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课题 4.1《多变的天气》 单元 第4单元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上
教 材 分 析 天气,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这一节教材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导入。本节教材首先讲述天气的概念和特点,接着介绍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既然天气对我们来说很重要,那么自然需要我们对天气做出预报。对学生来说,不需要具体了解天气预报内容,只要能获取天气预报并看懂天气预报的内容即可。所以,教材接下来介绍了常见的天气预报模式—电视天气预报,同时讲述了常见的天气符号以及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
2022新课标要求 (1)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天气预报。 (2)学会运用计量工具观测天气,说出天气各要素的基本状况。 (3)说出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 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综合思维】通过分析掌握天气的要素特点,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术语,形成观察生活和分析归纳能力。 【地理实践力】通过读图观察识别天气符号绘图简单的天气图,养成观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人地协调观】运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养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学 情 分 析 本节是第四章的第一节内容,是学习天气和气候的基础。本节课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大多是感性认识。因此通过学习,要让学生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出天气的特点,认识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重点 难点 1.学会识别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学会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2.区分天气与气候概念,并正确使用术语。
课时 1课时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天气符号和天气预报的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导入新课】 (播放极端自然灾害——台风的视频) 教师小结:台风也是一种天气,有的形成并消散于海上,有的则登上陆地,带来狂风暴雨,是自然灾害的一种。 (承转)你们知道台风有哪些影响吗?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通过视频介绍台风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学习活动一】感悟天气的变化。 【方法指引】读图4.1-4.2及课本P 66-68页。 【问题引领1】如何描述天气。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描述天气。 【问题引领2】天气的概念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一般范围指1天或几天内。 【问题引领3】天气的特点。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描述来了解天气的特点:(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东边日出,西边雨;(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通过古代诗词当中对天气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天气的特点:时间短、变化快。 【问题引领4】说说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师】天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安排户外活动都会考虑天气因素。 (1)根据你的经验,什么样的天气适合放风筝? (2)介绍你遇到过的印象深刻的天气,谈谈这样的天气对你户外活动的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 降水对农业生产很重要,那么,降水过多或过少对农业有哪些影响? 举例说明天气对交通出行的影响。 举例说明天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 ①降水过多(洪涝)或过少(干旱)都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 ②好的天气利于出行,恶劣的天气对交通运输产生不利影响,有的灾害性天气如台风、冻雨、寒潮、雾霾等甚至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③晴朗的天气使我们生活更舒适,有利于户外活动,锻炼身体。 (承转)由于天气多变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提前知道明天的天气。 【学习活动二】天气预报。 【方法指引】读图4.3-4.4及课本P 68-69页文字。 【问题引领1】我们为什么需要天气预报? 【教师陈述】如果及早了解未来的天气,人们就可以及时作准备,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 【问题引领2】卫星云图中的绿色、蓝色、白色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陈述】卫星云图是判断有无降水最主要的依据。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不同地区云是厚度不同的,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天气。 【问题引领3】天气预报的内容有哪些? 【视频学习】央视天气预报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①天气预报主要预告一日或多日内阴晴、降水、气温和风向风力等情况。 ②天气预报一般说明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10~25℃,说明该日最高气温是25℃,最低气温10℃。③从云中降到地面上液态或固态水,称为降水,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霰等。 【问题引领4】认识风力和风向的图标。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比如说“东北风”就是从东北方向吹来的,而不是吹到东北方向去的。风向一共8个基本方向。风力是风强弱的级别,共分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风力和风向的图标,注意风尾和风杆,风尾代表的是风力,风杆代表的是风向。 【问题引领5】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霜冻、冰雹、雷阵雨、雾、沙尘暴、多云)。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在常用的天气符号中,我们要注意多云和阴天的区别,注意雷阵雨、冰雹、雾、霜冻、沙尘暴的天气符号。 (承转)认识了卫星云图和天气符号,就具备了当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的基本条件了。 【学习活动三】关注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生活。 【方法指引】读图4.5-4.6及课本P 70-71页文字。 【问题引领1】.模拟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播报2023年2月7日的天气预报。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在天气预报的播报中,我们既要播报阴晴状况,也要播报冷暖状况。在阴晴当中,通常会涉及两个天气符号,两个天气符号就代表什么转什么,例如:北京中雨转多云,在冷暖当中我们要注意,不能读负多少度,而应该是读零下多少度。 【问题引领2】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现在,人们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多种多样,通过电视、手机、互联网等,人们可以随时查询天气预报。 【问题引领3】想一想,人工能影响天气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陈述】所谓人工增雨,是指人们根据云的状况(性质、高度、厚度、浓度、范围等),分别向云体播撒致冷剂(如干冰、丙烷等)、结晶剂(如碘化盐、碘化铅、间苯三酚、四聚乙醛、硫化亚铁等)、吸湿剂(食盐、尿素、氯化钙)和水雾等,以改变云滴的大小、分布和性质,干扰气流,改变浮力平衡,加速其生长程度,达到降水之目的。 合作探究,交流发言 合作探究,交流发言 合作探究,交流发言 观看多媒体课件展示,回答问题 合作探究,回答问题 合作探究,回答问题 模拟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进行播报 合作探究,回答问题 结合生活常识,通过举例说明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特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提高观察能力,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看法,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发现问题—着手探究—解决问题。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了解天气预报的方法和内容 研读课文,发表看法,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研读课文,发表看法,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结合生活常识,大胆尝试天气播报,提高观察能力,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习惯。 发现问题—着手探究—解决问题。
课堂 练习 【课堂活动】课文P70页,模拟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播报2023年2月7日的天气预报。 学练结合,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课堂 小结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尽可能挖掘教材中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天气现象实例为素材,学生乐于参与讨论,积极主动探究。
板 书
教 学 反 思 在本节教学活动中运用了对比分析、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了学生获取加工有用信息的水平,培养了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需要注意的是,多样的活动方式固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也给老师把握课堂教学增加了难度。可能会出现脱离课堂主题导致课堂秩序混乱,以致于教学任务完不成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收放自如,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