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这是继前一节课观察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之后,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观察物质的变化,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对于教材我做了这样的处理:用同一种物质糖来进行二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用碾碎白糖来代替沙和豆子的混合活动,考虑到碾碎白糖前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别的几乎没有变化,这样也可以避免沙和豆子混合后,沙和豆子本身的颜色、光泽等等方面产生的变化,跟后续学习的化学变化产生的现象产生混淆。而第二个活动仍旧用糖,但是通过加热却产生了新的物质,这样通过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变化更容易让学习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同时也通过这两个探究活动让学生明白同一种物质可以发生不同的变化。
本课的科学概念“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既然需要区别,那就应当让学生在观察探究活动中去比较、去发现。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一个整合,将两个探究活动放在一起。让学生在比较中去理解变化的本质区别。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蜡烛给白糖加热,知道一些化学试验中要有的安全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
教学难点:
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
教学准备:
1.学生四人组实验:两小包白糖、一张白纸、一支外壳硬一点的笔(碾白糖用的);长柄金属汤匙、蜡烛、火柴、金属盘、一杯清水(用来验证炭化的白糖已不是白糖。
2.教师演示:纸、PPT,演示材料。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活动一:压扁纸杯(形状变化)
1.教师出示一个纸杯:这是什么?
生:杯子
2.师:现在我把这个杯子压一下
现在的纸杯和刚才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它发生的变化)
3.师:现在我把这个纸杯点燃。
提问:这次纸杯发生了什么变化?两次变化相同吗?有哪些不同呢?
师:既然两次变化不相同,那么这两次是什么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PPT1]出示课题:《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观察白糖的变化
1.师:在大家的面前有二包白糖和一些材料,今天我们要用二种方法来探
究白糖的变化:
[PPT2]
方法一:碾碎白糖,观察白糖的变化
思考:(1)你将选择哪些材料?
(2)怎么做这个实验?(重点讲解碾碎的方法)
(3)你觉得白糖碾碎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PPT3]
师生共同讨论后,得出实验步骤
(1)仔细观察白糖,记录在记录表上。
(2)预测白糖被碾碎后的变化,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3) 将白糖碾碎。(方法:将白糖包好,然后用笔来回在包白糖的纸上滚动)
(4)观察并对比两个状态的糖。看有没有发生变化?
方法二:加热白糖,观察白糖的变化
(1)师:白糖加热后它会发生哪些变化呢?生预测
(2)讲解给白糖加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PPT4]友情提示
[PPT5] 出示白糖变化记录表
白 糖 变 化 记 录 表
年 月 日 第 小组 记录员
使白糖变化的方法
变化前白糖的特性
预测变化后的现象
变化后的现象
碾碎白糖
加热白糖
开始
然后
最后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观察和记录情况以及安全事项。
3.交流汇报观察到的现象:你们有什么新发现?
(1)白糖在碾碎后变成了其它物质了吗?
生汇报,师生共同整理后得出:
[PPT6]
这些白糖在我们把它碾碎以后变成了颗粒更细小的糖,但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板书: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2)将白糖加热,白糖的颜色从白色到褐色再到黑色逐渐加深,直至全部炭化,甚至燃烧,并能闻到焦味。)
[PPT1]状态变化:颗粒状——液体状——糊状——固体状;
颜色变化:白色——褐色——黑色;
气味变化:白糖香味——焦味
师生讨论:白糖充分加热后留下的黑色的东西还是原来的白糖吗?
生:是?? 生:不是
? 师:我们都知道糖能溶解在水中,只要我们将黑色固体放到水搅拌看能否溶解,就知道它是不是糖。(学生活动)
师:黑色固体溶解了吗?
生:没有
师:说明了什么?(黑色固体不是糖)
师: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产生了新的物质)
小结: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成了黑色的炭,这个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板书:产生了新的物质)
=蜡烛燃烧后又有什么变化呢?蜡烛燃烧变成了什么?
[PPT8]
出示课外资料阅读:
燃烧充分的蜡烛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蜡烛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形成水,由于温度高,转化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所以看不到。如果蜡烛燃烧不充分,还会产生部分碳的成分,可以拿铁器在烛焰上掠过,上面会留下碳黑的痕迹。(让学生看看加热白糖用的勺子的背面碳黑的痕迹)
四、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1.师讲述: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PPT9]
2.出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让学生阅读:
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体积、状态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PPT10]
3.呼应开头:那上课一开始我们把杯子压扁属于什么变化?把糖碾碎呢?对,他只改变物质的形状、大小、状态等,没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边讨论边板书: 把糖碾碎 物理变化)
4.而像糖加热、蜡烛燃烧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称为化学变化。
(板书:加热白糖 化学变化)
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生成新的物质。)
6.师生再次讨论:在白糖加热的过程中,仅有化学变化吗?哪些现象表明是物理变化呢?
(引导:把固体的白糖变成液体的糖与白糖变成黑色的炭进行比较,这两种变化有什么区别?)
[PPT11]
小结:在白糖加热过程中同时发生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五、拓展延伸
1、生活中的各种物质都在发生变化,你能说说下列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2.出示一杯沙子,与豆子混合,推测:会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演示混合,进行比较。得出:沙和豆子混合是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素材,建议采用,不过这个混合实验操作比较简单,可以改用教师演示实验,然后进行判断。)
[PPT12]
[PPT13]
3.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吗?
[PPT14]
4.我们每天都在吃饭,饭到嘴里变小了、变甜了,这又是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课外去尝尝米饭的味道并思考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白糖 白糖 固体的白糖 液态的白糖 固体的物质
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发生明显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变化的实质是: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七、课堂作业,材料员整理材料入盘放回规定处
1.完成配套作业相关作业
2.思考咀嚼米饭后,米饭的变化属于什么变化?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通过长时间的探究,在探究活动中自主建构起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科学概念,我对教材进行了一个整合,将两个探究活动放在一起,这主要是趋于两种考虑:
1.学生的科学观察活动早在三年级开始学科学时就已经在培养了,作为一个六年级学生来讲,对于这样的观察已经轻车熟路了,而且因为是同一种物质白糖的不同变化,因此对变化前的观察只要一次就可以了,而且两个探究活动既没有定量也没定时,相对来说实验比较简单,通过整合让他们有更充裕的观察探究时间。
2.本课的科学概念“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既然需要区别,那就应当让学生在观察探究活动中去比较、去发现。通过整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为充裕的比较与发现的时间,让他们探有所得。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自主实验驾驭上出现了偏差,消耗了过多的时间,导致学生“比较”得少了,以致于科学概念的建构缺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而且,两个实验中相对来说第二个实验需要观察得更全面,颜色、形态、气味等等方面都需要仔细观察,而且对蜡烛的变化也要进行观察,如果在实验前没有加以强调的话,学生很容易一晃而过,为实验而实验。这样对于概念的建构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对于整合方面的处理,还需考虑得更仔细。
白糖燃烧后产生的黑色固体还是不是原来的白糖呢?这个结论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最后对变化的判定,因此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两者的本质区别(能否溶解于水),给学生一个肯定的答案,在这么充分的证据面前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我想比教师空洞的、苍白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课件16张PPT。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方法一:碾碎白糖,观察白糖的变化思考:
(1)你将选择哪些材料?
(2)怎么做这个实验?
(3)你觉得白糖碾碎后会发生什么变化?碾碎白糖的实验步骤:(1)仔细观察白糖,记录在记录表上。(3)将白糖碾碎。(方法:将白糖
包好,然后用笔来回在包白糖
的纸上滚动)(4)观察并对比两个状态的糖。看有没有发生变化?(2)预测白糖被碾碎后的变化,并记录在记
录表上。友情提示:(1)手握勺子顶端;
(2)放外焰加热;
(3)眼睛不能靠勺子太近;
(4)加热结束后将勺子放在盘子里,不能用
手去摸加热部分;
(5)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白糖的变化、蜡烛的变化,并作好记录。方法二:加热白糖,观察白糖的变化 白糖变化记录表 ____年__月__日 第__小组 记录员_____白糖碾碎前后的变化碾碎前:颗粒粗碾碎后:颗粒细小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状态变化:颜色变化:气味变化:白糖加热后的变化在白糖加热的过程中,蜡烛发生了什么变化?资料阅读:
燃烧充分的蜡烛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蜡烛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形成水,由于温度高,转化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所以看不到。如果蜡烛燃烧不充分,还会产生部分碳的成分,可以拿铁器在烛焰上掠过,上面会留下碳黑的痕迹。 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体积、状态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本质区别: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白糖炭白糖白糖白糖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
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
理变化。 选择1.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豆子发生变化了吗?( )。
A 没有明显变化 B 变成了其他物质 C 豆子发芽了
2.用蜡烛火焰加热调羹中的白糖,白糖会( )。
A 变成液态的糖 B 变成水 C 不变
3.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的过程中,白糖会发生( )。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先熔化成蜡烛油。这种变化属于( )。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AACA 沙和豆子混合,是什么变化?连线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铁钉生锈
木头燃烧
水结冰
铁丝弯折
大米煮成饭
食盐溶解于水中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后思考:米饭咀嚼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