样、为人及性格。但是,我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结识他们当中的一位,并且能够聆听他的教诲。二十余年弹指飞去,当他白发如银时,我竟如他一样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他起的作用举足轻重。
③他就是叶圣陶先生。
④一九六三年,我正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一张画像》,是写教我平面几何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教课很有趣,为人也很有趣,致使这篇作文写得也自以为很有趣。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这篇作文竟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自然,我挺高兴。一天,语文老师拿来厚厚一个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眼睛,有些莫名其妙。“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先生修改得相当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⑤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比赛获奖的二十篇作文。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楞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继而又绑上绷带的人一样。
⑥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即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地方修改得很多,倒装句改得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也规范多了。而“书皮”改成了“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真的从中受益匪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创作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⑦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那时,我才15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鸟儿抖着翅膀。那是只有那种年龄的孩子才会拥有的心思。
⑧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
⑨我感到很意外。因为我一直觉得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一定是深居简出,凡人不见的。见这样的作家如同国家元首一样难哩。现在叶圣陶先生居然要见见我这样一个初中学生,这自然成了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⑩那天,天气很好。下午,我来到东四北大街一条并不宽敞却很安静的胡同。叶老先生的孙女叶小沫在先门口迎接了我。院子是典型的四合院,小巧而典雅。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似乎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叶小沫引我到客厅,叶老先生已在门口等候了。见了我,他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落座之后,他用浓重的苏州口音问了问我的年龄,笑着讲了句:“你和小沫同龄呀!”那样随便、和蔼,作家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随之消失了。越是大作家越平易近人,原来,他就如一位平常的老爷爷一样,让人感到亲切。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和指南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期望。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所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所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落日的余晖悄悄染红了窗棂。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那时候,我刚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便问:“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写的它们呀?”他笑着点点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望望窗外那爬山虎。
?我应该庆幸,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他对于一个孩子平等真诚又宽厚期待的谈话,让我十五岁的那个夏天富有了生命和活力。我仿佛觉得那个夏天变长了,总有回味的嚼头。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地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在我的眼中,那一片爬山虎永远都那么绿着。 (选自《肖复兴散文》,有删改)
15.全文写了“我”回忆和怀念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情?请概括回答。(2分)
▲ ▲
16.请赏析划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 ▲
17.请简要分析文章以“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为标题的作用。(3分)
▲ ▲
18.在作者的眼里,叶老是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叶老具有怎样的人品和文品。(4分)
▲ ▲
三、写作(40分)
19.胡适在《我的母亲》中写到:“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流淌着母亲的血液,承载着母亲的希望,凝聚着母亲的深情。请以“献给母亲的歌”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诗歌除外。
II卷(20分)
课外阅读(20分)
20.梁晓声的《孩子和雁》一文,主人公是有罪的又是无奈的,更是有良知的。在他最需要钱的时候,拒绝高价出卖捕雁绝招。他的捕雁“绝招”是(2分)
A.网罩 B.下绳套 C.下铁夹子 D. 用铁丝漏斗
21.迟子建在《祭奠鱼群》一文中,怀着对鱼类的深切同情,提出了 ▲ 的深远主题。
22.在《科学发现的几点体会》一文中,著名科学家丁肇中向年轻的科学家介绍的三个体会,即 ▲ 、有信心和好奇心。
23.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由三位名人的传记组成,这三位名人分别是:德国音乐家??????▲?????,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
24.阿城的《棋王》,实际上写了“吃”和“棋”两个字。主人公王一生所说“一天不吃、棋路就乱”的话语,朴素地道出了“ ▲ ”的真理。
25.《麦田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早熟但幼稚,一直幻想能做个“ ▲ ”保护神,最后精神几乎崩溃。
26.有人这样评价:清代刘鹗的《老残游记》一书中对音乐的描写,是继唐代诗人 ▲ (人名)的《琵琶行》以后,描写音乐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27.普希金在《上尉的女儿》一文中,描写了主人公之一的外省贵族 ▲ 的戏剧性的生活经历。
28.“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歌曲《绣红旗》表现的是《红岩》中的主人公 ▲ 和难友们在渣滓洞里为庆祝 ▲ 一起绣红旗的场面。
29.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地下党准备组织狱中暴动。在白公馆装疯多年的共产党员 ▲ 与狱中党组织接上了关系。同时,关在地窖中的 ▲ 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他挖穿地牢后不久就牺牲了,一部分难友顺着他生前挖的秘密通道,逃出了虎口。
30.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30—32题。(6分)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减,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30.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其作者是 ▲ (人名);文段中“这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 ▲ 。(2分)
31.这部名著中有不少“知恩图报”的情节,请你简要概述其中一个。(2分)
▲ ▲
32.请按照《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下面情节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发现野人? ???②抗争病魔?? ??③重返故乡?? ??④海上冒险?
A.④②①③? ?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考试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4分)
1.(8分)
①鞠躬尽瘁 ②蒙络摇缀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④塞上燕脂凝夜紫
⑤自缘身在最高层 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⑦囚犯
2.(4分) (1)pán 挚 谧 (2)苍—沧
3.C (2分)
4.B (2分)
5.D (2分)
6.(1)京 冬(2分)
(2)示例: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1分)有的清亮如溪。(1分) (符合题意即可,2分)
(3)示例:八年级学生书写字迹潦草者居多。(2分)(意对即可)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4分)
7.以动写静(或反衬),用泉和鸟的声响来反衬环境的幽静。(2分)
8.谪居僻远之地(环境凄清);被贬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写出两点即可,2分)
(二)(12分)
9.(4分)(1)门,门户 (2)一起,共同 (3)善于、擅长 (4)左右
10.(1)只是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2)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俩都是一时奇异的人。
11.在贬谪中感慨微深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2分,意对即可)
具体表现:去找庞安常看病,跟他开玩笑,称他们都是一时的异人;病好了之后,和庞安常同游豪饮;在所写的词中表达了不悲叹时光流逝,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一点得1分)
(三)(8分)
12.燕园幽径仅存的一棵古藤被无端砍断。 (2分)
13.这是反语,指的是富于感情,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具有博爱之心的意思(1分),作者这样说,是为了和他笔下的“真正的伟人”形成对比(1分),表达对他们自私冷漠,甚至滥杀无辜的批评和鄙视厌弃的感情(1分)。
14.不矛盾(1分)。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是因为古藤给“我”悲愤、惆怅的心情带来安慰,给我带来许多快乐,让我忘却了人生中的许多创痛(1分);而说“人生毕竟还是个荆棘丛”是因为古藤萝被人砍断了,还存在“愚氓灭美”的事实,令人痛心和震惊。(1分)(仅合“不矛盾”,不给分。)
(四)(12分)
15.叶老给“我”修改作文(1分) 叶老邀请“我”都他家作客(1分)
16.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一墙绿得沉郁的爬山虎”比作“一片浓浓的湖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浓浓的绿意、具有生机勃勃的特点(1分),隐含着作者对叶老关怀“我”成长的感激(或赞美)之情(1分)。
17.标题借物喻人(或借景抒情,1分),借爬山虎来比喻充满活力(或质朴真诚)的叶老(1分),表达了“我”对叶老的赞美、崇敬(或感激、怀念)之情(1分)。
18.(4分)①“我”到叶老家时,他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1分),可以看出叶老具有平易近人的人品(1分)人品还可以答:平和宽厚、平等真诚、待人热情、和蔼可亲。
②给“我”修改的作文,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1分),可以看出叶老具有一丝不苟(或认真)的文品(1分)。
三、写作(40分)
19.评分标准
分项
水平
内容选择
语言表达
结构安排
书写和标点
A水平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感情真实,内容具体
语言通顺,准确,简洁得体
结构合理且层次清晰,详略安排得当
书写清晰且美观;错别字少于或等于3个;可以运用标点符号使感情表达更丰富;
B水平
切合题意,中心明确,感情真实,内容较具体
语言通顺
结构基本合理,有层次安排,能注意详略
书写清晰,错别字在3个到6个之间;标点符合使用符合规范
C水平
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欠具体,但基本完篇
语言基本通顺,有个别病句,但不影响阅读
结构完整但不够合理,缺少详略安排
书写比较潦草,但基本可以阅读;错别字在6个到9个之间;标点符号使用中有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但不影响意思表达
D水平
不切题,中心不明确或无中心,内容匮乏,不完整
语言不通顺,病句较多,影响阅读
结构混乱或不完整,没有条理
书写潦草,影响阅读;错别字多于9个;标点使用不符合规范现象严重,影响到意思表达
总体水平描述:
A水平: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选材新颖,立意鲜明;语言流畅,简洁得体,富有表现力;构思巧妙,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安排详略;书写清晰。
B水平:能根据给定的话题恰当选择材料,内容具体;语言通顺;文章结构完整,能注意详略安排。
C水平:能根据给定的话题选择材料;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完整,但缺少详略安排;有一些错别字,但不影响对内容的理解。
D水平:不能根据给定的话题选择材料,内容过于简单;语言不通顺;文章结构不完整,结构混乱,没有条理;错别字较多,字迹潦草,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Ⅱ卷(20分)
20.D 21.人类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22.不盲从(或不盲从专家的结论)
23.贝多芬? ??列夫?托尔斯泰(或托尔斯泰)
24. 民以食为天 25.纯真
26.白居易 27.格利尼奥夫
28.江姐(或江雪琴) 新中国诞生
29.华子良 许云峰
30.笛福 星期五
31.示例一:星期五为了报答“我”的救命之恩,始终忠实地跟随着我。
示例二:一位英国妇人为“我”代管财产近30年,后来“我”酬谢了她,并长期接济她。
3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