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晕下册14.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晕下册14.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2 21:0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辩”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决”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说故事内容。
4.能了解《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并知道他们说明观点的依据。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出故事内容。
能了解《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并知道他们说明观点的依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了解孔子
1.出示,指名读。问:你们知道这些名言是谁说的吗?你对孔子了解多少?(指名回答交流)
2.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和孔子有关的文言文--《两小儿辩日》。
3.师板书课题,辩字用红色,学生跟着书空。
大家一起来写一写“辩”字,它是左中右结构,左边的“辛”为了给右边的让地方,最后一笔的竖变成了撇。这个字的中间是言字旁,大家猜一猜它和什么有关呢?你还能说出哪些和这个字相近的字呢?他们又和什么有关呢?(指名回答,预设板书:辨)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齐读课题,然后通过对“辩”字的字形分析比较,引导学生理解课题中“辩”的意思,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题目的意思。)
二、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出示词语,指名读正音。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重点指导:孰为汝多知乎?
2.这些词语大家会读了,现在我们把他们放回到课文中来读一读吧。请大家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指名读,生评价。
3.师:读文言文,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读对停顿,读出节奏。出示带停顿的课文,学生根据要求再次自由读文。指名读,生评价。
(设计意图:古文的学习,先要读通、读熟,再求理解、翻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由于有注释的帮助,本篇古文学生基本上能够自己读懂,当学生对个别句子的理解不到位时,教师再进行适当的点拔。此环节的教学,教师应当相信学生,积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
三、回顾学习方法,了解文言文大意
1.同学们,怎样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呢?请大家回忆以前学过的方法。可以同桌之间说一说,也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回忆总结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结合插图,组词释义,古今对照、借助工具书,向别人请教等)
2.请大家运用刚才回忆的方法互相说一说这则文言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说,学生评价。再找学生讲。
3.再读课题,你觉得这则文言文的精髓在哪个字上?(辩)“辩”是什么意思?(争辩、辩斗、争论等)
4.既然辩是精髓,那两小儿在辩什么?请大家再读课文,画出两小儿辩的内容自己读一读。
根据理解再次齐读,问:两小儿的观点各是什么?他们用什么样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你们看到过这种现象吗?你们感受到过吗?)
四、指导朗读,“辩”出味道
过渡:一个说早上近中午远,一个说早上远中午近,两小儿各说各的观点,各说各的理由谁也不服气谁,谁也不肯善罢甘休,因此他们开始了辩斗。
1.同桌之间分角色“辩斗”,可以用自己的话斗,也可以用书中原句。
2.挑选一组同桌展示。
师: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辩斗的?能否让我们听到两小儿的辩斗?
师:他们辩斗的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
师:辩斗时俩人得面对面,你们俩辩是辩了,就是没有斗起来。
师适时点拨:辩斗不是吵架,既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又要说清自己的理由。
3.师生互演。
教师注意自己的语言、语速等。适当加入:非也、非然也、此言差矣、非也非也等。
4.全班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
一儿曰、一儿曰、一儿坚持曰、一儿毫不示弱曰、一儿瞪着眼睛曰、一儿扯着嗓子曰、一儿双手叉腰曰··....
这就叫-辩斗。
(设计意图:“辩斗”这一环节巧妙地再现故事的情境,使平面的、静止的文本变得可感可触;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不仅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激活思维,发展语言,同时也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和感悟。)
5.这样辩斗下去谁也说服不了谁,怎么办呢?此时,孔子东游至此,两小儿正僵持不下,会怎么做?(向孔子请教。)孔子能答出这个问题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6.出示“孔子不能决也。”理解“决”的意思。引导学生说说是怎么理解的?
7.孔子不能回答两小儿的问题,他会怎么说?假如你是孔子,你会对两小儿说些什么?(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可以用现代的白话文孔子说,也可用文言文孔子曰。)
预设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预设2:你们两个都说的有道理,都是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预设3:孺子可教也。
......
8.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学生接读。谁说你知识渊博呢?谁说你学富五车呢?原来你也不知道呀!两小儿笑曰:-再次接读。
理解:孰为汝多知乎?
(设计意图:评价的目的在于能够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能力,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对作品思想内涵的感悟能力。因此,让学生谈谈两小儿和孔子,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和表达欲望。当学生理解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之后,就可以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学以致用,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五、了解科学,探求真知
过渡:在两千多年前,由于科技落后,连知识渊博的孔子也不知道两小儿辩斗的答案。
启发思考:到底是早上的太阳离人近还是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呢?
总结:然而在在两千多年前科技落后的情况下,两小儿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出自己的观点,辩论的如此精彩,是因为他们用具体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而且还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故事读到这,你从中收获了什么?
预设1:做人要像孔子一样实事求是。
预设2:要像两小儿一样有探索精神,而且要学习他们用生活经验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方法。
......
3.介绍《列子·汤问》,推荐阅读。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辨
近大 远小
远凉 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