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22 18:0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时空观念】认识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特征和统一性。
【唯物史观】认识远古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的转变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史料实证】运用考古发掘、历史遗迹、文献资料,了解食物采集与世界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与影响。
【历史解释】运用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了解原始农耕经济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认识到农业和畜牧业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农业的交流与传播为世界各地的发展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和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观。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
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时空坐标: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农业文明的起源与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古代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目录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
2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
与社会生活
3
生产关系的变化
情景导入:
上面这些食品大家都吃过吗?你是否知道这些食物的原材料都原产自那里吗?
食品提供人类所耗费的大部分热量,直到今天,依然是人类存在的基础。
食物的作用就是让人如何活着并活得更好,这是个永远的主题,在人类历史中,食物才是人类历史的推动力。
在迈向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的先祖是如何从坐享大自然恩赐的食物采集者转变为日益摆脱大自然束缚、掌握自己命运的食物生产者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远古时期,感受先人的生产生活!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一)渔猎采集时代:(旧石器时代)
1.时间:
人类产生到距今约1万年前的漫长历史时期。
2.原因:
生产力水平极低。
3.食物:
采集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
4.生产工具:
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
5.生活方式及社会分工:
①用火:取暖驱兽、烧烤食物;
②迁徙、群居;
③社会有了简单分工: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为群居人们提供大部分食物。(母系氏族)。
材料 在几百万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绝大多数时间是以采集、渔猎为生,这种智慧利用现成的天然产品的经济活动被称“攫取经济”。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问题思考:火对于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
提示:
①吃熟食易于吸收,使猿人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营养,熟食、开水使猿人少生疾病;
②刀耕火种,火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产量;铜的使用、铁的使用、陶器的发明都离不开火;
③火是原始人黑夜里驱赶虫蛇野兽的最有利工具。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产生:(新石器时代)
1.农业的概念:
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
(1)广义农业:是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
(2)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2.背景:
(1)避免疾病或中毒;
(2)人口增长,局部的人地关系失衡;
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3)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根本:生产力水平提高,生产工具革新。
材料一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
——《淮南子·修务训》
材料二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班固《白虎通义·号》
材料三 农耕的产生只能在特定的地域——第四纪冰川期影响适度的地球中纬度地区。……这里的人们在食物相对多一些的季节采集一些食物以备乏食季节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对植物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又在贮藏过程中将食物尝试种植,从而萌发了农业行为。……一些草食动物,如牛、羊相对来说性情较温顺,它们就成为家养动物了,农耕和畜牧随之产生。
——徐旺生《农业起源和传播对中西早期文明发展的比较研究》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产生:(新石器时代)
3.时间:
大约一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
4.表现:
原始农耕 原始畜牧业
东亚 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 长江中下游最早种植水稻 8500年前,中国贾湖居民已经饲养猪,后来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
西亚 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原产地 9000年前饲养绵羊和山羊
中美洲 玉米、甘薯等作物原产地 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
问题思考: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5.特点:
(1)多中心、独立发展;
(2)具有多样性(多元发展格局)。
材料一 农业产生后才开始了社会生产,从此人类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被动局面,由消极地适应自然转向积极的改造自然,由自然的奴隶走向自然的主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了农业,才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尚定周、王有文《从采集、渔猎到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革——试论农业起源》
材料二 同样是1平方英里的土地,种植作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因此,当我们看到人类总人口在距今10000年至2000年的8000年中,从532万直线上升到13300万,即足足增加25倍时,也不会感到惊奇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三 有了原始农业,食物来源较前丰富了,生活较前有了保障,这样人们才有条件从事副业生产,如:家畜饲养、原始手工业等,……由于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要附着于土地,同时生活又较前有了保障,人们不必总是随着动、植物资源的变化而漂泊流徙,所以人们开始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
——阎万英、尹英华《中国农业发展史》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产生:
6.影响:
(1)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农业革命)。
①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②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③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增长。
(2)促进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①从迁徙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
②手工业发展,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劳动;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产生:(新石器时代)
6.影响:
(2)促进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③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也因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
(3)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①天文历法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②②数学和其它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
(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
(4)国家应运而生:
农业发展出现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阶级对立国家形成。
材料四 原始音乐的产生与集体的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始人在集体劳动过程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呼喊声,便是最基本的声乐因素。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
材料五 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
材料五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以后,各项具体劳动,如动物的繁殖、饲养和农作物的播种、收割等,更是与气象变化息息相关,久而久之人们便形成了“季”和“年”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原始的历法,即以物候定农时的自然历。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
知识拓展: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1)第一次分工:
①内容: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
②影响: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提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引起了部落间的产品交换,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
(2)第二次分工:
①内容:原始社会末期发生的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
②影响:这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促使私有制的形成。
(3)第三次分工:
①内容:奴隶社会初期出现的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
②影响:
交换的不断发展和扩大,使商品生产出现并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交换的进一步发展。
促进了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开始积累了商业资本,脑力劳动开始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一)农业文明的兴起
1.表现:
西亚的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灌溉农业发达,孕育出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
2.措施:
修建水利工程,统治者将灌溉系统的开凿、疏浚、维护作为主要工作之一。
3.特点:
(1)区域位置:都在北纬30 附近大江、大河流域,大多采用奴隶制。
(2)灌溉农业发达,孕育早期世界主要文明。
(3)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的特征(文明的发展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问题思考: 古代农业文明的兴起的主要特点。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二) 区域性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
1.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王国
(1)种植作物:
大麦和小麦。
(2)饲养家畜:
山羊、绵羊、牛等
(3)土地所有: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土地、果园、资金、牲畜、工具、粮仓、劳力等都可以作为租赁的对象。
(4)社会生活:
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
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
(5)农耕条件: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为农业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二) 区域性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
2.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
(1)土地所有:
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2)种植作物:
大麦和小麦。
(3)饲养家畜:
山羊、绵羊、牛等
(4)农耕条件:
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材料 整个法老时期的埃及始终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法老作为最高土地所有者, 常常把部分土地遗传给他的王室人员或子女, 或者奖励给他的臣僚, 或者捐赠给神庙。但是, 全国土地的大部分则分配给广大农民使用, 以保证国家的基本税收来源。
——谢振玲《论尼罗河对古代埃及经济的影响》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二) 区域性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
3.黄河、长江流域:古代中国
(1)食物生产:
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2)社会生活:
材料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质农具十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摘编自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农业生产 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
战国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小农经济 战国后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
通过家庭手工业等途径补贴家用。
国家政策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重视水利。
水利工程 秦国修建的都江堰、西汉修建的龙首渠等,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
生产分布 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二) 区域性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
4.古代希腊:
(1)食物生产:
①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希腊,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
②古希腊人在土地肥沃地区实行谷物和蔬菜轮作,在地力较差的地区建立果园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2)社会生活:
在古希腊,只有城邦公民才能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普遍。
(3)特点:
①引进作物,因地制宜;
②发展手工业和工商业;
③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奴隶。
材料一 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希腊,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古希腊人在土地肥沃的地方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在地力较差、不适于栽种农作物的地方建立果园,种植葡萄和橄榄,并把产品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材料二 希洛人是斯巴达国家没有任何权利的被剥削者,农业奴隶。他们每7户被固定于一户斯巴达公民的份地上,每年要向份地主人交纳收获物的一半和一定数量的油和酒。
——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上册)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二) 区域性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
5.古代罗马:
(1)食物生产:
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2)社会生活:
古罗马在很长时期内实行土地国有,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随着征服扩张,贵族或富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土地,而小农却逐渐破产。
6.古代美洲
(1)食物生产:
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
(2)社会生活:
土地:贵族私有、村社公有、家庭份地。
阿兹特克人的土地除了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的公有土地,每个家庭主人可以获得一片份地并终生使用。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两年不耕作的土地被村社收回。
材料 印第安人培植了100多种植物,即与整个欧洲大陆所培植的植物一样多,这的确是一个非凡的成就。如今美国50%以上的农产品都来自印第安人驯化的各种作物。玉米几乎是所有地区的主要产品,最初只是一种杂草,其穗还没有一个人的拇指大小,印第安人将它培育成一种长棒子上长满一排排种子的作物。他们彻底培育了玉米,使它变得只有依靠人类才能生存,也是因为它稳定了人口的生存和繁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知识扩展1: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1.演变:
(1)夏商西周:集体耕作井田制。
(2)春秋战国至明清:小农经济。
2.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下的三种身份:
(1)夏商西周:奴隶、平民、奴隶;
(2)春秋战国至明清:地主、自耕农、农民。
3.土地流转与土地兼并:
(1)原因:
土地私有制;地主阶级掌握政治、经济特权。
(2)土地流转:
一般建立比较规范的契约关系,得到社会认可,法律保护。
(3)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导致租佃关系出现并日益普遍化,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引发阶级矛盾和农民起义。
4.认识封建政府抑制土地兼并:
(1)政府抑制土地兼并的目的:维护小农(自耕农)经济,防止社会矛盾激化,增加政府收入,巩固统治。
(2)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3)农民因贫困大多主张“平均”,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意识的重要内容。
知识扩展2: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普及;
②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③政府采取重农政策。
1.形成原因:
2.特点:
①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②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交换少。
③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理和民族性格。
④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
⑤坚韧性: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得小农经济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复制再生。
历史解释: 精耕细作
①定义: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 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②表现: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经验总结、水利技术的提高、高产农作物的种植等等。
(1)积极:
①为统治者维护政权提供了经济基础;
②农民能够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土地为私有耕作,农民有比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③有利于古代稳定的社会形态和传统思想文化形成。
(2)消极:
①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影响,有很大的脆弱性。
②很难扩大再生产,这样就会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
③限制近代科技的发展,同时也为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发展带来许多障碍。
④加剧了人地矛盾,破坏生态环境。
3.评价:
地区 食物生产 社会生活
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 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①王室和神庙拥有很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
②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 ①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②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长江、黄河流域(古中国文明) 水稻、粟 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战国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应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秦以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都江堰),农业生产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欧洲爱琴海 (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有小麦、大麦、葡萄、橄榄;古罗马有谷物和葡萄、橄榄。 希腊城邦公民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奴隶劳动;古罗马长期实行土地国有,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贵族或富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土地,小农却逐渐破产。
中美洲 (阿兹特克文明) 玉米、甘薯、马铃薯 土地除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公有土地和家庭份地。
归纳总结:
问题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中国和西欧农业生产的差异及原因。
材料一 在罗马帝国时代,来源于地中海地区的二田制已在高卢、不列颠部分地区实行,后来才逐步在二田制和抛荒制基础上发展起三田制。与西欧不同,我国战国秦汉时代推广铁犁牛耕,进入传统农业社会发展阶段后,直接过渡到轮作制和复种制。诸子著作留下了当时农业生产“一年两收”和“四年五熟”的记载。《氾胜之书》记有“区种麦……禾收,区种”,说明当时关中地区已实行谷子和冬麦轮作复种。
——卢锋《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力系统考察之二》
材料二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经济都是农本经济,以丰衣足食为根本目的,耕织结合,但对牧养牲畜的需要各不相同。中国养畜主要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纺织原料又靠畜产品。南欧、中亚土质黏重,很早就使用重犁,要用二牛、四牛甚至八牛拉犁,养牛较多;纺织原料主要是羊毛,养羊业比较普遍,加之很早就有食肉、饮食奶酪的习惯,故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单一种植业结构决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与西方不大一样。
——叶茂等《传统农业与现代化——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研究述评(上)》
提示:
1.差异:
(1)东西方农业耕作技术方面:
①中国采取的是以复种连作制为主的种植农业;
②西欧采取的是以轮作制为主的农牧混合农业,休耕和收获后的土地一般用作牧场。
(2)东西方农业中种植与畜牧的比重方面:
①中国是“主谷式”农业(先农后牧),农桑结合是中国农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②西方是“谷草式”农业(农牧并重),农牧并举则是西方农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2.原因:
(1)古代西方地广人稀;
(2)古代中国人多地少,铁犁牛耕等精耕细作技术的推广。
三、 生产关系的变化
(一)概念阐释:
1.生产力:
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主要包括:
(1)具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2)同一定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
(3)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生产关系:
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是人们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其它社会关系。主要包括: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由所有制形式而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
(3)由以上两点所决定的产品分配形式。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的关系:
(1)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二者有机统一构成为生产方式。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三、 生产关系的变化
(二)原因:
(1)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引起社会分工的变化。
(2)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
(三)表现:
(1)男女地位的变化:
由于磨制石器或弓箭等生产工具的大量使用,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食物增多,懂得了种植作物和饲养禽畜,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产生。男子的体力优势逐渐显现,占据主导地位,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2)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出现:
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有了剩余产品,氏族部落首领利用权势将集体财物据为己有,变成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
(3)阶级国家产生:
部落交战中的军事首领地位日益上升,个人权力不断加强。战俘变成奴隶,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出现;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了。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国家应运而生。
教材的“学思之窗”
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
——(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
提示:
(1)恩格斯描述的是人类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社会分工、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阶级产生、原始社会组织瓦解等。
(2)发生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3)私有制的产生是阶级矛盾产生的根源,也是氏族制度被破坏的重要原因。
问题思考: 恩格斯这段话描述的是什么?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
1.(2023·山东卷)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
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
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高考真题演练:
【解析】据所学可知,人类早期生产力水平较低,过着集体生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私有财产归贵族所有,材料中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说明当时贫富差距已经出现,私有制产生,C项正确;仅凭遗址出土的陶器无法证明当时人类出现私有财产,因为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究竟属于个体所有还是集体所有,材料没有明确告知,排除A项;多人合葬墓主要反映当时人类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差距,排除B项;D项说明当时人类的陶器制作具备一定的水平,但是不能证明当时出现私有制,排除D项。故选C项。
C
高考真题演练:
2.(2023·新课标卷)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解析】据本题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晚期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引发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促使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C项正确;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人们有了比较固定的农业聚落,开始出现氏族的公共墓地,氏族墓地的出现是氏族血缘观念的集中体现之一,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农业的产生意味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排除B项;汉字的产生首先是为政治和宗教服务的,文字的使用不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主要表现,排除D项。故选C项。
C
高考真题演练:
3.(2023·全国乙卷)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商业活动的衰退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主要内容是小农生生产生活的景象,这一观点是孟子提出的,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能够提出这一观点是因为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极大发展,使小农生产取代了井田制下集体生产,C项正确;休养生息政策是源于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观点,排除A项;这一时期井田制走向瓦解,排除B项;这一时期,工商食官不断崩溃,私营工商业不断发展,商业活动较之前而言是发展的,排除D项。故选C项。
C
高考真题演练:
4.(2023·湖北卷)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解析】据本题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这一时期木石工具仍在广泛使用,耒耜和锄钁是当时的主要农具,“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D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排除A项;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最为主要的工具是石头工具和草绳木叉等,群居生活,围捕渔猎,而材料反映的是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排除B项;因“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不一致,排除C项。故选D项。
D
高考真题演练:
5.(2023·海南卷)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军事理论的形成
B.生产方式的变革
C.政治制度的演进
D.地形地势的利用
【解析】 材料显示周武王时期,军队较少,战国晚期各诸侯国军队数量大为增加,据所学可知,这是因为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在人口迅速增加的基础上,军队的数量也必然增加,B项正确;题干涉及时段是周武王至战国晚期,据所学可知,周武王时期也有军事理论只不过战国时期伴随着兵家的出现,军事理论更系统,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政治制度的演进”说法笼统,指代不明,政治制度与军队数量的多少没有必然关系,排除C项;材料仅显示周武王至战国晚期军队数量明显增加,据材料无法得出是因为战国时期战争中人们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导致军队数量增加,排除D项。故选B项。
B
高考真题演练:
6.(2023·浙江卷6月)历史上的技术变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生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下列项中,关于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生活变化的对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铁犁耕作技术——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B.钢筋混凝土技术——创造了城市新的夜生活方式
C.杂交育种新技术——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生鲜食品
D.移动通信技术——与外界沟通更加便捷
【解析】 据所学可知,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方便人类之间更好地交流与沟通,因此D项正确;铁犁耕作技术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它的作用并不是让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据所学可知,促进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的是原始农业的出现,排除A项;钢筋混凝土技术有助于提高房屋的质量,与城市夜生活之间没有必然关联性,排除B项;杂交育种新技术能改良作物品种,同时增加作物产量,生鲜食品涉及到的技术是食物储存技术,排除C项。故选D项。
D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