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图形(课件+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探索图形(课件+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0-22 20:15:49

文档简介

探 索 图 形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44页《探索图形》
学情分析
1.学生在这节课学习之前对正方体的基本特征、棱长、表面积、体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但是学生的空间观念普遍比较差,由二维的学习过度到三维,学生还是不适应,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2.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顶点位置,一共有8个,这个问题学生比较容易发现,易于理解。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棱上,一共有多少个,学生也能通过观察实物数出结果。至于一面涂色的情况,学生可以数出来,但不容易发现规律。没有涂色的情况,可能是最难的,学生无法凭肉眼看到,须凭借联想和想象才能得出结果,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教学中必须要借助丰富的表象支撑,借助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找出正方体的涂色规律,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数学能力,解决数学问题。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课,本节课内容安排在第二学段,属“综合应用”这一主题,是第一学段“实践活动”的发展,同时又是第三学段以“课题”为标志的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在主题模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本节课是在完成《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教学任务后进行的,教学内容分四个层次:即提出问题;探索发现;验证应用和迁移拓展。如何分解教学目标,有效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呢?引发了我的思考。
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尽可能引领学生观察、猜想、验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带领孩子们重点做两件事,一是探索研究方法,二是感知每一类小正方体的位置特征,不要急于带领学生探究涂色小正方体蕴含的数量规律,而是将它留在课后,放手给学生独立研究和归纳总结的机会,以研究方法驱动学生的探索,我相信不同层面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发现。就如同雏鹰学飞,掌握了飞行的方法,天空才是它们探索的极限。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运用合适的策略,发现正方体中分类计数问题的
规律
2.体会数学思想,加深对正方体特征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教学难点:没有涂色小正方体个数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教学准备
1.演示课件;2.小正方体若干。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感知模型
出示一个正方体:你对正方体有什么认识?抽取知识点并板书:8个顶点、12条棱和6个面。
【设计意图:正方体顶点、棱、面的相关知识点的抽取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二、动手实践,方法指导
四人小组合作
(一)拼涂正方体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带吸力的小正方体,拼成大正方体,并要求给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涂上颜色。
(二)拆分正方体
1.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1)是不是所有小正方体都被涂了颜色?
(2)每个小正方体涂色的情况都一样吗?
(3)有什么办法知道每一类小正方体的数量呢?
2.动手操作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拆分大正方体进行研究。有序地拆一拆、分一分、数一数。
(2)分类统计
引导学生将拆分后的小正方体进行分类统计,并完成统计表
棱长 一面涂色 (个) 两面涂色 (个) 三面涂色 (个) 没有涂色 (个)
3 8 12 6 1

(三)观察对比
师:观察顶点、棱、面的数量与一面涂色、两面涂色、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两组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四)再拼正方体
1、初步感知
在对比中,引导学生感知这三类小正方体的数量与正方体顶点、棱、面的数量有关。
2、还原大正方体
(1)四人小组合作把刚才拆分的小正方体还原成大正方体。
(2)引导学生同桌交流:说一说每类小正方体所在的位置及数量。
(3)教师用教具演示、归纳涂色的各类小正方体的数量与顶点、棱、面数量的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从拼到拆再到拼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动作直观,既体会了分类统计的思想,也感知了三面涂色、两面涂色和一面涂色小正方体的位置特征。对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也建立了更加直观的表象,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掌握了研究方法。
三、猜想发现,构建模型
1.猜想发现
(1)课件呈现一个4*4*4的立方体:“你能猜猜这个正方体中这4类小正方体的数量吗?并说说你的想法?”
(2)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课件进行演示(课件剥开),引导学生发现其数量是8个。
完善表格板书:
棱长 一面涂色 (个) 两面涂色 (个) 三面涂色 (个) 没有涂色 (个)
3 8 12 6 1
4 8 2×12=24 4×6=24 8
【设计意图】学生在触觉、视觉的协同活动中,逐步构建了涂色正方体的位置模型,对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位置及形状也有了初步的空间表象。
2.应用构建
(1)小组合作拼2*2*2的立方体
在3*3*3的立方体中选择合适的小正方体,拼成这样一个表面都涂色的正方体(课件呈现一个2*2*2的立方体)。并说说选择的理由。
【设计意图】全体学生充分经历了拼涂-观察-想象的过程,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发现每类小正方体的位置特征,在数与形的结合中领悟研究方法,为后续探究数量规律及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1.你有什么收获?
2.用什么方法研究?
3.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
附板书设计
探 索 图 形
顶点 棱 面
8个 12条 6个
棱长 三面涂色(个) 两面涂色(个) 一面涂色(个) 没有涂色(个)
3 8 12 6 1
4 8 2×12=24 4×6=24 8(共17张PPT)
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探索图形
活动一:回顾旧知,感知模型
实践过程
拼涂正方体
活动二:动手实践,方法指导
实践过程
拼涂正方体
活动二:动手实践,方法指导
实践过程
拼涂正方体
活动二:动手实践,方法指导
实践过程
拆分正方体
是不是所有小正方体都被涂了颜色
每个小正方体涂色的情况都一样吗?
有什么办法知道每一类小正方体的数量呢?
拼涂正方体
活动二:动手实践,方法指导
实践过程
拆分正方体
观察对比
拼涂正方体
活动二:动手实践,方法指导
实践过程
拆分正方体
都是一样的。
涂色的3类小正方体的数量
分别和正方体的顶点、棱和
面的数量是一样的。
再拼正方体
观察对比
拼涂正方体
活动二:动手实践,方法指导
实践过程
拆分正方体
再拼正方体

观察对比
拼涂正方体
活动二:动手实践,方法指导
实践过程
拆分正方体


猜想发现
活动二:动手实践,方法指导
实践过程
猜想发现
活动二:动手实践,方法指导
实践过程
猜想发现
活动二:动手实践,方法指导
实践过程
猜想发现
活动二:动手实践,方法指导
实践过程
猜想发现
活动二:动手实践,方法指导
实践过程
拼涂
观察
想象
猜想发现
活动三:应用构建,拓展延伸
实践过程
应用构建
1.你有什么收获?
2.用什么方法研究?
3.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
畅谈收获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