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7课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2 课件13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二、第7课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2 课件13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2-29 21:17:13

文档简介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本课承接《铁生锈了》课外实验的结果,在课堂上分析、讨论铁生锈的真正原因,进一步探索铁生锈的速度,从而研究控制铁生锈速度的方法,理解人们在生活中防锈的措施,使学生懂得铁生锈的原理,知道影响铁生锈速度的原因,可以帮助人们寻找更佳的防锈措施,这样把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根据课文的内容分成了论一论,练一练,说一说,做一做,想一想几个小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分析实验的现象,得出实验的结果。从实验的现象来看,学生很容易得出铁生锈的原因与水有关,与空气有关的结论,但是很难发现与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有关的结论。在研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逐渐理解正确的结论。
第二部分:根据已有的知识结论进行练习。
第三部分:懂得了铁生锈的原因,就可以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防锈措施了,归纳防锈措施的原理,都是把空气和水分进行隔绝,达到防止或减慢铁生锈的目的。
第四部分:根据结论,设计对比实验进行论证。这部分主要是锻炼学生动手设计实验的能力。
第五部分:通过观察解释生活实际现象,联系实际进行知识运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
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用“科学讨论会”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以便更好的得出科学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实验现象论证生锈条件。
教学难点:
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生锈条件和生锈速度。
教学准备:
课前经历5课作业:生锈的条件和生锈速度的影响实验,作出观察和记录。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铁生锈了》这一课,进行了“探索铁生锈原因”的实验,我们根据自己设计的对比实验进行了实验。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同学们在实验中的发现和收获吧!
二、论一论
1.各组回顾实验过程,交流整理各自实验中的发现,并由小组代表记录整理同学的发现并做好集体交流的准备。
师:大家在“探索铁生锈原因”的实验记录中发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交流要点:
(1)对比实验中对比的条件或因素,此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或说明的问题;
(2)初步得出的结论。
2.以小组为单位集体交流。
3.出示实验记录表:[PPT1]
(1)师:看看上面的实验记录单,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预设:铁钉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会生锈,但是生锈的速度很慢,说明与水有关;铁钉在水盘子中生锈的速度较快,而且生锈的量也较多,说明与水有关;铁钉在菜油盘子中没有生锈,因为菜油隔绝了水和空气……)
(2)讨论:你们认为铁生锈究竟是空气或水的原因还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怎样看出铁钉生锈是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
4.小结: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练一练
1.根据刚才的结论,我们来联系实际进行练习。
2.出示灯片上的填空和选择当堂请学生进行练习,并出示答案,解释原因。[PPT2—PPT5]
四、说一说
1.师:我们知道了铁锈的形成是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那么你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做法吗?
2.教师出示幻片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解释。
3.请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说说人们的一些做法。[PPT6]
(1)说说你所知道的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方法,说明其原因。
(2)出示实物(油漆过的自来水管),观察涂有油漆的铁片,说说其中的道理。
(3)生活中还有其他的防锈方法吗?找一找。
五、做一做
[PPT7]
1.资料联接——铁生锈造成损失的资料。
(1)每90秒就有1吨钢被锈蚀掉。
(2)每年由于钢铁生锈会使国家损失大量资金。
(3)高速公路立交桥道路交叉处的钢结构,需要不断地涂漆来防止生锈,在一年的时间内,这项工作就要用掉大量经费。
……
2.研究铁生锈的速度。
师:和小苏打与白醋的实验相比,铁生锈化学变化现象出现的很慢,但是每年由于生锈造成的损失却十分巨大,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了解铁生锈的条件和快慢来控制生锈。
3.小组讨论:根据生锈条件怎样设计实验对比铁生锈的速度快慢?
[PPT8—PPT11]
4.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强调注意对比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5.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研究计划。其他小组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或者建议,完善实验设计。
6.布置课外活动:完成活动探究。
五、想一想(PPT12)
课外观察自行车,自行车是怎样防生锈的?
说说这些做法的科学根据是什么?
相关资料:
如何预防铁生锈
铁锈是铁的氧化物,当铁和溶解在水里的氧化合时就形成了锈。这就意味着如果空气中没有水汽,或者水中没有溶解氧,铁锈就不会形成。当有水落到一块光亮的铁的表面时,短时间内水滴保持着清洁。然而过了不久以后,铁和水中的氧开始化合,形成氧化铁,即铁锈。铁锈一旦形成,即使在干燥的空气中也会扩展。这是因为粗糙的铁锈容易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凝下来,它吸收水汽并储存它,这就是为什么预防铁生锈要比防止生锈处扩张容易得多的原因。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铁生锈呢?
(1)组成合金,以改变铁内部的组织结构。例如把铬、镍等金属加入普通铁里制成不锈钢,就大大地增加了钢铁制品的抗生锈能力。
(2)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是防止铁制品生锈普遍而重要的方法。根据保护层的成分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
①在铁制品表面涂矿物性油、油漆或烧制搪瓷、喷塑等。例如:车厢、水桶等常涂油漆;机器常涂矿物性油等。
②在钢铁表面用电镀、热镀等方法镀上一层不易生锈的金属,如锌、锡、铬、镍等。这些金属表面都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防止铁制品和水、空气等物质接触而生锈。
③用化学方法使铁制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而稳定的氧化膜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也是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很好方法。
作业:
完成配套作业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
本课是第五课教学中对铁生锈原因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基础开展的。通过之前的实验观察,课堂中学生的分组讨论,简单得出结论:铁生锈的速度与水和空气有关。紧接着就从实际的生活中的例子入手,引导学生从科学根据中体会控制铁生锈的速度,使学生能在实际生活里体会思考这一现象。
  其次,学生又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证明之一科学依据,因此,接下来的对比实验设计以及分析就需要学生们自己进行讨论,从现象如何通过科学的实验验证这一结果,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做好引导作用,可以适当说明实验的方式方法,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要提早进行估计并有所对策,要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