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24版七上历史期中复习梳理课件 第一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2024版七上历史期中复习梳理课件 第一单元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22 20:5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统编2024七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七上历史精彩课堂 期中复习课件
期中复习梳理课件
第一单元
1
单元坐标轴
2
知识框架图
3
重难点突破
4
聚焦中考
目录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单元总结
趋势与特征:
1.政治:史前时期产生原始民主的禅让制。
2.经济:进入早期农业文明时代,人们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制作磨
制石器,烧制陶器,过定居生活。
3.民族关系:以炎黄部落为主体的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华夏
族。
4.文化: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代表。
续表
1.我国境内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和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的重要代表。
阶段 特征 代表 生活年代 发现地点 文明 进程 生产、生活状况
古人类 元谋人 距今约 170万年 云南元谋 旧石 器时 代 能够制作和使用
工具
阶段 特征 代表 生活年代 发现地点 文明 进程 生产、生活状况
古人类 北京人 距今约 70万—20万 年 北京周口店 龙骨山上 旧石 器时 代 结成群体生活在
一起;会使用火
山顶 洞人 距今约 3万年 北京周口店 龙骨山顶部 的洞穴 过集体生活;可
能已经知道人工
取火
续表
阶段 特征 代表 生活 年代 发现地点 文明 进程 生产、生活状况
原始 居民 河姆 渡人 距今约7 000年 浙江余姚河 姆渡 (长江流 域) 新石 器时 代 种水稻;住干栏式
房屋;挖木结构水
井;饲养猪、狗;
会制作陶器、玉
器、乐器;会雕刻
阶段 特征 代表 生活 年代 发现地点 文明 进程 生产、生活状况
原始 居民 半坡人 距今约6 000年 陕西西安东 部半坡村 (黄河流 域) 新石 器时 代 种植粟、黍;住半
地穴式房屋;饲养
猪、狗;会制作彩
陶;会纺织、制衣
续表
阶段 特征 代表 生活 年代 发现地点 文明 进程 生产、生活状况
早期 国家 良渚 古城 距今约5 300— 4 300年 浙江余杭 (长江下 游) 新石 器时 代 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
组成;有水利系统、大
型广场和高等级建筑,
这些发现反映了良渚社
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
组织能力。
续表
阶段 特征 代表 生活 年代 发现地点 文明 进程 生产、生活状况
早期 国家 良渚 古城 距今约5 300— 4 300年 浙江余杭 (长江下 游) 新石 器时 代 贵族墓地和普通墓地对
比鲜明,说明当时的社
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

续表
阶段 特征 代表 生活 年代 发现地点 文明 进程 生产、生活状况
早期 国家 陶寺 古城 距今约4 300— 4 000年 山西襄汾 (黄河中 游) 新石 器时 代 宫城围墙环绕;墓葬差
别明显,阶级分化严
重;出现书写符号;天
文历法疑似出现
续表
2.史料及其分类。
第一手史料 (直接史料) 实物史料 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如建筑
物、遗址、遗迹、出土文物等
图片、影像 史料 如新闻图片、照片、纪录片等
第二手史料 (间接史料) 文献 (文字)史 料 指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史实的资料,如
官修私修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志、
传记谱牒、报刊、信件等
口述史料 又称口碑史料,是指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
来的资料,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史
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
访录等
续表
总结 口述史料可以弥补文献(文字)史料的不足,实物
(文物)史料可以验证文献(文字)史料记载的真实性,
纠正文献(文字)史料的错误,还可以填补文献(文字)
记载的空白。史料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共同印证历史史实
续表
了解历史 的途径 (1)去图书馆或相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图片史
料等
(2)调查访问、采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口述史料
(3)观看纪录片等影视资料
(4)考察遗址、遗迹,参观博物馆等
(5)现场考古(或考古现场实际复原)
续表
1.(2024·甘肃兰州中考)我国学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出了古人类
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这说明元谋人( )
A
A. 已经能制作和使用工具 B. 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C. 已经进入磨制石器时代 D. 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2.(2024·湖南怀化中考)考古学家在某一早期人类遗址中发现了一
些古人类头骨化石,这些头骨具有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等
特征;遗址中还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用火痕迹。该早期人类是
( )
B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3.(2024·湖北武汉中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参观河姆渡遗址时
曾说,河姆渡的先民开拓了人类的稻作文明史,表明浙江余姚是中华
文明发祥地之一。这反映了( )
D
A.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B. 手工业成为当时主要的生产部门
C. 河姆渡居民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D. 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起源地之一
4.(2024·四川宜宾中考改编)文物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下图所示的
文物可研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 骨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陶 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
稻谷
B
A. 早期人类起源 B. 原始农耕生活
C. 远古炎黄联盟 D. 早期国家产生
5.(2024·山东滨州中考)约一万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
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
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下列遗址中能证实这一说法的是( )
D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山顶洞人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6.(2024·甘肃金昌中考)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
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
是( )
D
A. 建筑技术的进步 B. 生活方式的转变
C. 饲养水平的提高 D. 生产工具的改进
7.(2024·河南中招)有学者说,在我国史前时期的各个文化区中,
中原有“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扮演了中华文明“大熔炉”的角色。
该学者肯定了中原文化区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 )
B
A. 产生时间最早 B. 居于核心地位
C. 发展相对独立 D. 体系最为完备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