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学霸满分】扩展卷01-2024-2025学年三年级人教版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千米和千克比较( )。
A.千米大 B.千克大 C.无法比较
2.小强11:50放学回家,中午12:00到家,他回家路上用了( )分钟。
A.10 B.20 C.60
3.一卷电线长500米,第一次用了235米,第二次用了128米。现在这卷电线比原来少了( )米。
A.500-(235-128) B.500-235-128 C.235+128
4.明明原来有28本连环画,后来爸爸给他买了2本,妈妈给他买了5本,明明现在的连环画比原来多了( )本。
A.2+5 B.28-2-5 C.28+2+5
5.超市、图书馆和学校在同一条直线的街道上,从超市到学校有591米,从图书馆到学校有327米,超市到图书馆有( )米.
A.918 B.264 C.918或264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8分)
6.比64大17的数是( )。
7.一个曲别针的长度大约是34( )。
8.友谊书店运来一批《科技百科全书》,网络销售306本,实体店销售的本数比网络多70本,网络和实体店一共卖出( )本。
9.3分20秒=( )秒 2吨-700千克=( )千克
4千米=( )米 3厘米4毫米+6毫米=( )厘米
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丁丁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身高153( ),体重46( )。他家开了一个水果店,周六他和爸爸开车去离家52( )的水果市场进了2( )的水果。从水果市场运到水果店用时1( )12( )。丁丁挑了一个苹果,称了一下有150( ),在水龙头上洗了15( ),然后吃了。
11.在括号里填上“>”“<”或“=”。
6分( )60秒 308+425( )800
400千克( )4吨 2分米( )200毫米
12.在下面同样的图形中,填上同样的数字.
13.丽丽在计算减法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写成了8,把减数个位上的5写成了3,所得的差是264。正确的差是( )。
14.某博物馆有两个旧挂钟。一个快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快1分钟,一个慢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慢3分钟,现在将这两个旧挂钟同时调到显示标准时间,结果在24小时范围内,快钟显示10点整时,慢钟恰好显示9点整。此时的标准时间是(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
15.一张居民身份证大约厚1毫米。( )
16.笔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时,要把数位对齐,从高位算起。( )
17.丽丽做30道口算题用了20秒,比贝贝快5秒,贝贝用了25秒。( )
18.求273比429少多少,正确的列式是429-273.( )
19.小红家离电影院有15千米,她最好步行去。( )
20.一根木头长2米,锯成10段,每锯断一次用3分钟,共要30分钟。( )
四、计算题(共20分)
21.直接写得数.(每题0.5分,共6分)
45+28= 33-16= 70-42= 59+81=
64+29= 62-30= 65+27= 23+27=
84-27= 93-46= 81÷9= 63÷9=
2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每题2分,共6分)
①120+280= ②*427+543= ③*597-279=
23.脱式计算。(每题2分,共8分)
345-208+155 (338-289)÷7
105-6×8 593-(271+179)
五、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24.画出钟面上的指针。
丽丽8:35进入文化宫,35分钟后出来,15分钟后进入影院。
六、解答题(每题4分,第33-34每题5分,共42分)
25.育才学校有男生785人,女生576人,育才学校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26.小明有一些图书,其中故事书674本,绘画书183本,辅导书比故事书少398本。
(1)故事书比绘画书多多少本?
(2)辅导书有多少本?
27.植物园游客中心上午接待了206名游客,下午比上午多接待了99名游客,一天共接待了多少名游客?
28.一台电视机678元,一座台灯96元,一台榨汁机299元,王叔叔买这三样商品共用多少钱?
29.一件羽线服要238元,一双旱冰鞋要156元,一双旱冰鞋比一件羽绒服便宜多少钱?妈妈带400元买这两种商品,钱够吗?
30.在春季植树活动中,三年级的学生植树145棵,四年级的学生植树173棵,五年级的学生植树265棵,三个年级的学生一共植树多少棵?
31.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广州,进入武汉之前,车上有乘客958人,进入武汉站,下车578人,上车的乘客有684人,再从武汉开出时,车上共有多少乘客?
32.某公司准备租用限坐20人和限坐30人的大巴搭载150人去旅行,且要求每辆车都坐满,有几种租车方案?
33.
(1)一个玩具飞机比一个机器人便宜多少元钱?
(2)欢欢拿了50元,买了一个玩具车后还剩多少元钱?
34.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圆满闭幕。中国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金牌数高居榜首。中国获得金牌201枚,日本获得金牌52枚,韩国获得金牌42枚。日本和韩国一共获得金牌多少枚?中国获得的金牌数比日本和韩国两个国家获得的金牌总数多几枚?
/ 让教学更有效 学霸满分·期中测试卷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让教学更有效 学霸满分·期中测试卷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因为千米表示的是长度,千克表示的是重量,无法比较大小,据此解答。
【详解】千米和千克单位不是同一类,无法比较,故无法比较。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不同单位比较的知识。明确不是同一类的单位无法比较。
2.A
【分析】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2:00-11:50=10分钟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第一次使用电线的长度加上第二次使用电线的长度,即为两次一共使用电线的长度,也是现在这卷电线比原来少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现在这卷电线比原来少了235+128米。
故答案为: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两次使用电线的长度即为电线减少的长度。而500-235-12表示还剩下电线的长度。
4.A
【解析】比原来多的本数即是爸爸和妈妈一共买给他的本数之和。
【详解】比原来多的就是爸爸和妈妈一共买给他的是:5+2=7(本)
故选:A。
【点睛】读懂题意,明白什么是比原来多的本数是解出此题的关键。
5.C
【分析】(1)超市、图书馆在学校的两侧,,超市到图书馆的距离就是591+327.
(2)超市、图书馆在学校的同侧,,超市到书店的距离就是591﹣327.
【详解】(1)591+327=918(米);
(2)591﹣327=264(米);
答:超市到图书馆的距离是918米或264米.
故应选:C.
6.81
【分析】求比一个数大几的数用加法,用64加17即可解答。
【详解】64+17=81
比64大17的数是81。
7.毫米
【详解】一个曲别针的长度大约是34毫米
8.682
【分析】网络销售的本数加70等于实体店销售的本数,再加上网络销售的本数即等于网络和实体店一共卖出的本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06+70+306
=376+306
=682(本)
网络和实体店一共卖出682本。
9. 200 1300 4000 4
【分析】(1)1分=60秒,依此将3分化成秒后再填空;
(2)1吨=1000千克,依此将2吨化成千克后再计算;
(3)1千米=1000米,4千米里面有4个1000米
(4)先计算出4毫米+6毫米的和,然后再将单位化成厘米,最后再加3厘米即可。
【详解】(1)3分=180秒,即3分20秒=200秒;
(2)2吨=2000千克,即2吨-700千克=1300千克;
(3)4个1000米是4000米,即4千米=4000米;
(4)4毫米+6毫米=10毫米,10毫米=1厘米,1厘米+3厘米=4厘米,即3厘米4毫米+6毫米=4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单位之间的换算,熟记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厘米/cm 千克/kg 千米/km 吨/t 时/h 分/min 克/g 秒/s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长度、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填空即可。
【详解】丁丁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身高153厘米,体重46千克。他家开了一个水果店,周六他和爸爸开车去离家52千米的水果市场进了2吨的水果。从水果市场运到水果店用时1小时12分。丁丁挑了一个苹果,称了一下有150克,在水龙头上洗了15秒,然后吃了。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11. > < < =
【分析】1分=60秒,据此把60秒换算成用分作单位的数,再与6分比较大小。算出308+45的和再与800比较大小。1吨=1000千克,据此把4吨换算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再与400千克比较大小。1分=100毫米,据此把2分米换算成用毫米作单位的数,再与200毫米比较大小。
【详解】60秒=1分,6分>1分,6分=60秒;
308+425=733,733<800,308+425<800;
4吨=4000千克,400千克<4000千克,400千克<4吨;
2分米=200毫米。
6分(>)60秒 308+425(<)800
400千克(<)4吨 2分米(=)200毫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长度单位间的换算、质量单位间的换算、时间单位间的换算,熟记进率是解题关键。
12.
【解析】略
13.212
【详解】略
14.9:45
【分析】从条件可以知道,快钟和慢钟每小时相差(1+30)分,当两个钟相差(10-9)时,再求出快钟经过的时间,由此即可得出标准时间;因为两个钟是同时调准的,所以当两个钟相差60分时,快钟经过的时间是(15÷1)时,所以是15时前将两个钟同时调准的,即此时的标准时间的15时之前调准的。
【详解】69÷(1+3)
=60÷4
=15(小时)
快钟15小时比标准时间快了60分钟,所以,此时的标准时间是:10时-1×15分=9点45分。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快钟和慢钟每小时相差的时间,求出钟经过的时间,即可得出答案。
15.√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即可判断。
【详解】一张居民身份证大约厚1毫米。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实际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进行灵活地选择。
16.×
【分析】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笔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时,要把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需熟练掌握。
17.√
【分析】丽丽用了20秒,比贝贝快5秒,说明贝贝慢,用的时间多5秒,那么贝贝所用时间是20秒加5秒。
【详解】
丽丽做30道口算题用了20秒,比贝贝快5秒,贝贝用了25秒。
故判断正确。
【点睛】此题考查时间的快慢,了解速度快说明用时少,速度慢说明用时多。
18.√
【解析】略
19.×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一个人每分钟步行约60米,15千米的距离最好乘坐公共汽车;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于小红家距离电影院路程比较远,所以她最好乘坐公共汽车去,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常用的长度单位,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及应用,1千米=1000米。
20.×
【分析】要想把这根木头锯成10段,需要锯9次。每锯断一次用3分钟,则一共需要锯9×3=27分钟。
【详解】(10-1)×3
=9×3
=27(分钟)
则共需要27分钟,而不是30分钟。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锯的次数=段数-1。
21.73 17 28 140
93 32 92 50
57 47 9 7
【详解】略
22.①120+280=400 ②*427+543=970 ③*597-279=318
验算: 验算:
④799-363=436 ⑤304+198=502 ⑥900-467-189=244
验算
【详解】①120+280=400
②*427+543=970
验算:
③*597-279=318
验算:
④799-363=436
⑤304+198=502
⑥900-467-189=244
验算
23.292;7;
57;143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详解】345-208+155
=137+155
=292
(338-289)÷7
=49÷7
=7
105-6×8
=105-48
=57
593-(271+179)
=593-450
=143
24.见详解
【分析】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则从文化宫出来的时刻:8时35分+35分=9时10分;10÷5=2,分针指向2,时针在9和10之间。进入影院的时刻:9时10分+15分=9时25分;25÷5=5,分针指向5,时针在9和10之间,据此画图即可。
【详解】
【点睛】先采用加法分别计算出从文化宫出来的时刻和进入影院的时刻,然后根据时刻分析出分针和时针的位置在钟表上画出对应的时刻。
25.1361人
【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要求育才学校一共有学生多少人,把男生785人加上女生576人即可。
【详解】785+576=1361(人)
答:育才学校一共有学生1361人。
【点睛】求两个或多个数量的和,用加法计算。
26.(1)491本
(2)276本
【分析】(1)计算故事书比绘画书多的本数,用减法计算;用故事书的本数减去绘画书的本数即可。(2)用故事书的本数减去398本就是辅导书的本数,依此计算。
【详解】(1)674-183=491(本)
答:故事书比绘画书多491本。
(2)674-398=276(本)
答:辅导书有276本。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减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511名
【分析】下午比上午多接待了99名游客,用上午接待的人数加上多的人数即可求出下午接待的人数;再用上午接待的人数加上下午接待的人数,即可求出一天共接待游客的人数。
【详解】206+99+206
=305+206
=511(名)
答:一天共接待了511名游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加法应用题,正确列式是关键。
28.1073元
【分析】一台电视机678元,一座台灯96元,一台榨汁机299元,把这三种的价格相加,即可求出一共用多少钱。
【详解】678+96+299
=774+299
=1073(元)
答:王叔叔买这三样商品共用1073元。
【点睛】解答本题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出连加算式求解即可。
29.便宜82元;够
【分析】“一双旱冰鞋比一件羽线服便宜多少钱”的意思,便宜多少钱就是少用多少钱。用减法计算238-156=82(元)。先求出两种商品的总价:238+156=394(元),再用394与400元作比较。
【详解】238-156=82(元)
238+156=394(元),因为400>394,所以够。
答:便宜82元,够。
【点睛】解决这类问题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把数稍估大一些,如:把238看作240,把156看作160,240+160=400,与400比较,不大于400,所以够。
30.583棵
【详解】145+173+265=583(棵)
答:三个年级的学生一共植树583棵.
31.1064人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车上的总人数减去下车的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即可得到车上此时的人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958-578+684
=380+684
=1064(人)
答:再从武汉开出时,车上共有1064位乘客。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整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32.3种
【分析】如果全乘限坐20人的大巴需要150÷20=7(辆)……10(人),也就是需要8辆;如果全乘限坐30人的大巴需要150÷30=5(辆),可以从限坐30人的大巴5辆开始列表解答。
【详解】
限坐20人 0 2 3 5 6 8
限坐30人 5 4 3 2 1 0
总数 150 160 150 160 150 160
通过表格可知,正好坐满的有3种方案。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要求每辆车都坐满,先找出极限值只坐其中任意一种车需要多少辆,据此列表。
33.(1)32-26=6(元) (2) 50-28=22(元)
【详解】略
34.94枚;107枚
【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把日本和韩国的金牌数量合并起来即可。
(2)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求出日本和韩国一共获得金牌多少枚,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解答。
【详解】52+42=94(枚)
答:日本和韩国一共获得金牌94枚。
201-94=107(枚)
答:中国获得的金牌数比日本和韩国两个国家获得的金牌总数多107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