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丰富词语积累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丰富词语积累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3 15:2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丰富词语积累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对词语进行比较、辨析,并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和使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汉语词语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积累词语;学习辨析词义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词义变化的规律,认识古今汉语的联系和差异;结合词义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语言表达中词语选择的艺术,提高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能对词语进行比较、辨析,并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和使用。
【注:2021—2023年流行语在课件最后面。】
1.汉语中的词语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家族”、成系统的。从词语的“家族”或“系统”出发,触类旁通,可以大大增加词汇量。例如:
(1)①“理解”“理由”“整理”“办理”“梳理”“条理”等
②“希望”“眺望”“展望”“瞻望”“遥望”“凝望”“盼望”“渴望”等
一 了解词语“家族”,让积累更加有效
共同语素积累法
“望”的古字形像一个人站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土墩上举目仰望的形状,是人站在高处看得远,有所等待的意思。
“理”的古字形像一个人在作坊里将山上挖来的玉石加工成美玉的形状,是加工雕琢美玉的意思。
(2)①发挥—发扬;侵犯—侵占;坚决—坚定;履行—执行
②熟悉—陌生;勤奋—懒惰;坚强—软弱;精致—粗糙
③炒—烩—炖—炸—煎—烤—焖—涮
④初试—复试;学士—硕士—博士;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语义关系积累法:根据词在语义上的共同特点和相互关系进行分类积累
①同义关系
②反义关系
③亲属关系
④顺序关系
2.汉语中的词语有的包含同一个语素,有的通过同义、反义、亲属、顺序等关系联系在一起。将下面20个词语进行分组,并说明分组依据。
沉静 破土 布衣 踌躇 平静 结籽 静谧 安静 犹豫 寂静 果断 拔节 黔首 迟疑 萌芽 爽快 百姓 抽穗 黎民 庶人
答案 第一组:包含共同语素“静”:沉静、平静、静谧、安静、寂静
第二组:“百姓”的近义词:布衣、黔首、百姓、黎民、庶人
第三组: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语:迟疑、踌躇、犹豫、果断、爽快
第四组:体现时间顺序的词语:破土、萌芽、拔节、抽穗、结籽
1.理解必备知识——熟语
(1)定义:用词固定、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能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
(2)分类
二 丰富熟语积累,让语言多姿多彩
(3)特征
(1)形容人虚荣的成语
【崇洋媚外】洋:西洋,指西方国家;媚:谄媚。崇拜西方一切,谄媚外国人。指丧失民族自尊心,一味奉承巴结外国人。例如:我们要借鉴外国的科技成果,但要防止崇洋媚外思想苗头的出现。
【爱慕虚荣】喜欢名利和荣耀,羡慕钱财。例如,我们不能做爱慕虚荣徒有虚 表的人。
【雕文刻镂】指在宫室、用具等上面雕刻镂花,加以修饰。比喻不务实际,只重表面虚荣,劳民伤财。例如,建设文明乡村,注重特色发展,不可雕文刻镂。
【好戴高帽】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例如,他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好戴高帽。
(2)表示做事不顺利、不踏实的惯用语
【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例如,只有在不断犯错误、不断碰钉子过程中,才能逐渐懂得事情。
【穿小鞋】比喻暗中对人进行刁难或施加约束、限制等。例如,小丽到了新单位,不适应环境,领导总是给她穿小鞋。
【打游击】比喻从事没有固定地点的工作或活动(含诙谐意)。例如,他没钱租房子,到朋友家打游击。
(3)形容高兴、开心的歇后语
【梦里坐朝廷——高兴一时是一时】例如,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情景,他暂时忘记了明日要交纳给地主的租子,真是“梦里坐朝廷——高兴一时是一时”。
【捧着金碗当乞丐——高兴得发傻】例如,喜从天降,他彩票中了五百万,霎时间,如捧着金碗当乞丐——高兴得发傻 。
【做梦吃大餐——高兴得流出口水】例如,想象着爸爸买回来的飞机模型,他真是做梦吃大餐——高兴得流出口水来。
【吃稀糊糊游西湖——穷开心】例如,一帮光棍每天聚在一起喝酒、唱歌,真是吃稀糊糊游西湖——穷开心 。
【胡敲梆子乱击磬——欢喜若狂】例如,一个多小时后,汽车停在奶奶家门口,我胡敲梆子乱击磬——欢喜若狂地下了车。
成语是熟语中最常用的一种。建议举办一次“领略成语魅力”的主题语文活动。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梳理所学成语,以其中若干成语作为研习的对象,查找它们的出处。注意考察成语中保留的代汉语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征。
参考示例
成语出处:(1)来源于历史故事
余勇可贾 《左传·成公二年》:“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余勇。’”
四面楚歌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2)来源于古书成句
耳提面命 《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博闻强识 《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暴虎冯河 《论语·述而》:“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3)来源于神话寓言
精卫填海 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变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想把东海填平。
守株待兔 据《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于是他便放下锄头每天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4)来源于群众口语
狼子野心 《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千夫所指 《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5)来源于外来文化
想入非非 《楞严经》第九卷:“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火中取栗 法国寓言《猴子与猫》:“狡猾的猴子哄骗头脑简单的猫儿,替它从炉火中取出烤熟的栗子来。猫儿应命去做,结果猫爪子被火烧伤了,而取出的栗子却被猴子吃光了。”
成语
(1)来源:
绘制家族图谱,探究构词规律
成语
(2)特征:
古汉语的一些特征
(1)古今异读
余勇可贾 “贾”读gǔ
暴虎冯河 “冯”通“凭”,读píng
博闻强识 “识”通“志”,读zhì
(2)古今异义
不刊之论 刊:削除错字
赴汤蹈火 汤:滚烫的水
身体力行 身体:亲身体验
便宜行事 便宜:方便,适宜
贻笑大方 大方:内行人
求全责备 责备:要求完备
(3)词类活用及文言特殊句式
星罗棋布 星、棋,名词作状语
闭月羞花 闭,动词使动用法;羞,形容词使动用法
不远万里 远,形容词意动用法
时不我待 宾语前置,时不待我
晓之以理 状语后置 ,以理晓之
贻笑大方 省略句,贻笑(于)大方
② 成语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分类整理成语(如爱国、民本、诚信、荣辱、世情、师友、读书、岁月、动物、植物等,也可自己拟定),同学分工,各选一类,以《成语中的 文化》为题,写一则语言札记。
参考示例
成语与中华民族精神
当仁不让 义无反顾 守正不阿 一言九鼎  筚路蓝缕
身先士卒 惨淡经营 披肝沥胆 死得其所  气贯长虹
成语与天文地理
江河日下 星罗棋布 五风十雨 高山流水 满城风雨
泰山北斗 七月流火 风雨如晦 如坐春风 石破天惊
成语与政治法律
海晏河清 道路以目 金科玉律 罪不容诛  城下之盟
明火执仗 罚不当罪
成语与文学艺术
粉墨登场 行云流水 登堂入室 信笔涂鸦 舞文弄墨
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下里巴人 朝歌夜弦
成语与衣食住行
恶衣恶食 钟鸣鼎食 美轮美奂 登山临水 觥筹交错
安步当车 风尘仆仆 空中楼阁 空谷足音 灯红酒绿
成语与动物植物
趋之若鹜 龙飞凤舞 目无全牛 良莠不齐 不稂不莠
芝兰玉树 明日黄花 鱼目混珠 鱼龙混杂 过江之鲫
三 关注新词语,让语言鲜活生动
热词新语记录了社会焦点的变迁,勾勒出语言生活的图景。扫视“汉语盘点2022”揭晓的这些年度字词、年度流行语、年度新词语,如同翻阅一年来的相册,重现了2022年的一个个难忘瞬间:“一起向未来”照亮了冰雪赛场上拼搏奋斗的青春面庞,“精准防控”引导着抗击疫情中无私奉献的勇毅身影,“数字经济”记录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脉动……
1.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新词语不断涌现。新词语能折射出社会特征与时代精神,体现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请选择三至五个新词语,解释其来源、含义,并分析其反映的文化现象。
北青报:“打工人”自嘲背后也有坚韧与奋斗
网友热传或自创的这些关于“打工人”的段子和表情包,充满自嘲与宽慰,道出许多人的心声,很容易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特别是最初满怀梦想,最终受困于现实或只能接受现实的年轻人。
  “打工人”段子和表情包流行背后,是年轻人对某些职场现实的“吐槽”,对生活重担的调侃。
对某些职场现实“吐槽”,对生活重担的调侃,从某种意义上讲,表明不少年轻人在自我认知上实现了觉醒,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年轻人最终要学会务实地工作与生活,多务实、少务虚才是年轻人常态化的前进方向。有人说,年轻人至少要将70%的精力用于务实,最多将30%的精力用于务虚。而多务实、少务虚的前提就是认清自己,构建一种实际的身份认同,不把时间与精力,过多地浪费在不切实际的憧憬与幻想上,从而对未来充满迷茫。
  另一方面,在自我认知上觉醒,认识到大家都是“打工人”,有助于消除“职业鄙视链”,至少可减轻职业鄙视程度。正如网友所说,长期以来,人们喜欢把职业分为三六九等,工资低下,待遇不好,干苦活重活的群体才叫“打工者”,每天坐办公室、写代码、谈生意、开会议等群体才叫“为梦想奋斗”,甚至于金融从业者看不起程序员,程序员看不起门店导购。然而,“打工人”一词风行,不管是高管、码农还是建筑工,大家不分职业不分薪水,坦坦荡荡都是“打工人”,没有谁比谁更高贵,这是不是表明以前的职业偏见正在慢慢消散呢?
  我们也要看到,“打工人”段子和表情包也透露出“打工人”在沉重中的坚韧、在不甘中的奋斗、在平凡中的追求。比如,“老天爷不会辜负你每一滴汗水,它们都会体现在你老板的账户余额里。早安,打工人!”“打工人,与生活负隅顽抗,与老板据理力争,与客户百般耐心沟通,与周一的闹钟搏斗,顽强不屈的意志天地可鉴。”这些段子传递出,虽然人在打工,却不卑不亢,透露出一种自嘲式的坚韧,相比于佛系、丧文化,它带有更积极的乐观主义色彩。
  
罗曼·罗兰曾说:“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每一个平凡的“打工人”就是如此。除了对“打工人”的自嘲予以倾听、理解,也要意识到,工薪收入者既是劳动人口结构的主体部分,也是社会运转的中流砥柱,“打工人”需要得到切实的保障与支持、关切和关怀,他们才能带着坚韧与奋斗,坚定地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2023年十大流行语发布
《咬文嚼字》编辑部在12月4日公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
1.新质生产力 ;
2.双向奔赴;
3.人工智能大模型;
4.村超;
5.特种兵式旅游;
6.显眼包;
7.搭子;
8.多巴胺××;
9.情绪价值;
10.质疑××,理解××,成为××
一、新质生产力
2023年9月,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随即“新质生产力”传播开来。“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内涵,为新时代全面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二、双向奔赴
本指相关方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相互靠近。多用于人与人之间,表达了人们相互爱慕、相互亲近的美好愿望。2023年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期间,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习主席在演讲中说:“正是善意友好的涓滴汇流,让宽广太平洋不再是天堑;正是人民的双向奔赴,让中美关系一次次从低谷重回正道。”真挚的话语,引起了现场听众的强烈共鸣。从用于个人到用于国家,“双向奔赴”的使用范围得到了延伸扩展,价值内涵得到了丰富升华。“双向奔赴”将成为推动两国人民更加积极投身中美友好事业、为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积聚更多正能量的力量源泉。
三、人工智能大模型
在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是指拥有超大规模参数(通常在十亿个以上)、超强计算资源的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处理海量数据,完成各种复杂任务,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计算机硬件性能不断提升,深度学习算法快速优化,大模型的发展日新月异。一系列基于大模型的人工智能应用相继问世,其中ChatGPT、“文心一言”等已经在社会生产、生活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大模型的普遍应用,也对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带来巨大挑战,迫切需要相关法律和管理措施的有效应对。
四、村超
2023年5月13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所举办的“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开赛。“村超”由“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缩略而成。权威媒体统计,自开赛以来,“村超”单场最高上座人数超6万,全网浏览超480亿次,抖音视频播放超130亿次,各项数据创下历史纪录。“村超”大放异彩,“村BA”(乡村篮球比赛)、“村排”(乡村排球比赛)等,也以惊人的能量和独特的魅力快速“出圈”。“村”字头的农村体育赛事蹿红,对推进全民健身、实现全面小康、振兴乡村经济,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五、特种兵式旅游
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复苏回暖,“特种兵式旅游”火遍全网。这种新型旅游方式,核心要义是用尽可能少的成本享受尽可能多的旅游资源。游客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游览最多的景点,在旅游目的地了解最多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像在执行特殊任务。“特种兵”经过特殊训练,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是执行某种特殊任务的技术兵种的统称,也指这一兵种的士兵。用“特种兵式”来修饰“旅游”,是用“特种兵”的显著特征为特殊的旅游方式赋能。“特种兵式××”还很快衍生出“特种兵式观剧”“特种兵式开会”“特种兵式午休”等说法,显示出了较强的能产性。
六、显眼包
“显眼”指明显而容易被看到,因而引人注目;“包”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指具有某种特点的人。“显眼包”即外在形象或性格特征引人注目的人。原本,“显眼包”多少带有一点“嫌弃”的意味。但如今,“显眼包”的褒扬意味明显,“嫌弃”的意味已经逐渐消解。称某人为“显眼包”,不仅在于其表面“爱出风头”,更在于其内在的活力外溢,既可爱有趣,又能够营造欢乐气氛。当下的“显眼包”因“与众不同”而大受欢迎,这是人们对个性化、多元化表达的认同。而且,“显眼包”除了指人,还可以指那些在同类中脱颖而出的事物。网友常说“每个物种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显眼包”。比如博物馆里形态生动、富有喜感的馆藏文物,也被称为“显眼包”。
七、搭子
就是“搭档”,方言里原指“一起打牌的人”,即“牌搭子”。后使用范围扩大,一起从事某种活动的同伴皆泛称“搭子”。如今流行的“搭子”,反映的是一种新型的社交关系模式。“搭子”“轻于朋友,重于同事”,因为某一方面的相同点或某一种相同的兴趣爱好,“搭”在一起度过一段各自满意、舒适的时光,在其他方面则互不干扰。“搭子”之间的互动,控制在满足特定需求的范围内。这种精准伴陪,被视为一种无压力社交,不需要费心思维护,有更多自主选择和自由空间。通过社交平台,年轻人万事可“搭”。吃饭有“饭搭子”,旅游有“旅游搭子”,运动有“运动搭子”,甚至还有“遛娃搭子”“逛街搭子”“减肥搭子”等。但是,安全是所有“搭子”都要首先确保的。
八、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种化学物质,它既是一种激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巴胺主要在脑细胞和肾上腺细胞中合成,可以影响人的运动、认知、情绪、睡眠等多个方面,其水平和平衡对人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从色彩心理学角度看,明亮鲜艳的色彩能够激发多巴胺分泌,让人产生愉悦感。今年流行的“多巴胺穿搭”,一改过去精致优雅和朴素低调的风格,用高饱和度的色彩、缤纷明亮的搭配让人产生愉悦体验。“多巴胺穿搭”走红后,“多巴胺”引申出“快乐因子”的含义,从可视的色彩到不可视的抽象概念,都能用“多巴胺”,如“多巴胺景区”“多巴胺漫步”“多巴胺饮食”“多巴胺休假”等。甚至热心开朗、生活态度积极的人,都能用“多巴胺”来形容,如“多巴胺老师”等。
九、情绪价值
本为营销学概念,指顾客感知的情绪收益和情绪成本之间的差值。情绪收益为顾客的正面情绪体验,情绪成本则为负面情绪体验。顾客重视产品服务的质量、实用性等“硬性”品质,同时也非常重视消费体验的“情绪价值”。“情绪价值”能够具象化产品服务带给消费者的情感体验,是一种非物质性的附加价值。如今流行的“情绪价值”则是对人际关系的描述,指的是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一个人给他人带来舒服、愉悦和稳定的情绪越多,他的情绪价值就越高;反之,他的情绪价值则越低。“情绪价值”为正,能给人美好感受,激发正面情绪,激励个人成长。“情绪价值”的流行,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美好生活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
十、质疑××,理解××,成为××
在十多年前的《爱情公寓》中,林宛瑜拒绝男友的求婚,决定追求职业梦想。起初观众不理解,纷纷指责,后来认识到爱情并非人生必需品,便理解了宛瑜,甚至有人表示自己就是宛瑜。今年年初,“质疑宛瑜,理解宛瑜,成为宛瑜”在社交平台传开后,“质疑××,理解××,成为××”逐渐变成一个造句格式广泛流行。比如:父母管教严厉,自己小时候不理解,甚至心生叛逆;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理解了父母;自己有了孩子,已是完全认同父母,就像当年父母一样管教孩子。于是便感叹“质疑父母,理解父母,成为父母”。还有“质疑班主任,理解班主任,成为班主任”“质疑大妈,理解大妈,成为大妈”等,纷纷出现在网络上。在特定的人生阶段,面对特定的认知对象,“质疑、理解、成为”是客观存在的动态心理过程,也是心智成长、成熟的必经阶段,表征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3年“十大流行语”发布说明
今年《咬文嚼字》秉承长期以来的评选原则,坚持语言的“社会学价值”及“语言学价值”评价标准。与往年相比,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比较突出:
一、年度特征明显,折射社会生活面貌。比如,“人工智能大模型”,折射出以ChatGPT、“文心一言”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走进一个全新时代,这将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甚至思维方式。“村超”则是推进全民健身、振兴乡村实践的生动诠释。“特种兵式旅游”则凸显出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复苏回暖下人们积极的生活、精神状态。“显眼包”是新一代渴望释放个性、追求“与众不同”心理需求的折射。“搭子”的流行,说明一种新型的“无压力”社交关系模式的出现。“多巴胺××”的广泛使用,是人们愉快、快乐、阳光的生活态度的反映。等等。
二、创新特征明显,凸显语言创造力。今年出现的大量流行语,都凸显出一个“新”字,展现出人们强大的语言创新能力。比如“村超” “情绪价值”为汉语词库增添了新的词形;“显眼包”“搭子”为原词增加了新的内涵;“多巴胺××”“特种兵式××”“质疑××,理解××,成为××”为汉语语法库增加了新的造句格式。
三、短视频崛起,语用边界尚未消除。短视频以快速、接地气的传播优势获得平台、粉丝的青睐,成为人们展现语言智慧、进行语言创造的又一重要平台。今年,始发于短视频、在短视频上广为传播的流行语不在少数,如“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哈基米”“挖呀挖”“敌蜜”等等。然而,短视频的主要使用人群还是以年轻人特别是九〇后、〇〇后为主,年长者人还处在逐渐了解、接受的过程中。因此,大量流行于短视频的语言形式,被全社会接受还有一个过程。在语言运用上,短视频与报刊等传统媒体甚至互联网的传统传播方式之间,存在明显边界。导致“短视频流行语”转化成“全民流行语”还有一个过程。这也是今年流行语没有出现“爆款”,如“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哈基米”“挖呀挖”“敌蜜”等等的传播范围,没有得到进一步拓展,没有进入最终榜单的原因之一。(《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