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22 23:2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陕西西安临潼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与真人真马的大小相似,神态逼真,阵容庞大,展现了秦军的磅礴气势。那么秦是如何统一中国的?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的?
一、秦灭六国
1.背景:
(1)人心思安:战国时期广大民众企盼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商鞅变法: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具备了统一的实力;
(3)秦王大略:秦王嬴政即位后,积极筹划统一大计。
任用贤才
2.经过:自公元前230年起,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
3.结果:
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秦朝建立,以咸阳为都城。
4.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目的: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2.内容:
(1)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
秦始皇(前259~前210)
(2)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职责:
行政
军事
监察
九卿:三公之下,分别掌管财政、宫廷等事务。

制、诏

秦始皇为了表示皇帝的独尊地位,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这些规定被历代王朝所沿用。
相关史事
(3)郡县制:在地方,全面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郡和县的长官由朝廷任免。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目的:为了适应全国统一的需要。
2.措施:
(1)文化领域:统一文字,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经济:
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小贴士
度——计算物体长度的单位;
量——测量物体容积的单位;
衡——测量物体质量的单位。
铜量(测容积)
铜权(秤砣)
(3)交通:
陆路: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形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
水路: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今天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材料研读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想一想,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统一文字。
意义: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4)边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派兵统一了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
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万里长城。
东海
陇西
长城
南海
课后活动
皇帝
总揽全国政治、军事、财政一切大权
实行分封制
1.
2.相比其他币,圆形方孔钱铸造用料更少;圆形边缘不易磨损,有利于长期频繁使用,方孔可以用绳子穿起多枚钱币,便于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