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基础全面练】
1.公元前3000年左右,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的是 ()
A.苏美尔人 B.古希腊人
C.埃及人 D.罗马人
2.《汉谟拉比法典》全文刻在石头上,图中坐着的是神,站着的是汉谟拉比,意思是神把法典交给人间的统治者,让他去执行。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 ( )
A.强调公平公正 B.宣扬了君权神授
C.实现君主专制 D.体现了人文主义
3.埃及象形文字的主要书写材料是 ( )
A.龟甲 B.石块
C.莎草纸 D.陶片
4.古埃及太阳神“拉”被奉为埃及的最高神,国王一般被称为“拉”之子,是“拉”的直系后裔。国王的名字后面都要缀上“拉”的名字。这反映了 ( )
A.君主专制制度确立
B.宣扬君主至上
C.太阳神是唯一的神
D.王权神化色彩
【补偿训练】
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图是某学者整理的埃及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的演变对照表。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 )
A.希腊是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
B.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源头
C.西方的字母文字起源于古罗马
D.埃及文化是对古希腊文化的借鉴
5.(2024·嘉兴高二检测)“他著成《医典》一书,形成了古代西方最全面的医学百科全书”。材料中的“他”是 ( )
A.伊本 穆萨 B.汤若望
C.伊本 西那 D.卢克莱修
6.(2024·广州高二检测)公元9世纪,阿拉伯智慧宫是宏伟的学术中心,在这里聚集了来自各地的学者。这说明当时阿拉伯文化 ( )
A.源自西方文明 B.领先世界
C.宗教信仰多元 D.兼容并包
7.《天方夜谭》记录的故事有很多来源于古代埃及和西亚等地的民间传说,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以及阿拉伯文化的发展情况。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 )
A.沟通了东西方的贸易
B.加速西亚文明的衰弱
C.继承发展了世界文化
D.阻碍东西方文化交流
【深化点拨】阿拉伯人的足迹遍布欧、亚、非三洲,吸收、保存并传播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交流的桥梁。
【综合应用练】
8.(2024·天津高二检测)苏美尔人认为,掌管洪水的神是带来灾难的恶毒的神;古埃及人认为,洪水之神是会带给每个人快乐的善良的神。两者认识的差异源于 ( )
A.国家形态 B.文化传统
C.生产方式 D.社会制度
【补偿训练】
在古希腊哲学里,学者们发现了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原型,《伊索寓言》中的几个故事在苏美尔传说中都有原型,公元前18世纪左右两河流域人民编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农书——《农人历书》,其开导词与赫西俄德的《田功农时》惊人的类似。这表明 ( )
A.两河流域是古代西方文化源头
B.两河流域与希腊文化相互影响
C.两河流域对西方世界文化影响广泛
D.两河流域对希腊文化产生一定影响
9.(2024·淮安高二检测)亚述帝国时期人首飞牛是王宫大门上常见的雕刻,由人的脑袋、鹰的翅膀和牛的身体构成,代表着当地最强大物种的集合。这种风格体现出 ( )
A.亚述人对东方文化的崇拜
B.亚述帝国专制统治的威严
C.苏美尔人崇尚武力的征伐
D.亚述人对辉煌陵墓的追求
10.(2024·太原高二检测)古代埃及在司法审判开始之前,要先由神职人员主持祈祷仪式,再由神职人员和法官一起进行听证、寻找证据,最后神职人员和法官会达成一个裁决,并宣布裁定结果。据此可知,古代埃及 ( )
A.政治生活缺乏法治基础
B.司法实践带有宗教色彩
C.神职人员主导司法过程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补偿训练】
埃及出土的木乃伊装饰图案各异,既有埃及的神灵,也有希腊罗马人喜爱的橄榄花冠、玫瑰花等。这一现象说明 ( )
A.希腊罗马的文明征服了埃及
B.武力扩张推动文明迅速传播
C.不同文化碰撞、借鉴、交流
D.文化侵略泯灭埃及文化特色
11.下图为13世纪阿拉伯手抄本插图,插图描绘了亚里士多德向学生传授星盘知识的场景。这体现了 ( )
A.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冲突
B.欧洲古典文化迎来再生
C.阿拉伯文化政策较开明
D.罗马文化在阿拉伯普及
【拓展延伸】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1)阿拉伯帝国征服的地区都是有数千年文明的地区,文化已经有深厚积淀。(2)统治者的提倡和重视。(3)阿拉伯人热爱学习。(4)阿拉伯文化兼容并蓄、具有开放性,吸取其他文明的成果并加以创造,形成新文化。
12.(2024·六盘水高二检测)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哈里发对文化发展也有浓厚兴趣,他支持翻译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国的学术典籍,形成著名的百年翻译运动。这一运动 ( )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扩大阿拉伯的统治范围
C.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D.使其科学成就领先世界
【深化点拨】阿拉伯文化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倘藏匿此奴隶于其家而后来奴隶被俘获,则此自由民应处死。
21.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并掩埋之。
22.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汉谟拉比法典》(节选)
材料二 1901年12月底,一支法国考古队在古埃兰王国的首都苏撒城(今伊朗境内)发现了一根黑色玄武岩石柱(石碑),高225厘米,石柱的上半段是一幅精致的浮雕。有一位神端坐在宝座上,将一根象征帝王权力的标志——权标授予恭敬地站在他前面的一个帝王模样的人的手上。石柱的下半段刻满了楔形文字。经过全世界楔形文字专家的研究、解读,最后破解了石柱上的文字,知道这块石碑就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摘编自[美]约翰·H.威格摩尔《世界法系概览》
(1)根据材料一,概述《汉谟拉比法典》反映出古巴比伦王国哪些社会状况。
(2)假如你是研究这根石柱的专家,从其发现地到图文,最有可能得到哪些认识
【拓展创新练】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波斯文化凭借强大的制度优势和人才优势与阿拉伯文化进行双向互动的交融。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制度深受波斯文化影响。阿拉伯帝国自倭马亚王朝开始就沿袭波斯人的行省制。波斯的人才融入阿巴斯王朝的统治,波斯的饮食、服饰、建筑风格和风俗习惯进入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波斯人也有选择、有鉴别地接受了与波斯文化传统、民族特性相适应的伊斯兰教什叶派。
——摘编自[美]希提《阿拉伯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三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基础全面练】
1.公元前3000年左右,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的是 ()
A.苏美尔人 B.古希腊人
C.埃及人 D.罗马人
【解析】选A。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故选A。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古希腊人使用希腊字母,罗马人使用拉丁字母,都晚于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排除B、C、D。
2.《汉谟拉比法典》全文刻在石头上,图中坐着的是神,站着的是汉谟拉比,意思是神把法典交给人间的统治者,让他去执行。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 ( )
A.强调公平公正 B.宣扬了君权神授
C.实现君主专制 D.体现了人文主义
【解析】选B。据材料“坐着的是神,站着的是汉谟拉比,意思是神把法典交给人间的统治者,让他去执行”可以得出《汉谟拉比法典》宣扬了君权神授,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法典强调公平公正和人文主义,排除A、D;材料主旨是君主借助“神权”强化王权,排除C。
3.埃及象形文字的主要书写材料是 ( )
A.龟甲 B.石块
C.莎草纸 D.陶片
【解析】选C。埃及象形文字的主要书写材料是莎草纸,故选C。龟甲是甲骨文的主要书写材料,排除A;石块和陶片不是象形文字的主要书写材料,排除B、D。
4.古埃及太阳神“拉”被奉为埃及的最高神,国王一般被称为“拉”之子,是“拉”的直系后裔。国王的名字后面都要缀上“拉”的名字。这反映了 ( )
A.君主专制制度确立
B.宣扬君主至上
C.太阳神是唯一的神
D.王权神化色彩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古埃及统治者为维护统治地位,极力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具有神化色彩,故选D。“君主专制制度确立”无法概括题干中“国王一般被称为‘拉’之子”等信息,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王权的神化,而非君主的权力地位,排除B;古代埃及神祇众多,太阳神并非唯一的神,排除C。
【补偿训练】
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图是某学者整理的埃及象形文字与字母文字的演变对照表。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 )
A.希腊是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
B.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源头
C.西方的字母文字起源于古罗马
D.埃及文化是对古希腊文化的借鉴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学者意在强调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形成和发展的源头,故选B,排除A、C、D。
5.(2024·嘉兴高二检测)“他著成《医典》一书,形成了古代西方最全面的医学百科全书”。材料中的“他”是 ( )
A.伊本 穆萨 B.汤若望
C.伊本 西那 D.卢克莱修
【解析】选C。《医典》是中世纪阿拉伯医学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为著名医学家伊本·西那,故选C。
6.(2024·广州高二检测)公元9世纪,阿拉伯智慧宫是宏伟的学术中心,在这里聚集了来自各地的学者。这说明当时阿拉伯文化 ( )
A.源自西方文明 B.领先世界
C.宗教信仰多元 D.兼容并包
【解析】选D。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文化吸取不同地区、不同宗教的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故选D。A、B、C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7.《天方夜谭》记录的故事有很多来源于古代埃及和西亚等地的民间传说,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以及阿拉伯文化的发展情况。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 )
A.沟通了东西方的贸易
B.加速西亚文明的衰弱
C.继承发展了世界文化
D.阻碍东西方文化交流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天方夜谭》吸收融合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反映了阿拉伯文化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故选C。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交流,不是经济贸易,排除A;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排除D。
【深化点拨】阿拉伯人的足迹遍布欧、亚、非三洲,吸收、保存并传播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交流的桥梁。
【综合应用练】
8.(2024·天津高二检测)苏美尔人认为,掌管洪水的神是带来灾难的恶毒的神;古埃及人认为,洪水之神是会带给每个人快乐的善良的神。两者认识的差异源于 ( )
A.国家形态 B.文化传统
C.生产方式 D.社会制度
【解析】选C。洪水会给苏美尔地区带来破坏,因此苏美尔人认为掌管洪水的神是带来灾难的恶毒的神,而古埃及人会在洪水退去后利用肥沃的土壤进行农业活动而获得丰收,因此古埃及人认为洪水之神是会带给每个人快乐的善良的神,所以两者认识的差异是受到他们生产方式的影响,故选C。古人对于水的信念主要源于生产方式,而非国家形态,排除A;两者认识的差异是因为洪水对他们的影响以及生产方式的不同,与文化传统无关,排除B;社会制度主要受生产方式影响,因而两者认识的差异主要是源于生产方式,排除D。
【补偿训练】
在古希腊哲学里,学者们发现了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原型,《伊索寓言》中的几个故事在苏美尔传说中都有原型,公元前18世纪左右两河流域人民编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农书——《农人历书》,其开导词与赫西俄德的《田功农时》惊人的类似。这表明 ( )
A.两河流域是古代西方文化源头
B.两河流域与希腊文化相互影响
C.两河流域对西方世界文化影响广泛
D.两河流域对希腊文化产生一定影响
【解析】选D。材料体现了两河流域文化对希腊哲学、文学和农学等产生一定影响,故选D。古代西方文化源头不是两河流域,排除A;材料说明的是两河流域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影响,并不是相互影响,也不是说明两河流域对西方世界文化的影响,排除B、C。
9.(2024·淮安高二检测)亚述帝国时期人首飞牛是王宫大门上常见的雕刻,由人的脑袋、鹰的翅膀和牛的身体构成,代表着当地最强大物种的集合。这种风格体现出 ( )
A.亚述人对东方文化的崇拜
B.亚述帝国专制统治的威严
C.苏美尔人崇尚武力的征伐
D.亚述人对辉煌陵墓的追求
【解析】选B。亚述帝国实行的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用当地最强大物种的集合做雕刻,能够体现帝国专制统治的威严,故选B。材料中并未体现亚述人对东方文化的崇拜,排除A;亚述人与苏美尔人不能混同,排除C;材料中的建筑不属于陵墓,排除D。
10.(2024·太原高二检测)古代埃及在司法审判开始之前,要先由神职人员主持祈祷仪式,再由神职人员和法官一起进行听证、寻找证据,最后神职人员和法官会达成一个裁决,并宣布裁定结果。据此可知,古代埃及 ( )
A.政治生活缺乏法治基础
B.司法实践带有宗教色彩
C.神职人员主导司法过程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可知,古代埃及在执行司法过程中,有宗教人士的参与,这体现出古埃及的司法实践带有宗教色彩,故选B。材料主要表现司法生活,不是政治生活,排除A;题干材料体现不出神职人员的主导作用,排除C;根据材料可知,古代埃及对于审判有着严格的程序,排除D。
【补偿训练】
埃及出土的木乃伊装饰图案各异,既有埃及的神灵,也有希腊罗马人喜爱的橄榄花冠、玫瑰花等。这一现象说明 ( )
A.希腊罗马的文明征服了埃及
B.武力扩张推动文明迅速传播
C.不同文化碰撞、借鉴、交流
D.文化侵略泯灭埃及文化特色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埃及文化受到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这反映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借鉴、交流,故选C。仅据材料不能说明希腊罗马文明征服了埃及,排除A;材料看不出古希腊罗马与埃及之间实现文化交流的方式,排除B;材料主旨是文化交流,不是文化侵略,且埃及文化特色没有被泯灭,排除D。
11.下图为13世纪阿拉伯手抄本插图,插图描绘了亚里士多德向学生传授星盘知识的场景。这体现了 ( )
A.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冲突
B.欧洲古典文化迎来再生
C.阿拉伯文化政策较开明
D.罗马文化在阿拉伯普及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阿拉伯手抄本插图以古希腊哲学家传授知识为绘图主题,这体现了阿拉伯文化对古希腊文化的吸收和兼容,故选C。材料与东西方文化碰撞冲突的说法无关,排除A;材料强调的不是欧洲古典文化,排除B; 罗马文化在阿拉伯普及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
【拓展延伸】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1)阿拉伯帝国征服的地区都是有数千年文明的地区,文化已经有深厚积淀。(2)统治者的提倡和重视。(3)阿拉伯人热爱学习。(4)阿拉伯文化兼容并蓄、具有开放性,吸取其他文明的成果并加以创造,形成新文化。
12.(2024·六盘水高二检测)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哈里发对文化发展也有浓厚兴趣,他支持翻译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国的学术典籍,形成著名的百年翻译运动。这一运动 ( )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扩大阿拉伯的统治范围
C.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D.使其科学成就领先世界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阿拉伯帝国支持翻译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国的学术典籍,这表明百年翻译运动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统治范围的变化,也没有描述对欧洲思想解放的影响,排除B、C;材料中没有对比信息,无法判定阿拉伯帝国的科学成就是否领先世界,排除D。
【深化点拨】阿拉伯文化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倘藏匿此奴隶于其家而后来奴隶被俘获,则此自由民应处死。
21.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并掩埋之。
22.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汉谟拉比法典》(节选)
材料二 1901年12月底,一支法国考古队在古埃兰王国的首都苏撒城(今伊朗境内)发现了一根黑色玄武岩石柱(石碑),高225厘米,石柱的上半段是一幅精致的浮雕。有一位神端坐在宝座上,将一根象征帝王权力的标志——权标授予恭敬地站在他前面的一个帝王模样的人的手上。石柱的下半段刻满了楔形文字。经过全世界楔形文字专家的研究、解读,最后破解了石柱上的文字,知道这块石碑就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摘编自[美]约翰·H.威格摩尔《世界法系概览》
(1)根据材料一,概述《汉谟拉比法典》反映出古巴比伦王国哪些社会状况。
答案:(1)社会状况:古巴比伦已确立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古巴比伦运用国家权力维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古巴比伦王国存在社会阶级关系;法典一再强调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明显保护贵族利益;古巴比伦王国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可从私有制及观念、社会阶级关系、生产和生活状况等角度来概述。
(2)假如你是研究这根石柱的专家,从其发现地到图文,最有可能得到哪些认识
答案: (2)认识:从发现地看,《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发现地在古埃兰王国的首都,这表明古巴比伦王国曾遭古埃兰人入侵,此后古埃兰人将这一石柱搬到其首都;从石柱上半段的浮雕看,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从石柱下半段所呈现的字体看,古巴比伦王国使用楔形文字;从其内容看,汉谟拉比当政时制定成文法典,旨在维护财产私有制,全面调整自由民之间的关系,巩固现存秩序。
【解析】第(2)题,从发现地看,应分析古埃兰王国与古巴比伦王国的关系;从石柱上的浮雕看,应分析法典宣扬的内容;从石柱下半段的文字看,应分析使用的字体及释读出的内容。
【拓展创新练】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波斯文化凭借强大的制度优势和人才优势与阿拉伯文化进行双向互动的交融。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制度深受波斯文化影响。阿拉伯帝国自倭马亚王朝开始就沿袭波斯人的行省制。波斯的人才融入阿巴斯王朝的统治,波斯的饮食、服饰、建筑风格和风俗习惯进入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波斯人也有选择、有鉴别地接受了与波斯文化传统、民族特性相适应的伊斯兰教什叶派。
——摘编自[美]希提《阿拉伯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示例一 论题: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波斯的政治文化。
阐述:波斯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阿拉伯人借鉴波斯君主专制传统,建立哈里发制度,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阿拉伯帝国仿照波斯传统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波斯人重视官僚体系建设,阿拉伯帝国在哈里发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各类事务。
总之,阿拉伯人善于吸收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提升了帝国的统治效能。
示例二 论题:阿拉伯人在人类文化交流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阐述: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阿拉伯人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总之,阿拉伯人吸收了古代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明,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信息“……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制度深受波斯文化影响。阿拉伯帝国自倭马亚王朝开始就沿袭波斯人的行省制……”可知,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波斯的政治文化,由此可拟定论题。其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阿拉伯人对波斯的君主专制制度、行省制的继承和发展方面进行阐述。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升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