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语文
园地三
交流平台
学习了这个单元,我知道了要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如,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
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如,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读《竹节人》,有关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部分内容,浏览一下就可以了。
学习了这个单元,我知道了要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如,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
请你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说说你的收获吧!
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跟阅读目的不相关的材料可以不仔细读。
掌握“有目的地阅读”策略,逐渐养成习惯。
“有目的地阅读”基本策略
明确阅读文章的目的和任务
①大致浏览文章,根据阅读任务确定相关段落和内容;
②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找出中心句、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
查找其他资料,整合信息,解决问题,完成阅读任务
首先:
然后:
最后:
词句段运用
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读一读,试着写一写类似的情景。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动作描写,正面写出了人物对某一事物的入迷。
从侧面写出了同学们的入迷。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作者抓住“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探过来”4个关键词语,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观战人入迷的情景。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塑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舒了口气。
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巧用“……”“—”,写出罗丹塑像时的认真态度和入迷的情景。
三个片段都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入迷,有的片段还抓住了人物嘴里发出的声音、脸上的神态,或通过旁观者的感受来表现人物的入迷,还有的片段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入迷。
总结特点
1.写出当时人物的语言。
2.写出当时人物的神态。
3.写出当时人物的动作。
4.写出周围人的反映。
5.用环境描写进行侧面烘托。
点拨小结
语言
动作
表情
场面
班上的同学都是什么迷?书迷?体育迷?手工迷?画画迷?你一定能找出那么一两位对某件事着迷的人。试着回忆一下类似的情景,写一写你的同学。
看书入迷: 他仔细地盯着书,细细地品读着书中的内容。他有时开心地笑着,有时眉头紧蹙,好像要哭的样子;有时又深深地叹气,令人捉摸不定,好像已经与书中的世界融为一体。书中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话都牵动着他的喜怒哀乐,使他沉溺其中。每读完一篇,他就轻轻地合上书本,闭上眼睛陷入沉思,似乎是在回味书中的那个世界。
听故事入迷:小亮瞪着眼睛听得入迷,直到故事讲完,还在呆呆地望着前方,同伴用手捅了捅他的胳膊,他才如梦初醒,眨眨眼睛,傻傻地笑了笑。
抓蝴蝶入迷: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
读下面的例句,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选择一个话题,用这种方法说一说。
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
..
..
..
删去加点的部分,再来读一读,看看和原句有什么区别。
加上“一是、二是、三是、四是”这些词语,可以有条理地说明理由,表达观点。
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观点表达清楚,便于读者抓住要点
理由表达有序,条理分明
点拨小结
总分结构,先总说,再分说;
有序地列举出相关条件,逐条说明;
“一是”“二是”等几个条件之间用分号隔开。
“一是……二是……三是……四是……”分条列出了四个条件,让人一目了然。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说明理由,表达观点哟!下面两种情境中,你会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呢?试着写一写吧!
情境一:竞选班级劳动委员!
情境二:请求妈妈允许自己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
我觉得担任劳动委员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素质:一是热爱劳动;二是有强烈的责任感,热心地为班集体做贡献,能够为老师和同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三是有一定经验。我觉得自己非常符合以上几点,可以胜任劳动委员这一职务。
竞选班级劳动委员
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
亲爱的妈妈,我希望每周三放学后能踢一会儿足球。踢足球有很多好处:一是能有效地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使肺活量增强;二是能强化腿部的骨骼,使骨骼更结实粗壮;三是能提高免疫力,使身体更健康。最后,我向您保证,我一定会按时完成作业,绝对不会影响我的功课。请您答应我的请求吧!
日积月累
春 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xī
sì
bīn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1130年~1200年),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天气、地点
欣喜之情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泗水】河川名,暗指孔门。【滨】水边,河边。
天气风和日丽,我到泗水边去欣赏风景。春回大地,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注释
翻译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赞叹。
【等闲】平常、轻易。
谁都可以轻易地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翻译
诗歌大意
我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来到泗水边观花赏草,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到处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本诗描写了春天的美景,既写出了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赏析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浅显明白,写的是诗人游春踏青时的所见所感,赞美春天的勃勃生机。但是如果我们联想到朱熹是宋代理学家,就会发现他写的诗蕴含着一些深刻的哲理。其实这首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儒家),因为春秋时期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因此所谓“寻芳”指的是求圣人之道。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万紫千红”则比喻儒学的丰富多彩。这首诗实则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主题总结
此诗表面上看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拓展
朱熹的诗多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下面两首诗我们曾经学过,你知道其中蕴含的哲理吗?请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
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