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基础全面练】
1.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强调对文物保护的第一要义是( )
A.完整性 B.艺术性
C.真实性 D.悠久性
【解析】选C。《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强调对文物保护的第一要义是历史的真实性,故选C。
2.(2024·杭州高二检测)大约从19世纪开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下列立法按颁布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
②《保存古物推广办法》
③《古物保存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解析】选C。《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 颁布于1964年,《保存古物推广办法》颁布于1906年,《古物保存法》 颁布于19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于1982年,因此先后顺序是②③①④,故选C。
[拓展延伸] 《古物保存法》的历史意义
吸收并借鉴了西方近代文物立法的成果,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法律的轨道,是辛亥革命以来宪法精神在文物保护领域的直接体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
3.《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从审美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动植物景观或自然景观应属于( )
A.文化遗产
B.自然遗产
C.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D.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解析】选B。自然界的特有景观和生物属于自然遗产,故选B。
4.(2024·邯郸高二检测) “根据人口规模和下降趋势来看,人类语言的濒危程度比鸟或哺乳动物要大得多。”下列选项中,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
A.《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B.《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
C.《世界遗产公约》
D.《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解析】选D。《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以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材料中的保护人类语言相关,故选D。
5.中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下列属于中国文化遗产的
有( )
①秦始皇陵 ②明清皇宫 ③中国古城和古村落 ④昆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秦始皇陵、明清皇宫、中国古城和古村落、昆曲都属于中国文化遗产,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深化点拨】世界文化遗产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6.万里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长城( )
A.是世界最长的墙
B.是中华民族精神象征
C.风光优美雄伟壮丽
D.保障中华民族安全
【解析】选B。万里长城是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与力量的宏伟建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人类的宝贵遗产,故选B。A、C、D不是万里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主要原因,排除。
【补偿训练】
普法战争后,威廉一世选在凡尔赛宫登基,加冕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议和条约也选在凡尔赛宫签订,由此埋下了德国复仇的种子。据此推知,凡尔赛宫( )
A.推动了文化的认同
B.利于促进亚洲文化交流
C.具有历史教育功能
D.维护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凡尔赛宫是法德对抗与复仇的标志与象征。保护凡尔赛宫,有利于缅怀历史、珍惜和平,警示人们唯有合作才能共享繁荣,由此可见,凡尔赛宫具有历史教育功能,故选C。材料与推动文化认同无关,排除A;材料涉及的是欧洲不是亚洲,排除B;“埋下德国复仇的种子”不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排除D。
7.下面为世界十大文化遗产(部分)表,其反映世界文化呈现的基本特征是( )
国家 埃及 希腊 伊拉克 中国
文化遗产 金字塔 雅典卫城 巴比伦古城 万里长城
A.民族性 B.世界性
C.多样性 D.包容性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各国文化遗产不同,体现了多样性的特征,故选C。民族性是多样性的一个体现,但多样性不限于民族性,排除A;B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文化遗产的包容性,排除D。
【综合应用练】
8.(2024·沈阳高二检测)1961年,国务院颁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1982年,全国人大以此为基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新增了流散文物、馆藏文物、奖励与惩罚等内容。这些做法( )
A.完善了我国的文物市场体系
B.体现了消灭文物犯罪的决心
C.推动了文保工作法治化进程
D.扩大了全国人大的职权范围
【解析】选C。根据材料“《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可知我国文物保护走向法治化,故选C。材料强调的是文物保护法,不是文物市场体系,排除A;材料核心为文物保护法纳入法律体系,B以偏概全,排除;全国人大本身就拥有立法权,排除D。
【补偿训练】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现代国际法归还文物的原则”,即任何因战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没有任何时间限制。这一原则( )
A.确定了文物保护的第一要义
B.否定了战争手段的合法基础
C.促进了文物保护理念的发展
D.实现了文物保护的国际合作
【解析】选C。根据材料“任何因战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没有任何时间限制”可知,这一原则有利于避免战争期间对文物的抢夺和破坏,促进了文物保护理念的发展,故选C。文物保护的第一要义是真实性,排除A;以战争手段掠夺文物本身就不合法,排除B;材料只是提出原则,不能得出“实现了文物保护的国际合作”,排除D。
9.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世界遗产公约》( )
A.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
B.首次以立法方式进行现代意义上的保护
C.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D.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解析】选D。《世界遗产公约》充分肯定了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故选D。《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排除A;大约19世纪开始,一些国家就以立法方式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排除B;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排除C。
【深化点拨】《世界遗产公约》的通过,促使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
10.(2024·泉州高二检测)2009年,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节目《百鸟归巢》立足中国古典音乐南音的基础上,融入流行音乐的元素,给观众全新的南音艺术体验,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同。这说明( )
A.保护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B.国际组织推动了南音普及
C.南音文化深受人民喜爱
D.推陈出新有助于文化传承
【解析】选D。中国古典音乐南音融入流行音乐的元素,给观众全新的南音艺术体验,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同,说明推陈出新有助于文化传承,故选D。材料未体现“保护文化遗产刻不容缓”,排除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南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未体现“普及”,排除B;材料说的是南音融入流行音乐的元素受到人民喜爱,排除C。
11.(2024·佛山高二检测)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国家每年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用于保护西藏历史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如修缮并加固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文化古迹;还保护和传承藏刀工艺、格萨尔王说唱、藏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说明( )
A.文化遗产保护开始受到重视
B.保护文化遗产需要推陈出新
C.国家注重保护民族特色文化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完善
【解析】选C。据题干可知国家注重保护民族特色文化,故选C。“开始”说法不恰当,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推陈出新,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D。
【补偿训练】
(2024·驻马店高二检测)2006年11月,我国审议通过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并宣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15年,我国制定了《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试行)》,自颁布之日起施行。这说明我国( )
A.政府重视世界遗产保护
B.遗产保护实现了法治化
C.非物质遗产保护备受重视
D.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滞后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我国颁布了有关世界遗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对遗产保护的类型不断拓展,体现了政府对世界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故选A。材料体现了我国在遗产保护法治化方面的进步,但距离实现法治化仍然任重道远,排除B;我国的遗产保护并未特别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排除C;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滞后是对2015年新制定法规的误读,排除D。
12.法国将国家及公共机构所有的历史古迹低价对外开放;对个人所有的历史古迹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其对外开放;设立免费参观日、文化遗产日,25岁以下的公民以及教师可免费参观文化遗产等。这些做法( )
A.突出对遗产原有价值保护
B.开发利用了历史文化遗产
C.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
D.建立了系统全面的保护网
【解析】选B。据材料“法国将国家及公共机构所有的历史古迹低价对外开放……”可以看出法国通过各种政策向公众开放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法国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来教育广大的民众,故选B。材料未涉及对遗产原有价值的保护,排除A;材料未涉及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建立了系统全面的保护网,排除D。
13.(2024·襄阳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青瓷到白瓷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北朝邢窑的青瓷造型较单一,装饰也简单。在烧制青瓷过程中,制瓷工匠将含铁量低的釉料用在白色胎体上,制造出白瓷釉,白瓷应运而生。但这种瓷器呈现出白中闪青绿的颜色,被学术界称为早期白瓷、原始白瓷。邢窑白瓷打破了商周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白瓷生产的先河,为北方白瓷的生产奠定了基础。隋代高档细白瓷的发现,是邢窑考古调查的重大收获,它的出现标志着邢窑制造技术的成熟。唐代邢窑以烧制白瓷为主,细白瓷胎体洁白无瑕,而且瓷种造型丰富多彩,餐具、茶具、酒具、文具无所不有。唐代邢窑白瓷不仅进贡皇室,而且许多文人将饮酒品茶使用邢瓷视为雅趣。唐人李肇在《国史补》里写道:“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摘编自冯石岗、董成志《河北陶瓷业兴衰史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邢窑主要进行古瓷仿制品的生产,其中的仿唐邢窑白釉刻花梅瓶和仿唐邢窑白釉穿带壶等与古瓷难分伯仲。20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曾进行过邢瓷产品的市场化之路的尝试,但由于资金技术的相对缺乏,最终归于失败。后来在邢窑的文化产业之路的发展中,仍然存在资金问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多数依赖财政拨救,邢窑也是如此。再加上当今真正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态度冷淡,邢窑遗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面临着人才匮乏、传承困难的问题。
——摘编自郝雄飞《邢窑文化遗产的开发与
保护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朝至隋唐邢窑白瓷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答案:(1)特点:具有开创性;技术臻于成熟;产品类型丰富多样;用途广泛,社会认可度高;成为茶文化的重要载体。意义:打破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奠定了“南青北白”瓷器生产格局的基础);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便利了民众的生活;促进了文化发展。
【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据材料一“开创了白瓷生产的先河”“被学术界称为早期白瓷、原始白瓷”“隋代高档细白瓷的发现,是邢窑考古调查的重大收获,它的出现标志着邢窑制造技术的成熟”“造型丰富多彩,餐具、茶具、酒具、文具无所不有”“邢窑白瓷不仅进贡皇室,而且许多文人将饮酒品茶使用邢瓷视为雅趣”进行分析。第二问意义,根据材料一“邢窑白瓷打破了商周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白瓷生产的先河,为北方白瓷的生产奠定了基础”“造型丰富多彩,餐具、茶具、酒具、文具无所不有”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邢窑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难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成因。
答案: (2)难题:资金不足;人才断层。(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成因:现代工业发展对手工制瓷业的冲击;社会流动的加速,年轻人择业观念的转变;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过度依赖政府的资金投入);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凸显。
【解析】第(2)题第一问,据材料二“后来在邢窑的文化产业之路的发展中,仍然存在资金问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多数依赖财政拨救”“再加上当今真正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态度冷淡”进行分析。第二问成因,可从现代工业发展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年轻人择业观念的变化和文化事业管理体制的滞后等方面分析。
【备选习题】
(2024·日照高二检测)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通过其组成部分,突出地展示了在公元10-14世纪亚洲海上贸易的高度繁荣时期,泉州地域一体化结构和关键性的制度、交通、生产、市场和社会文化因素,使它成为一个世界级的重要商业中心,体现了泉州对东亚和东南亚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会要辑稿》记载,市舶司的职责主要是“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经过对泉州市舶司遗址的探寻发掘,揭露出铺砖地面和石墙、石墩、石构、鹅卵石铺面等宋元建筑基址,明确了此处有大型较高等级官式建筑群的存在。遗址出土陶瓷16 551件,涉及的窑口来自泉州本地,福建厦门、漳平、闽清、建阳等地,还有浙江龙泉窑、越窑、江西景德镇窑、江苏宜兴窑等。
——摘编自《世遗泉州遗产点:市舶司遗址》
材料二 泉州申遗项目的遗产整体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构成(如下表)
古迹遗址类型 组成部分
制度保障+城市结构 九日山祈风石刻、市舶司遗址、德济门(古城南门)遗址、天后(妈祖)宫、真武庙(官员祭海场所)
多元社群+城市结构 南外宗正司(负责宗室居住区管理)遗址、泉州府文庙及学宫、开元寺(佛教寺院)、老君岩造像、清净寺(伊斯兰教寺院)、伊斯兰教圣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商品产地 磁灶窑址、德化窑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运输网络 洛阳桥(连接泉州与内地)、安平桥(跨海桥)、顺济桥(连接市区与码头)遗址、江口码头、石湖码头、六胜塔(航标)、万寿塔(航标)
材料三 泉州出土的元代石碑“刺桐十字架”(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藏)
概括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说明其对“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项目成功有什么作用。
答案:泉州众多古迹遗址所承载的历史信息,证明宋元时代的泉州是世界的商业中心,并对东亚、东南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泉州申遗的历史依据。
市舶司的设置、城门遗址、祈风石刻等信息,反映了泉州城市的发展、政府对城市和贸易的管理与重视和文化观念。宗室居住区,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遗迹,“刺桐十字架”的多种文字等信息表明,泉州商业贸易发展促进人口构成和文化信仰多元化,是商业和文化交流中心的见证。陶瓷、冶铁遗址,出土的来自全国各地的陶瓷制品,证明了泉州的手工业和贸易发展状况,以及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地位。桥梁、码头、航标等信息表明泉州与海内外交通联系密切,是商业贸易发展的见证。
总之,泉州申遗项目的成功表明,遗迹、遗址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很高的价值。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设问是概括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说明其对“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项目能成功的作用。首先,根据材料“‘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通过其组成部分,突出地展示了在公元10-14世纪亚洲海上贸易的高度繁荣时期,泉州地域一体化结构和关键性的制度、交通、生产、市场和社会文化因素,使它成为一个世界级的重要商业中心,体现了泉州对东亚和东南亚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分析泉州申遗的历史依据。其次,根据材料“市舶司的职责主要是‘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经过对泉州市舶司遗址的探寻发掘,揭露出铺砖地面和石墙、石墩、石构、鹅卵石铺面等宋元建筑基址,明确了此处有大型较高等级官式建筑群的存在”“泉州申遗项目的遗产整体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构成”“泉州出土的元代石碑‘刺桐十字架’(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藏)”分析泉州申遗成功的原因。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十五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基础全面练】
1.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强调对文物保护的第一要义是( )
A.完整性 B.艺术性
C.真实性 D.悠久性
2.(2024·杭州高二检测)大约从19世纪开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下列立法按颁布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
②《保存古物推广办法》
③《古物保存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拓展延伸] 《古物保存法》的历史意义
吸收并借鉴了西方近代文物立法的成果,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法律的轨道,是辛亥革命以来宪法精神在文物保护领域的直接体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
3.《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从审美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动植物景观或自然景观应属于( )
A.文化遗产
B.自然遗产
C.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D.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4.(2024·邯郸高二检测) “根据人口规模和下降趋势来看,人类语言的濒危程度比鸟或哺乳动物要大得多。”下列选项中,有助于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
A.《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B.《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
C.《世界遗产公约》
D.《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5.中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下列属于中国文化遗产的
有( )
①秦始皇陵 ②明清皇宫 ③中国古城和古村落 ④昆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深化点拨】世界文化遗产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6.万里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长城( )
A.是世界最长的墙
B.是中华民族精神象征
C.风光优美雄伟壮丽
D.保障中华民族安全
【补偿训练】
普法战争后,威廉一世选在凡尔赛宫登基,加冕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议和条约也选在凡尔赛宫签订,由此埋下了德国复仇的种子。据此推知,凡尔赛宫( )
A.推动了文化的认同
B.利于促进亚洲文化交流
C.具有历史教育功能
D.维护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7.下面为世界十大文化遗产(部分)表,其反映世界文化呈现的基本特征是( )
国家 埃及 希腊 伊拉克 中国
文化遗产 金字塔 雅典卫城 巴比伦古城 万里长城
A.民族性 B.世界性
C.多样性 D.包容性
【综合应用练】
8.(2024·沈阳高二检测)1961年,国务院颁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1982年,全国人大以此为基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新增了流散文物、馆藏文物、奖励与惩罚等内容。这些做法( )
A.完善了我国的文物市场体系
B.体现了消灭文物犯罪的决心
C.推动了文保工作法治化进程
D.扩大了全国人大的职权范围
【补偿训练】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现代国际法归还文物的原则”,即任何因战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没有任何时间限制。这一原则( )
A.确定了文物保护的第一要义
B.否定了战争手段的合法基础
C.促进了文物保护理念的发展
D.实现了文物保护的国际合作
9.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世界遗产公约》( )
A.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
B.首次以立法方式进行现代意义上的保护
C.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D.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深化点拨】《世界遗产公约》的通过,促使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
10.(2024·泉州高二检测)2009年,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节目《百鸟归巢》立足中国古典音乐南音的基础上,融入流行音乐的元素,给观众全新的南音艺术体验,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同。这说明( )
A.保护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B.国际组织推动了南音普及
C.南音文化深受人民喜爱
D.推陈出新有助于文化传承
11.(2024·佛山高二检测)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国家每年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用于保护西藏历史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如修缮并加固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文化古迹;还保护和传承藏刀工艺、格萨尔王说唱、藏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说明( )
A.文化遗产保护开始受到重视
B.保护文化遗产需要推陈出新
C.国家注重保护民族特色文化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完善
【补偿训练】
(2024·驻马店高二检测)2006年11月,我国审议通过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并宣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15年,我国制定了《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试行)》,自颁布之日起施行。这说明我国( )
A.政府重视世界遗产保护
B.遗产保护实现了法治化
C.非物质遗产保护备受重视
D.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滞后
12.法国将国家及公共机构所有的历史古迹低价对外开放;对个人所有的历史古迹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其对外开放;设立免费参观日、文化遗产日,25岁以下的公民以及教师可免费参观文化遗产等。这些做法( )
A.突出对遗产原有价值保护
B.开发利用了历史文化遗产
C.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
D.建立了系统全面的保护网
13.(2024·襄阳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青瓷到白瓷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北朝邢窑的青瓷造型较单一,装饰也简单。在烧制青瓷过程中,制瓷工匠将含铁量低的釉料用在白色胎体上,制造出白瓷釉,白瓷应运而生。但这种瓷器呈现出白中闪青绿的颜色,被学术界称为早期白瓷、原始白瓷。邢窑白瓷打破了商周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白瓷生产的先河,为北方白瓷的生产奠定了基础。隋代高档细白瓷的发现,是邢窑考古调查的重大收获,它的出现标志着邢窑制造技术的成熟。唐代邢窑以烧制白瓷为主,细白瓷胎体洁白无瑕,而且瓷种造型丰富多彩,餐具、茶具、酒具、文具无所不有。唐代邢窑白瓷不仅进贡皇室,而且许多文人将饮酒品茶使用邢瓷视为雅趣。唐人李肇在《国史补》里写道:“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摘编自冯石岗、董成志《河北陶瓷业兴衰史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邢窑主要进行古瓷仿制品的生产,其中的仿唐邢窑白釉刻花梅瓶和仿唐邢窑白釉穿带壶等与古瓷难分伯仲。20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曾进行过邢瓷产品的市场化之路的尝试,但由于资金技术的相对缺乏,最终归于失败。后来在邢窑的文化产业之路的发展中,仍然存在资金问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多数依赖财政拨救,邢窑也是如此。再加上当今真正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态度冷淡,邢窑遗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面临着人才匮乏、传承困难的问题。
——摘编自郝雄飞《邢窑文化遗产的开发与
保护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朝至隋唐邢窑白瓷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邢窑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难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成因。
【备选习题】
(2024·日照高二检测)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通过其组成部分,突出地展示了在公元10-14世纪亚洲海上贸易的高度繁荣时期,泉州地域一体化结构和关键性的制度、交通、生产、市场和社会文化因素,使它成为一个世界级的重要商业中心,体现了泉州对东亚和东南亚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会要辑稿》记载,市舶司的职责主要是“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经过对泉州市舶司遗址的探寻发掘,揭露出铺砖地面和石墙、石墩、石构、鹅卵石铺面等宋元建筑基址,明确了此处有大型较高等级官式建筑群的存在。遗址出土陶瓷16 551件,涉及的窑口来自泉州本地,福建厦门、漳平、闽清、建阳等地,还有浙江龙泉窑、越窑、江西景德镇窑、江苏宜兴窑等。
——摘编自《世遗泉州遗产点:市舶司遗址》
材料二 泉州申遗项目的遗产整体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构成(如下表)
古迹遗址类型 组成部分
制度保障+城市结构 九日山祈风石刻、市舶司遗址、德济门(古城南门)遗址、天后(妈祖)宫、真武庙(官员祭海场所)
多元社群+城市结构 南外宗正司(负责宗室居住区管理)遗址、泉州府文庙及学宫、开元寺(佛教寺院)、老君岩造像、清净寺(伊斯兰教寺院)、伊斯兰教圣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商品产地 磁灶窑址、德化窑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运输网络 洛阳桥(连接泉州与内地)、安平桥(跨海桥)、顺济桥(连接市区与码头)遗址、江口码头、石湖码头、六胜塔(航标)、万寿塔(航标)
材料三 泉州出土的元代石碑“刺桐十字架”(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藏)
概括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说明其对“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项目成功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