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练习(含解析) 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二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练习(含解析) 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22 15:25:45

文档简介

二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基础全面练】
1.魏晋至隋唐,石窟艺术不断发展。石窟艺术的繁荣反映了这一时期 (  )
A.三教走向融合 B.道教不断发展
C.儒学遭遇危机 D.佛教日益兴盛
【解析】选D。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因此石窟艺术的繁荣反映了这一时期佛教的日益兴盛,故选D。材料未体现三教融合的内容,排除A;材料未涉及道教的不断发展,排除B;材料未体现儒学遭遇危机,排除C。
【拓展延伸】佛教迅速发展的原因
(1)长期战乱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为佛教传播提供了土壤。(2)佛教宣扬灵魂不灭、因果轮回,易于被穷苦百姓接受。(3)佛教竭力为统治阶级提供理论依据,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和支持。
2.唐朝统治者以儒治外,以佛治内,并且尊崇道教。这反映了当时 (  )
A.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B.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C.儒本道末指导思想
D.儒释道思想的融合
【解析】选D。据“唐朝统治者以儒治外,以佛治内,并且尊崇道教”可得出当时已经出现了儒释道思想的融合现象,故选D。佛教汉代传入,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儒家思想受到冲击,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儒本道末,排除C。
【补偿训练】
孙绰在《喻道论》中云:“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共为首尾,其致不殊。”这反映出当时 (  )
A.佛教兴盛 B.儒学独尊
C.佛儒融合 D.佛道纷争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孙绰以为以周孔为代表的儒家和佛教之间具有互补共通之处,体现的是佛儒融合的趋势,故选C。A、B、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3.(2024·三明高二检测)清朝康熙帝学习了西方数学知识,他学习此部分知识最有可能是通过 (  )
A.《九章算术》 B.《周髀算经》
C.《齐民要术》 D.《几何原本》
【解析】选D。明末利玛窦和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传播了西方的数学知识,故选D。《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1世纪左右,排除A;《周髀算经》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排除B;《齐民要术》属于农学著作,排除C。
4.下图是创办于1868年的某文化机构,该机构专门引进、翻译西方书籍,使大量西方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以翻译。该文化机构 (  )
A.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是北京建立的京师同文馆
D.适应洋务企业发展的需要
【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可知,该文化机构是洋务运动期间创立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其创办适应了洋务企业发展的需要,故选D。京师同文馆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排除A;马克思主义在当时并未传播到中国,排除B;材料涉及的是洋务派创立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并非京师同文馆,排除C。
【补偿训练】
明清时期西方科学著作及内容介绍
汤若望译《远镜说》 介绍望远镜的制法和机械原理
邓玉函、王徵合译《远西奇器图说》和王徵撰写的《新制诸器图说》 论述机械的制造方法和机械原理
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介绍西方农田水利,讲述水利知识及水利器械的构造与原理
这些著作的出现,说明 (  )
A.传统科技总结性著作出现
B.士人普遍形成开放观念
C.四大发明影响西方近代科学
D.西方科技知识引入中国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的一些著作,介绍了望远镜的制法和机械原理、机械的制造方法及原理以及西方的农田水利相关技术,这说明当时西方科技知识被引入中国,故选D。材料涉及的是西方科学著作,而不是中国传统科技总结性著作,排除A;“普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材料信息不涉及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对西方近代科学的影响,排除C。
5.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怀着“救亡图存”的使命感,希望在西方找到一种能化解中国苦难的灵丹。材料中“灵丹”的内涵是指 (  )
A.君主立宪制 B.三民主义
C.民主与科学 D.马克思主义
【解析】选C。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以此反对封建专制、唤醒民众来挽救民族危机,故选C。君主立宪、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与早期新文化运动无关,排除A、B、D。
6.(2024·桂林高二检测)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由传播民主与科学转而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一历史现象 (  )
A.民主与科学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B.马克思主义是完美无缺的思想
C.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无政府主义等在中国影响很小
【解析】选C。由题干“传播民主与科学转而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故选C。宣扬马克思主义并不代表民主与科学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排除A;B说法太过绝对,排除;D与主旨无关,排除。
7.秦汉时期,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向外进行着辐射和传播,下列史实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  )
A.造纸术逐渐传入西亚、欧洲等地
B.大宗出口商品瓷器畅销北非
C.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
D.景福宫的样式参照中国皇宫
【解析】选C。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大致属于秦汉时期范畴,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是在秦汉时期,故选C。8世纪,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排除A;从8世纪起,瓷器成为中国大宗出口商品,排除B;朝鲜王朝的王宫景福宫始建于14世纪,排除D。
8.公元7世纪中叶,日本效仿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了改革。此次改革是 (  )
A.倒幕运动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宗教改革
【解析】选B。646年日本推行大化改新,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故选B。倒幕运动、明治维新是在19世纪,排除A、C;日本没有进行宗教改革,排除D。
9.(2024·延安高二检测)唐太宗时期,高丽王朝君主王建曾云:“惟我东方,旧慕唐风,文物礼乐,悉遵其制。”该言论主要表明 (  )
A.唐文化已波及全世界
B.唐文化已影响到邻国
C.唐朝注重传播唐文化
D.两国文化有相通之处
【解析】选B。据题干“惟我东方,旧慕唐风,文物礼乐,悉遵其制”说明了朝鲜高丽王朝要继续沿袭大唐的遗风,表明了唐朝文化已影响到邻国,故选B。题干没有涉及唐文化波及全世界,排除A;材料得不出唐朝注重传播唐文化,排除C;材料得不出唐朝与高丽在文化上有相通之处,排除D。
【补偿训练】
(2024·合肥高二检测)据《旧唐书》记载,其国人“好围棋投壶之戏,人能蹴鞠……种田养蚕,略同中国”。这说明,高丽当时 (  )
A.娱乐文化的发达 B.汉文化程度较深
C.儒学传播的受阻 D.中央集权的建立
【解析】选B。据材料可以看出高丽人喜好围棋、投壶之戏,会蹴鞠,以及种田养蚕等,体现出中华文化对其影响较大,故选B。材料没有突出其娱乐文化的发达,排除A;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儒学传播的状况,排除C;据材料不能得出高丽当时确立了中央集权,排除D。
10.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废除世袭制,官吏由国家任免。朝鲜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这表明当时东亚 (  )
A.照搬中国政治制度
B.文化具有多样性
C.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D.形成独特的文化
【解析】选C。日本大化改新是日本效仿唐制进行的封建化改革,结合“朝鲜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可知当时东亚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故选C。东亚地区并非完全照搬中国政治制度,排除A;材料与文化多样性无关,排除B;材料与独特的文化无关,排除D。
11.某位美国学者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世界受蔡侯(蔡伦)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该项发明是 (  )
A.印刷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火药
【解析】选B。由材料“蔡侯(蔡伦)的恩惠”可知这是对造纸术的描述,故选B。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C、D。
【深化点拨】中国古代先进的文明如四大发明等传入西方,极大地改变了西方社会面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转型。
12.以下两幅图片用于研究性学习,与之最契合的主题是 (  )
A.清代建筑风格全盘西化
B.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C.西欧历史上“中国热”
D.清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解析】选D。18世纪的瑞典“中国宫”体现中国建筑对西方的影响;圆明园海晏堂体现中国建筑吸收西方的建筑风格,因此反映出清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故选D。“全盘西化”的说法片面、绝对,排除A;B与题干没有必然关系;C只反映了题干材料的部分内容,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综合应用练】
13.(2024·长治高二检测)魏碑是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最精,亦称魏楷,与晋朝楷书、唐朝楷书并称三大楷书。魏碑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石刻四种。据此可知 (  )
A.书法艺术具有较强实用价值
B.儒家思想推动书法艺术繁荣
C.书法艺术深受国家政策影响
D.佛教传播促进书法艺术发展
【解析】选D。魏碑主要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石刻四种,其中的碑刻、造像题记和摩崖石刻都与佛教有关,反映佛教传播促进书法艺术发展,故选D。材料主要讲魏碑的特点,而非书法的价值,排除A;材料没有儒家思想相关信息,排除B;材料未提及国家鼓励发展碑刻或支持书法艺术发展,排除C。
14.(2024·潍坊高二检测)下面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这主要表明当时 (  )
A.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
C.更注重学习西方实用技术
D.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洋务运动时期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刊行翻译的书籍大部分介绍西方军事、工艺、制造、机械、工程等实用技术,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政治制度,排除A;林则徐、魏源等人最先开始关注西方,排除B;D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15.1811-1911年间,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士人合译了大量“汉文西书”,内容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物理学等,其中出现了圣经、行星、国会、文艺复兴等术语。译书活动 (  )
A.源于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
B.开启中国天文学的近代化
C.扩展了国人对西方的认知
D.旨在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
【解析】选C。译书活动拓宽了中国士人的视野,扩展了国人对西方的认知,故选C。译书活动并非全都源于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排除A;译书活动无法体现“开启中国天文学的近代化”,排除B;“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并非译书活动的目的,排除D。
【补偿训练】
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  )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解析】选B。据材料“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可知,该官员认为西方长技值得我国学习,故选 B。材料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不是开放通商口岸,排除A;材料是学习技术不是政体,排除C;D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16.下表是1919年北京《晨报》(是当时北京发行量较大的报纸)刊登的有关马克思的文章。据此可知,当时 (  )
时间 文章
1919年4月 《近世社会主义鼻祖马克思之奋斗生涯》
1919年5月5日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1919年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
1919年6月至11月 《马氏资本论释义》
A.马克思主义进入系统宣传阶段
B.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主流社会思潮
C.知识界已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
D.《晨报》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宗旨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北京《晨报》所刊登的有关马克思的文章,既包括马克思的个人经历,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和哲学思想,这说明当时已经进入全面而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阶段,故选A。材料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社会思潮,排除B;材料不能说明知识界已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排除C;材料不能说明《晨报》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宗旨,排除D。
17.(2024·咸阳高二检测)下图是明朝以前东亚地区使臣往来状况统计图。这反映出明代以前 (  )
A.东亚政治一体化趋势加强
B.儒家文化稳定了东亚秩序
C.中国在东亚有较大影响力
D.东亚国家实现了平等往来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在明代以前的中日和中朝使臣往来中,从朝鲜和日本到中国的使臣比重远超从中国到朝鲜和日本的比重,这一状况反映了古代中国在东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故选C。使臣往来状况不能表明当时东亚政治一体化趋势加强,排除A;图片中没有涉及儒家文化的信息,排除B;古代朝鲜属于中国的藩属国,“东亚国家实现了平等往来”与史实不符,排除D。
18.(2024·赣州高二检测)在郑和下西洋的宏大背景下,强劲的海外市场支撑了景德镇青花瓷的生产,也刺激了瓷器新品种的生产和改进。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  )
A.改变了世界瓷器的生产格局
B.促进中华文化的外传与发展
C.推动了明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D.影响亚非拉地区的生活方式
【解析】选B。由题干材料可知,郑和下西洋扩大了海外市场,为景德镇的青花瓷生产、创新提供了动力,说明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以青花瓷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外传与发展,故选B。材料不能得出其“改变了世界瓷器的生产格局”,排除A;景德镇青花瓷生产的发展和改进并不能说明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明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排除C;郑和下西洋的范围及影响不包括拉美地区,排除D。
19.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神示宗教”。伏尔泰此举主要是为了 (  )
A.抨击否定君主政体
B.为新教做舆论宣传
C.借古讽今促进启蒙
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解析】选C。伏尔泰借用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来反对西方带有迷信色彩的“神示宗教”,是借古讽今,意在促进启蒙运动的发展,故选C。伏尔泰抨击否定君主专制政体,不是否定君主政体,排除A;为新教做舆论宣传的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不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B;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并非伏尔泰的主要目的,排除D。
【深化点拨】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说明在西学东渐的同时,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共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20.(2024·大庆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是作为“上帝的使者”兼“文化大使”的耶稣会士,直接在中西双方之间架设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就来华的耶稣会士而言,当他们面对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国家统一、经济与军事实力相对较强的东方大国时明智地认识到,唯有遵守中国的法度礼俗,方能有在华立足安身的机遇。大量西书的传入,使得明末清初出现译书热潮,这些译著是当时中国知识阶层吸纳和摄取西方科学文化的重要源泉。与此同时,耶稣会士也把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输入欧洲,儒家思想在欧洲广为流传,对当时法国启蒙运动影响极为深刻。入清以后,清帝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为维护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和天朝上国的地位,清廷竭力推崇明末以来逐渐形成的西学中源观念。1837年后,为清廷效力的传教士遂告绝迹,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遂归于漫长的沉寂。
——摘编自马骏骐《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质》
材料二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曾经派遣使团来到中国,以期达到通商的目的,而乾隆皇帝却拒绝了这一使团有关开商埠减课税的要求,理由是天朝物产丰盛,没有与他国通商的需要。回顾两者的社会背景,英国此时是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不发达的经济形态中。英国屡次派遣使团来华的过程中,都在觐见皇帝之时发生冲突,即三跪九叩之礼。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廷中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觉醒,开始了解、接受西方文化,更全面地关注到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地理历史、科学技术、经济贸易等。这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并使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转型。
——摘编自赵君尧《鸦片战争与近代中西文化冲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
答案:(1)特点:中西交流的桥梁是传教士;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翻译大量西方书籍;中西文化交流具有相互性;中国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仍维护“华夏中心”观念;西方文化在传播中渐趋衰落。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耶稣会士,直接在中西双方之间架设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唯有遵守中国的法度礼俗,方能有在华立足安身的机遇”“大量西书的传入,使得明末清初出现译书热潮……儒家思想在欧洲广为流传,对当时法国启蒙运动影响极为深刻”“清帝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为维护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和天朝上国的地位,清廷竭力推崇明末以来逐渐形成的西学中源观念”“1837年后,为清廷效力的传教士遂告绝迹,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遂归于漫长的沉寂”等信息进行归纳概括。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西方文化态度的转变,并分析原因。
答案: (2)转变:由轻视慢待西方文化到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原因:近代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出现;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认识到西方先进技术的优越。
【解析】第(2)题第一问转变,据材料二“乾隆皇帝却拒绝了这一使团有关开商埠减课税的要求”“清廷中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觉醒,开始了解、接受西方文化”等信息分析归纳。第二问原因,据材料二“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廷中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觉醒”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拓展创新练】
21.(2024·唐山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化一直保有自身的文化自信,敢于接受冲击,吸纳异域文化。异域文化进入中华文化圈后,其身为异质文化,在交流中必然会呈现出“刺激—反应—调试”的过程,而中华文化则呈现出“输入—吸收—输出”的过程。异域文化不可能改变中华文化话语权的构成,于是在这漫长的时间中,就会产生异域文化的调试和中华文化对异域文化的吸收并存。
请结合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相关史实,对材料观点加以阐释。(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观点:中华文化在与异域文化交流中,吸收异域文化,推动自身发展。
中华文化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来源于异国他邦的文化。 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 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综上所述,中华文化在与异域文化交流中,吸收异域文化,推动自身发展。
【解析】据材料“异域文化不可能改变中华文化话语权的构成,于是在这漫长的时间中,就会产生异域文化的调试和中华文化对异域文化的吸收并存”及所学知识可概括观点:中华文化在与异域文化交流中,吸收异域文化,推动自身发展。在进行阐释时,主要结合中国古代中华文化吸收其他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史实进行阐述。最后进行总结。二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基础全面练】
1.魏晋至隋唐,石窟艺术不断发展。石窟艺术的繁荣反映了这一时期 (  )
A.三教走向融合 B.道教不断发展
C.儒学遭遇危机 D.佛教日益兴盛
【拓展延伸】佛教迅速发展的原因
(1)长期战乱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为佛教传播提供了土壤。(2)佛教宣扬灵魂不灭、因果轮回,易于被穷苦百姓接受。(3)佛教竭力为统治阶级提供理论依据,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和支持。
2.唐朝统治者以儒治外,以佛治内,并且尊崇道教。这反映了当时 (  )
A.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B.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C.儒本道末指导思想
D.儒释道思想的融合
【补偿训练】
孙绰在《喻道论》中云:“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共为首尾,其致不殊。”这反映出当时 (  )
A.佛教兴盛 B.儒学独尊
C.佛儒融合 D.佛道纷争
3.(2024·三明高二检测)清朝康熙帝学习了西方数学知识,他学习此部分知识最有可能是通过 (  )
A.《九章算术》 B.《周髀算经》
C.《齐民要术》 D.《几何原本》
4.下图是创办于1868年的某文化机构,该机构专门引进、翻译西方书籍,使大量西方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以翻译。该文化机构 (  )
A.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是北京建立的京师同文馆
D.适应洋务企业发展的需要
【补偿训练】
明清时期西方科学著作及内容介绍
汤若望译《远镜说》 介绍望远镜的制法和机械原理
邓玉函、王徵合译《远西奇器图说》和王徵撰写的《新制诸器图说》 论述机械的制造方法和机械原理
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介绍西方农田水利,讲述水利知识及水利器械的构造与原理
这些著作的出现,说明 (  )
A.传统科技总结性著作出现
B.士人普遍形成开放观念
C.四大发明影响西方近代科学
D.西方科技知识引入中国
5.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怀着“救亡图存”的使命感,希望在西方找到一种能化解中国苦难的灵丹。材料中“灵丹”的内涵是指 (  )
A.君主立宪制 B.三民主义
C.民主与科学 D.马克思主义
6.(2024·桂林高二检测)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由传播民主与科学转而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一历史现象 (  )
A.民主与科学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B.马克思主义是完美无缺的思想
C.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无政府主义等在中国影响很小
7.秦汉时期,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向外进行着辐射和传播,下列史实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  )
A.造纸术逐渐传入西亚、欧洲等地
B.大宗出口商品瓷器畅销北非
C.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
D.景福宫的样式参照中国皇宫
8.公元7世纪中叶,日本效仿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了改革。此次改革是 (  )
A.倒幕运动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宗教改革
9.(2024·延安高二检测)唐太宗时期,高丽王朝君主王建曾云:“惟我东方,旧慕唐风,文物礼乐,悉遵其制。”该言论主要表明 (  )
A.唐文化已波及全世界
B.唐文化已影响到邻国
C.唐朝注重传播唐文化
D.两国文化有相通之处
【补偿训练】
(2024·合肥高二检测)据《旧唐书》记载,其国人“好围棋投壶之戏,人能蹴鞠……种田养蚕,略同中国”。这说明,高丽当时 (  )
A.娱乐文化的发达 B.汉文化程度较深
C.儒学传播的受阻 D.中央集权的建立
10.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废除世袭制,官吏由国家任免。朝鲜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这表明当时东亚 (  )
A.照搬中国政治制度
B.文化具有多样性
C.深受中华文化影响
D.形成独特的文化
11.某位美国学者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世界受蔡侯(蔡伦)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该项发明是 (  )
A.印刷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火药
【深化点拨】中国古代先进的文明如四大发明等传入西方,极大地改变了西方社会面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转型。
12.以下两幅图片用于研究性学习,与之最契合的主题是 (  )
A.清代建筑风格全盘西化
B.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C.西欧历史上“中国热”
D.清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综合应用练】
13.(2024·长治高二检测)魏碑是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最精,亦称魏楷,与晋朝楷书、唐朝楷书并称三大楷书。魏碑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石刻四种。据此可知 (  )
A.书法艺术具有较强实用价值
B.儒家思想推动书法艺术繁荣
C.书法艺术深受国家政策影响
D.佛教传播促进书法艺术发展
14.(2024·潍坊高二检测)下面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这主要表明当时 (  )
A.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
C.更注重学习西方实用技术
D.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
15.1811-1911年间,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士人合译了大量“汉文西书”,内容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物理学等,其中出现了圣经、行星、国会、文艺复兴等术语。译书活动 (  )
A.源于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
B.开启中国天文学的近代化
C.扩展了国人对西方的认知
D.旨在推动中国的社会转型
【补偿训练】
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  )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16.下表是1919年北京《晨报》(是当时北京发行量较大的报纸)刊登的有关马克思的文章。据此可知,当时 (  )
时间 文章
1919年4月 《近世社会主义鼻祖马克思之奋斗生涯》
1919年5月5日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1919年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
1919年6月至11月 《马氏资本论释义》
A.马克思主义进入系统宣传阶段
B.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主流社会思潮
C.知识界已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
D.《晨报》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宗旨
17.(2024·咸阳高二检测)下图是明朝以前东亚地区使臣往来状况统计图。这反映出明代以前 (  )
A.东亚政治一体化趋势加强
B.儒家文化稳定了东亚秩序
C.中国在东亚有较大影响力
D.东亚国家实现了平等往来
18.(2024·赣州高二检测)在郑和下西洋的宏大背景下,强劲的海外市场支撑了景德镇青花瓷的生产,也刺激了瓷器新品种的生产和改进。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  )
A.改变了世界瓷器的生产格局
B.促进中华文化的外传与发展
C.推动了明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D.影响亚非拉地区的生活方式
19.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神示宗教”。伏尔泰此举主要是为了 (  )
A.抨击否定君主政体
B.为新教做舆论宣传
C.借古讽今促进启蒙
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深化点拨】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说明在西学东渐的同时,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共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20.(2024·大庆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是作为“上帝的使者”兼“文化大使”的耶稣会士,直接在中西双方之间架设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就来华的耶稣会士而言,当他们面对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国家统一、经济与军事实力相对较强的东方大国时明智地认识到,唯有遵守中国的法度礼俗,方能有在华立足安身的机遇。大量西书的传入,使得明末清初出现译书热潮,这些译著是当时中国知识阶层吸纳和摄取西方科学文化的重要源泉。与此同时,耶稣会士也把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输入欧洲,儒家思想在欧洲广为流传,对当时法国启蒙运动影响极为深刻。入清以后,清帝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为维护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和天朝上国的地位,清廷竭力推崇明末以来逐渐形成的西学中源观念。1837年后,为清廷效力的传教士遂告绝迹,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遂归于漫长的沉寂。
——摘编自马骏骐《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质》
材料二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曾经派遣使团来到中国,以期达到通商的目的,而乾隆皇帝却拒绝了这一使团有关开商埠减课税的要求,理由是天朝物产丰盛,没有与他国通商的需要。回顾两者的社会背景,英国此时是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不发达的经济形态中。英国屡次派遣使团来华的过程中,都在觐见皇帝之时发生冲突,即三跪九叩之礼。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廷中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觉醒,开始了解、接受西方文化,更全面地关注到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地理历史、科学技术、经济贸易等。这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并使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转型。
——摘编自赵君尧《鸦片战争与近代中西文化冲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西方文化态度的转变,并分析原因。
【拓展创新练】
21.(2024·唐山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化一直保有自身的文化自信,敢于接受冲击,吸纳异域文化。异域文化进入中华文化圈后,其身为异质文化,在交流中必然会呈现出“刺激—反应—调试”的过程,而中华文化则呈现出“输入—吸收—输出”的过程。异域文化不可能改变中华文化话语权的构成,于是在这漫长的时间中,就会产生异域文化的调试和中华文化对异域文化的吸收并存。
请结合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相关史实,对材料观点加以阐释。(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