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随堂练习初三历史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关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王国的共同点正确的有
A.都建立了严格的种姓制度 B.都建立了专制王权,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都制定了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D.处于大河流域,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繁盛
2.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钵那(货币单位),如果是吠舍辱骂婆罗门就要罚款150或200钵那,要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主要反映的是古代印度
A.婆罗门受尊 B.社会等级森严 C.货币频繁使用 D.刑罚手段多样
3.在民主选举大会上,公民可以将那些阴谋家、野心家的名字刻写在陶片上,得票多的人可能被放逐到海外。这一场景会发生在
A.古希腊雅典城B.幕府统治下的日本C.中世纪西欧大学 D.阿拉伯穆斯林公社
4.在世界古代历史上,帝国的战争与扩张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下列关于战争与扩张客观上促进文明交流的表述准确的是
A.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催生了伊斯兰教 B.阿拉伯帝国的不断扩张孕育了佛教
C.随着扩张地中海一度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D.中国的造纸术随着波斯帝国扩张传入欧洲
5.与“元首制”“罗马帝国”“奥古斯都”等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 C.屋大维 D.凯撒
6.法学方面的成就是人类文明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王磊同学整理了世界古代史有关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查士丁尼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B.《汉谟拉比法典》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C.《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等作出明确规定,使欧洲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D.《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7.近期,巴以爆发的新一轮大规模冲突仍在持续。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是中东矛盾最错综复杂的地区之一,它们之间的冲突还涉及到宗教和文化方面。历史上,在巴勒斯坦地区诞生的宗教是
A.印度教B.佛教 C.伊斯兰教D.基督教
8.“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材料反映了这个庄园大体上是
A.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B.一个商品经济活跃的经济实体
C.一个内外交流频繁的经济实体 D.一个自由发达的经济实体
9.“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等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下列选项与材料一致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10.1170年,《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的特许状》提到“将林肯城人民在英王爱德华、威廉与亨利时代所享有之自由、习惯于法律赐予彼等”。该材料反映的是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封君封臣制度C.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D.大学的自治地位
11.“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比较日本的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的土地封赐改革,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A.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B.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C.对封臣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
12.某一帝国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之一,下图为其版图范围(局部)。该帝国对世界的最大影响是
A.打开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B.有利于被征服地区的经济发展
C.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D.对欧洲文明的形成有决定作用
13.如图图示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发的变化。在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B.手工作坊 C.手工工场 D.现代工厂
14.14—16世纪的西欧,开始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指
A.“光荣革命”和大化改新B.文艺复兴和大化改新
C.“光荣革命”和新航路开辟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15.以下图片中的内容评价的人物是
A.但丁 B.麦哲伦 C.达 伽马 D.哥伦布
16.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表中史实与对应的推论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① 伯里克利主政 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② 《罗马民法大全》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③ 大化改新 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④ 三角贸易 使美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动力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特在其著作《根》中写道: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昆塔的悲惨遭遇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A.亚历山大东征 B.罪恶的“三角贸易” C.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8.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以下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用议会限制王权②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③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④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生物进化学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17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这里的“旧瓶装新酒”是指
A.处死国王,废除封建君主制 B.制定宪法,实践分权制衡原则
C.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 D.保留国王,确立议会至上原则
20.“他对法国的15年统治有两个特点:国内改革和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革命成果,后者在邻国激起了民族主义反应并最后导致他的垮台。”材料中“巩固了革命成果”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人权宣言》
21.恩格斯认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说明拿破仑
A.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B.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
C.取得独立战争胜利 D.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22.列宁在总结某一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时,这样说:“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列宁的上述总结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光荣革命 C.巴黎公社 D.工业革命
23.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他还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创造巨大的生产力 B资本原始积累具有残酷性
C资本主义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D资本主义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
24.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许多伟大人物”包括
①但丁 ②莎士比亚 ③伏尔泰 ④达.芬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6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其中第25题8分,第26题8分,第27题10分,共26分。
25.2018年6月,习近平在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说: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提示回答有关问题。(8分)
【文明追溯】
(1)该建筑雄立于尼罗河畔,历经千年而不毁见证了一个文明古国的悠久和辉煌。请写出这一建筑的名称(1分)这一流域诞生的文明国家(1分)
(2)它使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650年,在哲学、历史、建筑、科学、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请回答:它是哪个国家?(1分)它的特点是什么?(1分)列举一个该国家的重要城邦(1分)
【文明差异】
材料一 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高种姓的人,那么他必频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他的主人可以拿走他的一切。——摩奴法典
(3)该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1分)
材料二 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阐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多数人”可以通过什么最高权力机构来决定国家的重大问题?(1分)
【文明感悟】
习书记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在坚持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前提下,上合组织定能带领各成员国超越文明冲突、谋求共同发展,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通过以上探究,你的感悟是什么?(1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这种新文化思想强调人类个性的价值,关心人类个人的幸福:主张人类创造的自由,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要求人们将目光由天堂转向尘世,用人的观点看待世界。
——刘学铭《理性的轨迹》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新文化思想”最早流行于哪个国家?(1分)材料反映了形成中的资产阶级的追求,这种追求体现当时什么时代精神?(1分)
材料二: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 ”才大大地影响了欧洲的大众。但在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 ”处填写的“大大影响了欧洲的大众”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1分)该运动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中“这场革命”指什么?(1分)
材料三:这本书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吴于產、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本书”指的是哪一部著作?(1分)“这本书”的问世有何重要意义? (1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1分)
27.棉花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一部棉花史,半部世界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古代的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中美洲和东部非洲,在区域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无论是种植、纺织生产还是使用,都是在相互隔绝的环境之中进行的,没有产生跨区域的影响力。 ——王希《棉花帝国》中文版序
材料二:
怎么把棉花变成象牙?或者更叫人伤脑筋的是,怎么把棉花变成奴隶?16世纪起,商人们就懂得这一神技的秘诀。他们未使用魔术,而是运用跨洋贸易……棉花转化为象牙的魔法,以及把非洲劳动力转化为咖啡和糖的戏法,均助推了世界经济,但有人和动物深受其害。 ——【美】彭慕兰、史等文《贸易打造的世界》
材料三:在整个18世纪,英国的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200倍,其中94%的增长发生在1780年后的20年中,这一阶段出口激增16倍以上……1815年后,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消灭了所有非欧洲世界的竞争对手,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可能。
——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的棉花种植和纺织生产呈现的状态。(1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事件之后这种状态发生了改变?(1分)说明此事件带来的一个影响是什么?(1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人们的“秘诀”是什么?(1分)这种“秘诀”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分析棉花最有可能出现在材料二图中“跨洋贸易”中的哪一行程?(1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英国棉产品出口在“1780年后的20年”激增的原因(1分),并分析棉纺织业发展对英国产生的影响。(1分)英国对外出口棉产品有可能运用的最新交通工具是什么?(1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殖民任一方面分析英国在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的原因。(1分)10月随堂练习初三历史答案
选择题
1-5BBACC 6-10DDABC
11-15DCCDD 16-20DBCDC 21-24ACDD
非选择题
25、(1)金字塔、古埃及
(2)古希腊、小国寡民、雅典或斯巴达
(3)种姓制度
(4)公民大会
(5)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要超越文明冲突、谋求共同发展,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6、(1)意大利、人文主义
(2)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美国独立战争
(3)《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思想解放运动促进社会发展
27、(1)无论是种植、纺织生产还是使用,都是在相互隔绝的环境之中进行的,没有产生跨区域的影响力。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2)三角贸易或早期的殖民掠夺。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归程。
(3)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消灭了所有非欧洲世界的竞争对手,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可能。蒸汽机车(火车)或轮船。
(4)政治:《权利法案》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经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殖民:三角贸易等。(任答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