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3)
(测试时间:40分钟 满分:70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题2分)
1.(2分)在下列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
A.秒 B.米 C.米秒 D.摄氏度
【答案】
【解析】、秒是时间的国际单位,故错误;
、米是长度的国际单位,故错误;
、米秒是速度的国际单位,故正确;
、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故错误。
故选:。
2.(2分)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B.普通家庭的房门的高度约为
C.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是3秒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37摄氏度
【答案】
【解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故错误;
、普通家庭门的高度约为,故正确;
、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故错误;
、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故错误。
故选:。
3.(2分)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答案】
【解析】、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发射塔是静止的,故错误;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相对于发射塔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火箭是运动的,故错误;
、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相对于航天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火箭是静止的,故正确;
、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相对于航天员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发射塔是运动的,故错误;
故选:。
4.(2分)下列关于路程、速度、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一定比速度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远
B.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C.物体的速度越大,表明它运动得越慢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答案】
【解析】、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一定长,还要考虑时间,故错误。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不变,它的速度与时间和路程无关,故错误。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故错误;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故正确。
故选:。
5.(2分)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速度超过的声音称为超声波
D.声音唯有在空气中才能传播
【答案】B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闻其声辨其人”是因为每个人的音色不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的声音,与声音的速度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声音不但能在空气中传播,而且能够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6.(2分)关于误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误差的产生和测量工具有关
B.误差不能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
C.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
D.认真仔细的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答案】
【解析】误差与错误是截然不同的,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而错误是由于实验者粗心或不遵守实验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再者测量仪器不可能制造的十分精确,环境的温度、湿度对测量仪器都有影响,这些都可以造成误差;
所以误差只能减小,是不能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这是减小误差的方法,所以选项正确,选项错误。
故选:。
7.(2分)教室里我们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回声,是因为
A.教室的墙壁完全吸收声波,没有反射
B.教室里讲话声音太轻
C.讲话的人太多,声音都混在一起了
D.回声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小于0.1秒
【答案】
【解析】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
,
因此区分开原声和回声最短距离是,
在教室里,由于我们说话的地点离墙较近,当我们说话时,声音传到墙壁上反射回来的时间与我们说话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时间差太短,所以我们的耳朵听不出说话声与回声,因此人耳区分不开原声与回声。故、、说法不正确,说法正确。
故选:。
8.(2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
B.老师讲课时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在城市主要道路两边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答案】C
【解析】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速度更快,故错误;
、老师讲课时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错误;
、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眼镜,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故正确;
、在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的大小,并不能减弱噪声,故错误。
故选:。
9.(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台上的“小娃娃”在音乐响起后翩翩起舞,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如图,逐渐抽出罩中的空气,会听见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大
C.如图,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时,需要控制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相同
D.如图,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答案】
【解析】、台上的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正确;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逐渐抽去直空罩中的空气,会听到从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故错误;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化,振动时声音音调变化,因此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拨动钢尺的力度相同,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故错误;
、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乒乓球弹开的幅度越大,将音叉振动的幅度转换成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这里用到的物理方法是转换法,故错误。
故选:。
10.(2分)2023年3月16日,河南许多地区都出现了雨雪天气,此次雨雪天气对改善土壤墒情、保障小麦生长以及降低森林火险等级非常有利。下列生活现象与雪花形成的过程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B.从冷藏室拿出来的可乐瓶“冒汗”
C.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D.冬天,窗上结了漂亮的冰花
【答案】
【解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了“雪花”,是凝华现象;
、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故错误;
、从冷藏室拿出来的可乐瓶“冒汗”,是液化现象,故错误;
、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是汽化现象,故错误;
、冬天,窗上结了漂亮的冰花,是凝华现象,故正确。
故选:。
11.(2分)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的生命之泉,它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透,下列关于坎儿井减少水蒸发的措施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减少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降低了水的温度
C.减少了水面上空气的流速 D.夏季井内的水比井外温度高
【答案】D
【解析】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在地下,井内的水温比外界低,可以减小液体的温度、减少水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减慢水面空气的流速,从而减小水的蒸发;
综上所述,选项的说法均正确。
只有选项:夏季井内的水比井外温度高,这一说法错误,应该是井内的水温度更低。
故选:。
12.(2分)小册骑自行车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内,小册骑行的平均速度为
B.在内,小册骑行的平均速度为
C.在内,小册骑行的平均速度为
D.在内,小册骑行的平均速度为
【答案】D
【解析】
、在内,时间,通过的路程,
则小册骑行的平均速度;故错误;
、在内,时间,通过的路程,所以小册处于静止状态,其平均速度,故错误
;
、在内,时间,通过的路程,
则小册骑行的平均速度,故错误;
、在内,时间,通过的路程,
则小册骑行的平均速度;故正确。
故选:。
13.(2分)某物体在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该物体距出发点的距离和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该物体
A.内的平均速度为
B.在内做匀速运动
C.在前内和后内的速度大小不同
D.在前内和后内的运动方向相同
【答案】
【解析】、由图象可知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运动时间为,则平均速度为,故正确;
、由图象可知,在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处于静止状态,故错误;
、物体在前内运动的路程为,后内运动的路程也是,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相等,根据可知,则物体在前内和后内的速度相等,故错误;
、由图象可知,物体距出发点的距离先变大后变小,所以运动方向是相反的。故错误。
故选:。
14.(2分)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物质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沸点 357 78 35
A.的酒精是气态
B.可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的水银是液态
D.不可用乙醚温度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答案】
【解析】、酒精的沸点是,凝固点是,在之间,酒精是液体,所以时酒精是液体,不正确。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而酒精沸点,时酒精是气体,不可以用酒精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不正确。
、水银凝固点,沸点,在之间,水银是液体,所以的水银是液态,正确。
、乙醚凝固点是,沸点是,在之间,乙醚是液体,而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在此温度下,乙醚是液体,所以可以用乙醚温度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故错误。
故选:。
15.(2分)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固态酒精是晶体
B.由甲图可知固态酒精的熔点是
C.由甲图可知在时,酒精一定处于液态或固态
D.由乙图可知此时酒精的沸点是
【答案】C
【解析】、读图甲可知,在时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固体酒精属于晶体,由图乙知酒精的沸点为,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故正确;
、在时,酒精处于熔点温度,可能为固态,可能为液体,可能为固液共存状态,故错误。
故选:。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题2分.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2分)如图所示,观看田径比赛时,关于运动的快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D.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答案】
【解析】
、比赛时,观众看到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的快,说明了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员的路程越大,运动员跑得越快,即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故正确;
、终点裁判是看谁最先到达终点(即用时短),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跑得快,所以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故正确;
、在物理学中,一般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平均速度)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故正确,错误。
故选:。
17.(2分)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背擦上酒精后,擦酒精的位置会感到凉,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
B.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凝华现象
D.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
【解析】、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汽化(蒸发)时吸收手的热量,使得手表面温度降低感到凉,故错误;
、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由于镜片温度较低,室内周围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片上,所以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故正确;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由固态的冰升华成气态的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错误;
、冰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收热量,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加,故正确。
故选:。
18.(2分)加快液体蒸发的条件是
A.提高液体的温度 B.减小液体的表面积
C.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D.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
【答案】
【解析】当液体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加剧,更容易离开液体变成气态;液体表面积越大,与外界接触面增加,能使更多的分子离开液体;空气流动加快,可以带走更多的液体分子,使蒸发加快。
故选:。
19.(2分)我们在学习乐音的特性时通常会利用它们的波形图来进行对比分析,如图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调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比较波形图的振幅,知道三种乐器发出调的音色相同
B.通过比较波形图的频率,知道三种乐器发出调的音调相同
C.通过比较波形图的形状,知道三种乐器发出调的响度相同
D.它们发声时其发声体一定都在振动
【答案】
【解析】.由图可知,三幅图声波的形状不同,音色不同,故错误;
.由图可知的三幅图声波振动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故正确;
.由图可知,三幅图的振幅相同,所以响度相同,故正确;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它们发声时,其发声体一定都在振动,故正确;
故选:。
20.(2分)甲、乙两位男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体育考试,时同时起跑,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
B.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C.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
D.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解析】、由图像可知,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速度随时间都在改变,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变速运动,故错误;
、时间内,乙同学运动的速度大于甲同学运动的速度,他们的距离在逐渐增大,不是相对静止的,故错误;
、时间内,甲同学运动的速度始终小于乙同学运动的速度,由可知,运动相同时间,速度小的甲运动的路程小,故正确;
、时刻甲、乙同时到达终点,此时甲同学的速度大于乙同学的速度,故错误。
故选:。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6分)
21.(1)图1中,物体的长度为 ;
(2)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答案】(1)1.60;(2)。
【解析】(1)图1中,刻度尺上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是,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的长度为;
(2)在温度计上,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0”在“10”以下,说明温度低于,为。
故答案为:(1)1.60;(2)。
2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或“小” 。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 ,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段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 。
【答案】(1);(2)小;(3)5.0;1;0.033;(4)大。
【解析】
(1)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平均速度公式:;
(2)斜面坡度越小,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越慢,运动时间长短,越方便计时;
(3)由图示刻度尺可知,,,
由图示电子表可知,小车的运动时间,,
;
(4)如果让小车过了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算出的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1);(2)小;(3)5.0;1;0.033;(4)大。
23.(2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声音是什么”的实验中,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
(2)小明又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二列声波图,如图2甲和乙,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 (选填“响度”或“音调” 相同。
(3)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 (选填“强”或“弱”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
.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答案】(1)弹起;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将微小的振动放大;(2)音调;(3)弱;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1)通过实验发现,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可以将微小振动放大,通过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
(2)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快慢相同,即频率相同,因此声音的音调相同,但波形的振幅不相同,因此响度不相同。
(3)将一只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弱,这是声音的响度发生了变化;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结论,故选。
故答案为:(1)弹起;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将微小的振动放大;(2)音调;(3)弱;真空不能传声;。
24.某小组同学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粗细相同,琴弦最粗;琴弦、、的长度相同,琴弦最短),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他们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 ”、“ ”或“” 。
(2)某同学选择琴弦和进行探究“琴弦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此选择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原因是 。
【答案】(1)、;(2)不可行;没有控制琴弦的材料相同。
【解析】(1)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长度的关系,保持琴弦的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由图和题意可知,应选择琴弦和;
(2)探究“琴弦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应控制琴弦材料和长度相同,粗细不同,而琴弦和材料不同,因此不能探究“琴弦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
故答案为:(1)、;(2)不可行;没有控制琴弦的材料相同。
25.(1分)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从图像可知, 段表示的是水沸腾的过程,此实验所得水的沸点是 。
【答案】;99。
【解析】段水的温度不断升高,到了段,水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为,所以这段表示的就是水沸腾的过程。
故答案为:;99。
26.小刚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他每隔记录一次温度,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乙)。由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要 热量,温度 。
【答案】吸收;保持不变
【解析】实验开始时冰的温度在,随着时间增加冰的温度升高。当加热到4分钟后,酒精灯仍然在燃烧,说明冰还在吸收热量。观察4到8分钟间的图像可以发现冰的温度没有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变化,说明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吸收;保持不变
2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57
酒精 78
(1)水银和酒精是液体温度计常用的测温物质,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本实验应选用 制作的温度计;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3)图乙是、两个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像,两图线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序号)。
.酒精灯的火焰相同,组水的质量大
.水的质量相同,组酒精灯的火焰小
【答案】(1)水银;(2)93;(3)。
【解析】(1)温度计里面的液体的沸点需要超过水的沸点才可以用来测将水加热至沸腾的实验,酒精的沸点没有超过水的沸点,而水银的沸点超过了水的沸点,故选水银温度计;图甲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所以其温度为;
(3)从图中可知组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较长;
、酒精灯的火焰相同,相同时间里、组的水吸收的热量相同,组的水的质量大,则组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应较长,与题意不符;
、水的质量相同,组酒精灯的火焰小,则相同时间里组的水吸收的热量少,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长,符合题意;
故选:。
故答案为:(1)水银;(2)93;(3)。
28.(2分)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质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
其中一块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两板变干的快慢。小明探究的问题是:水蒸发的快慢与 是否有关?
水上方空气的流速
水的表面积
水的温度
水的质量
【答案】。
【解析】图中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另一块不加热,说明改变了水的温度,而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的空气流速一定,是探究的是水蒸发快慢和液体温度的关系,故选:。
故答案为:。
29.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1)春天,冰雪融化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4)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
【答案】(1)(4)。
【解析】(1)春天,冰雪融化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熔化吸热,故(1)正确;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2)错误;
(3)雾是水蒸气的液化过程,液化放热,故(3)错误;
(4)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是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升华吸热,故(4)正确。
故答案为:(1)(4)。
四、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分)
30.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入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到,低于的声叫次声波,高于的声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能量,产生具有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水柱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方向性好、能量密度大——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可用于回声定位、医疗检查,还可以用来碎石、清洗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 ;
(3)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量月球车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
(4)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借助超声波,利用回声定位原理来工作的,倒车雷达工作时,人耳 (填“能”或“不能” 听到超声波。
【答案】(1)高于;(2)能量;(3)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4)不能。
【解析】(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指高于的声波;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3)由于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量月球车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4)汽车上的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原理,倒车雷达工作时,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
故答案为:(1)高于;(2)能量;(3)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4)不能。
31.
会“拐弯”的声音
声音不但会“爬行”,而且会“拐弯”。
1923年,荷兰的一个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据调查,在100千米的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在100千米到160千米的地区内,人们却什么没有听到,令人奇怪的是,在1300千米的地方的人们却又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
这真是件有趣而又奇怪的事!声音怎么会拐弯绕过中间地带呢?
原来声音有个“怪脾气”。它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是笔直地走的;一旦碰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尽挑温度低得地方走,于是声音就拐弯了。如果某个地区接近地面的温度变化得厉害,这儿高那儿低,那么声音拐到高空后又会往下,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奇怪的现象。
据短文回答问题:
烈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上(地表温度很高),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 拐弯。(写出“上”或“下”
【答案】上。
【解析】因为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总爱拣温度低的路径,所以人的说话声会拐向高空,导致相距不太远的人也听不清对方的喊叫声了。
故答案为:上。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2.(3分)为积极创建文明城市,合肥市机动车礼让行人蔚然成风。礼让行人的规则是:图中的①②③是同宽度、同方向的三条车道,行人刚上车道①时,车道②内的机动车应在斑马线前停车让行,只有在行人通过车道②后,机动车方可从行人后方通行。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某次一辆汽车以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假设司机反应时间为,求该辆汽车在司机的反应时间内已向前行驶的距离大小:
(2)如图所示,每个车道宽,行人正从点出发沿直线前行通过路口到达点,其步行速度为,汽车在车道②内行驶且距离斑马线,如果汽车不改变车道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行驶,为了确保行人安全,汽车的速度不得超过多少米秒?
【答案】(1)该辆汽车在司机的反应时间内已向前行驶的距离是;
(2)如果汽车不改变车道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行驶,为了确保行人安全,汽车的速度不得超过。
【解析】(1)反应时间内汽车的速度
,
由得,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
(2)行人通过车道②后所用时间:
;
汽车的行驶时间,
则汽车行驶到斑马线的速度:
;
所以,如果汽车不改变车道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行驶,为了确保行人安全,汽车的速度不得超过。
答:(1)该辆汽车在司机的反应时间内已向前行驶的距离是;
(2)如果汽车不改变车道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行驶,为了确保行人安全,汽车的速度不得超过。
33.(3分)小明在跑百米时前用时,后用时,小明前、后及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答案】小明前、后及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
【解析】(1)前的平均速度为:;
②后的平均速度为:;
③百米全程用时:,
则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答:小明前、后及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3)
(测试时间:40分钟 满分:7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题2分)
1.(2分)在下列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
A.秒 B.米 C.米秒 D.摄氏度
2.(2分)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B.普通家庭的房门的高度约为
C.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是3秒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37摄氏度
3.(2分)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4.(2分)下列关于路程、速度、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一定比速度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远
B.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C.物体的速度越大,表明它运动得越慢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5.(2分)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速度超过的声音称为超声波
D.声音唯有在空气中才能传播
6.(2分)关于误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误差的产生和测量工具有关
B.误差不能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
C.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
D.认真仔细的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7.(2分)教室里我们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回声,是因为
A.教室的墙壁完全吸收声波,没有反射
B.教室里讲话声音太轻
C.讲话的人太多,声音都混在一起了
D.回声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小于0.1秒
8.(2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
B.老师讲课时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在城市主要道路两边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9.(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台上的“小娃娃”在音乐响起后翩翩起舞,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如图,逐渐抽出罩中的空气,会听见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大
C.如图,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时,需要控制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相同
D.如图,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10.(2分)2023年3月16日,河南许多地区都出现了雨雪天气,此次雨雪天气对改善土壤墒情、保障小麦生长以及降低森林火险等级非常有利。下列生活现象与雪花形成的过程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B.从冷藏室拿出来的可乐瓶“冒汗”
C.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D.冬天,窗上结了漂亮的冰花
11.(2分)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的生命之泉,它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透,下列关于坎儿井减少水蒸发的措施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减少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降低了水的温度
C.减少了水面上空气的流速 D.夏季井内的水比井外温度高
12.(2分)小册骑自行车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内,小册骑行的平均速度为
B.在内,小册骑行的平均速度为
C.在内,小册骑行的平均速度为
D.在内,小册骑行的平均速度为
13.(2分)某物体在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该物体距出发点的距离和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该物体
A.内的平均速度为
B.在内做匀速运动
C.在前内和后内的速度大小不同
D.在前内和后内的运动方向相同
14.(2分)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物质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沸点 357 78 35
A.的酒精是气态
B.可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的水银是液态
D.不可用乙醚温度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5.(2分)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固态酒精是晶体
B.由甲图可知固态酒精的熔点是
C.由甲图可知在时,酒精一定处于液态或固态
D.由乙图可知此时酒精的沸点是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题2分.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2分)如图所示,观看田径比赛时,关于运动的快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D.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17.(2分)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背擦上酒精后,擦酒精的位置会感到凉,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
B.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凝华现象
D.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
18.(2分)加快液体蒸发的条件是
A.提高液体的温度 B.减小液体的表面积
C.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D.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
19.(2分)我们在学习乐音的特性时通常会利用它们的波形图来进行对比分析,如图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调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比较波形图的振幅,知道三种乐器发出调的音色相同
B.通过比较波形图的频率,知道三种乐器发出调的音调相同
C.通过比较波形图的形状,知道三种乐器发出调的响度相同
D.它们发声时其发声体一定都在振动
20.(2分)甲、乙两位男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体育考试,时同时起跑,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
B.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C.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
D.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6分)
21.(1)图1中,物体的长度为 ;
(2)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2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或“小” 。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 ,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段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 。
23.(2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声音是什么”的实验中,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
(2)小明又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二列声波图,如图2甲和乙,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 (选填“响度”或“音调” 相同。
(3)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 (选填“强”或“弱”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
.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24.某小组同学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粗细相同,琴弦最粗;琴弦、、的长度相同,琴弦最短),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他们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 ”、“ ”或“” 。
(2)某同学选择琴弦和进行探究“琴弦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此选择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原因是 。
25.(1分)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从图像可知, 段表示的是水沸腾的过程,此实验所得水的沸点是 。
26.小刚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他每隔记录一次温度,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乙)。由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要 热量,温度 。
2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57
酒精 78
(1)水银和酒精是液体温度计常用的测温物质,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本实验应选用 制作的温度计;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3)图乙是、两个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像,两图线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序号)。
.酒精灯的火焰相同,组水的质量大
.水的质量相同,组酒精灯的火焰小
28.(2分)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质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
其中一块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两板变干的快慢。小明探究的问题是:水蒸发的快慢与 是否有关?
水上方空气的流速
水的表面积
水的温度
水的质量
29.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1)春天,冰雪融化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4)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
四、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分)
30.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入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到,低于的声叫次声波,高于的声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能量,产生具有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水柱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方向性好、能量密度大——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可用于回声定位、医疗检查,还可以用来碎石、清洗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 ;
(3)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量月球车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
(4)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借助超声波,利用回声定位原理来工作的,倒车雷达工作时,人耳 (填“能”或“不能” 听到超声波。
31.
会“拐弯”的声音
声音不但会“爬行”,而且会“拐弯”。
1923年,荷兰的一个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据调查,在100千米的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在100千米到160千米的地区内,人们却什么没有听到,令人奇怪的是,在1300千米的地方的人们却又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
这真是件有趣而又奇怪的事!声音怎么会拐弯绕过中间地带呢?
原来声音有个“怪脾气”。它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是笔直地走的;一旦碰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尽挑温度低得地方走,于是声音就拐弯了。如果某个地区接近地面的温度变化得厉害,这儿高那儿低,那么声音拐到高空后又会往下,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奇怪的现象。
据短文回答问题:
烈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上(地表温度很高),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 拐弯。(写出“上”或“下”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2.(3分)为积极创建文明城市,合肥市机动车礼让行人蔚然成风。礼让行人的规则是:图中的①②③是同宽度、同方向的三条车道,行人刚上车道①时,车道②内的机动车应在斑马线前停车让行,只有在行人通过车道②后,机动车方可从行人后方通行。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某次一辆汽车以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假设司机反应时间为,求该辆汽车在司机的反应时间内已向前行驶的距离大小:
(2)如图所示,每个车道宽,行人正从点出发沿直线前行通过路口到达点,其步行速度为,汽车在车道②内行驶且距离斑马线,如果汽车不改变车道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行驶,为了确保行人安全,汽车的速度不得超过多少米秒?
33.(3分)小明在跑百米时前用时,后用时,小明前、后及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3)
(测试时间:40分钟 满分:7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题2分)
1.(2分)在下列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
A.秒 B.米 C.米秒 D.摄氏度
2.(2分)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B.普通家庭的房门的高度约为
C.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是3秒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37摄氏度
3.(2分)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所示的是火箭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4.(2分)下列关于路程、速度、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一定比速度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远
B.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C.物体的速度越大,表明它运动得越慢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5.(2分)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速度超过的声音称为超声波
D.声音唯有在空气中才能传播
6.(2分)关于误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误差的产生和测量工具有关
B.误差不能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
C.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
D.认真仔细的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7.(2分)教室里我们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回声,是因为
A.教室的墙壁完全吸收声波,没有反射
B.教室里讲话声音太轻
C.讲话的人太多,声音都混在一起了
D.回声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小于0.1秒
8.(2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
B.老师讲课时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在城市主要道路两边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9.(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台上的“小娃娃”在音乐响起后翩翩起舞,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如图,逐渐抽出罩中的空气,会听见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大
C.如图,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时,需要控制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相同
D.如图,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10.(2分)2023年3月16日,河南许多地区都出现了雨雪天气,此次雨雪天气对改善土壤墒情、保障小麦生长以及降低森林火险等级非常有利。下列生活现象与雪花形成的过程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B.从冷藏室拿出来的可乐瓶“冒汗”
C.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D.冬天,窗上结了漂亮的冰花
11.(2分)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的生命之泉,它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透,下列关于坎儿井减少水蒸发的措施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减少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降低了水的温度
C.减少了水面上空气的流速 D.夏季井内的水比井外温度高
12.(2分)小册骑自行车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内,小册骑行的平均速度为
B.在内,小册骑行的平均速度为
C.在内,小册骑行的平均速度为
D.在内,小册骑行的平均速度为
13.(2分)某物体在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该物体距出发点的距离和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该物体
A.内的平均速度为
B.在内做匀速运动
C.在前内和后内的速度大小不同
D.在前内和后内的运动方向相同
14.(2分)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物质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沸点 357 78 35
A.的酒精是气态
B.可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的水银是液态
D.不可用乙醚温度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5.(2分)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固态酒精是晶体
B.由甲图可知固态酒精的熔点是
C.由甲图可知在时,酒精一定处于液态或固态
D.由乙图可知此时酒精的沸点是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题2分.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2分)如图所示,观看田径比赛时,关于运动的快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D.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17.(2分)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背擦上酒精后,擦酒精的位置会感到凉,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
B.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凝华现象
D.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
18.(2分)加快液体蒸发的条件是
A.提高液体的温度 B.减小液体的表面积
C.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D.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
19.(2分)我们在学习乐音的特性时通常会利用它们的波形图来进行对比分析,如图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调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比较波形图的振幅,知道三种乐器发出调的音色相同
B.通过比较波形图的频率,知道三种乐器发出调的音调相同
C.通过比较波形图的形状,知道三种乐器发出调的响度相同
D.它们发声时其发声体一定都在振动
20.(2分)甲、乙两位男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体育考试,时同时起跑,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
B.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C.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
D.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Ⅱ卷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6分)
21.(1)图1中,物体的长度为 ;
(2)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2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或“小” 。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 ,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段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 。
23.(2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声音是什么”的实验中,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
(2)小明又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二列声波图,如图2甲和乙,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 (选填“响度”或“音调” 相同。
(3)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 (选填“强”或“弱”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
.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24.某小组同学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粗细相同,琴弦最粗;琴弦、、的长度相同,琴弦最短),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他们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 ”、“ ”或“” 。
(2)某同学选择琴弦和进行探究“琴弦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此选择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原因是 。
25.(1分)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从图像可知, 段表示的是水沸腾的过程,此实验所得水的沸点是 。
26.小刚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他每隔记录一次温度,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乙)。由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要 热量,温度 。
2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57
酒精 78
(1)水银和酒精是液体温度计常用的测温物质,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本实验应选用 制作的温度计;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3)图乙是、两个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像,两图线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序号)。
.酒精灯的火焰相同,组水的质量大
.水的质量相同,组酒精灯的火焰小
28.(2分)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质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
其中一块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两板变干的快慢。小明探究的问题是:水蒸发的快慢与 是否有关?
水上方空气的流速
水的表面积
水的温度
水的质量
29.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1)春天,冰雪融化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4)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
四、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分)
30.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入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到,低于的声叫次声波,高于的声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能量,产生具有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水柱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方向性好、能量密度大——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可用于回声定位、医疗检查,还可以用来碎石、清洗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 ;
(3)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量月球车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
(4)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借助超声波,利用回声定位原理来工作的,倒车雷达工作时,人耳 (填“能”或“不能” 听到超声波。
31.
会“拐弯”的声音
声音不但会“爬行”,而且会“拐弯”。
1923年,荷兰的一个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据调查,在100千米的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在100千米到160千米的地区内,人们却什么没有听到,令人奇怪的是,在1300千米的地方的人们却又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
这真是件有趣而又奇怪的事!声音怎么会拐弯绕过中间地带呢?
原来声音有个“怪脾气”。它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是笔直地走的;一旦碰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尽挑温度低得地方走,于是声音就拐弯了。如果某个地区接近地面的温度变化得厉害,这儿高那儿低,那么声音拐到高空后又会往下,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奇怪的现象。
据短文回答问题:
烈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上(地表温度很高),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 拐弯。(写出“上”或“下”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2.(3分)为积极创建文明城市,合肥市机动车礼让行人蔚然成风。礼让行人的规则是:图中的①②③是同宽度、同方向的三条车道,行人刚上车道①时,车道②内的机动车应在斑马线前停车让行,只有在行人通过车道②后,机动车方可从行人后方通行。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某次一辆汽车以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假设司机反应时间为,求该辆汽车在司机的反应时间内已向前行驶的距离大小:
(2)如图所示,每个车道宽,行人正从点出发沿直线前行通过路口到达点,其步行速度为,汽车在车道②内行驶且距离斑马线,如果汽车不改变车道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行驶,为了确保行人安全,汽车的速度不得超过多少米秒?
33.(3分)小明在跑百米时前用时,后用时,小明前、后及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地理试题 第3页(共4页) 地理试题 第4页(共4页)
地理试题 第1页(共6页) 地理试题 第2页(共6页)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
物理·答题卡
第Ⅰ卷(请用2B铅笔填涂)
第Ⅱ卷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 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题2分)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题2分.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 A ] [ B ] [ C ] [ D ]2.[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5.[ A ] [ B ] [ C ] [ D ]6.[ A ] [ B ] [ C ] [ D ]7.[ A ] [ B ] [ C ] [ D ] 8.[ A ] [ B ] [ C ] [ D ]9.[ A ] [ B ] [ C ] [ D ]10.[ A ] [ B ] [ C ] [ D ]11.[ A ] [ B ] [ C ] [ D ]12.[ A ] [ B ] [ C ] [ D ]13.[ A ] [ B ] [ C ] [ D ]14.[ A ] [ B ] [ C ] [ D ] 15.[ A ] [ B ] [ C ] [ D ]16.[ A ] [ B ] [ C ] [ D ]17.[ A ] [ B ] [ C ] [ D ]18.[ A ] [ B ] [ C ] [ D ]19.[ A ] [ B ] [ C ] [ D ]20.[ A ] [ B ] [ C ] [ D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6分)
21.(1) ;(2) 。
22.(1) 。(2) 。
(3) , , 。
(4)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3.(2分)(1) 。 。 。
(2) 。
(3) 。 。
24.(1) 。
(2) , 。
25.(1分) , 。
26. , 。
27.(1) ;
(2) ;
(3) 。
28.(2分) ?
29.
四、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分)
30.(1) ;
(2) ;
(3) 。
(4) 。
31.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2.(3分)
(3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