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页。
【课题】
观察物体(三)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三)》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页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观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地运用,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是在前面经历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立体图形以及几何组合体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根据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相应的几何组合体。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观察物体(一)和四年级下册学习了观察物体(二)的延续和拓展,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又是后续研究观察更复杂物体,进一步学习三视图的基础。是在整个观察物体的探究中起承上作用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在学生建立空间意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方面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情分析】
由于本节课属于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学生刚回到学校学习,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而且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学习了观察物体(一)和四年级下册学习了观察物体(二),具备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较善于合作交流学习,但学生观察较为复杂的立体图形的观察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以学生熟悉的诗词和感兴趣的生活常例为切入点,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通过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实际操作、以及两个探究活动、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借助小正方体,能正确辨认、会画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两个方向、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小正方体拼搭几何组合体的活动,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小组合作,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和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按要求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和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难点:借助空间想象还原立体图形。
关键点: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立体图形所有的面,体会到观察事物要全面,不能片面孤立。
【设计理念】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强调学做结合。
2、布鲁纳:建构主义论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
3、新课程标准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 引导者。
4、数学课程:三基于
如何基于新课改革精神和“双主”教育理念,凸显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价值。如何基于“数学再创造”理念,设计一个大致可信的、自然的知识生长过程。如何基于学生学习心理规律,养育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的习惯与方法。
【教法与学法】
启发式教学,探讨式教学,类比教学;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
学生:圆珠笔、红笔、直尺、10个小正方体
教师:课本中的图片、课件、教具、小正方体、ARVR设备及其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背诵口算卡或用课前练习本做几道计算,为接下来的单元所学计算做铺垫。
一、诗词导入,知识迁移
师:同学们,在语文上,我们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下一句是?而在生活中,有时的我们常常也会出现认错人的现象,类似的,在数学上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画面又会是怎样的呢?
师:今天,我们继续去数学王国里探究学习观察物体(三),首先,我们一起来齐读一下学习目标!(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读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知的诗歌内容进行迁移,设计谜团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个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逐渐主动地进入课堂中来,为继续学习观察物体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二、认真观察,头脑风暴
1、关联旧知,引出新知
师:仔细观察这个立体图形,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图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通过数图中有多少个小立方体,为探究一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出示研究一
师:仔细观察,可通过旋转ARVR软件中的立体图形,在导学案中画一画。(教师出示题目,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给出探究要求,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小组交流中初步感知从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
三、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出示研究二
①根据所给的形状图,在ARVR中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笑笑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设计意图:给出探究要求,只给出一个平面图形,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小组交流中初步感知摆放方法的多样化。)
再加多一个条件,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试试看吧!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和交流,让学生发现只看一面摆小正方体的方法多样后,再第一个条件的基础增上一个平面图形,发现摆法的范围缩小了,同时体会不同方法的内在联系。最后增加的体验练习,让学生由依赖几何直观逐步过渡到空间想象。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联系比较、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的能力,获得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3、又再加多一个条件,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再试试看!
((设计意图: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这里根据观察到的三个面摆小正方体的方法是确定的,体会还原过程的的多样性,以及最后结果的确定性,注意引导学生由几何直观过渡到空间想象与分析推理。总结探究二,当然有时候由三个面摆放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还需要结合进一步的信息去确认,这里不作要求。)
四、练习巩固,收获总结
1、练习巩固,学以致用
①、完成数学书第4页第五题。
师:同学们,观察图中所给的两幅平面图形,右边哪个几何体符合要求?在对的括号里打“√”。
师:你是怎么想的,如何确定是这个几何体的呢?
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方法,你是怎么想的?他们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去思考和掌握数学方法,进一步巩固由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的方法,掌握能从看到的平面图形选择出所摆出相应的几何体,掌握“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来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的学习方法”。)
②、完成书上第2页的做一做、第3页“练习一的第3题
(设计意图:通过“做一做”,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三视图通常可以确定一个物体的具体形状”,从简单的不同角度给出的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再到比较复杂的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引导学生多说,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深入理解与掌握。)
2、课堂小结,谈谈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点呢?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吗?
(设计意图:回顾反思,通过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加深理解和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这个板书根据每个环节的活动内容提炼而成,设计了由立体到平面,由平面到立体的如上板书。最后小结时回顾板书,起到了总结提升的作用,整个板书简单明了,思路清晰,有助于学生系统直观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
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一定是向教学设计里所设想的一样发展,故应学会灵活应变,以学生为主,结合本班学情,共同探究,不可强加想法给与学生。此外,本节课结合了我校的校本课程技术,需要用到ARVR软件,可以直观并且全面的看到每个面的情况,并可进行对比等,操作简便,如果没有此教学设备,可以借助小正方体直接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等。(共18张PPT)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学习目标
1.能借助ARVR软件,能正确辨认、会画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2.能根据一个方向、两个方向、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借助ARVR软件中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和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探究一
仔细观察这个立体图形,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探究一
仔细观察,可通过旋转ARVR软件中的立体图形,在导学案中画一画。
从上面看到的
从正面看到的
从左面看到的
探究一
从上面看
探究一
从正面看
探究一
从左面看
发
现
1、同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不一定都相同。
2、相对的面样子一样,方向相反。
探究二
笑笑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探究二
笑笑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小组学习要求:
1、你用了几个正方体,是怎么搭的?
2、根据大家的搭法,你有什么发现?
探究二
笑笑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发
现
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可能有不同的摆法,无法判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
发
现
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角度得到的平面图形可以判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的。
巩固深化
巩固深化
2、根据下面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在ARVR中摆一摆。
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由三维到二维
由二维到三维班别 姓名 学号
观察物体(三)
探究一:根据所给的立体图形,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
用ARVR中的照相功能拍一拍后,画一画。
上面 正面 左面
我的发现
探究二、根据所给的形状图,在ARVR中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1、笑笑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2、再加多一个条件,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试试看吧!
3、又再加多一个条件,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再试试看!
我的发现
练习巩固:
1、哪个几何体符合要求?在对的括号里打“√”。
2、根据下面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在ARVR中摆一摆。
我的收获
田
5.
哪个几何体符合要求?在对的括号里打“、/”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3.
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