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1 审题立意——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技巧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1 审题立意——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技巧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2 09:1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审题立意——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技巧
一、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
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
(二)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三)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有引子、正文和结论三部分,一般在引子部分提出论点,即文章的主题。论点必须正确。要用一个句子来表述,要求精炼简洁。
二、议论文写作误区
(一)观点不清
有的用语片面或过于绝对,观点有失偏颇;有的表述含糊不清,观点不明确。这种现象多表现在材料作文中。由于考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较差,不知道怎样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特别是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时,更是东拉西扯,同时议论几个角度,结果弄得一个观点说不清楚。
(二)论据缺失
只有拿出丰富而精彩的论据来,才能让读者口服心服,但不少考生下笔便是那几个老掉牙的事例,令人望而生厌。有的整篇文章见不到一个事件,只是在空泛地议论;有的选择了事例,但事例与论点不相符。
(三)文体不符
考生由于没有掌握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有的文章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引述故事,尽管故事叙述得颇具吸引力,但后面的议论太少,明显不符合文体要求。如一考生论述中学生打工的利弊时,选用书信体形式展开,向母亲倾诉自己打工的感悟。尽管这种形式便于情感的交流,但书信体属于应用性文体,自然不符合议论文体的要求。
第一节 审题立意
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确立论点是写好议论文的基础。论点的提炼除了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更重要的是审准作文的题意。认真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关系到文章的思想高度、谋篇布局、行文措辞。
审题立意,关乎作文的成败。而不少学生的作文就败在审题立意,输在起点,笔还没有动,作文的高下已出。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汇编
审题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理解其含意,确立写作中心(明确立意),确定感情抒发的基调或确立自己的观点态度,明确写作文体和方法的过程。它包括理解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等。
在高考作文评分中,“审题”分为四个等级:一等为“切合题意”,指审题准确、深刻、独到;二等为“符合题意”,指审题准确,在命题要求范围内,但个性色彩不鲜明;三等为“基本符合题意”,指审题大体准确,中心基本明确,但论述或叙述时有游离中心的现象;四等为“偏离题意”,指完全脱离题意、指向、范围和要求。
一、审题三原则
整体性原则 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于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等现象。
多向性原则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筛选性原则 因为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可以有多样性,所以在进入写作时,对提炼出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时要注意三点: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比较新颖;③有理可讲,有话可说。
2、立意原则及要求
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态度。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以“帅”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新材料作文有较多立意的角度,所以立意首先要选好角度。
要求 高考作文对立意的要求有四点: 一是立意要正确。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思想内容正确,其次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 二是立意要新颖。就是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 三是立意要深刻。“深刻”就是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 四是立意要集中。一篇文章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了,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须集中,即只能有一个主题。
三、单一材料审题立意方法总结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第一步 中心事件 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
第二步 联系现实 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第三步 确立观点 ①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②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审题立意: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往往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例】(2021·新高考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第一步 抓住材料关键词句 关键词 体育之效
关键句子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第二步 抓住写作导引关键词 启示意义、结合材料
第三步 由此及彼,确定立意 由体育联智育、劳育 学习能力的强弱之变取决于自身努力
由体育联个人、集体、民族、国家等 青年人,自当“雄起”,岂能“躺平”?
滥用其强,焉能恒强?
【材料1】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关键句:
审题立意: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2】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关键句:
审题立意:
  【分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三)由果溯因
世间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就有很多。因为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第一步 事件结果 “二战”期间,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加强对战机的防护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
第二步 由果及因 为什么会有这一结果?因为“沃德力排众议”。为什么沃德“注意弹痕少的部位”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
第三步 确立观点 (1)从统计学家与众人看法不同的角度:独立思考的力量;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想法,不盲从;透过现象看本质。(2)从人们观察飞机的角度:眼见不一定为实;习惯思维不可取等。
【材料1】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事件结果:
由果及因:
确立观点:
【分析】为什么苹果会出现五角星图案呢?这是因为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由此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材料2】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家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听到一个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竟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也从未聋过。
事件结果:
由果及因:
确立观点:
【分析】赞美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小女孩在老教授的赞美下找到了信心,而信心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所以,赞美产生信心,信心产生力量,力量促进成功。
(4)寓意揭示法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最佳立意角度。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片曾经丰饶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许多动物陆续离开了这里。
小鸟对蚯蚓说:“我也要走了,你不走吗?”蚯蚓说:“我还是想留在这里。”小鸟拍拍翅膀,依依不舍地飞走了。蚯蚓看了看小鸟的背影,继续埋头松土。
甲虫从远方赶来,和蚯蚓一起忙碌起来。
几年之后,小鸟回来了,带着一群伙伴,它们嘴里衔着各种各样的种子。小鸟惊讶地发现,这片土地已经变得松软,还长出了小草。蚯蚓说:“你离开的这段时间,甲虫和我一起翻土堆肥,这里渐渐变好了。”
小鸟和伙伴们把种子播撒在大地上。大地上开满了鲜花,蝴蝶和蜜蜂也来了。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第一步 抽取具体概念(关键词语) 动物们、努力、土地
第二步 把具体概念抽象化 土地的改良来自动物们的努力
第三步 联系现实生活(由虚到实) 土地可理解为家乡、祖国、地球等;动物们可理解为建设者(蚯蚓是坚守者,甲虫是援助者,小鸟是归来者,蝴蝶和蜜蜂则是外来优秀人才)
第四步 确立观点 家国崛起,人人共勉
【材料】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关键词:
具体概念抽象化::
联系现实生活:
确立观点:
  【分析】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五)对象切入法(确定视角)
抓对象,即明确材料的陈述对象。
如果一则材料中出现了好几个对象,那么一个对象就是一个角度。同时还要注意分清材料陈述对象的主次或层次。尽管材料涉及很多人或很多事,但有的人或物只是议论的对象,在文中不起什么作用。审题时,要分清整体与局部、主要与次要的关系,要从重要的人或物的角度入手思考。
材料重点写哪个对象,就从哪个对象入手,这是立意的根本点。
【例】 (2020·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第一对象 鲍叔的角度 慧眼识才,举贤任能;国家至上,屈己让贤
第二对象 管仲的角度 精金美玉,世所珍惜;感恩知遇,建功立业
第三对象 齐桓公的角度 心宽似海,容纳百川;纳善聚贤,治国图强
(六)明确褒贬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倾向,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1】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相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相。”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分析】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相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文意,虽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角度与题旨的关系。如果一味求新,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导致判断错误。
  【材料2】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分析】这则材料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它是“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哑口无言”是贬义词,暗示了命题者对面包师的行为持否定态度。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做人要诚信,如果心怀不轨,居心叵测,自己也必将被背叛和欺骗。
四、多则材料的审题立意法
(一)步骤方法
1.弄清每则材料的内涵。命题者往往提供2~3则材料,如果是事件或现象类材料,首先要弄清其主旨或意图;如果是论断或名言类材料,则要提炼出思想观点。
2.辨析材料间关系。命题者提供的这些材料往往不是同一层面的,材料内涵丰富。辨析材料间的关系是审题立意的关键,只有关系清楚了,审题立意的方法才能确定下来。
3.确定立意。性质相同的材料容易找到共同点;性质相对的材料容易从互补叠加角度立意;性质相异的既可以从共同点角度立意,也可以从相异点角度多向立意。总结起来就是要根据材料本身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立意。
(二)具体方法
1.异中求同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相同内涵的多则材料。其方法是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其中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有时候,材料数量多,还可以取其中二至三则的共同点立意。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
对于以上三则时代口号、标题或标语,你的感悟和思考是什么?请结合时代主题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相异点 第一则 深圳口号:艰难起步,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追求高速发展,摆脱贫穷是主旋律。
第二则 浙江口号:调整脚步,改革开放必须继续前行,但要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则 雄安口号:迈开大步,进入新时代,接力奋斗,砥砺前行,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相同点 不忘初心,改革开放永不停步。(论点)
2.同中求异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则材料内涵相对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的多则材料。其方法也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比较出相异点,这相异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诗人流沙河生前有一次回母校,写过一副对联:正当花朵年龄,君须有志;又见课堂灯火,我已无缘。
材料二: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睡前抖音熬半宿,早上头条看世界,全家微信学养生,好友全刷拼多多。小视频用户调查显示,抖音上的用户百分之九十都在二十四岁以下,这个年龄或许在读书,或许刚刚进入社会、进入职场。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相异点 第一则 抱有高远志向,珍惜青春年华。
第二则 青春当奋斗,不应沉溺于浅层娱乐。
确定观点 少年锦时,切莫辜负;有志向,更要抗诱惑。
3.互补叠加法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而是针对某问题各有偏执,带有片面性。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是科学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其方法是将各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点,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0年5月,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正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袁隆平、李子柒等六人受聘担任首批推广大使。其中,袁隆平和李子柒“同框”引发了网友热议。
材料二:2020年6月,李子柒被写入小学语文考卷,再次和袁隆平“同框”,引起家长热议,冲上微博热搜榜。
(注:李子柒:中国知名短视频博主,以录制制茶造酒、养蚕缫丝、做竹子家具、展示活字印刷等富含文化韵味的网络短视频迅速走红网络。她所展现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令人向往,火遍全球。)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感受、认识和思考?请联系时代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相异点 袁隆平,中国著名科学家。李子柒,中国知名短视频博主。
相同点 第一则 袁隆平、李子柒等六人受聘担任首批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
第二则 李子柒被写入小学语文考卷,再次和袁隆平“同框”。
确定关系 对立统一关系。不宜肯定一方否定一方,“网红”与院士的“同框”体现了职业无贵贱的思想认知。
确定立意 ①贡献有大小,职业无贵贱;②前浪后浪同助力;③摒弃成见,携手发展;④新老“同框”,共逐时代巨浪。
当堂训练
1.审读以下作文试题,综合以上所学写出审题立意。
新春,小爬山虎要长大了。妈妈告诉他屋顶上有美丽的风景,但要观赏到它却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于是,小爬山虎便沿着墙壁往上攀援了。墙角的竹笋嘲笑他柔弱才疏、动作迟钝,路边的小草讽刺他胸怀野心、趋炎附势,低矮的牵牛花则羡慕他坚毅有力、能爬高墙。在太阳伯伯和风姑娘的鼓励下,小爬山虎终于爬上了墙顶。举目四望,虽然视野开阔了,可风景似乎不如想象的那样美丽,小爬山虎不免有点失望和怅惘。突然楼上一个孩子推开窗,看到葱郁的绿叶,高兴地对爷爷说:“多好的爬山虎啊,夏天我们有阴凉了。”小爬山虎听了心里甜甜的,一时百感交集,陷入了深思……
答案:思路一:可以从小爬山虎的角度来写。我们可以写“要学会变换角度看待问题,才会出现新天地”,“要学会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只有不断攀登,才能见到峰顶的风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等。
思路二:可以从小爬山虎妈妈的角度来写。可以写教育孩子要树立正确的目标,才能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不畏惧艰险,取得成功等。
思路三:可以从墙角的竹笋、路边的小草角度来写。可以写“批评的价值和意义”,“在批评中学会长大”等。
思路四:可以从牵牛花、太阳伯伯、风姑娘的角度来写。可以写“要看到生活中的美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要心胸宽广,容纳万物”等。
2.材料一:流水会远去,时光会流淌,生命会消逝,存在的只有现在。
材料二:辉煌的盛唐已逝,但伟大的诗魂永存;古希腊城邦已经坍圮,但自由民主的星火依旧蔓延。
答案:从两则材料中可以概括出两个看似矛盾实则不矛盾的观点: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根据第一则材料可以得出“一切都会过去,包括苦难、痛苦等,所以我们要乐观面对生活,珍惜现在”的立意;根据第二则材料可以得出“虽然时间会泯灭一切,但精华永存”的立意;而综合分析两则材料,会得出“逝去与永恒”这一立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