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 米饭是我们的主食,我们几乎天天在吃米饭。
吃进去的米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品尝米饭三步曲 1.品尝一口米饭,说说米饭是什么味道的?
2.再咀嚼一会儿,有什么感觉?
3.当出现甜味时,咽下米饭。
米饭出现甜味,说明了什么?
思考小提示 把糖放进嘴里,能立即尝到甜味,时间长了,反而觉得不怎么甜了。
如果米饭是甜的,也应该一开始就尝到甜味。但它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才出现甜味,而且还慢慢地甜起来。
我们通过咀嚼,发现了米饭里出现了淡淡的甜味,到底是什么物质在起作用呢? 小知识:米饭是甜的吗 原来,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儿了。所以,原本并不甜的米饭,渐渐地出现了甜味儿。 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发生了化学变化:淀粉→麦芽糖米饭和碘酒在米饭上滴上一滴碘酒,发生什么现象?
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厨房里常备的烹调用品,我们来观察一下淀粉。
在淀粉上滴上碘酒,观察出现的现象。 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发生了变化,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寻找淀粉的踪迹第一步:认一认。
第二步:猜一猜。
第三步:检验、反馈。寻找淀粉的踪迹课外知识链接 我们身边有很多的食物都含有淀粉,但有的食物淀粉的含量比较少,所以验证的时候颜色变化不明显,使我们的肉眼观察不到,另外,食物内不同的部位,淀粉的含量也不同,有的食物茎部多一些,有的食物根部多一些。 制作神秘的信件 用毛笔蘸淀粉调制的液体,在白纸上写下几个字,晾干后送给同学,让同学想办法让白纸上的字显示出来。 在白纸上均匀喷上碘酒,淀粉遇到碘酒变成了蓝色,不一会儿白纸上就出现了蓝色的字。再见!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学生对米饭太熟悉了,对米饭的味道了如指掌。或许有一部分学生还有这样的经验,咀嚼米饭的时间长了,口腔内的米饭会出现甜味,这是怎么回事?本课就从这个现象开始,引导学生探索与米饭、淀粉有关的化学变化。
米饭的成分主要是淀粉,碰到碘酒会产生色合,在这里,我们并不要求学生去掌握反应机理,而是观察米饭、淀粉与碘酒反应时出现的现象,认识到这种颜色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一种形式。利用碘酒与淀粉的特性反应,可以鉴别含有淀粉的食物。小学阶段,对物质化学反应的认识,一般都停留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上,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机理。同时,一般学生对化学变化产生的现象都是很感兴趣的,这有助于他们进行有限度的科学探索。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淀粉与碘酒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过程与方法:
会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会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米饭、淀粉与碘酒发生化学变化的实验。
教学难点:
探究米饭中甜味的原因。
教学准备:
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常见食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激疑引入
1.同学们,有句古话说的好:叫“民以——”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很重要?我们南方人的主食是什么?
2.我们南方物产丰富,为什么人们会选择不起眼的米饭为主食呢?吃进去的米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PPT2:出示米饭图片及问题)
二、品味米饭
1.看到大家这么有兴致,我们来做一件既简单又难的事。那就是——品尝米饭。同学们一定在想,吃饭谁不会,从一岁开始我就会吃饭了,但这次吃饭可非同寻常,我们分为三个步骤。(PPT3:出示品尝米饭三步曲)
大家看明白了,就四人小组一起用餐吧!
2.学生分组品尝米饭并记录。
3.我想采访一下同学,请你说说米饭的味道。
4.刚才,我们通过咀嚼,发现了米饭里出现了淡淡的甜味,到底是什么物质在起作用呢?
(幻灯出示) 给大家一些提示: 米饭是甜的吗?
把糖放进糖里,能立即尝到甜味,时间长了,反而觉得不怎么甜了。如果米饭是甜的,但它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才出现甜味,而且还慢慢地甜起来。
5.是呀,这是同学们的猜想,究竟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PPT4:出示品尝米饭是甜的吗)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其实,这种物质就是淀粉(板书:淀粉)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认识淀粉
1.在米饭上滴上一滴碘酒,发生什么现象?(实物展示台演示PPT5:米饭和碘酒)
2.同学们,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又名生粉,是家庭厨房的一种烹调用品,你看到过或使用过淀粉吗?
3.下面我们将通过手、眼、鼻等器官近距离地来认识一下淀粉。说说淀粉有哪些特征?(PPT6:出示淀粉)
学生分组观察淀粉。
实验后交流:淀粉有哪些特征?
四、用碘酒验证
1.淀粉不仅存在于米饭中,还广泛存在各种各样的食物中,那我们用什么方法能既快又方便地来验证食物中含有淀粉呢?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鉴别淀粉有一样秘密武器——碘酒。(出示碘酒),下面我们就像科学家那样来鉴别一下:(PPT7:出示淀粉图片)。
2.先滴一滴碘酒在淀粉上,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淀粉的颜色变成了蓝紫色,产生蓝紫色的物质)(PPT8:出示相关内容)
3.这新产生的蓝紫色的物质还是原来的淀粉吗?(不是)这种变化是什么变化?(化学变化)(板书:+碘酒 蓝紫色)
五、鉴别食物是否含有淀粉
1.平时,我们生活中的食物还有很多,想不想再去验证一下,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几样食物,请每组里的一号同学去拿一下。(出示表格,提出要求。)
2.我们分三步来完成实验:(PPT9:出示寻找淀粉三步曲)
第一步:认一认,(在认的过程中,板书:荸荠的字和音)
第二步:猜一猜,(学生可能会猜猪肉内没有淀粉,因为猪肉是动物)
第三步:检验、反馈(PPT10:出示寻找淀粉汇报表)
(3、如果汇报结果出现分歧,PPT11:出示寻找淀粉)
六、激趣拓展
1.前段时间老师收到朋友——一位科学老师,寄来的一封信件,打开一看,这是一封无字信件,老师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师出示神秘信件,谁能帮老师解读信件?(实物展台展示,让学生上台来读)。
2.这是一封通过特殊处理的神秘信件,这在革命时期,为了确保信息的保密性而经常使用,你想加入到这神秘的行动中来吗?那么它是如何制作的呢
(PPT11:出示神秘课件的制作方法)今天老师就布置大家一个课外活动,回家后,用毛笔蘸淀粉调制的液体,在白纸上写下几个字,晾干后送给同学,让同学想办法让白纸上的字显示出来。我们下节课交流。
作业:
制作神秘无字信件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学生在品尝米饭这一教学环节时,原本没有分成三步曲,学生对品尝米饭抱着玩的心理,没有仔细研究,汇报的情况不乐观。在添加上三步曲后学生认认真真地品尝,汇报的结果自然就不错了。在寻找淀粉踪迹时,学生汇报的结果都有差异,所以课外知识的链接非常有必要。在阅读完这一内容后,学生汇报的结果就比较统一了。
相关资料:
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实验记录表
寻找淀粉的踪迹汇报表
含淀粉的食物
不含淀粉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