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语文园地三
——六年级上册
任务一:交流平台
任务二:词句段运用
任务三: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
任务一
人文主题:
有目的地阅读
语文要素
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人文主题:有目的地阅读
根据阅读目的,明确阅读任务
根据阅读任务,确定阅读内容
根据阅读内容,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阅读目的
阅读内容
阅读方法
阅读目的
阅读内容
一、回顾基于阅读目的的材料选择
1、写制作竹节人指南
2、计划故宫一日游
第3和9自然段
材料一、三、四
二、回顾搜索信息的方法
不同的阅读目的,我们所关注的阅读内容就不一样。你是如何迅速找到你需要的阅读内容的呢?
快速浏览
找到关键词句
二、回顾搜索信息的方法
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大的内容,我们可以怎么阅读?
跳过
浏览:不需要逐字逐句阅读
搜索信息的方法
需要的阅读内容
关联不大的内容
快速浏览、
找到关键词句
跳过、浏览
三、拓展策略
阅读不同的文本和资料,也会有不同的目的,我们的阅读方法可以做哪些调整呢?
阅读目的
收集相关信息
了解主要内容
赏析写作特色
学习积累语言
消遣休闲娱乐
阅读材料
报纸、说明书、资料
浏览,跳读,搜索关键信息,舍弃无关信息。
课文、文件
课文、中外文学名著
课文、中外文学名著
大众文学
根据目录段落,
把握脉络,明确观点。
品读文章结构、
文字表达,体会妙处。
大声诵读,
摘抄背诵。
自由阅读,
感受深的地方多读。
阅读方法
请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说说你的收获吧!
1、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2、跟阅读目的不相关的材料可以不仔细读。
3、掌握“有目的地阅读”策略,逐渐养成习惯。
词句段运用
任务二
“入迷”情景
“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三段话都描写了某个人对事物着迷的情景。
读一读: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入迷”?
想一想:
作者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描写的?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动作描写
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夸张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塑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舒了口气。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塑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舒了口气。
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
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
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夸张
联想
有一次,老师到小明家家访,一进小明的房间差点吓一跳:墙上贴着的、桌上堆着的都是足球健儿的画报;床上几乎都是球衣球裤……小明的妈妈告诉老师:“哎呀,王老师,我家小明天天看球,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足球频道。那天他喜欢的球员没进球,他差点把电视机给踹了。连家里养的狗他都改成和足球有关的名字了……我真怕他耽误学习,可怎么办哪?”
描写“入迷”的方式还有很多,
阅读思考下面这段话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夸张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把情景写具体,把人物写生动。
方法总结
我们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并用联想和夸张来表现他入迷的程度。
还可以写他生活的环境、别人对他的评价、他入迷造成的出人意料的结果等。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在你身边有没有特别着迷于某件事情的人?你见过他着迷的样子吗?
写一写:
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
学习分类表述观点
读下面的例句,找出表达的特点,想一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总起句之后用冒号引出三个分号的三个分句。
总分结构
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加上“一是、二是、三是、四是”这些词语,可以有条理地说明理由,表达观点。
有序列出理由
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几个条件之间用分号隔开。这样写条理更清楚,能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更明白、更全面。
逐条说明理由
方法总结
1、总分结构
2、有序列出理由
3、逐条说明理由
选择一个话题,用以上方法说一说。
1.竞选班级劳动委员
2.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次的班干部竞选活动。我这次竞选的目标是担任劳动育委员。
我认为劳动十分重要,热爱劳动能够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还能够磨炼我们的意志。劳动委员是一个十分光荣的职务,他能带领大家,管理好教室、校园的卫生,给大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觉得担任劳动委员的同学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素质:
一、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
二、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热心为班集体作贡献,热心帮助老师和同学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热心主动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三、组织能力强,可以带领同学们完成学校布置的紧急任务。
我觉得我自己已经具备了上述素质,是一个很合格的劳动委员人选。
竞选班级劳动委员
日积月累
任务三
春 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xī
sì
壹 读古诗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春日
春天
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游春,踏青
河名,在山东省
水边,河边
无边无际
风光风景
大意:风和日丽之时在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平常、轻易
容易识别
春风
大意: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地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贰 品诗句
“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胜日寻芳泗水滨”
胜日
点明天气
泗水滨
点明地点
寻芳
点明主题
一句中分三层叙说,
是作者的有意安排。
寻
“无边光景一时新”
点明寻芳的结果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无边”
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一时新”
这里不在一草一木上做细碎描写,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等闲识得东风面”
“识”承首句中的“寻”。
“等闲识得”指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这里是指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
识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东风面”
“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近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景”,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
“万紫千红”
这句诗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本诗以“总是春”收官,都落到“春日”上,诗末点题。
“总是春”
叁 悟诗情
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受儒教祭祀的学者。
走近诗人
了解“泗水”
古泗水流域与儒家文化有很深的渊源,儒家五圣都曾在这里活动过。孔子曾在洙泗之间聚徒讲学,后人以“洙泗”代指孔子及儒家,泗水因而有“圣源泗水”的美誉。
孔子
感悟深意
朱熹其实一生都没有去过泗水河畔,更不用说在泗水滨观景。
1、联系上面的绍,你觉得“胜日寻芳泗水滨”是指什么?
2、他所看到的“万紫千红”又是什么?
1、“胜日寻芳泗水滨”是指什么?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2、朱熹所看到的“万紫千红”又是什么?
“万紫千红”比喻孔学的丰富多彩。
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感悟深意
这首诗表面上是描绘春日美景的咏春诗,但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诗人寄寓于“寻芳”的意象,表达了其在乱世之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能通过交流讨论,梳理出本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并逐步形成“有目的地阅读”的良好习惯。
2.学习刻画人物入迷的状态。
3.学习如何用列举的方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尝试运用。
4.朗读并背诵《春日》,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本单元的学,梳理“有目的地阅读”的方法,并逐步形成“有目的地阅读”的良好习惯。
2.体会运用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入迷的好处。了解有条理地说明理由、表达观点的方法。
【教学准备】优翼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通过交流讨论,梳理出本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并逐步形成“有目的地阅读”的良好习惯。
2.学习刻画人物入迷的状态。
一、交流平台:总结方法
1.新课导入:假如你将带家人进行一次“故宫一日游”,手头上只有我们课本中的四则材料,你将如何计划你们的行程呢?
预设:学习了这个单元,我知道了要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如,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我会根据材料一写一份游览故宫的路线指南,我也会综合材料三和材料四绘制一份路线图。
2.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学习本单元课文的,我们学习时用上了哪些阅读方法?
预设一:就像大家说的那样,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与之相关的是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就没有必要把材料二再分析阅读,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再进行分析,排序就可以了。若我们完成的任务是介绍太和殿这一处景点,就与刚才的任务侧重点不同,我们就需要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再进行分析,可以忽略材料三。
预设二:我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比如,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读《竹节人》,相关联的段落应该仔细阅读,反复阅读,而关联性不强的段落,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如,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部分内容,可以采用浏览阅读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3.总结要点:读书时,同学们应该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材料。
二、词句段运用:关注描写方法
生活中有无数个瞬间,怎样定格某个瞬间,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呢?阅读“词句段运用”的第1题。
1.读一读三个句段,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人物的入迷?预设学生交流:
(1)第一个片段,作者抓住“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4个关键词语,运用动作描写,正面写出了人物对某一事物的入迷。写出了当时场面的热闹气氛。“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也从侧面写出了同学们的入迷。
(2)第二个片段,作者抓住“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探过来”4个关键词语,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观战人入迷的情景。
(3)第三个片段,作者通过“上前、后退、叽里咕噜、闪着异样的光、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痴痴地微笑、轻轻地舒了口气”等关键词,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巧用“……”“——”,写出罗丹塑像时的认真态度和入迷的情景。
2.出示课件,教师点拨小结。
3.写一写人物入迷的状态。
师:上面的三个句子,写的是人对某件事入迷时的情景。入迷是怎样的呢?入迷时表情是怎样的?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双眼进行拍摄,作文时用语言表达出来,还原当时的情形,就成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场景。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
4.学生分享,全班点评。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如何用列举的方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尝试运用。
2.朗读并背诵《春日》,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一、词句段运用:学习有序的表达
1.在文章中对一种事物进行说明时,为了使条理更清楚,让读者更明白你所表达的观点,你会采用什么方法呢?
2.阅读“词句段运用”的第2题,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1)总分结构的句子,先总说,再分说。
(2)介绍说明事物时,采用“一是……二是……三是……”很有序地列出相关条件,逐条说明。
(3)几个条件之间用分号隔开。
3.交流讨论: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呢?
(1)可以把观点表达得很清楚,便于读者抓住要点。
(2)可以把理由表达得很有序,条理分明。
4.创设情景,表达交流。
(1)班级里举行“竞选班级劳动委员”的活动,你会用什么表达方式,向老师、同学们介绍自己?
预设:我竞选班级体劳动委员的理由:一是我热爱劳动,讲卫生;二是我有能力胜任这个职位,我有责任感;三是我会带领大家把教室打扫干净……
(2)你是一个足球爱好者,想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你会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说明理由,表达观点?
预设:亲爱的妈妈,踢足球有很多好处:一是能有效地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使肺活量增强;二是能强化腿部的骨骼,使骨骼更结实粗壮;三是能提高免疫力,使身体更健康……
二、日积月累
1.交流关于春天的古诗,学生回顾、背诵,说说大意。
2.自主读古诗《春日》,读准读通。
3.教师指导朗读,齐读,有节奏的读。
4.理解诗意,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画面,体会喜悦的心情。
(1)借助资料,小组内成员用自己的话试着翻译诗句,教师适时指导。
(诗句解析: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的景色,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2)全班交流诗句描述的场景,想象春天的画面。
(3)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交流作者喜悦的心情及古诗中的哲理。
①作者简介。
②主题探究:此诗表面上看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5.熟读成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