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小学二年级语文
我要的是葫芦
01 课文导读
02 课文学习
03 识字识词
04 课文小结
目录
第一节
课文导读
课文导读
教材简说
我们知道,植物生长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前一环节直接影响着后一环节,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意结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你看,那个种葫芦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也不管,结果,小葫芦慢慢变黄,一个个都落了,多可惜呀!
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是学生可能会质疑的问题。因此,教学时,可以以此问题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因此,可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导读
教学目标
认识“葫、芦、藤、哇、盯、邻”等六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课文导读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课文导读
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具准备:自制课件、一个葫芦。
课文导读
课文原文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课文导读
课文原文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我要的是葫芦。”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第二节
课文学习
课文学习
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名字叫做《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你们见过葫芦吗 谁能说说葫芦是什么样的
3.指名答。(出示葫芦。)
4.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到底说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课文学习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两遍。
2.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注音的生字。
(2)开火车读去掉拼音后的生字。
3.再读课文,并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4.分自然段读课文,想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
课文学习
三、精读课文,读懂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2.指名答。(结合学生回答,屏幕显示相应自然段,并进行板书。)
(1)教学第一自然段。
师:课文中介绍了葫芦的哪几部分,各部分分别是什么样的
指名答。(显示正确答案。)
齐读二、三两句话。
指导朗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这么可爱,心情会怎样
分男女生朗读该段。
课文学习
(2)教学第二自然段。
师:叶子有了什么变化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这些蚜虫会怎样 可他怎么想
指名读第一句话。
指名表演那个人说话的样子。
齐读该段。
课文学习
(3)教学第三自然段。
同桌分角色朗读邻居和种葫芦人说的话。
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共同评议:
邻居此刻的心情怎样 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种葫芦的人着急吗 应用什么语气读
学生自由组合并表演。
课文学习
师:你们觉得他们俩谁说得有道理
学生讨论,指名答。
课件演示:小葫芦和绿叶的对话——葫芦藤每天向叶子输送养料,叶子再将养料输送给小葫芦。蚜虫吃绿叶,使它无法输送养料。小葫芦因没有养料供给,随即变黄落下。
(四)齐读第四自然段。
第三节
识字识词
识字识词
wā
好哇
dīng
盯着
lín
邻居
měi
每天
识字识词
guà
挂着
kē
几颗
guài
奇怪
hú lú téng
葫芦藤
识字识词
zhì
治一治
màn
慢慢地
yán
自言自语
第四节
课文小结
课文小结
扩展练习
1.小组讨论: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续讲故事: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
4.指名讲故事。
课文小结
师:在邻居的帮助下,种葫芦的人明白了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了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改变了过去只盯着葫芦,不管蚜虫的做法,最终种出了他想要的葫芦。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