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八上第三章单元测试卷(试卷+答题卷+答案)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题,每小空2分,共26分)
16.(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17.(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
18.(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
20.(1)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3题,每小空2分,共24分)
2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有4题,共20分)
24.(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25.
26.(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八上第三章单元测试卷(试卷+答题卷+答案)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姓名、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罝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海洋中的藻类植物的幼株,都会向上生长,最后漂在水面上。下列关于其敏感性现象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光性 D.向触性
2. 从键盘输入信息,中央处理器CPU会识别并处理信息,在屏幕显示相应内容。从功能上分析,CPU
相当于反射弧结构中的( )
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3. ①脚的效应器 ②脚的感受器 ③传入神经 ④传出神经 ⑤脊髓 ⑥脑;上列“脚踏尖物立刻缩脚”
的神经传导途径之正确顺序为( )
A.②④⑤③① B.②③⑥⑤④① C.②④⑤⑥③① D.②③⑤④①
4. 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青蛙和蜥蜴 B.鲸鱼和鸵鸟 C.扬子鳄和蝉 D.燕子和蚯蚓
5. 下列有关分泌唾液行为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听“酸梅”流唾液是后天性行为 B.看“酸梅”两字流唾液是先天性行为
C.吃酸梅流唾液是后天性行为 D.流唾液不是一种本能,需要经过训练
6. 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是光线改变了生长素的分布,使植物的茎( )
A.背光面生长素的分布减少,使该侧生长快
B.背光面生长素的分布增加,使该侧生长快
C.向光面生长素的分布增加,使该侧生长慢
D.向光面生长素的分布减少,使该侧生长快
7. 下面是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B.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都是由神经元的突起构成的
C.神经中枢只位于脊髓中
D.效应器是由神经末梢和肌肉构成的
8. 用概念图能形象表示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的概念能分别代表图中A.B.c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脊髓 B.反射弧、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C.内分泌腺、垂体、睾丸 D.先天性行为、动物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9. 图甲表示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示意图。图甲中“e”对应图乙中
的( )
A.① B.② C.④ D.⑤
10.人们发现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人体中碘的主要来源是食物,现在我国推广食用加碘
盐的目的是( )
A.防治侏儒症 B.防治巨人症 C.防治呆小症 D.防治甲亢
11.如图所示,把一盆小麦幼苗放到不透光的硬纸盒里,盒壁上穿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小孔,并将纸
盒的孔对着光,几天后观察小麦幼苗的生长方向。下列对该实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实验设计中缺少对照组
B.实验目的是研究小麦的向光性
C.选用小麦幼苗是因为幼嫩植株对光感应较快
D.实验的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会导致植物内部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12.猫头鹰和老鼠都是昼伏夜出,影响它们这种行为的外界因素是( )
A.温度、光照 B.温度、湿度 C.风、温度 D.风、光照
13.蟑螂是昼伏夜出的昆虫,傍晚活动最活跃。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
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里活动。尽管这时实际上是白天,蟑螂仍出来活动。关于蟑螂的这些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蟑螂昼伏夜出,说明它不具有昼夜节律行为
B.该实验说明,动物的生物钟不受环境的周期性因素的影响
C.根据蟑螂的习性,施毒或捕杀它的最佳时间是傍晚
D.根据蟑螂的习性,施毒或捕杀它的最佳时间是白天
14.在接种新冠疫苗时,小科做出反应的神经系统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针刺手,人在未感觉到痛就马上缩回,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①→②→⑤→③→④
B.打针时,针刺手而手不缩,说明大脑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
C.打针时,小科感觉到的疼痛是在⑧处形成
D.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5.小虞同学感冒后在家休息,他每隔一段时间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其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在
15点后小虞服用退烧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虞的体温并不恒定不变,而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B.小虞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中
C.小虞在点发烧期间,体内的产热大于散热
D.小虞体温恢复正常安静休息时,体内产热主要器官是内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题,每小空2分,共26分)
16.(6分)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如图为神经元结构的模式图。
(1)结构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将冲动从细胞体传出的结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3)下列细胞中属于神经元的是__________。
①感光细胞
②胰岛细胞
③味觉细胞
17.(4分)登山运动时,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以适应不同强度的运动。下图是部分的生理调节过
程。
①由上图可知,在肌肉运动强度调节的过程中,人体参与的系统有 (写出两个)。
②结合上图小明认为肾上腺素也参与了以上的调节,下列事实支持小明观点的有 (多选)。
A.肾上腺素能刺激心血管系统,使心跳加快
B.肾上腺素使支气管扩张,增加肺部通气量
C.肾上腺素能提高注意力,对记忆的形成和巩固有重要作用
D.肾上腺素能抑制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减少食欲
18.(6分)如图甲所示为捕蝇草,在叶的顶端长有一个酷似“贝壳”的捕虫夹,捕虫夹上有感觉毛,
其基部有感觉细胞。如图乙所示,当有昆虫闯入时,会推动感觉毛并压迫基部的感觉细胞,感觉细胞便会发出一股微弱的电流,捕虫夹上内侧的细胞得到电流,其液泡会快速失水收缩,使得捕虫夹向内弯,闭合夹住闯入的昆虫。
(1)捕蝇草这种捕捉昆虫的反应属于植物的__________(选填“向性”或“感性”)运动。
(2)捕蝇草的这种快速反应机理类似动物的神经调节,捕虫夹上的感觉细胞类似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__。
(3)捕虫夹捕虫时的弯曲原因不同于植物向光弯曲生长,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
19.(4分)瘦素是人体特定的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激素,科研人员发现这种激素参与调节糖、脂肪和
能量代谢,可以让人产生饱腹感,其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1)人体进食后,脂肪组织会分泌瘦素,由血液循环运送到下丘脑,位于此处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经神经传至饱中枢,进而发出指令减少进食。完成这一生理过程的结构为__________
(2)健康人在进餐后,体内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可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等物质,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据此推测,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时,有助于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
20.(6分)胰岛素的发现经历了百余年时间。
材料一:1776年,马修通过实验发现糖尿病人的尿液和血液都是甜的。
材料二:1889年,科夫斯基发现狗的胰腺里含有一种能维持血糖浓度正常的物质。
材料三:1921年,班廷从狗的胰腺中提取到低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在之后的胰岛素提取研究中,科利普将捣碎的猪胰腺与稀的酒精溶液混合,当他继续添加酒精至一定量后,发现原先溶解在溶液中的胰岛素析出,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胰岛素。
材料四:1965年,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从马修的实验可知,糖尿病人的血糖含量应是右图中的__________
(2)从科利普的实验推测,胰岛素的溶解能力与__________有关。
(3)医学的进步源于一代代人不懈地努力。通常一次注射的胰岛素在体内的作用时间为24小时左右,只能暂时性的控制血糖,为达到根治糖尿病的目的,下列研究方向合理的是__________(可多选)
A.研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机理,以确定治疗方案
B.研究利用细菌产生胰岛素的基因技术,以提高胰岛素的产量
C.研究诱导普通细胞分化成胰岛细胞的技术,使患者胰岛素分泌增加
D.研究延长人工合成的胰岛素在体内的作用时间,以减少注射胰岛素的频率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3题,每小空2分,共24分)
21.(10分)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A.B二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B盆蚕豆幼苗的暗
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A,B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2)根据学过的知识,解释B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
(3)若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亦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C所示。当图C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
(4)若将A盆蚕豆幼苗横向放置(与地面平行),你预测的蚕豆幼茎生长方向是 ,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蚕豆幼茎对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都属于植物的 。这种特性也可以称为生物的应激性。
22.(8分)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就可能形成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
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 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 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1)a步骤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_________。
(2)在该探究方案中如何设置乙鼠b 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4)在理论上,为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__________。
23.(6分)有些人会在晚上睡前使用手机玩游戏、看新闻等,这样的习惯好吗 研究人员对睡前使用
手机是否会影响睡眠,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在某大学中选取有睡前使用手机习惯的健康大学生200名,随机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睡前1小时,甲组使用手机,乙组_____?_____。
③持续监测两组大学生的入睡时间和睡眠质量指数。30天后,统计数据如下:
(注:睡眠质量指数越低,睡眠质量越好)
(1)将步骤②中乙组的“ ”处补充完整:_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研究人员可以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
(3)研究发现,褪黑素是人体分泌的一种促进睡眠的激素。褪黑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光信号)分泌受抑制,晚上(暗信号)分泌活跃。下图表示暗信号条件下,人体褪黑素分泌调节的过程。
由此可知,睡前使用手机会对睡眠造成影响的原因是_________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有4题,共20分)
24.(4分)人体在感觉饥饿时,若没有补充进食,过段时间后饥饿感又会消失,即我们常说的“饿过
劲了”。人体组织器官是由葡萄糖供能,当血糖浓度较低时,机体发生如图调节,从而使人体的饥饿感消失。
(1)该机体调节过程中,肝脏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
(2)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作用的。此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分泌会__________。
25.(4分)沙漠气温日变化剧烈,一般夏天的午后温度可达到 35 ℃以上甚至更高,夜间温度明显降
低,且沙漠长期干旱少雨。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骆驼表现出了一些适应上述沙漠环境特点的生理行为。如:
①白天高温时段,骆驼会停止活动;
②骆驼体温昼夜的变化幅度如图所示,较其它哺乳动物要大。
请结合体温调节知识分析上述生理行为有利于骆驼适应沙漠昼夜温差大、干旱缺水环境的原因。
26.(6分)甲钴胺是维生素B12衍生物。为了研究甲钴胺对受损神经结构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某研究
小组选取30只神经受到相同损伤的实验鼠。将实验鼠随机分成3组,每天分别定时注射1次不同浓度的甲钴胺溶液。8周后,测量切面愈合处神经髓鞘横截面积和髓鞘壁厚度,以及神经冲动传导速度,获得如下表所示数据。请回答问题: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髓鞘横截面积(mm2) 髓鞘壁厚度(mm) 神经冲动传导速度(m/s)
A组 60μg/mL的甲钴胺 13.3 1.1 30
B组 20μg/mL的甲钴胺 9.5 0.8 25
C组 ① 5.7 0.6 20
(1)为了形成对照,C组大鼠注射的①应为__________。
(2)实验中每组大鼠的实验数据需要求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甲钴胺溶液可以________________。
27.(6分)各种植物的开花都要求一定的黑暗和光照时间,但“影响开花的关键性因素是黑暗期的长
短,还是光照期的长短”并不明确,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苍耳需要每天
短于16h的日照才能开花,若日照时间长于16h就不开花,16h的光照是一个临界点,20世纪30年代,有人将苍耳置于不同组合的光照期和黑暗期中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a~f)(□光 ■暗 +开花 -不开花)
(1)如图所示实验中,各组处理的差异(变量)是 根据本实验的结果,你认为可以对前人的认识作何修正 。
(2)有人进一步对此实验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做了如图g-m所示的实验。该实验 (是或否)支持你的上述结论。请阐述理由。 。
(3)进一步的实验(如图n-p)发现,在实验n处理的黑暗期中插入一段时间的光照,即使是极短的瞬间,植物也不能开花,而实验p处理的光照期向插入一段黑暗期,植物能够开花,图n、p实验时未显示其对照组处理情况,请何参照,n、p画出对照组的处理。
2024年八上第三章单元测试卷(试卷+答题卷+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A B C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C D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题,每小空2分,共26分)
16.(1)树突;
(2)④;
(3)①③。
17.(1)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 (2)AB
18.(1)感性
(2)感受器
(3)单侧光照射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19.(1)反射弧 (2)抑制
20.(1)甲
(2)溶剂的性质(或溶剂的种类或酒精溶液的浓度)
(3)AC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3题,每小空2分,共24分)
21.(1)单侧光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2)单侧光使蚕豆幼苗产生的生长素在体内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多而向光侧少)
(3)直立生长
(4)向上弯曲(或背地生长) 感应性
22.(1)避免小鼠自己分泌的胰岛素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2)定时喂全营养饲料,给乙鼠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或:定时喂等量含胰岛素的全营养饲料)
(3)(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口服胰岛素不起作用。
(4)每组多用几只小鼠防止实验的偶然性。
23.(1)不使用手机
(2)睡前使用手机会影响睡眠,入睡时间变长,睡眠质量变低。
(3)手机的光信号会使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受抑制。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有4题,共20分)
24.(1)效应器 (2)减小
25.骆驼停止活动,减少热量的产生,白天体温升高,增加直接散热,同时减少(避免)汗液蒸发,
避免水分散失过多,夜间体温降低,减少与环境的温差,避免散热过多
26.(1)生理盐水
(2)减小实验误差
(3)促进受损神经结构和功能恢复
27.(1)黑暗期长短;影响苍耳开花的关键因素不是光照时间短于16 h而是每天长于8h的黑暗(苍
耳开花不仅需要每天短于L6h的光照还要长于8 h的黑暗)
(2)是;由g~m可知,决定苍耳开花的关键因素是黑暗期的长短而不是光照期的长短
(3)
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八上第三章单元测试卷(试卷+答题卷+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A B C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C D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题,每小空2分,共26分)
16.(1)树突;
(2)④;
(3)①③。
17.(1)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 (2)AB
18.(1)感性
(2)感受器
(3)单侧光照射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19.(1)反射弧 (2)抑制
20.(1)甲
(2)溶剂的性质(或溶剂的种类或酒精溶液的浓度)
(3)AC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3题,每小空2分,共24分)
21.(1)单侧光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2)单侧光使蚕豆幼苗产生的生长素在体内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多而向光侧少)
(3)直立生长
(4)向上弯曲(或背地生长) 感应性
22.(1)避免小鼠自己分泌的胰岛素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2)定时喂全营养饲料,给乙鼠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或:定时喂等量含胰岛素的全营养饲料)
(3)(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口服胰岛素不起作用。
(4)每组多用几只小鼠防止实验的偶然性。
23.(1)不使用手机
(2)睡前使用手机会影响睡眠,入睡时间变长,睡眠质量变低。
(3)手机的光信号会使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受抑制。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有4题,共20分)
24.(1)效应器 (2)减小
25.骆驼停止活动,减少热量的产生,白天体温升高,增加直接散热,同时减少(避免)汗液蒸发,
避免水分散失过多,夜间体温降低,减少与环境的温差,避免散热过多
26.(1)生理盐水
(2)减小实验误差
(3)促进受损神经结构和功能恢复
27.(1)黑暗期长短;影响苍耳开花的关键因素不是光照时间短于16 h而是每天长于8h的黑暗(苍
耳开花不仅需要每天短于L6h的光照还要长于8 h的黑暗)
(2)是;由g~m可知,决定苍耳开花的关键因素是黑暗期的长短而不是光照期的长短
(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