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综合检测卷 地理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原卷+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综合检测卷 地理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原卷+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24 08:15:45

文档简介

第四章综合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
(2023年河北唐山期末)河流流经某些区域时,常形成“S”形弯曲的河道,即河曲。图1为我国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河曲景观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河流流经的区域中最易形成河曲的是(  )
A.植被茂密地区 B.地势平缓地区
C.山高谷深地区 D.气候干旱地区
2.若洪水泛滥时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会形成(  )
A.江心洲 B.洪积扇
C.三角洲 D.牛轭湖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河流流经的区域中最易形成河曲的是地势平缓地区,地势平缓处河流以侧蚀为主,下切侵蚀减弱,B项正确。第2题,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若洪水泛滥时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会形成牛轭湖,D项正确。
图2
(2024年河北部分重点高中期末)河漫滩指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的滩地。图2为自东向西流淌的河流河漫滩发育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图中南岸没有河漫滩的原因可能是(  )
A.遭受人为破坏 B.位于凹岸,遭受侵蚀
C.地转偏向力作用 D.位于凸岸,遭受侵蚀
4.图中河漫滩将(  )
A.向北退缩,北岸面积缩小 B.向北退缩,北岸面积扩大
C.向南扩展,北岸面积缩小 D.向南扩展,北岸面积扩大
【答案】3.B 4.D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河段为河曲,由图中指向标可知,河流南岸坡度较陡,应为凹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没有形成河漫滩;北岸为凸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形成河漫滩。B项正确。第4题,该河段为河曲,由图中指向标可知,南岸应为凹岸,易受侵蚀,北岸应为凸岸,易受堆积,随着南岸的不断侵蚀,河漫滩将会向南扩展,河道的北岸泥沙不断堆积,面积扩大,D项正确。
(2023年云南曲靖期末)青弋江位于安徽省南部,发源于黄山,向北流入长江。在早更新世晚期(距今约90万年),黄山北麓发生较大幅度的地壳抬升。图3为青弋江的四个发育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6题。
   
图3
5.推测青弋江的发育过程是(  )
A.b—c—a—d B.c—b—d—a
C.c—b—a—d D.b—c—d—a
6.阶地形成过程中(  )
A.河流凹凸岸发育持续加强 B.河床沉积物颗粒变粗
C.青弋江河谷出现地堑发育 D.河流径流量不断减少
【答案】5.A 6.B [解析]第5题,初期,河流由山口向周边散流,在出山口形成洪积扇,此时河流没有一个稳定的河道,辫状特点突出(b);随着气候变湿,降水增多,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河道,周边的辫状支流减少(c);河道稳定后,侧蚀加强,在冲积扇上,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a);最后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形成阶地(d),A项正确。第6题,阶地的形成过程中,正是地壳抬升期,河流落差变大,流速加快,河流下蚀增强,侧蚀减弱,故凹凸岸不再持续发育,A、C项错误;流速加快,河床沉积物颗粒变粗,B项正确;河流径流量不断减少缺乏依据,D项错误。
图4
(2023年山东聊城期末)我国某区域由于受地层岩性、风力剥蚀等因素的影响,雅丹地貌发育。图4示意该区域雅丹空间分布及雅丹体最高点位置。据此完成第7~8题。
7.图示雅丹地貌雅丹体的主要特征是(  )
A.走向分布散乱无序 B.单体东北侧坡度缓
C.垄槽相间,纵列分布 D.奇石峰林,天坑地缝
8.该地貌单体形态特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盛行风向单一 B.昼夜温差较大
C.岩石岩性差异 D.植被覆盖状况
【答案】7.C 8.A [解析]第7题,如图所示,雅丹地貌雅丹体排列有序,A项错误;由于当地盛行东北风,迎风坡风力强,风沙的侵蚀作用强烈,而背风坡风力减弱,所以迎风坡陡、背风坡缓,引起单体东北侧坡度陡,西南侧坡度缓,B项错误;受盛行风的影响,垄槽相间,纵列分布,C项正确;奇石峰林、天坑地缝为喀斯特地貌的特点,D项错误。第8题,图中单体形态的主要特征为东北坡面陡,西南坡面缓,沿一定方向延伸,这是由于当地受东北风影响,盛行风向单一引起的,A项正确。
读某海域相邻的两处海岸地貌景观图(图5和图6),完成第9~10题。
图5       图6
9.图5地貌属于(  )
A.海蚀平台 B.海蚀崖
C.海蚀柱 D.离岸堤
10.下列关于图6海岸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风力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B.河流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C.波浪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D.冰川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答案】9.B 10.C [解析]第9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5地貌属于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海蚀崖,B项正确。第10题,根据题干可知,图6分布在海岸地区,为海岸地貌——沙滩,主要由海浪堆积作用而成,与风力作用关系不大,C项正确。
图7
(2024年河北沧州期末)潮汐树是因潮汐作用而在潮滩上发育的潮沟地貌。图7为黄河入海口浅滩上的潮汐树景观图。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发育潮汐树的海滩一般具有的特点有(  )
①沙源丰富,淤积层厚 ②地势平缓,宽度较大 ③风浪较大,冲刷力强 ④质地疏松,易被侵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利于潮汐树潮沟发育的时间主要在(  )
A.涨潮时段 B.落潮时段
C.高潮时刻 D.低潮时刻
【答案】11.C 12.B [解析]第11题,沙源丰富,泥沙层较厚,才能够形成清晰、有一定深度的潮沟,①正确;海滩地势平缓,宽度较大,为潮汐树发育提供空间,②正确;风浪与潮汐树之间无因果关系,且风浪大不利于沙滩形成,不易形成潮汐树,③错误;由材料“潮汐树是因潮汐作用而在潮滩上发育的潮沟地貌”可知,潮汐树形成的动力是涨落的潮汐,发育于受潮汐影响的海滩,因而潮汐树发育的海滩应质地疏松,易被涨落的潮流冲刷和侵蚀,④正确。C项正确。第12题,涨潮时,潮水需要逆推河水和海滩上的泥沙,向上爬升,流速较慢,主要以淤积为主,A项错误;落潮时,潮水回落海面且落差大,流速快,以冲蚀为主,此时潮水在潮滩上冲刷形成了冲沟,B项正确;高潮为涨潮时海水达到的最高水位,低潮为退潮时海水达到的最低水位,这两个位置海水运动速度慢,潮汐树不易发育,C、D项错误。
图8
(2024年河南新乡期末)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产生以流水溶蚀作用为主的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的总称。图8示意某处喀斯特地貌。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下列选项中,关于图示地貌及促使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流水沉积作用
B.气孔—流水溶蚀作用
C.乙—流水溶蚀作用
D.气洞—风力侵蚀作用
14.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必要条件有(  )
①石灰岩广布 ②植被覆盖率低 ③气候温暖湿润 ④基岩坚硬多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13.A 14.C [解析]第13题,由图文材料可知,当地为喀斯特地貌区,甲为石钟乳,乙为石笋,二者都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A项正确,C项错误;气孔是岩浆岩在冷凝过程中产生的,与流水溶蚀作用无关,B项错误;气洞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D项错误。第14题,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故发育的必要条件有石灰岩广布、气候温暖湿润,①③正确,植被覆盖率低、基岩坚硬多孔不是必要条件,②④错误。C项正确。
(2023年福建漳州期末)云洞岩景区位于漳州龙文区蓝田镇蔡坂村,距漳州市中心仅8千米,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洞岩的山峰海拔200多米,景区多为丘陵地带,一年四季游人如织。图9为云洞岩风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10为云洞岩部分景观图。据此完成第15~16题。
图9
 
图10
15.图10③的拍摄地点在图9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6.图10中地貌观察一般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①③② D.③②①④
【答案】15.D 16.D [解析]第15题,结合图10中③景观特点,可知其位于山脚,坡度平缓,应位于等高线密度小的外围地区,图9中甲、乙、丙、丁中只有丁地符合条件,D项正确。第16题,地貌观察一般顺序是从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①②③④中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为③②①④,D项正确。
图11
读图11,完成第17~18题。
17.在观察该图中的地貌时,我们从宏观上观察到的地貌为(  )
A.平原 B.山地
C.盆地 D.丘陵
18.观察图中的次一级地貌,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山坡 B.②—河谷
C.③—山峰 D.④—山脊
【答案】17.B 18.B [解析]第17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地势起伏大,群山连绵,为山地。第18题,图中①为山脊,②为河谷,③为山坡,④为山峰。
图12
(2024年福建龙岩期末)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图12为妙峰山镇涧沟村及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甲、乙、丙、丁四处中,海拔有可能相同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20.甲、乙、丙、丁四处中,适宜远眺玉皇顶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答案】19.C 20.D [解析]第19题,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甲处海拔为700~800米,乙处海拔为1 000~1 100米,丙处海拔为1 100~1 200米,丁处海拔为700~800米,由此判断,四处中海拔有可能相同的两处是甲和丁,C项正确。第20题,读图可知,甲与玉皇顶之间、丁与玉皇顶有山峰、山脊阻挡视线,不适宜在甲处和丁处远眺玉皇顶,乙与玉皇顶之间、丙与玉皇顶之间隔着一条山谷,不会阻挡视线,适宜在乙处和丙处远眺玉皇顶,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3年广东广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图13
材料 我国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和西南部,是宝贵的旅游资源,也是工程地质的隐伏危害区。同时,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图13为2021年暑假期间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贵州某地进行地貌研学考察时绘制的地貌景观图。
(1)从气候、地质的角度,简述图示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4分)
(2)描述图中“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地貌的演化过程。(8分)
(3)调查发现,图示地区土层厚度与地形坡度大小呈负相关,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4)说明喀斯特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4分)
【答案】(1)降水量丰富,流水溶蚀力强;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可溶性强。
(2)石灰岩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溶沟;溶沟进一步被流水侵蚀,底部扩大形成洼地;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呈锥状耸立,形成峰丛;峰丛基座被侵蚀后形成峰林。
(3)地形坡度平缓,地表径流流速缓慢,堆积作用强(地表残余物较多),土层较深厚;地形坡度大,地表径流流速快,侵蚀能力强(地表残余物少),土层较浅薄。
(4)地表水易渗漏,导致地表水缺乏,易发生旱灾;地表崎岖,不利于耕作;易发生水土流失,土壤瘠薄,不利于作物生长。
22.(2024年河南信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图14
材料 阿拉善高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横贯全境,沙漠之间以带状流沙相连。这些带状流沙主要由沙丘及沙丘链组成,沙丘移动快、形态变化明显。图14示意阿拉善高原输沙带某区域沙丘平面轮廓变化。
(1)描述图中沙丘地貌的形态特征,并指出可能影响图示地区沙丘形态的因素。(10分)
(2)判断该地区的盛行风向,并结合图中信息说明理由。(6分)
(3)说明该地区采用草方格固沙而未采用防护林带和高立式沙障固沙的原因。(4分)
【答案】(1)形态特征:平面呈新月形,两翼顺风向延伸;迎风坡为凸坡,较平缓,背风坡为凹坡,较陡。影响因素:风力大小、地表形态变化、植被、沙源等。
(2)盛行风向:西北风。 理由:新月形沙丘缓坡朝向西北,且沙丘链呈西北至东南走向,说明西北为迎风坡(上风向);沙丘空间位置不断向东南方向移动,说明东南方向为背风坡(下风向)。
(3)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不利于植被生长;高立式沙障较草方格沙障投入更大。第四章综合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
(2023年河北唐山期末)河流流经某些区域时,常形成“S”形弯曲的河道,即河曲。图1为我国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河曲景观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河流流经的区域中最易形成河曲的是(  )
A.植被茂密地区 B.地势平缓地区
C.山高谷深地区 D.气候干旱地区
2.若洪水泛滥时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会形成(  )
A.江心洲 B.洪积扇
C.三角洲 D.牛轭湖
图2
(2024年河北部分重点高中期末)河漫滩指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的滩地。图2为自东向西流淌的河流河漫滩发育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图中南岸没有河漫滩的原因可能是(  )
A.遭受人为破坏 B.位于凹岸,遭受侵蚀
C.地转偏向力作用 D.位于凸岸,遭受侵蚀
4.图中河漫滩将(  )
A.向北退缩,北岸面积缩小 B.向北退缩,北岸面积扩大
C.向南扩展,北岸面积缩小 D.向南扩展,北岸面积扩大
(2023年云南曲靖期末)青弋江位于安徽省南部,发源于黄山,向北流入长江。在早更新世晚期(距今约90万年),黄山北麓发生较大幅度的地壳抬升。图3为青弋江的四个发育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6题。
   
图3
5.推测青弋江的发育过程是(  )
A.b—c—a—d B.c—b—d—a
C.c—b—a—d D.b—c—d—a
6.阶地形成过程中(  )
A.河流凹凸岸发育持续加强 B.河床沉积物颗粒变粗
C.青弋江河谷出现地堑发育 D.河流径流量不断减少
图4
(2023年山东聊城期末)我国某区域由于受地层岩性、风力剥蚀等因素的影响,雅丹地貌发育。图4示意该区域雅丹空间分布及雅丹体最高点位置。据此完成第7~8题。
7.图示雅丹地貌雅丹体的主要特征是(  )
A.走向分布散乱无序 B.单体东北侧坡度缓
C.垄槽相间,纵列分布 D.奇石峰林,天坑地缝
8.该地貌单体形态特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盛行风向单一 B.昼夜温差较大
C.岩石岩性差异 D.植被覆盖状况
读某海域相邻的两处海岸地貌景观图(图5和图6),完成第9~10题。
图5       图6
9.图5地貌属于(  )
A.海蚀平台 B.海蚀崖
C.海蚀柱 D.离岸堤
10.下列关于图6海岸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风力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B.河流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C.波浪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D.冰川作用下的泥沙堆积
图7
(2024年河北沧州期末)潮汐树是因潮汐作用而在潮滩上发育的潮沟地貌。图7为黄河入海口浅滩上的潮汐树景观图。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发育潮汐树的海滩一般具有的特点有(  )
①沙源丰富,淤积层厚 ②地势平缓,宽度较大 ③风浪较大,冲刷力强 ④质地疏松,易被侵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利于潮汐树潮沟发育的时间主要在(  )
A.涨潮时段 B.落潮时段
C.高潮时刻 D.低潮时刻
图8
(2024年河南新乡期末)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产生以流水溶蚀作用为主的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的总称。图8示意某处喀斯特地貌。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下列选项中,关于图示地貌及促使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流水沉积作用
B.气孔—流水溶蚀作用
C.乙—流水溶蚀作用
D.气洞—风力侵蚀作用
14.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必要条件有(  )
①石灰岩广布 ②植被覆盖率低 ③气候温暖湿润 ④基岩坚硬多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3年福建漳州期末)云洞岩景区位于漳州龙文区蓝田镇蔡坂村,距漳州市中心仅8千米,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洞岩的山峰海拔200多米,景区多为丘陵地带,一年四季游人如织。图9为云洞岩风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10为云洞岩部分景观图。据此完成第15~16题。
图9
 
图10
15.图10③的拍摄地点在图9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6.图10中地貌观察一般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①③② D.③②①④
图11
读图11,完成第17~18题。
17.在观察该图中的地貌时,我们从宏观上观察到的地貌为(  )
A.平原 B.山地
C.盆地 D.丘陵
18.观察图中的次一级地貌,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山坡 B.②—河谷
C.③—山峰 D.④—山脊
图12
(2024年福建龙岩期末)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图12为妙峰山镇涧沟村及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甲、乙、丙、丁四处中,海拔有可能相同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20.甲、乙、丙、丁四处中,适宜远眺玉皇顶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3年广东广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图13
材料 我国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和西南部,是宝贵的旅游资源,也是工程地质的隐伏危害区。同时,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图13为2021年暑假期间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贵州某地进行地貌研学考察时绘制的地貌景观图。
(1)从气候、地质的角度,简述图示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4分)
(2)描述图中“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地貌的演化过程。(8分)
(3)调查发现,图示地区土层厚度与地形坡度大小呈负相关,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4)说明喀斯特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4分)
22.(2024年河南信阳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图14
材料 阿拉善高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横贯全境,沙漠之间以带状流沙相连。这些带状流沙主要由沙丘及沙丘链组成,沙丘移动快、形态变化明显。图14示意阿拉善高原输沙带某区域沙丘平面轮廓变化。
(1)描述图中沙丘地貌的形态特征,并指出可能影响图示地区沙丘形态的因素。(10分)
(2)判断该地区的盛行风向,并结合图中信息说明理由。(6分)
(3)说明该地区采用草方格固沙而未采用防护林带和高立式沙障固沙的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