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统编2024七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七上历史精彩课堂 期中复习课件
期中复习梳理课件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二单元总结
趋势与特征:
1.政治:①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进入奴隶社会时期;②进入春秋
战国后,诸侯争霸、大国兼并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2.经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社会生产力提高,推动
经济大发展,引发制度变革。
3.文化:①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等为显著标志的文明成就;②百
家争鸣,思想文化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在各个领域的主
要表现。
(1)经济:铁器牛耕广泛使用,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封建经济
产生,旧的土地制度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并通过各国变法最终
确立下来。
(2)政治:诸侯争霸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随着新兴地主阶级
力量的壮大,他们先后在各诸侯国开展了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度。
(典型代表:商鞅变法)
(3)军事: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频繁,社会动荡。
(4)思想:社会的变革促使思想界空前活跃,各学派纷纷著书立
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5)民族关系: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民族长期交往和斗
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1.(2024·湖北荆州中考)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
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
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二里头遗址反映出
( )
A
A. 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 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C. 西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王朝 D. 东周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2.(2024·福建中考)西周时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
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周王
的这一举措旨在( )
C
A. 发展农业生产 B. 提高军队实力
C. 巩固国家统治 D. 加强封建专制
3.(2024·江苏苏州中考)下表为春秋战国铁器出土情况对比。由此
可知,当时( )
铁器出土地点 铁器数量/件 铁农具数量/件
广西平乐银山岭 181 91
河南辉县固围村 93 58
长沙衡阳61座楚墓 70余 17
辽宁抚顺莲花堡 80余 68
山西长治分水岭 36 21
A. 铁器使用区域较为广泛 B. 铁农具制造技术成熟
C. 南方冶铁业较北方发达 D. 铁主要用于制造农具
√
4.(2024·安徽中考)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认
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可知,二人都主张( )
B
A. “无为而治” B. 因势而变
C. “兼爱”“非攻” D. 尊卑有序
5.(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思想家
是( )
A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
6.(2024·广东深圳中考)颜渊曾说,学了满身本领,但是如果违背
了道德,宁肯藏而不用。这体现了他( )
B
A. 尊崇自然 B. 仁德为先 C. 学以致用 D. 以法治国
7.(2024·河南中招)殷墟出土了大量的贝,商朝时期的一些文字都
含“贝”字(见下表)。据此判断,“贝”在商朝应该是( )
甲骨文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对应汉字 贝 买 贯 宝
A
A. 货币 B. 礼器 C. 食器 D. 酒具
8.(2024·湖南衡阳中考)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第一
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集中表现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
的集中表现则是( )
B
A. 磨制石器 B. 青铜铸造 C. 彩色陶器 D. 瓷器烧制
9.(2024·江苏扬州中考)《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见下图)。据此可知,当时的青铜
器( )
A
青铜胄
(防护工具)
铜簋(盛放粮食
器具)
铜卣(盛酒器)
铜刀(切割工具)
A. 种类丰富 B. 功能单一 C. 工艺简单 D. 象征皇权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