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期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汇;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2、过程方法:
 利用注释及工具书,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小说所反映的主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情感、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做一个守信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弄懂文章的大意;理解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2、难点:
 如何理解文中的元方“入门不顾”。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创设氛围
 上星期日,我与一位朋友约好八点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爬山,可八点过去了,朋友还没来,我该怎么办?谁能帮老师出出主意?(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予以鼓励)。其实,在古代有一个叫陈太丘的人也遇到了和老师一样的麻烦,大家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吗?那就随我一起走进《期行》,走近刘义庆。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帮老师把课题和作者写到黑板上行吗?大家推荐谁呢?(学生上台板书后,师对他的字进行评价、如工整,漂亮。多肯定)
 (二)读读课文,感知情节
 1、学生朗读课文。大家再推荐一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把课文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看书,听他读得怎样?(读完后,师多肯定,如读得流畅,声音响亮等),你们认为他读得怎得么样?(学生自由发言)21·cn·jy·com
 2、教师范读
 3、疏通文义
 (1)《期行》是一篇文言文,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懂的词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办法去解决?www.21-cn-jy.com
 (学生回答:可以看课下的注释;可以查字典、词典;可以查资料、问老师、问问同学等)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画出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懂的词语,先想办法自己解决,实在不会的,再问问老师、同学。(学生读书、圈画、交流等)师巡视教室,问还有弄不明白的词语吗?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学生提问题,师询问你想谁来帮助你,做到生生互动)
 (2)当学生没有问题时,师引导学生去理解句子的意思。
 老师找了自认为最难的几个句子,看同学们能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它们的意思,可以抢答。
 ①期日中,日中不至,太丘舍去。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评价,激励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4、感知情节,用句式说话
 句式:读了本文,你知道文章写了 内容。
 5、全班再齐读课文。
 (三)各抒已见,品析人物
 1、比一比,从课文中找出以下内容。
 ①最能反映陈太丘性格的词语。
 明确:期日中、不至、舍去
 ②最能反映友人性格变化过程的词语。
 明确:问、怒、惭、引
 ③找出体现元方性格(品质)的词语。
 明确:戏、无信、无礼、不顾
 2、说一说,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这是一个 的太丘(友人、元方)
 3、议一议:
 ①陈太丘守信吗?
 ②元方的“入门不顾”你是如何理解的?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我们先在班上做一个调查,支持元方“入门不顾”的请举手,看来支持的人不多,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21教育网
 (1)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仪,对粗俗的客“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21cnjy.com
 (2)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拒于千里之外。2·1·c·n·j·y
 (3)元方只有七岁,他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他年龄特征,是他坦率的表现。
 (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并且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一个大人能当面对一个小孩认错,应该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21·世纪*教育网
 (四)巩固提高,延伸拓展
 1、这篇文章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明确:诚信是立世之本,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要做一个守信的人。
 2、你知道哪些有关诚信的名言呢?
 3、你有过和文中人物类似的经历吗?你对守信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讨论交流,自由发言。)
 (五)小结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公认的思想道德准则。我们每个人都应遵守诚信这一准则,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以诚实守信为荣。www-2-1-cnjy-com
 (六)作业
 课外再找一个《世说新语》的小故事。并在班上交流。
 (七)板书
期 行
刘义庆
陈太丘  期日中 不至 舍去     的太丘
友 人   问 怒 惭 引      的友人  诚信是金
陈元方  戏 无信 无礼 不顾    的元方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