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二期中冲刺卷一
选择题
1.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在杭州举行,下列历届亚运会会徽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2.下列条件中,可以判定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
A., B.
C. D.三个角的度数之比是
3.下列每组数分别表示三根木棒的长,将它们首尾连接后,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是( )
A.1,2,3 B.1,2,4 C.2,3,4 D.2,2,4
4.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
A. B. C. D.
5.如图,△ABC中,D为AC的中点,CE⊥AB于点E,若DE=3,AE=5,则CE=( )
A.3 B.4 C. D.
6.如图,C为线段上一动点(不与A,E重合),在同侧分别作等边和等边,与交于点O,与交于点P,与交于点Q,连接,则有以下五个结论:①;②;③;④;⑤.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7.如图,是等边三角形,是边上的高,点E是边的中点,点P是上的一个动点,当最小时,的度数是( ).
A. B. C. D.
8.如图,已知Rt,Rt,Rt,其中点F,G,H分别为斜边BC,BA,AC的中点,连结DG,AF,EH.则线段DG,AF,EH的数量关系是( )
A. B.
C. D.
9.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直线a,b,c分别通过A、D、C三点,且a∥b∥c.若a与b之间的距离是5,b与c之间的距离是7,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 )
A.148 B.144 C.74 D.70
10.如图1,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把较小的两个正方形按图2的方式放置在大正方形内,记四边形ABCD面积为S1,四边形CDEG的面积为S2,四边形GFKH的面积为S3,四边形CGHP的面积为S4,若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 )
A.S1 B.S2 C.S3 D.S4
二、填空题
11.若等腰的两条边长为6和2,则周长为 .
12.命题“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逆命题是 .
13.如图,C、E和B、D、F分别在∠GAH的两边上,且AB=BC=CD=DE=EF,若∠A=18°,则∠GEF的度数是
14.如图,在RtABC与RtDCB中,已知∠A=∠D=90°,为了使RtABC≌RtDCB,需添加的条件是 (不添加字母和辅助线).
15.如图,中,,于点,平分,交与点,于点,且交于点,若,,则 .
16.如图,中,,,,三条角平分线交于点O.的面积等于9,则的面积 .
17.如图,在等腰中,点是底边BC边的中点,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若,则的最小值= .
18.如图,点P是在正内一点.,,,将线段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连接、,四边形的面积为 , .
三、计算题
19.(1)解不等式:;
(2)解不等式组:.
四、证明题
20.如图,点E,F在CD上,AC∥BD,AC=BD,CF=DE.
求证:△AEC≌△BFD.
21.在由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建立直角坐标系,△ABC的位置如图所示.
(1)试在网格图中画出△A1B1C1,使△A1B1C1与△ABC关于x轴对称.
(2)在x轴上找一点P,使得PA+PB最小
22.在Rt△ABC中,∠ACB=90°,M是边AB的中点,CH⊥AB于点H,CD平分∠ACB.
(1)求证:CD平分∠MCH;
(2)过点M作AB的垂线交CD的延长线于点E,
①求证:CM=EM;
②△AEM是什么三角形?证明你的猜想.
23.污水治理,保护环境,某市治污公司决定购买A,B两种型号污水处理设备共12台,已知A,B两种型号的设备,每台的价格,月处理污水量如表:
A型 B型
价格(万元/台) a b
处理污水量(吨/月) 220 180
经调查:购买一台A型设备比购买一台B型设备多3万元,购买1台A型设备比购买3台B型设备少3万元.
(1)求a,b的值;
(2)经预算:市治污公司购买污水处理设备的资金不超过50万元,你认为该公司有哪几种购买方案
(3)在(2)问的条件下,若每月要求处理的污水量不低于2260吨,为了节约资金,请你为治污公司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买方案.
24.如图,△ABC中,∠C=90°,AC=8cm,BC=6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1时,求△PBC的面积.
(2)当t为何值时,CP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并求出此时CP的长;
(3)当t为何值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A.∵,,
∴,
∴∠A≠∠B≠∠C,
∴不是等腰三角形,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
∴设∠A=x,∠B=2x,∠C=3x,
∵,
∴x+2x+3x=180°,
解得:x=30°,
∴∠A=x=30°,∠B=2x=60°,∠C=3x=90°,
∴∠A≠∠B≠∠C,
∴不是等腰三角形,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
∴,
∴解得:,
∠B+∠C=180°-60°=120°,
无法判断与的大小,
∴不是等腰三角形,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三个角的度数之比是,
∴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2x,2x,x,
∴2x+2x+x=180°,
解得:x=36°,
∴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2x=72°,2x=72°,x=36°,
∴是等腰三角形,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内角的和等于180度”可列方程求出各内角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可求解.
2.【答案】C
【解析】【解答】A、 ,不能组成三角形,故A选项错误;
B、 ,不能组成三角形,故B选项错误;
C、 ,能组成三角形,故C选项正确;
D、 ,不能组成三角形,故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逐一判断即可.
3.【答案】D
【解析】【解答】解:根据图示,小手盖住的点在第四象限,第四象限的点坐标特点是:横正纵负;分析选项可得只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小手盖住的点在第四象限,第四象限的点坐标特点是:横正纵负。
4.【答案】D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CE⊥AB,
∴∠AEC=90°,
在Rt△AEC中,
∵点D是斜边AC的中点,且DE=3,
∴AC=2DE=6,
由勾股定理得.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由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AC=2DE=6,进而在Rt△AEC中,利用勾股定理可算出CE的长.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 在Rt△ABC,Rt△DBA,Rt△EAC中,∵点F,G,H分别为斜边BC,BA,AC的中点,
∴AB=2DG,AC=2EH,BC=2AF,
∵∠BAC=90°,
∴AB2+AC2=BC2,
∴(2DG)2+(2EH)2=(2AF)2,
∴AF2=DG2+EH2,
故答案为:C.
【分析】分别用DG、EH、AF表示AB、AC、BC,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如下图:过A作AM垂直直线b于M,过点D作DN垂直直线c于点N,则
因为b∥c,
所以
所以即
又因为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 ,
所以
所以
在和中,
所以
所以,
又因为a与b之间的距离是5,b与c之间的距离是7 ,
所以
在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
故答案为:C.
【分析】过A作AM垂直直线b于M,过点D作DN垂直直线c于点N,然后通过正方形的性质和平行直线的性质可证得从而用AAS得到则,接下来在运用勾股定理求得CD,即可求出正方形ABCD的面积.
10.【答案】B
【解析】【解答】解:设大正方形面积为c,中正方形面积为b,小正方形面积为a,则:
S1+S阴=0.5(c-a)
S1+S2=0.5b
因为图一通过勾股定理可知,a+b=c,
所以S1+S阴=S1+S2=0.5b,S阴=S2
故答案为:B.
【分析】初中图形面积转化问题涉及到一系列知识点,其中包括几何学和代数学的内容:
复合图形的面积: 问题可能涉及到由多个基本图形组成的复合图形,学生需要学会将复合图形分解成基本图形,并计算各个部分的面积,最后合并得到整体的面积;
相似图形的面积关系: 如果两个图形相似,那么它们的面积之比等于它们的边长之比的平方。这个概念在解决一些图形面积转化问题时可能会用到;
面积的增加和减少: 问题可能涉及到在图形上增加或减少一些部分,学生需要理解这种变化对整体面积的影响;
图形的相对位置: 学生需要理解图形的相对位置,如重叠、相离、内含等,这对于正确计算图形的面积至关重要.
11.【答案】14
【解析】【解答】解:当腰长为6时,三边长为6,6,2,此时6+2=8>6,能构成三角形,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6+6+2=14;
当腰长为2时,三边长为6,2,2,此时2+2=4<6,不能构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14.
【分析】分别以6,2为腰长,结合三边关系求解.
12.【答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析】【解答】解:∵原命题的条件为:两直线平行,结论为:同位角相等.
∴其逆命题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分析】将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互换即得到其逆命题.
13.【答案】90°.
14.【答案】AB=DC(答案不唯一)
【解析】【解答】解:①添加:AB=DC,
∵∠A=∠D=90°,
∴在Rt△ABC和Rt△DCB中
∴Rt△ABC≌Rt△DCB(HL);
②添加:AC=BD,
∵∠A=∠D=90°,
∴在Rt△ABC和Rt△DCB中
∴Rt△ABC≌Rt△DCB(HL);
③添加:∠ABC=∠DCB,
∵∠A=∠D=90°,
∴在Rt△ABC和Rt△DCB中
∴Rt△ABC≌Rt△DCB(AAS);
④添加:∠ACB=∠DBC,
∵∠A=∠D=90°,
∴在Rt△ABC和Rt△DCB中
∴Rt△ABC≌Rt△DCB(AAS);
故答案为:AB=DC或AC=BD或∠ABC=∠DCB或∠ACB=∠DBC(答案不唯一) .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斜边和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或“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并结合题意即可求解.
15.【答案】
【解析】【解答】解:连接BG,
∵AD⊥BC,AB=AC,
∴∠ADC=90°,∠BAD=∠DAC,CD=BD=BC=6,
∵DE平分∠ADC,
∴∠EDG=∠EDC,
∵EF⊥AB,
∴∠AFG=90°,
∴∠FAG+∠AGF=90°即∠FAG+∠DGE=90°,
∵∠DAC+∠C=90°,
∴∠DGE=∠C,
在△DGE和△DCE中
∴△DGE≌△DCE(AAS)
∴DG=CD=6;
∴AD=AG+DG=2+6=8,
在Rt△ABC中
,
,
∴,
解之:,
在Rt△AFG中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BG,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DC=90°,∠BAD=∠DAC,同时求出BD,CD的长,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EDG=∠EDC,利用垂直的定义和余角的性质可推出∠DGE=∠C,利用AAS证明△DGE≌△DCE,可求出DG的长;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FG的长;然后在Rt△AFG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F的长.
16.【答案】
【解析】【解答】解:如图,过点O分别作,,垂足分别为D,E,
∵平分,
∴,
∵的面积等于9,,
∴S△AOC=,
∴解得:,
∵,
∴.
故答案为:.
【分析】过点O分别作,,垂足分别为D,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再由的面积等于9可得关于OE的方程,解方程求出OD=OE的值,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BOC=BC×OD计算即可求解.
17.【答案】
【解析】【解答】解:如图,作BE⊥AC,垂足为E,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
∵AB=AC,
∴AD⊥BC,
∵,点D是底边BC边的中点,
∴,
∴,
则BM+MN所求的最小值.
∵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
∴AD是∠BAC的平分线,
∴ME=MN,
∴BE是点B到直线AC的最短距离(垂线段最短),
∵AB=AC=13,BC=10,D是BC边上的中点,
∴AD⊥BC,
∵AD=12,
∵,
∴13×BE=10×12,
解得:,
∴BM+MN的最小值=,
故答案为:.
【分析】过点B作AC的垂线,说明这条垂线段是BM+MN的最小值,利用面积法求解.
18.【答案】;
19.【答案】(1);(2)
20.【答案】证明:∵AC∥BD,
∴∠C=∠D,
∵CF=DE,
∴CF+EF=DE+EF,即CE=DF.
在△AEC与△BFD中,
∴△AEC≌△BFD.
【解析】【分析】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C=∠D,然后根据CF=DE可证明CE=DF,最后根据“SAS”可证明△AEC≌△BFD即可解答.
21.【答案】(1)
(2)
【解析】【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A、B、C三点关于x轴对称的对应点,再将这三点首尾顺次连接即可.
(2)如图所示首先作B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连接交x轴于点P,P点即为所求.
22.【答案】(1)证明: Rt△ABC中,∠ACB=90°,
∵M是AB边的中点,
∴AM=CM=BM,
∴∠CAB=∠ACM,
∴∠CAB=90°-∠ABC,
∵CH⊥AB,
∴∠BCH=90°-∠ABC,
∴∠CAB=∠BCH,
∴∠BCH=∠ACM,
∵CD平分∠ACB,
∴∠ACD=∠BCD,
∴∠ACD-∠ACM=∠BCD-∠BCH,
即∠MCD=∠HCD,
∴CD平分∠MCH;
(2)解:①∵EM⊥AB,CH⊥AB,
∴EM∥CH,
∴∠HCD=∠MED,
∵∠HCD=∠MCD,
∴∠MCD=∠MED,
∴CM=EM;
②△AE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CM=EM 且AM=CM,
∴EM=AM
∴△AEM是等腰三角形,
∵ME⊥AB,
∴∠AME=90°,
∴△AE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1)要证明 CD平分∠MCH,则需证明∠MCD=∠HCD,因为CD平分∠ACB.所以∠ACD=∠BCD,所以只需要证明∠BCH=∠ACM即可;通过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可得AM=CM=BM,从而得到∠CAB=∠ACM,然后运用等量代换及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证明∠BCH=∠ACM,则可证明结论;
(2)①通过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可以得到EM∥CH,然后运用二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等量代换可得∠MCD=∠MED,从而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CM=EM;
②易得EM=AM,从而得到△AEM是等腰三角形,再根据ME⊥AB,即可证明△AE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3.【答案】(1)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
(2)解:设购买污水处理设备A型设备x台,B型设备(12-x)台,根据题意得,
6x+3(12-x)≤50,
∴x≤
∵x取正整数,
∴x=1,2,3,4
∴12-x=11,10,9,8
∴有四种购买方案:
①A型设备1台,B型设备11台:
②A型设备2台,B型设备10台:
③A型设备3台,B型设备9台.
④A型设备4台,B型设备8台:
(3)解:由题意:220x+180(12-x)≥2260,
∴x>2.5,
又∵x≤
∴2.5∵x取正整数,
∴x为3,4.
当x=3时,购买资金为3×6+9×3=45(万元),
当x=4时,购买资金为4×6+8×3=48(万元),
45<48
∴为了节约资金,应选购A型设备3台,B型设备9台.
【解析】【分析】(1)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求解(2)设购买污水处理设备A型设备x台,B型设备 (12-x)台,根据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并不等式, 根据x取正整数,进而可求解(3)根据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根据x取正整数,进而可求解.
24.【答案】(1)解: 当t=1时 ,PC=2 cm,
所以△PBC的面积
(2)解:∵△ABC中,∠C=90°, AC=8cm,BC=6cm,
∴勾股定理得AB=10cm;
当点P在AB中点时,CP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CP=AB=×10=5cm;
此时点P运动的路程为:8+5=13(cm),
∴t=13÷2=6.5(秒);
(3)解:△BCP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
①如下图所示,如果CP=CB,那么点P在AC上,CP=6cm,此时t=6÷2=3(秒);
如果CP=CB,如果点P在AB上,CP=6cm,如下图所示,作AB边上的高CD,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的面积:即解得:中由勾股定理得
所以BP=7.2,AP=AB-BP=2.8,所以t=(8+2.8)÷2=5.4(秒);
②如果BC=BP,那么点P在AB上,
BP=6cm,则AP=AB-BP=10-6=4(cm),CA+AP=8+4=12(cm),此时t=12÷2=6(秒);③如果PB=PC,那么点P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与AB的交点处,即在AB的中点,则AP=BP=5(cm)此时CA+AP=8+5=13(cm),t=13÷2=6.5(秒);
综上可知,当t=3秒或5.4秒或6秒或6.5秒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得到:t=1时,PC=2 cm,然后代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2) 首先根据勾股定理算出AB的长,由等底同高三角形面积相等可得CP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时,P为AB的中点,然后得到P点运动的总长度,根据路程等于时间乘以速度,即可求解;
(3) △BCP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①如果CP=CB,那么点P在AC上,如果CP=CB,那么点P在AC上,②②如果BC=BP,那么点P在AB上,③如果PB=PC,那么点P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与AB的交点处,即在AB的中点,进行计算求解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