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数的产生
大数的认识
一、复习导入
问题: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了?
分数 ,小数 ,大数、0,1,2,3..
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数,下面我们来读几个数。
读一读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一瓶农夫山泉的价格是2.5元。
小明把西瓜平均分成了4份,他吃了其中的一份,他吃了这个西瓜的
月球与地球的距离平均为384401千米。
过渡: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今们我们就来学习数的产生。
思考:数是不是一直都有?
数是怎样产生的?
古代的人是怎样记数呢?
大约在5000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经常放牧、狩猎,回来后就要数一数获得多少战利品?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人们逐渐有了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只知道一一对应、“同样多”、“多”或“少”,还不会用1,2,3,…这些数来数物体的个数。
今天捕获了多少只羊?
实物记数
一共有多少个人?
结绳记数
有多少条鱼?
刻道记数
二、探究新知
思考:这样的记数方法是不是就非常先进了,是不是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这样的记数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记数需求,显得太过麻烦了。
这样太不方便了。
二、探究新知
过渡: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比较先进的记数方法-记数符号,但各个国家或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巴比伦数字:
中国数字:
罗马数字:
进制的出现
为了解决人们写不完的数字符号,就出现了满五、满十、或者满二十换一个记数符号,满五换一个就叫五进制计数,满十就是十进制计数法。但是最终在我们记数时人们还是选择了十进制计数法。
大约在公元前500年,中国在进制计数的基础上诞生了位值制(将数字有序的排列起来,每个数字所表示的大小,既取决于它本身的数值;又取决于它所在的位置)。并且将十进制和位值制进行结合,这样只用九个数字就可以摆出很大的数。
位值制
思考:是不是现在的这种方法就完美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人们产生了交流,但是每个国家都用自己的符号来记数,交流起来很不方便。所以经过很长时间后,逐渐统一成了现在的阿拉伯数字。
二、探究新知
阿拉伯数字:
大约在3世纪时,印度人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数字。后来这种印度数字传到了阿拉伯。
大约在12世纪时,阿拉伯商人又把印度数字带到了欧洲,欧洲人称它们为“阿拉伯数字”。慢慢地,阿拉伯数字成为了一种通用的数字。
二、探究新知
说明:在表示物体个数的时候,可以用1,2,3,4,5,…这些都是
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出现得比较晚,它在计
数中起着占位的作用。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数字可以用来记
录物体的个数。
讨论:
问题:
1、最小的自然数是几?
2、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几?
3、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
最小的自然数是0。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位顺序表
个
位
十
位
百
位
千
位
万
位
十万位
百万位
百亿位
十亿位
千亿位
千万位
亿
位
…
数位
个 级
万 级
亿 级
…
数级
个
十
万
千
百
十万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百亿
千亿
…
计数单位
你会吗?
三、全课总结
数的产生
数的产生过程:
第一阶段: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
第二阶段:早期数字
第三阶段:阿拉伯数字
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时候,可以用1,2,3,4,5,…这些都是
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出现得比较晚,它在计
数中起着占位的作用。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四、布置作业
作业:读书第16页、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