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课时优化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22 09:2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
1.据史料记载,公元前4世纪,托勒密埃及境内的希腊人拥有特权,他们遵守希腊法律,受希腊法庭审判,接受希腊式教育。希腊人享有的这些“待遇”( )
A.阻断了埃及文化在希腊化世界里的传承
B.避免了各个族群间的矛盾
C.埋下了希腊军队征服托勒密王朝的隐患
D.扩大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力
2.有观点认为,“在希腊化时代,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和科学领域的发展。”以下成就能够论证该观点的是( )
①阿基米德提出物理学定理
②医生对人体神经系统等进行基础研究
③学者们系统整理研究《荷马史诗》
④雕刻家米隆创作《掷铁饼者》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3.马被驯化后,马和马车成为古代人类重要的交通和作战工具。下列与之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印欧人制造了马拉战车
②汗血宝马随亚历山大东征传入中国
③骑士文学是古罗马上层社会生活的反映
④蒙古骑兵西征改变了亚欧政治地图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在蒙古金帐汗国对俄罗斯统治期间,弗拉基米尔主教塞拉皮昂在一次传教中说:“难道说我们的土地没有被侵占?我们的妻子儿女没有被抓去当俘虏?……我们的尊严扫地,财富、劳动、土地全都成了异族的财产。我们耻辱地为邻国效劳,成为敌人嘲笑的对象。”据此可推知,蒙古的对外征服( )
A.激发了当地民众的反抗情绪 B.直接导致了俄罗斯势力衰落
C.引起了欧洲国家的强烈不满 D.改变了落后地区的文化面貌
5.在蒙古三次西征过程中,蒙古军队中的工匠技术人员随军西征,将中原地区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技术传播于西方。同时,蒙古将军队俘虏的工匠送归本部的措施也将西方阿拉伯地区的天文、数学等文化东传。这反映了蒙古西征( )
A.引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B.客观上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C.促使元朝的统治范围扩大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6.蒙古帝国在欧亚各交通要道上均设有驿站,道路便捷,当时欧洲各地、阿拉伯半岛、非洲北部及东岸沿海地区的商队来蒙古经商也更加频繁,在东方的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镇中都有西方商人经商。这说明( )
A.城市经济成为元朝社会经济的基础 B.蒙古帝国商人跻身社会统治阶级
C.贸易在蒙古帝国中的地位相当重要 D.蒙古西征开辟了欧亚商业贸易的通道
7.在希腊化时代,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和科学领域的发展。以下成就与其相符的是( )
①阿基米德提出物理学定理
②埃拉托斯提尼计算地球周长
③学者们系统整理研究《荷马史诗》
④雕刻家米隆创作《掷铁饼者》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8.据记载,东征之时,亚历山大就抱有一种把“已知人类居住世界”联合为一体,建立大同社会的愿望。他不仅随军带有专家学者,而且还资助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亚历山大的所作所为( )
A.使亚历山大帝国长治久安 B.世界开始从分散联合为一体
C.开始打破区域文明的界限 D.为东西方文明交流创造条件
9.在“希腊化时代”,中东第一次大规模地引进了巴比伦、波斯和希腊文化等文明。同时,以西亚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向希腊的输出也空前加强,例如中东的天文学、占星术和宗教。这体现了“希腊化时代”( )
A.文化交往呈现出双向性 B.文明冲突碰撞十分激烈
C.东西方文明交融最明显 D.希腊是文明交流的中心
10.伴随着帝国远征波斯、埃及甚至印度的过程,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这里的帝国是指( )
A.古埃及 B.古罗马帝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1.亚历山大的远征开启了大约300年的“希腊化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多个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其中埃及亚历山大城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宫——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材料表明,亚历山大远征( )
A.推动了希腊化世界的形成 B.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相互交融
C.扩展了亚历山大帝国版图 D.客观上有利于文化交流传播
12.观察下面示意图,图中所示路线反映的史实对欧洲的影响有( )
①基辅罗斯被征服,成为钦察汗国臣属
②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
③两位欧洲传教士到达漠北与蒙古交涉
④日耳曼人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3.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客观上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地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这说明蒙古西征( )
A.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B.动摇了欧洲教会的统治地位
C.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发展 D.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14.在“纪元前后的几个世纪,希腊雅典语是从亚得里亚海到波斯湾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通用的语言”。塞琉古王国政府的公文、命令用希腊文写成。凡是希腊人和本地人进行的商业活动,大多用希腊文写成文书。有人发现,进入近代以来,波斯边境偏远乡村的居民有用希腊文写租契的事例。这可用于佐证( )
A.民族交融推动了文化创新 B.希腊政治文明的借鉴价值
C.亚历山大东征的深远影响 D.古代波斯帝国的繁荣景象
15.19世纪中叶以前的历史学家普遍忽略希腊化时代的研究。普鲁士历史学家、政治家德罗伊森(1808~1884年)则把亚历山大作为自己的代言人,最先强调亚历山大东征的积极影响。德罗伊森重视对希腊化时代的研究,主要是由于( )
A.西方文化霸权的确立 B.国家统一的现实需要
C.史学研究视角的变化 D.古希腊文化影响深远
16.有学者认为,“蒙古人带着东方的先进文化和科技,踏碎了黑暗时代的欧洲中世纪美梦,唤起了全球性的人类觉醒。正是这种军事征服的推动和刺激下,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技术、贸易和思想革命。”该观点强调蒙古西征( )
A.扩大了元朝的统治范围 B.摧毁了中世纪神学统治
C.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D.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蒙古帝国时期,成吉思汗让商人自由经商,“为地方行旅谋安,于诸大道中置卫士”,配给驿站一定数量的人和兽,以及食物、饮料等必需品。窝阔台通过一系列征战,打通了东北亚到中亚的丝绸之路。“原来金山一带‘深谷长坂,车不可行’……窝阔台率军西行时‘始辟其路’。”1251年蒙哥设置别失八里行省,执掌西城的军政事务。
——摘编自孙秀君《论蒙古帝国时期蒙古人对陆上丝绸之路的贡献》等
材料二:《元朝史》记载:1219年春,成吉思汗统领大军出发,亲征花刺子模……此外,还有金、西夏新归附的契丹军、汉军、河西军以及大批能工巧匠。其他文献曾记载:“成吉思汗从不花刺进军撒麻耳干……那些被认为有用的人——如技术工匠——被带往蒙古。”《丝绸古道上的文化》载,马可·波罗及其他一些欧洲人,都曾作为传教士或者外交使节去过中国,如果没有当时的和平环境,他们的旅行就是不可能的。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北京有了天主教的总主教。
——摘编自马婷《蒙古西征与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古帝国时期为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采取的措施,试解题思路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古帝国时期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方式及文化交流的表现。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亚历山大远征之前,对希腊人的经济活动来说,地中海东部是一个死胡同,由埃及人、腓尼基人和波斯人互相猜忌地把守着。在远征之后,希腊人的经济活动找到了一条通往中亚、印度、阿拉伯和非洲东岸各市场的康庄大道。
——【法】杜丹《古代世界经济生活》
材料二
材料三 13世纪末,蒙古人建立了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欧亚大贸易圈”。蒙古帝国的中央财政并不依赖从农业生产中得到的税收,其岁入的八成到九成都是由专卖和通商产生的商业利益所构成的。由于商税的缴纳通过白银或是与白银相联动的纸币来进行,由此建立了以白银为媒介的经济运作模式。由于蒙古大汗拥有履行职务的绝对权力,他们说的话会当作圣旨以各种方式记录下来,中央行政部门因此成为一个庞大的文件库。但是由于大汗是由皇室成员推选而决定的,这就造成事实上大汗可以发挥的私人权力极少。而且这种权力只局限于这一任大汗身上,一旦其他大汗继任,那么以中央政府为首的一切机构都会进行人员调整,前任大汗的法令就会失效。
——据【日】彬山正明《蒙古帝国的兴亡》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地位。
(2)据材料三,归纳13世纪时蒙古帝国的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古代不同文明交往的方式,谈谈在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19.战争给人类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但又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远征过程中,亚历山大坚决镇压了那些顽强抵抗地区的人。在攻陷了腓尼基沿海城市推罗后,他杀死了8000个当地居民,将30000人卖为奴隶,这种政策起到震慑的作用。而在一些民族意识浓厚的地区,他则不以征服者和称霸者的姿态出现,而是采取温和的政策,尤其是对宗教采取宽容和利用政策。他鼓励东西方民族通婚,并且按照当地传统习俗举行婚礼。他远征时“随行的人员很完备,包括自然科学家、测量学家、历史艺术家等”。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在一些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上建立了许多以亚历山大命名的新城,这些新城不但是他的军事要塞,同时也是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编自苏振兴《论亚历山大远征》
材料二 成吉思汗西征过程中显示了他极其残酷的一面,在战争过程中有极其野蛮的屠杀屠城行为,但在宗教政策上极为宽容,“在成吉思汗统治下,我们见到了在整个亚洲大陆上建立的最为彻底的宗教宽容”。成吉思汗每攻占一城一池总是搜索当地的工匠、科学家、天文家等并将其带回蒙古帝国,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先进文化技术尤其是火药、罗盘、印刷术、造纸术先后传入欧洲,打破了汉唐以来欧亚各国封闭壁垒,对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很大影响。他建立了庞大的驿站传递系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联络线、运输线。海上丝绸之路也在宋元时期继续发展,泉州成为当时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海上窗口。
——摘编自王雪娜《历史的跨越—亚历山大远征与成吉思汗西征》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亚历山大远征与成吉思汗西征的相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历山大远征与成吉思汗西征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古帝国为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采取的措施,并解题思路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古帝国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方式及文化交流的表现。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4世纪希腊、埃及。据材料可知,托勒密埃及境内的希腊人享有特权,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希腊文化在托勒密埃及的传播,D项符合题意,D项正确;A项“阻断了”太绝对,事实上希腊化时代是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排除A项;希腊人、埃及人等不同族群的矛盾冲突依然存在,排除B项;托勒密埃及最终是被罗马军队征服的,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希腊化时代,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和科学领域的发展。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荷马史诗》和古典希腊的悲剧、史学、地理学作品,基本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欧几里得编写的《几何原本》流传后世;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定理;埃拉托斯提尼利用探险家提供的资料,对地球周长作出了精确的计算;医生通过解剖尸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进行了基础研究。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雕刻家米隆的《掷铁饼者》是古典时期的艺术成就,不是希腊化时代的成就,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3.答案:A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结合所学可知,印欧人的起源可能起源于东欧平原上,他们驯养了马匹,制造了马拉战车,①正确;蒙古骑兵西征改变了亚欧政治地图,蒙古的征服和统治,改变了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和民族构成,④正确,A项正确;汗血宝马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②错误,排除BD项;骑士文学,是欧洲封建骑士的产物,③错误,排除C项。故选A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难道说我们的土地没有被侵占?我们的妻子儿女没有被抓去当俘虏?……我们的尊严扫地,财富、劳动、土地全都成了异族的财产。我们耻辱地为邻国效劳,成为敌人嘲笑的对象”可知,俄罗斯民众对蒙古统治充满不满情绪,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俄罗斯的发展状态,无法体现俄罗斯势力的衰落,排除B项;俄罗斯的态度不能代表欧洲国家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俄罗斯民众对蒙古统治的态度,无法得出“改变了落后地区的文化面貌”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蒙古军队中的工匠技术人员随军西征,将中原地区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技术传播于西方。同时,蒙古将军队俘虏的工匠送归本部的措施也将西方阿拉伯地区的天文、数学等文化东传。”可以看出蒙古军队在西征,客观上传播了中国文化,也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B符合题干的要求。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蒙古帝国的贸易。根据材料可知,蒙古帝国在各交通要道上均设有驿站,便利了帝国境内来自各地的商人进行贸易,可见贸易在蒙古帝国中的地位相当重要,选C项;元朝经济属于小农经济,城市经济并非其社会经济基础,排除A项;材料只能说明商人的活动很活跃,并不能说明蒙古商人地位高,排除B项;蒙古西征前就已经有丝绸之路为欧亚商贸往来提供通道,排除D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希腊化时代文学、科学的成就有:阿基米德提出物理学定理、埃拉托斯提尼计算地球周长、学者们系统整理研究《荷马史诗》等,A项正确;雕刻家米隆创作《掷铁饼者》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与希腊化时代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C项、D项。故选A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据记载,东征之时,亚历山大就抱有一种把‘已知人类居住世界’联合为一体,建立大同社会的愿望。他不仅随军带有专家学者,而且还资助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可得出,亚历山大的做法有利于加强与被征服地区的联系,进而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创造条件,故D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在军事征服的基础之上,未能维持长治久安,故A项错误;世界开始从分散联合为一体始于新航路开辟,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开始打破区域文明的界限”,故C项错误。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东引进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而以西亚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也向希腊输出,说明“希腊化时代”文化的交往具有双向性,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文明的冲突碰撞,排除B项;“最明显”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希腊是文明交流的中心”这一结论,排除D项。
10.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亚历山大远征,在客观上是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的过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D符合题意;A、B、C的内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11.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这一时期出现了多个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可知,亚历山大的远征对外传播了希腊文化客观上有利于文化交流传播,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亚历山大远征在客观上对希腊文化的传播,无法说明希腊化世界形成,排除A项;材料中只有希腊文化对外的传播,“各民族间的相互交融”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化的传播,没有涉及版图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2.答案:D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中古(世界)。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3世纪上半期,基辅罗斯被蒙古征服,成为钦察汗国(金帐汗国)的臣属,①正确;第二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③正确;①③正确,D项正确;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②错误;5世纪后期,日耳曼人各支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与材料时间不符,④错误;②④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13.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蒙古)。据材料“蒙古西征客观上推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地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可知,蒙古西征动摇了欧洲教会的统治地位,B项正确;材料没有讲述蒙古西征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排除A项;材料没有讲述蒙古西征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没有讲述蒙古西征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14.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广大地区传播了希腊文化,使希腊语成为通用语言,甚至到近代都有波斯边境偏远乡村居民使用希腊文,由此体现了亚历山大东征的深远影响,C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希腊文的广泛传播并不是由于民族交融,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希腊政治文明的价值,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希腊文化的传播,并不能体现古代波斯帝国的繁荣景象,排除D项。故选C项。
15.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古希腊时代。根据材料“19世纪中叶以前的历史学家普遍忽略希腊化时代的研究。普鲁士历史学家、政治家德罗伊森(1808~1884年)……最先强调亚历山大东征的积极影响。”及所学可知,亚历山大远征军连续作战10年,行程万余里,进行上百次强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平原地和沙漠地作战,建立了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亚历山大帝国,此后希腊文化在庞大的帝国范围内得到推广。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的德意志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普鲁士历史学家的研究旨在为普鲁士王国统一德意志提供历史借鉴,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西方文化霸权确立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材料并不是强调史学研究的视角,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侧重强调亚历山大东征对古希腊文化传播的影响,并不是强调古希腊文化的深远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蒙古西征冲击了中世纪欧洲的统治秩序,推动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技术、贸易和思想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欧洲社会的转型具有重要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蒙古西征对欧洲的影响,没有体现元朝统治信息,排除A项;摧毁了中世纪神学统治,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近代科学的发展是在16-19世纪,而蒙古西征在13世纪,时间跨度较大,排除C项。故选:D。
17.答案:(1)措施:拓展疆域,鼓励通商;修筑道路,设立驿站;驻扎军队,派遣官吏。
历史意义:促进了蒙古帝国国内经济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为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诸多有益的思考。
(2)方式:战争与和平交往。
表现:前期以战争方式为主,注重技术交流;后期以和平方式为主,注重全方位交流。
解析:本题考查蒙古西征与文化交流。(1)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一中“让商人自由经商”“于诸大道中置卫士”“配给驿站一定数量的人和兽,以及食物、饮料等必需品”“通过一系列征战,打通了东北亚到中亚的丝绸之路”“始辟其路”“设置别失八里行省,执掌西域的军政事务”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蒙古帝国为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采取了鼓励通商、拓展疆域、修筑道路、设立驿站、驻扎军队、派遣官吏等措施。第二小问历史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古帝国时期维护丝绸之路畅通的措施,对帝国境内贸易发展、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等,均具有积极意义。
(2)第一小问方式,根据材料二中“亲征花刺子模”“进军撒麻耳干”“没有当时的和平环境,他们的旅行就是不可能的”等信息可知,蒙古帝国时期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有战争与和平交往两种。第二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二中“被认为有用的人——如技术工匠——被带往蒙古”“作为传教士或者外交使节去过中国”“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北京有了天主教的总主教”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前期以战争方式为主,注重技术交流;后期以和平方式为主,注重全方位交流。
18.答案:(1)亚历山大帝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亚历山大远征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使东西方文明交流不断扩大和深入,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东西方自然科学、宗教、艺术的交流,推动了希腊文化的传播。
(2)横跨欧亚两大洲;极端依赖商业收入;建立了以白银为媒介的经济运行模式;推选产生大汗;大汗的更替相当于王朝的更替。
(3)不同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有暴力冲突、和平交往等。人类文明交往所追求的目标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对自己民族、国家的文明应持自尊、欣赏的态度,对其他民族、国家的文明应持尊重、宽容的态度;应抱着爱其所同敬其所异的广阔胸怀和对人类共同好理想的追求的态度来对待不同的文明。
解析:(1)根据材料一“在远征之后,希腊人的经济活动找到了一条通往中亚、印度、阿拉伯和非洲东岸各市场的康庄大道”、材料二“亚历山大图书馆”“带有明显希腊风格的帕尔米兰拉古城遗址”结合所学就可以从亚历山大帝国经过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在扩张中是东西方文件的交流,促进贸易好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回答。
(2)据材料一“以北京为中心的欧亚大贸易圈。蒙古帝国的中央财政并不依赖从农业生产中得到的税收,其岁入的八成到九成都是由专卖和通商产生的商业利益所构成的。由于商税的缴纳通过白银或是与白银相联动的纸币来进行,由此建立了以白银为媒介的经济运作模式”、“大汗是由皇室成员推选而决定的,这就造成事实上大汗可以发挥的私人权力极少。而且这种权力只局限于这一任大汗身上,一旦其他大汗继任,那么以中央政府为首的一切机构都会进行人员调整”即可归纳13世纪蒙古帝国的特点。
(3)依据人类文明的进程来看,人类文明交往所追求的目标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都对自己民族、国家的文明应持自尊、欣赏的态度,对其他民族、国家的文明应持尊重、宽容、乃至欣赏的态度,我们应抱着爱其所同、敬其所异的广阔胸怀和对人类共同美好理想的追求的态度来对待不同的文明。
19.答案:(1)相同特点:武力侵略,手段残暴;政策灵活;宗教政策宽容;重视科技;传播先进文化;等等。
(2)影响: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交融;引发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产生新的民族;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带动了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东西商业的交流与发展;对被征服地区的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当地文明的延续。
解析:(1)相同特点:依据材料“亚历山大坚决镇压了那些顽强抵抗地区的人”,“在战争过程中有极其野蛮的屠杀屠城行为”,得出武力侵略,手段残暴;依据材料“在一些民族意识浓厚的地区,他则不以征服者和称霸者的姿态出现,而是采取温和的政策”,“但在宗教政策上极为宽容”,得出政策灵活;宗教政策宽容;依据材料“随行的人员很完备,包括自然科学家、测量学家、历史艺术家等”,“成吉思汗每攻占一城一池总是搜索当地的工匠、科学家、天文家等并将其带回蒙古帝国”,得出重视科技;依据材料“这些新城不但是他的军事要塞,同时也是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泉州成为当时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海上窗口。”,得出传播先进文化。
(2)影响:从民族融合解题思路,得出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交融;从民族迁徙解题思路,得出引发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产生新的民族;从人类文明发展解题思路,得出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从对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解题思路,得出带动了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东西商业的交流与发展;从对被征服地区造成的破坏解题思路,得出对被征服地区的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当地文明的延续。
20、
(1)答案:措施:开拓疆域,鼓励通商;修筑道路,设立驿站;驻扎军队,派遣官吏。
历史意义:促进了蒙古帝国内部经济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为“一带一路”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借鉴。
解析:措施:根据材料一中“允许商人自由经商”“配给驿站一定数量的人和兽,以及食物、饮料等必需品”“通过征服高丽与西征,打通了东北亚到中亚的丝绸之路”“始辟其路”“设置别失八里行省,执掌西域的军政事务”可知,蒙古帝国为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采取了开拓疆域,鼓励通商;修筑道路,设立驿站;驻扎军队,派遣官吏等措施。历史意义:根据所学可知,这对促进帝国内部经济贸易发展,推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并为今天“一带一路”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借鉴。
(2)答案:方式:战争与和平交往。
表现:前期以战争为主,注重技术交流;后期以和平交往为主,侧重多方面的交流。
解析:方式:根据材料二中“亲征花剌子模”“进军撒马尔罕”“如果没有蒙古的和平环境,他们的旅行就是不可能的”可知,蒙古帝国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主要有战争与和平交往两种方式。表现:根据材料二“以及大批能工巧匠”“那些被认为有用的人(如技术工匠)被带往蒙古”“作为传教士或者外交使节去过蒙古地区或中国”“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北京有了天主教的总主教”并结合所学可知,蒙古帝国前期推动东西文化交流的方式以战争为主,注重技术交流,后期以和平交往为主,侧重多方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