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20.解:(1)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2(2分)
.周长x的取值范围为12(4分)
(2)因为x为小于18的偶数,
所以x=16或x=14,
(6分)
当x为16时,c=6,则b=c,△ABC为等腰三角形;
当x为14时,c=4,则a=c,.△ABC为等腰三角形
综上所述,△ABC是等腰三角形
(9分)
21.解:(1)不可能
(2分)
解析: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为(n-2)×180°,
.多边形的内角和都是180°的倍数
:2020÷180=11…40,
∴.多边形的内角和不可能为2020°.
(2)设应加的内角为x,多加的外角为y.
(3分)
依题意,得(n-2)×180°=2020°-y+x.
(7分)
-180°.2020°-180°<(n-2)×180°<2020°+180°,
解得12号1号
(9分)
又n为正整数,
∴.n的值为13或14.
(10分)
.嘉嘉求的是十三边形或十四边形的内角和.(11分)
22.解: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分)
等量代换
(2分)
对顶角相等
(3分)
ABC
(4分)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5分)
∠SAB=180°-∠SAN-∠BAC=180°-2a,∠ABD=180°-
∠ABF-LCBD=180°-2B,
(8分)
.∠SDM=LSAB-∠LABD=180°-2a-(180°-2B)=2B-2a=
2(a+w)-2a=2w.
(12分)
23.【问题探究】(1)∠1=2∠A.
(3分)
解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EA'D=∠A.
.∠1=LA+∠EA'D,
∴.∠1=2LA.
(2)证明::∠1+∠A'EA+∠2+∠A'DA=360°,∠A+∠A'+
∠A'DA+LA'EA=360°,
.LA'+LA=∠1+∠2.
(5分)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LA=LA',.2LA=∠1+L2.
(6分)
(3)解:∠1-∠2=2LA.
(7分)
证明: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ED=∠A'ED,∠ADE=
∠A'DE.
:∠1+∠AED+LA'ED=180°,∠ADE+LA'DE-∠2=180°,
.∠1+2∠AED=180°,2∠ADE-∠2=180°
.∠1-∠2+2LAED+2∠ADE=360°.
(8分)
.'∠A+∠AED+∠ADE=180°,
.2∠A+2LAED+2LADE=360°.、
(9分)
..∠1-∠2=2∠A
0(10分)
【拓展延伸】解:∠1+∠2=2(∠A+∠D)-360°.
(11分)
理由:由折叠的性质,可得乙AEF=人A'EF,∠DFE=
∠D'FE.
.∠1+∠AEF+∠A'EF=180°,∠2+∠DFE+∠D'FE=180°,
.∠1+2∠AEF=180°,∠2+2LDFE=180°.
.∠1+∠2+2LAEF+2∠DFE=360°.·.(12分)
:∠A+∠D+LAEF+LDFE=360°,80-0
.∴.2LA+2LD+2LAEF+2LDFE=720°.
.∴.∠1+∠2=2(∠A+∠D)-360°.
(14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数学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17.(本题6分)如图,在△ABC中,∠A=70°,∠B=50°,CD平分∠ACB,求LADC的度数.
D
18.(本题8分)如图是由2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每一个小正方形的顶点都称为格点,每个小
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
(1)在线段BC上找一点D,作线段AD,使线段AD平分△ABC的面积;在网格中找一点E,作线段
BE,使BE为AC边上的高.
(2)求△ABD的面积.
19.(本题9分)在一个各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每一个内角都比相邻外角的3倍大20°.
(1)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2)求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及对角线的条数:
20.(本题9分)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a=4,b=6,设△ABC的周长是x.
(1)求c与x的取值范围;
(2)若x是小于18的偶数,试判断△ABC的形状.
21.(本题11分)如图,阅读嘉嘉和琪琪的对话,解决下列问题:
(1)嘉嘉说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020”
;(填“可能”或“不可能”)
(2)嘉嘉求的是几边形的内角和?
我把一个多边形的各内角
什么?不可能的!虽然你的运算正确,但是
相加,所得的和为2020°
你少算了一个内角,错把其外角当成内角了!
嘉嘉
琪琪
22.(本题12分)阅读下面材料:
如图①是一个六分仪,六分仪是测量远方两个目标之间夹角的光学仪器,它的主要原理是
几何光学中的反射定律,观测者手持六分仪按照一定的观测步骤(图②显示的是其中第6步)》
读出六分仪圆孤标尺上的刻度,再经过一定的计算得出观测,点的地理坐标,
镜子
小望远镜
活动臂
①
②
如图③,在“六分仪原理图”中,所观测物体记为S,两个反射镜面位于A,B两处,B处的镜面
所在的直线FC自动与0°刻度线AE保持平行(即FC∥AE),并与A处的镜面所在的直线NA交于
点C.SA所在的直线与水平线MB交于,点D,六分仪上刻度线AC与0°刻度线的夹角∠EAC=w,则
观测角∠SDM=2w.(请注意小贴士中的信息)
小贴士
a
光线经过镜子
反射时,反射角等
水平线B上
于入射角,所以图
M BB
D
③中∠BAC=∠SAN=
a,∠DBC=LABF=B.
0
人射角:反射角
0
③
④
求证:∠SDM=2w.
完成下面的证明
证明:.BC∥AE,
.∠C=∠EAC(
·.‘∠EAC=w,
∴.∠C=w(
.'∠SAN=∠CAD(
∠BAC=∠SAN=a,
∴.∠BAD=∠BAC+∠CAD=2a,
.·∠FBA是△
的外角,
.∴∠FBA=∠BAC+∠C(
即B=a+w,
补全证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