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5秋天的怀念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秋天的怀念》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遍课文。《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母亲的深情回忆。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母亲坚韧、体贴的一面。用北海的菊花作为线索,串联起母亲对儿子深沉无私的爱和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悔恨和怀念以及对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真谛的感悟。文章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读来催人泪下。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母爱已有初步的情感认知,能够通过标题直接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但要深入理解作者的忏悔及对生命的感悟,还需通过文本细读和教师的引导,逐步品味文章中母亲无声的坚韧和伟大的母爱。
教学目标
1.有效掌握其中的重点字词,培养学生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2.针对文本内容,深入探究其故事脉络与细致的描绘,锻炼学生逻辑推理与情绪理解的能力。
3.感受文中母爱的伟大,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亲情的深刻内涵。
4.在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方面进行深度剖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深入分析文本中对于母亲的精细刻画,体会真挚而深沉的母爱。
2.难点:深入解读文末所提出的“好好儿活”这一表述,领略作者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感触发,引入母爱主题
教师播放音乐,诵读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问:这首诗歌歌颂的主题是什么?明确“母爱”这一主题,引出课题。
二、初读感知
活动1:学生听读课文。
多媒体播放朗读音频,要求:
(1)勾画出生字新词。查工具书,理解积累,全班分享交流。
(2)感受朗读重音、语气的变化,体会感情基调。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明确。
本文的感情有一个统一的基调,但各个段落也有节奏的变化。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深沉而忧伤的;叙述的语气平静而内敛。作者在追悔往事的悲痛情绪中,又有一份领悟生命意义的豁然达观。第①段要读出"我"与母亲对话时的激动语气第②段语气陡然低沉;第③段略有一点轻松愉快的语气:第④段又陡然低沉,这是独句段,要读得特别缓慢、沉重;第⑤、⑥段也要读得沉重、痛心;读第⑦段之前,要停顿较长时间,拉开回忆的时空,第⑦段要读得沉着、淡定,读出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的感觉。
活动2:学生试读,相互点评,自由朗读。
三、细读理解
活动3:默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思考:文章围绕母亲照料“我”写了哪些事情?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内容。
2. 文章以“看花”为线索,三次提到看花,在文中找到相应内容,结合提示,完成以下表格。
原文 我的态度 结果 母亲的心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活动4:品味细节描写
课文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中。文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可以参照下列细节,也可以自己再找一些。
(1)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悄悄"和“偷偷"的细节,可以看出这位母亲深深地理解儿子的痛苦需要发泄,甚至需要一个人发泄,她用宽厚的母爱客忍着儿子的暴怒,同时又担忧着儿子,怕他有什么过激行为伤害了自己,所以还要"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母亲躲出去了,她的心却一刻也没有离开儿子。"悄悄"和“偷偷"的无声动作的背后,是她疼痛不已的掀心。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此时的母亲是怎样的痛心焦急!她多么想立刻扑灭儿子轻生的念头,立刻阻止他的自暴自弃!儿子的痛苦在母亲心中已经加倍,母亲却没有跟儿子一起抱头痛哭,而是"忍住哭声”,她是用怎样强大的毅力克制着自己的悲情,怎样努力地给儿子一份坚定的力量!
(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挡在窗前”,这位细心的母亲唯恐飘零的落叶又勾起儿子悲观的情绪。她那悴的面客,既显示着绝症晚期对身体的折磨,又显示着儿子残疾又绝望的状态对她内心的折磨:那央求般的神色,表现出她屡遭儿子拒绝却从未改变对儿子的关怀,读来令人心酸不已。
教师总结: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母亲的形象更加真实生动,同时也表现了伟大、无私的母爱,正是这种“不言而喻”的母爱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五、品读感悟
活动5:小组合作探究
(1)文中两次出现“好好儿活”这个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合作探究,小组代表展示发言。
“好好儿活”是一句朴素至极的话语,在课文中出现两次,前一次寄予了母亲对儿子最纯粹的爱与期望:珍爱生命,勇敢地活下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结尾处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表明成熟的“我们”现在已经懂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不会再徒叹命运的无情,会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难。
(2)文章以《秋天的怀念》为标题,有什么含义?
学生合作探究,小组代表展示发言。
“好好儿活”是一句朴素至极的话语,在课文中出现两次,前一次寄子了母亲对儿子最纯粹的爱与期望:珍爱生命,勇敢地活下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结尾处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表明成熟的“我们”现在已经懂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不会再徒叹命运的无情,会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作业设计
1.积累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完成“读读写写”中的练习。
2.根据文章内容,写一篇感悟母爱的短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00字。
板书设计
5秋天的怀念
三次看花
母爱的伟大 “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