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生锈了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本课在学生了解了小苏打和白醋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产生剧烈化学变化,感受到化学变化的奇妙之后,再进行一种十分常见的生活现象—铁生锈现象的观察和探索,进而体会到化学变化在生活中的普遍性。特别是对铁锈这种物质的深入研究和认识,学生通过进行对比实验,自己设计研究计划,探究影响铁生锈的各种原因。把课内和课外的学习有机地进行融合。
本课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活中的铁生锈现象。通过对生活中铁生锈现象的展示,知道铁生锈是生活中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同时自然的提出本课的研究问题:常见的铁生锈现象属于物质的哪一种变化呢?由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
第二部分,观察铁锈。围绕“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吗?”这一假设,首先要让学生仔细的观察铁锈,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设计实验,寻找证据,验证铁与铁锈是否为两种不同的物质。进而得出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结论: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因为铁锈是一种与铁不一样的新物质)。
第三部分:探索铁生锈的原因。当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得知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后,又引发对“铁为什么会生锈”、“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思考,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交流进行各种相关因素分析,学生小组选择研究问题,制定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开展课外的研究和探索,养成良好的观察研究习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2、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力以及爱护、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
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组准备:一块铁片、锈铁、生锈(不生锈)铁钉和一些铁锈,电路检测器、磁铁和小锤子。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诱发思考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物质变化的形式有哪几种?
生:物质变化的形式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
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什么呢?
[PPT2]
生1:物理变化是只有形状、大小变化,它本身没有变化。化学变化是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
生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的产生。
[PPT2]
师:说得真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点击课件:一些铁生锈了的图片)请仔细观察
这些图片上的铁怎么了?
[PPT3]
生:这些图片中的铁都生锈了。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铁生锈的现象。
[PPT3]
师:铁生锈的现象你还见过吗?能举例说说?
生1:钉在木头上的铁钉生锈了
生2:厨房里的菜刀生锈了
生3:学校厕所里水龙头生锈了,拧不开。
生4:篮球场的篮球架、篮球框生锈了
师:看来同学们平时都很善于观察周围的一切,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校园里铁生锈现象的图片。
[PPT4-7]
师:可见,铁生锈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每年都有大量的铁因生锈而变成铁锈。那么生锈了的铁锈还是铁吗?
[PPT8]
二、观察铁锈,与铁进行对比探索
观察铁锈,初步感知铁与铁锈的区别。
1.师:要证明铁锈和铁是不是一样,最好是与铁进行对比观察;在观察之前,先明确要求
[PPT9]
A.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
B. 做好观察后的实验表格记录
特别提醒:如果你的手上有伤口,请千万不要接触到铁锈!
师:请各组拿出铁片和锈铁,进行对比观察.
2.小组汇报观察情况。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铁与铁锈的颜色不同,铁是银白色的,而铁锈是黄色的;
(说明:铁锈的颜色应该是红褐色;教师应更正)
生2:我们小组还发现了同样的铁钉生锈的比没有生锈的要大些
生3:我们小组还发现了没生锈的铁钉反光,有光泽,生锈了的铁没有光泽。
生4:我们用锤子打没有生锈的捏不断,而生锈的铁容易断。
生5:我们观察到了生锈了的铁很松有空隙,而没生锈的铁很紧没有空隙。
3.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就这些能说明铁锈是铁吗?
生:能!不能!(出现分歧)
师:对了,要证明铁锈是不是铁,还要看铁锈是否具有铁的其它性质。谁说说铁还具有哪些
性质呢?
生1:导电
生2:能被磁铁吸引
[PPT10]
4.根据铁导电这个性质,你能用实验来证明我们的猜想吗?
生齐答:能。
师:请同学们拿出电路检测器验证我们的猜想吧!
看看盒子里还有什么?拿出来,刚才同学们都说铁能被磁铁吸引,那铁锈能不能呢?也试一试?
[PPT11]
小组汇报交流完成“铁与铁锈”的比较观察结果。
师: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铁与铁锈有着性质上的明显区别,那铁锈是铁吗?
生:应该不是;
5、归纳小结:
师:既然铁锈不是铁,那它就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那么铁生锈就属于什么变化?
[PPT12]
三、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1、教师提出问题:铁为什么生锈?也就是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PPT13]
2.从三年级我们就开始学习科学探究,今天我们就来一次完整的探究活动。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呢?铁生锈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空气、水、温度……)
[PPT14]
3.学生根据课件提示,小组交流,制定研究计划。
4、优化研究计划
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法说说,其他的同学认真听,并帮助他们修改并完善计划。
5、根据研究计划引导开展课外研究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研究计划,通过仔细的课外观察和实验,验证引起铁生锈的各种原因。
四. 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铁生锈现象,知道了铁锈是铁生锈化学变化产生的一种新物质,同时也共同努力设计了铁生锈与某个因素有关的实验计划,老师相信只要大家按照计划认真实验,一定能找到影响铁生锈的主要因素。
五、拓展延伸
教师展示课外资料
[PPT15-17]
教学体会:
1. 细心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引导学生通过感官观察、实验探究铁与锈的不同,获得证据,从而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把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真正落实到了具体的教学环节中。
2.对制定“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悉心引导,重点突破。铁生锈因素的实验,是一个双变量的实验,水和空气这2个变量要一起起作用才会生锈,而学生以往的实验设计中都基本只考虑一个变量的因素。要让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出双变量的实验显然是比较困难的,而且估计学生也很难通过实验真正的探索出铁生锈的主要秘密,因此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对生活中铁生锈的现象进行思考,让他们猜一猜铁生锈与什么有关?然后再引导他们来设计双变量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了思维的训练,让学生首次尝试研究2个变量的实验设计,从教学情况来看,六年级的学生是可以做到研究2个变量的。教学效果比较好。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激发学生思考的空间,才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课件18张PPT。铁生锈了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是否有新物质的产生铁生锈了疑问:铁锈还是铁吗?它们是不是同一种物质呢?观察铁锈观察比较铁片与铁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铁锈是铁吗?铁还具有哪些性质呢?能导电
能被磁铁吸引铁锈具有这些性质吗?资料:纯的铁锈是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铁锈里面还含有铁的成分,不是纯铁锈,因此我们手中的铁锈是能被铁吸引的。铁片和铁锈比较记录表灰白色
棕红色
有无有无光滑粗糙较韧较脆能导电不易导电能吸引不能吸引 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得出什么结论了吗?铁生锈是化学变化吗?
铁生锈是化学变化探索铁生锈的原因铁为什么生锈?
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我们来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假设: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果:铁生锈与空气、水有关吗?铁生锈与空气有关。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2.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
3.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根据我们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过一段时间,我们来分享研究成果。金属生锈的危害 金属生锈后,表面会受到腐蚀,失去原有的金属光泽,原来平整的表面会粗糙不平,严重的会生洞、剥落。 因为钢铁制品的生锈,为此全世界每年损失的钢铁占当年钢铁产量的20-30%.
2007年我国的钢铁产量约有5亿吨.那么我们一年将会损失多少钢铁啊?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涂漆电镀擦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