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 -----史学、文学和艺术的成就灿烂的宋元文化(二)第14课设问导读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史学)
宋词和元曲(文学)
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艺术)
司马光自幼勤奋好学,爱读史书;7岁时听老师讲历史名著,并能头头是道讲给大伙听。20岁考中了进士,继续刻苦学习,开始编撰《资治通鉴》,他翻阅的资料达301种,治学严谨,花了19年时间,耗费了毕生精力,完成了此书,为我国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 司马光:
(1019~1083)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中进士。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他与司马迁被并称为“两司马”。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编纂历时十九年,全书共294卷,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近三百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价值。 专取关国家盛衰、系民生休戚,善为可法,恶为可戒者,为编年一书。 ——司马光《进书表》司马光为什么要呕心沥血,编写《资治通鉴》这样一部巨著?
动脑筋宋神宗: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书中所记载的历史,好像一面镜子,可以常常对照借鉴,检查自己的得失。《通志》 《资治通鉴》资治:帮助统治;
鉴:镜子,引申为警戒和教训。
试比较《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异同? 《资治通鉴》
司马迁(西汉)
司马光(北宋)编年体通史
(年代)
纪传体通史
(人物)
传说中的黄帝
到汉武帝
战国到五代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二、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豪放派豪放派婉约派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二十一岁中进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博学多才,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 ?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伤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气势豪迈,雄健奔放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 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作品的风格委婉清新、感情真挚。靖康之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赵明诚病逝,本人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无依无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而以词的成就最高.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代表作有《声声慢》《武陵春》.(公元1084-约1151) 声声慢 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武陵春 宋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题乌江亭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写景:“雨疏风骤”,雨小而风急;写人:“浓睡”、“残酒”,睡得香甜而残醉未醒;写花:“绿肥红瘦”,绿代指叶,红代指花,暮春时节,叶儿茂盛了,花儿稀少了。
再看词中的问答。“卷帘人”指正在卷帘的侍女。“试问卷帘人”,引出女主人公与侍女的一番对话。
结句“应是绿肥红瘦”,是她脑中浮现的景象和感受。“绿肥红瘦”四个字,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蕴积了她对春光一瞬和好花不常的无限惋惜心情;体现了女词人的纯净心灵和高雅情趣。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20岁那年,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后归南宋,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实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辛弃疾的词慷慨激昂、气势雄壮,代表作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
辛弃疾(1140—1207)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 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动脑筋 想想看,在现代的诗词里,有苏轼、辛弃疾这种豪放风格的吗?你能不能举例说明?有。毛泽东的诗词,风格豪放,气魄宏伟。像他的《沁园春?雪》《清平乐?将桂战争》《水调歌头?游泳》等作品,都是这种风格。沁园春·雪 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元曲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杂糅了音乐、歌舞、动作、念白(旁白和对话);
一种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杂剧家,号
已斋,生活在金末元初。
他多才多艺,了解民间疾
苦,熟悉民间语言,使得
他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
现实性和昂扬的斗争精神。
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
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窦娥冤》、《单
刀会》等。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汗三年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
愤怒鞭挞黑暗的恶势力。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
——窦娥在刑场的唱词 《窦娥冤》节选
又听得法场外人声呐喊,
都道说我窦娥冤枉可怜!
虽然是天地大无处申辩,
我还要向苍弯诉苦一番:
……这官司眼见得不明不暗,
那赃官害得我负屈含冤;
倘若是我死后灵应不显,
怎见得此时我怨气冲天,
我不要半星红血红尘溅,
将鲜血俱洒在白练之间;
四下里望旗杆人人得见,
还要你六月里雪满阶前;
这楚州要叫它三年大旱,
那时节才知我身负奇冤!
绘画和书法 1、绘画: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突出地体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中。著名画家有北宋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代的赵孟畹摹肚锝家?硗肌返取? 2、书法:宋元时期盛行随意飘洒的行书。宋代著名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家”)和元朝的赵孟睢K摹⒒婊? 宋元时期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突出地体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中。《腊梅双禽图》 宋徽宗 《瑞鹤图》 宋徽宗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秋郊饮马图》,是元朝赵孟钔砟耆宋锇奥砘?拇?碜鳌M贾谢?谅砉偾?ヂ硎??コ壑鹩谝八?さ獭⒙滩ê焓髦?洹J?ヂ淼纳裉?饕欤?虮继谧分穑?蛐觳交盒校?虻褪拙鸵??蛞?背っ??寺硭湫 R馓???4送际切紊窦姹浮⒚钜莶⒕叩募炎鳌? “神品”书法 回顾:书法从什么时候开始正式成为一门艺术?我们学习过的著名书法家先后有哪些?东汉时期;魏晋时期的王羲之,隋唐时期的颜真卿、柳公权。书圣颜筋柳骨宋元时期,盛行行书。苏轼米芾蔡襄“宋四家”黄庭坚苏轼的书法苏轼作品“宋四家”书法《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是黄庭坚晚年作品。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黄庭坚作品米芾书法赏析米芾作品《澄心堂纸》,是蔡襄全文以行楷写成,蔡襄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 。前人在评论蔡襄书法时,都认为它“形似晋唐”,可看作是蔡襄传世墨迹中最典型、最追踪晋唐的代表作。赵孟睢断芯痈场罚?惺椋?槲鹘???难Ъ遗嗽馈断芯痈场芬皇祝?56行,凡627字,款署子昂,无年月。笔意安闲,气韵清新,通篇行楷结合,方圆兼备,体态优雅,体现赵氏书法艺术书卷气和富贵气。赵孟畹淖髌匪韭砉狻蹲手瓮??匪?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辛弃疾关汉卿《窦娥冤》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赵孟钏? 轼课堂小结蔡 襄米 芾赵孟罨仆ゼ帷八嗡募摇薄吧衿贰薄渡???贰镀普笞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