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22 09:2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
1.有学者认为,“澳洲淘金华工……具有高度封闭性,中西文化融合现象业已出现但远非主流,因而以淘金史为代表的早期华人史更多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海外延伸”。这意味着澳洲淘金华工( )
A.传承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 B.遏止了中西文化融合现象的出现
C.奉行独立自主和闭关锁国政策 D.深受济世安民思想的影响
2.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这一现象的出现( )
A.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 B.助力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
C.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D.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
3.有学者在研究近代契约华工时进行了数据统计。1849年美国华侨共有791人,1850年增至4025人,1851年达12000人。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华工在美国取得了丰厚的报酬
B.华工为近代美国开发作出贡献
C.华工是被清政府贩卖出国
D.华工的存在体现了黑奴贸易的罪恶
4.奴隶贸易严重地破坏了非洲社会的发展。部族之间相互猎取对方人口,引起部落间冤冤相报的战争,导致部落和民族之间原有的社会联系被破坏。一些中世纪建立的国家消失了,新的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被中断。这说明奴隶贸易( )
A.阻滞了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历程 B.打破了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
C.加速了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D.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5.从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根据其对野蛮人的传统认知,将北美印第安人建构成“高贵的野蛮人”和“邪恶的野蛮人”两种非此即彼的对立形象。这是欧洲殖民者( )
A.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 B.对美洲土著居民的客观认识
C.奉行多元文化的产物 D.调和文化冲突与碰撞的尝试
6.下表所示为1700—1860年美洲各种族人口构成变化情况(单位:万人)。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土著人 白种人 黑种人 合计
1700年 75.0 22.3 2.7 100.0
1820年 32.5 788.4 177.2 998.1
1860年 160 2724.0 400.0 3140.0
A.美洲社会经济的发展 B.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C.美洲多元文化的形成 D.世界市场迅速拓展
7.1820—1850年英国流放到澳大利亚的犯人为10万人左右,而自由移民高达20万人以上。1823年,英国议会通过相关司法条例,规定新南威尔士和范迪门地区分别建立起5~7人的立法会议。此后,英国被迫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改革,变换统治方式。这说明英国对澳大利亚的统治( )
A.顺应了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变化 B.削弱了当地地主资产阶级对议会的控制
C.根据澳大利亚的实际主动进行调整 D.遏止了自由移民大批涌入澳大利亚
8.19世纪60年代,一位美国商人说:“华工……几乎独霸了加利福尼亚的河床淘洗式淘金业,凡是发现有金沙的溪流河岸和深山峡谷,到处都是‘像蚂蚁一样’的华工。”这可说明( )
A.美国是华工的主要流入地 B.华工拥有先进的淘金技术
C.华人垄断了当地的淘金业 D.华工促进了北美地区开发
9.在澳大利亚,英国人到来之前原住民人口达75万人,1901年只剩下9万多人。在新西兰,18世纪原住民有25万,19世纪中叶只剩下5万多人。这一变化客观上导致大洋洲( )
A.难民救助问题尤为突出 B.华工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
C.混血人种成为最大族群 D.主流文化出现替代性变化
10.1869年5月10日,经过七年奋战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提前完工。其中承担西段的主力是被称作“沉默的道钉”的华工。华工来到美洲与下面哪一事件有关(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11.如表所示为1844~1854年美国华工的统计情况。这折射出( )
时间 船籍 开出港 到达港 装船人数 到岸人数 途中死亡人数 死亡卓
1844 美国 澳门 旧金山 613 443 170 28%
1851 法国 香港 旧金山 1000 0 1000 100%
1852 英国 厦门 旧金山 410 60 350 85%
1854 美国 香港 旧金山 500 400 100 20%
A.华工在贩运途中遭遇严重的迫害 B.列强侵华引发大规模海外移民
C.工业革命使美国劳动力极度匮乏 D.清政府近代维权意识尚未产生
12.19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30万土著人口仅剩下7万左右,而整个澳大利亚的白人移居者已达40万以上。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后,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1860年人口激增至110万人。这些现象( )
A.表明殖民扩张限制了大洋洲开发 B.体现出英国工业化进程放缓
C.推动了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改变 D.促使欧洲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13.据统计,16—20世纪,6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1820—1980年,3700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16—19世纪,奴隶贸易将1200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材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在各大洲间进行大规模流动
B.世界人口流动导致了新的国家产生
C.国际移民改变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
D.人口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4.近日,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公布的调查报告指出,全英575名化学教授中仅有1名是非洲裔,而非洲裔占英国总人口的3%。在科研资助方面,获得资助的少数族裔研究人员占12%,其中非洲裔仅占1%。非洲裔化学教授罗伯特·莫卡亚表示,自己在诺丁汉大学执教15年期间,所有研究经费申请均被政府主要科学资助机构拒绝。这表明( )
A.冷战思维新形势下“僵而不死” B.英国深受美国种族主义的影响
C.英国仍然存在着种族主义歧视 D.西方国家人权理论极具虚伪性
15.据统计,19世纪中叶前往拉丁美洲的华人总数在30万人以上,主要集中在古巴、秘鲁和英属圭亚那。在古巴大约有8万华工在种植园和制糖厂工作,输入秘鲁的10万华工多数在种植园和矿场工作。这一时期华工移入拉美地区( )
A.根源于清朝政府政策鼓励 B.促进了拉美经济发展
C.解决了拉美劳动力缺乏问题 D.获得极为优厚的回报
16.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运送到美洲,黑奴贸易随即开始,盛行了三个多世纪。通过黑奴贸易,殖民者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到19世纪中后期基本停止。黑奴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
A.天赋人权理念深入人心 B.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
C.种族歧视问题得到解决 D.非洲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朝时期的人口迁徙几乎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的。迁徙的过程中,既有江北人士持续移居江南,也有统治阶级为了调整边疆人口分布,免遭敌对政权掳掠,将人口往内地或军事重镇的迁移,还有将南方少数民族粗暴地驱赶下山以补充兵员、营户和奴婢的行为。此外,一些民众根据自身需要而非受强制性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自行流动也已经出现。
——摘编自郭林生《南北朝和隋朝人口研究》
材料二 明清时期,湖北的荆襄、那阳地区,陕西的巴山老林地区都聚集着许多开发性的经济移民,他们从事开矿、种靛等生产活动,都把对财富的追求放在首位。当时,有的商人甚至走出境外,以至于缅甸江头城出现“闽、广、江、蜀居货游艺者数万”的现象。清代前期,广东人口则以潮、惠、嘉为中心,向东流向台湾,向南流向高、雷、廉、海南及东南亚等地,向西流向广西、四川、云南,向北流向江西、湖南、湖北及陕西等地。
——摘编自季松《试论明清人口迁移的时代特征》
材料三 晚清时期,出洋华工群体以福建、广东地区的为多,流入地区遍布世界各地,尤以东南亚、南美地区为大家。19世纪60年代前后,美国旧金山一带发现金矿,加之受已在海外发财致富的华人影响,急需大量劳动力的美国也被华人认为是淘金之所。在贩卖华工所带来的可观利润刺激下,英国等殖民主义者纷纷进行惨无人道的苦力贸易,以至于在华工出洋合法化前,已有大量华人被西方人口贩子拐卖出洋。
——摘编自赵薇《晚清华工出洋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南朝与明清时期人口迁徙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华工出洋现象。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数以千百万的中国人被迫离乡背井,移居海外求生。晚清时期,出洋华工群体以福建、广东地区的为多,流入地区遍布世界各地。19世纪60年代前后,美国旧金山一带发现金矿,加之受已在海外发财致富的华人影响,急需大量劳动力的美国也被华人认为是淘金之所。在贩卖华工所带来的可观利润刺激下,英国等殖民主义者纷纷进行惨无人道的苦力贸易,以至于在华工出洋合法化前,已有大量华人被西方人口贩子拐卖出洋。
——摘编自赵薇《晚清华工出洋原因探析》
材料二 明清到民国时期,中国东南沿海特别是广东、福建一带的民众为了谋生,漂洋过海,前往东南亚各地,甚至远到印度洋一带。这一现象被称为“下南洋”。中国人在当地,有的经商,有的从事农业或手工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传播了中华文化。
——据部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历史纵横〈下南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华工出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侨华人与居住地社会融合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隆庆初年,政府准许人民出洋贸易,大量商人移居海外。明末南洋地区的华侨总计约有10万人,在籍贯上,以闽人为最多,其次是广东人。闽粤地区地狭人稠,兼有下洋之便利,许多人只好出洋以求生计。16世纪,西方殖民者东来,纷纷在南洋建立殖民地,出于开发当地的需求,殖民者起初对华侨采取招徕政策,导致华侨的大批出国。在清代前期出国的华侨中,商人的比例有所减少,贫苦、破产的农业和手工业者则逐渐占有多数。他们与当地人民一道开发建设家乡,使一些不毛之地变成良田和城镇。从明末清初起,南洋等地的华人社会不断扩充,华人与当地人通婚而形成跨文化家庭,为当地文化注入新鲜的元素,并渐渐融入当地社会。
——摘编自赵红英、张春旺《华侨史概要》
材料二:19世纪40-70年代,有三四十万名“契约华工”输入拉美地区。他们在拉美主要从事开矿、修筑铁路和公路、种甘等艰苦工作。华工在“契约”到期后,纷纷在当地落脚,靠贩卖小商品和手艺维生。大多数人慢慢发展为小商人,一些人终成富商,逐渐在当地形成一个华商阶层。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华商的经营活动已遍及拉美100多个城市。在华侨聚居区域,他们往往自办华侨子弟学校,创办华文报纸,既宣传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也介绍居住国的文化习俗。与东南亚华侨相异,拉丁美洲的华侨成为老死他乡的“单程移民”的情况十分常见。究其原因,一方面,家乡山迢水远,交通不便;另一方面,当地人少有种族歧视,民族关系和谐。在传统华人时代,拉美华侨与当地民族通婚已很常见,这对华侨融入当地社会客观上是有积极意义的。
——摘编自高伟浓《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华商与华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华人“下南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华工在拉美地区生存发展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简析华侨华人与居住地社会融合的影响。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蒲安臣条约》签订以后,华工赴美的人数大幅度增加。187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大量工人失业。1876年,加利福尼亚州参议院设立了一个调查小组委员会,专门负责调查中国人移民问题。委员会写成一个报告书,提出了解决中国移民问题的办法:所有中美条约,凡是准许中国人移入美国的一律作废;由美国国会制定法律,限制中国人每次在美国上岸不得超过10名。
——摘编自郭惠《〈蒲安臣条约〉与中美交涉华工事务研究》
材料二 1879年2月15日,第四十五届国会通过了一项议案(众议院2423号议案),禁止任何载有超过15名华人的船只进入美国。海斯总统否决了该项议案。在否决咨文中,海斯总统说明了否决的理由:该议案有悖于《蒲安臣条约》,而“对我们与中国的现有条约的简单侵犯,是对国家的更广泛与更持久的利益的莫大麻烦”。然而,他同时指出:“我认为太平洋沿岸诸州人民的严重的不满情绪,他们由此而产生的对将来更加严重的忧虑,值得全国人民最严重的注意和国会与总统的深切关注。”1868年签订的《蒲安臣条约》有明确的自由移民的规定,根据通行的“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美国就不能擅自制定排华法案。1880年正是美国大选之年,海斯总统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的选票,立即派人赴华商谈修约事宜。最终,中美签订了《安吉立条约》,条约赋予了美国政府“整理”和“暂停”华工的权力。
——摘编自曹新群《美国政府华工政策的演变1868—1894》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76年美国加州参议院“报告书”中的华工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评析美国海斯总统对“2423号议案”的否决。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中国历史的海外延伸”可知,澳洲淘金华工传承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促进了中西文化融合,A项正确。B项所述与“中西文化融合现象业已出现”不符;题干材料不能反映淘金华工建立独立国家,更体现不出其“闭关锁国政策”,排除C项;题干主旨是澳洲淘金华工深受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但不能体现其“济世安民”的思想,排除D项。
2.答案:A
解析:欧洲的疾病传入美洲,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故选A项。工业革命后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世界其他地区人口分布,排除C项。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排除D项。
3.答案:B
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19世纪美国。近代美国契约华工数量在不断增加,这些契约华工在美国西部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为美国的开发做出了贡献,B项正确;契约华工薪资微薄,并没有取得丰厚报酬,排除A顶;华工并非清政府贩卖出国,排除C项;华工是在黑奴贸易结束之后出现的,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奴隶贸易对非洲的影响。材料中因为奴隶贸易,非洲“部落和民族之间原有的社会联系被破坏”“一些中世纪建立的国家消失了,新的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被中断”,说明其阻滞了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历程,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发展被阻断,而不是多元文明格局被打破,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西方国家资本原始积累,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非洲所受的影响,而非全球市场的变化,故D项错误。
5.答案:A
解析:据材料“高贵的野蛮人”“邪恶的野蛮人”可知,欧洲人通过有意贬低印第安人的形象地位来维护自身在北美地区的统治,以便分化瓦解印第安人的反抗意识,故选A项。关于印第安人两种对立形象的建构,是欧洲殖民者基于自身立场和利益诉求对印第安人进行的片面化解读,是一种偏见,B项错误。“奉行多元文化”应尊重其他文化,这显然与材料中欧洲殖民者傲慢的态度不符,C项错误。这种对立形象的出现容易导致印第安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对立关系更加明显,增加冲突,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1700-1860年美洲。据材料数据可知,1700-1860年美洲土著人人口下降白种人、黑种人人口增长。结合所学,殖民者的入侵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此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争相开始在美洲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在此期间,屠杀、奴役以及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传染病,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大约从16世纪开始,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作奴隶。在此期间,很多欧洲人因为各种原因远涉重洋,来到美洲,使美洲白人数量大大增加。 印第安人数量的锐减,欧洲人和非洲黑人数量的激增,迅速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B项正确;“美洲社会经济的发展”说法笼统,可以作为美洲人口总量增长的原因,不能具体说明人口构成变化的原因,排除A项;多元文化的形成是美洲人口构成变化的影响,而非原因,排除C项;世界市场拓展主要影响世界经济格局,不能具体说明美洲人口结构变化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A
解析:“流放到澳大利亚的犯人为10万人左右,而自由移民高达20万人以上”反映了澳大利亚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由移民数量超过了流放犯人的数量,进而出现了阶级差别,为此英国政府改变了对澳大利亚的统治方式,故A项正确。“新南威尔士和范迪门地区分别建立起5~7人的立法会议”此后又被迫进行一次次改革,这间接表明当地地主资产阶级控制议会的力量日益膨胀,排除B项。C项错在“主动”,题干中所提及的“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改革”是被动的。D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
8.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60年代。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从材料可以看出加利福尼亚华工较多,为淘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北美地区的开发,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华工去向的比较,不能得出美国是华工的主要流入地,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华工淘金技术的论述,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华人对当地淘金业具有所以权,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受英国殖民统治影响,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原住居民锐减,白人成为主要居民,这在客观上导致大洋洲主流文化出现替代性变化,白人文化取代土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故选D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大量原住民被屠杀,并非沦为难民,排除A项;原住民的减少推动了华工被卖到大洋洲,但华工不是当地的主要居民,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洋洲原住民大量减少,欧洲白人成为大洋洲的主要居民排除C项。
10.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规定允许华工出国,因此题干华工来到美洲应与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此时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故B项正确,故选B。
11.答案:A
解析:考查华工的遭遇。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华工在被贩运途中的遭遇,是极其痛苦的,故选A项。材*只涉及入美的华工,并未反映“大规模海外移民”,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美国劳动力供需之间的差距,无法体现其“劳动力极度匮乏”,故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判定清政府近代维权意识是否产生,故排除D项。
12.答案:C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澳大利亚)。根据材料“澳大利亚30万土著人口仅剩下7万左右,而整个澳大利亚的白人移居者已达40万以上”“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1860年人口激增至110万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英国对澳大利亚殖民统治期间,大批欧洲人移民澳大利亚,同时金矿的发现也促使其他地区的移民蜂拥而至,这些推动了澳大利亚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促进了大洋洲的开发,而不是“限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变坏,B项材料并未反映,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变化,但并未体现欧洲文化是否成为主流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3.答案:C
解析:由材料“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将……非洲人运到了美洲”等可知,移民使美洲人中增加了欧洲白人和非洲黑人,即国际移民改变了美洲的人种组成,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欧洲人、非洲人流入美洲,无法体现世界各大洲之间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排除A项;B、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4.答案:C
解析:英国高校中少数族裔的人数占比远远小于白人,非洲裔尤为突出,且高校非洲裔教授科研经费申请受阻,由此可以看出,英国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种族歧视,故选C项。冷战思维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上对峙,“非洲裔”“亚洲裔”“白人”则表现为种族、肤色差异,排除A项。英国同美国一样,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种族歧视,尽管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有所缓解,但仍然存在,排除B项。材料主旨为种族问题,“人权理论”范围过大,排除D项。
15.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在19世纪中叶有大量华人前往拉丁美洲,从事一些繁重劳动场所的劳动,促进了拉美经济发展,B项正确;根据所学是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不是清朝政府的政策鼓励,排除A项;解决了拉美劳动力缺乏问题夸大了其作用,排除C 项;根据所学这些华工的待遇也不优厚,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B
解析:B.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自由竞争阶段,西方国家要求把亚非拉等地变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黑奴贸易到19世纪中后期基本停止,故B项正确;A.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不符合史实,种族歧视问题仍然存在,排除;D.不符合史实,黑奴贸易仍然有利可图。故选:B。
17.答案:(1)特点:南朝时期:持续不断:被动迁徙与自行流动同时存在;以自北向南迁徙为主。明清时期:以经济移民为主;跨境迁徙进一步发展;人口流向较为多元。
(2)评述:晚清华工的出洋与近代西方殖民掠夺、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对劳动力的需求密不可分,也与东南沿海老百姓生活艰难、受海外致富华人的影响有关(任意三点);可以折射出晚清中国已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华工成为国际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工出洋推动了美国等海外地区的经济开发;客观上传播了中国文化。(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18.答案:(1)原因:东南沿海小农经济逐渐解体,百姓生活艰难;已在海外致富华人的影响;美国金矿的发现以及对劳动力的需求(废奴运动的兴起,劳动力不足);殖民者的强制贩卖;
(2)影响:促进了居住地的经济开发;为当地文化增添了多样性(形成多元的移民文化);传播了中华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
解析:
19.答案:(1)历史背景:明朝开放海禁,私人海外贸易发展;清朝人口急剧增长;新航路开辟,西方殖民者东来;南洋的开发;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太平洋贸易的发展)。
(2)主要表现:长期从事苦力劳动;契约期满后居留当地谋生(形成华商阶层);保留和传播中华文化;融入居住地社会。
(3)影响:促进了居住地的经济开发;为当地文化增添了多样性(形成多元的移民文化);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
解析:(1)据材料“明隆庆初年,政府准许人民出洋贸易”可知,明朝开放海禁,私人海外贸易发展;据材料“在清代前期出国的华侨中,商人的比例有所减少,贫苦、破产的农业和手工业者则逐渐占有多数”及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人口急剧增长;新航路开辟,据材料“16世纪,西方殖民者东来,纷纷在南洋建立殖民地,出于开发当地的需求,殖民者起初对华侨采取招徕政策”可知,西方殖民者东来;南洋的开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的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也推动了华人“下南洋”。
(2)据材料“他们在拉美主要从事开矿、修筑铁路和公路、种甘等艰苦工作”可知,长期从事苦力劳动;据材料“纷纷在当地落脚,靠贩卖小商品和手艺维生。大多数人慢慢发展为小商人,一些人终成富商,逐渐在当地形成一个华商阶层”可知,契约期满后居留当地谋生(形成华商阶层);据材料“在华侨聚居区域,他们往往自办华侨子弟学校,创办华文报纸,既宣传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也介绍居住国的文化习俗”可知,保留和传播中华文化,据材料“在传统华人时代,拉美华侨与当地民族通婚已很常见,这对华侨融入当地社会客观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可知,融入居住地社会。
(3)据材料“他们在拉美主要从事开矿、修筑铁路和公路、种甘等艰苦工作”可知,促进了居住地的经济开发;据材料“在华侨聚居区域,他们往往自办华侨子弟学校,创办华文报纸,既宣传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也介绍居住国的文化习俗”可知,保留和传播中华文化,为当地文化增添了多样性(形成多元的移民文化),同时也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据材料“在传统华人时代,拉美华侨与当地民族通婚已很常见,这对华侨融入当地社会客观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可知,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
20.答案:(1)政策:严格限制华工进人美国。原因:华工赴美人数的大幅增长,加利福尼亚是华工集中之地;美国铁路等基础设施事业建设的完成,劳动力紧缺问题有所缓解;经济危机的爆发,美国失业问题加剧;美国长期以来的种族歧视的存在。
(2)评述:海斯总统否决“2423号议案”体现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运作机制;遵循了国际法的规则;海斯总统并非出于同情华工,而是出于选举的目的;未能阻止排华政策的发展。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近代美国。政策:根据“所有中美条约,凡是准许中国人移入美国的一律作废;由美国国会制定法律,限制中国人每次在美国上岸不得超过10名”可知,1876年美国加州参议院“报告书”中的华工政策是允许中国人移民美国的条约一律作废,严格限制每次在美国上岸的中国人数量。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工作机会减少,工作竞争激烈,引发了美国社会的排华浪潮;同时美国两党间的斗争,他们也意图借助排华获取选票。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近代美国。根据材料“该议案有悖于《蒲安臣条约》,而'对我们与中国的现有条约的简单侵犯,是对国家的更广泛与更持久的利益的莫大麻烦’。然而,他同时指出:'我认为太平洋沿岸诸州人民的严重的不满情绪,他们由此而产生的对将来更加严重的忧虑”、“1880年正是美国大选之年,海斯总统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的选票,立即派人赴华商谈修约事宜”等信息可知,海斯总统之所以否决2423号议案,从政治角度来说,主要是他认为该议案有悖于《蒲安臣条约》,并且会引发太平洋沿岸各州人民的不满,因此他对2423号议案的否决体现了对华关系的友好,但他否决该议案更多的则是为了争取总统选票,谋求总统连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