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自武王伐纣代商而兴之后,周人将天命与君主的道德牵系在一起。《尚书》中塑造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君主形象,即文王的圣王形象和纣王的暴君形象。《周书》中也有成王祭祀上帝,行籍田之礼,亲率百官、农夫播种百谷,共同劳作的记载。周人这些做法旨在( )
A. 确立君主集权 B. 强化祭祀活动 C. 构建政治认同 D. 体现家国一体
2.“周天子设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周天子以内外朝制度加强专权 B.国人参与西周的日常事务管理
C.体现“敬天崇祖”的统治思想 D.西周政体保留有原始民主传统
3.有学者认为秦二世诛杀大臣及诸公子,致使宗室振恐,秦帝国中央孤立无援,由此为秦帝国逻辑上的灭亡,汉代“禄去公室,权在外家”才以至于王莽成功篡汉。该学者意在强调( )
A.宗法血缘阻碍社会转型 B.官僚政治不利于政权稳定
C.集权政治的历史局限性 D.法家逻辑无法应用于治国
4.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充分体现了( )
A. 行政效率逐渐提高 B. 中央集权日趋加强 C. 地方割据势力消除 D. 君主专制日趋增强
5. 汉武帝时期实行中外朝制度,不定期运用宗亲外戚或亲信参与中枢政要,“以内制外”开始成为封建政府中央官制改革的常用手段。下列制度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
A. 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B.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C. 魏晋时期门阀制度 D. 明朝设置内阁制度
6.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
A.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C.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
7.下面是宋代宰相任期时间表(任期一律以实足年数计算)。这一状况( )
任期时间 20年以上 15年以上 10年以上 5年以上 1年以上 不及1年 合计
北宋人数 0人 0人 6人 19人 37人 10人 72人
南宋人数 1人 2人 0人 5人 38人 17人 63人
合计 1人 2人 6人 24人 75人 27人 135人
A.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 B.实践了崇文抑武的策略
C.折射出君主专制加强 D.体现了权力运行的调整
8.《宋神宗实录》初编于哲宗元祐年间,书中大量采用了司马光《日记》;绍圣年间哲宗亲政,又以王安石《日录》为依据重新编修;南宋高宗绍兴初年,又因所谓神宗末年的“宜仁谤史”涉及孟太后及高宗继位正当性的书写问题,再次重修。这种现象表明( )
A. 实录作为信史记述非常审慎 B. 历史叙述随研究深入更完善
C. 历史记述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D. 原始史料能准确地再现历史
9. 明清时期,中央对于督抚的安排有两个方面:第一,地方重大事务的处理,最后的决定权不在督抚,而在朝廷和皇帝;第二,督抚作为地方最高长官,并无佐贰官,具体政务由布按二司按照制度处理,督抚并不插手。这表明( )
A. 郡县决策方式出现异化 B. 地方部门实现权力制衡
C. 君主集权统治达到顶峰 D. 督抚权力受到制度制约
10. 有学者指出,古代某国“君主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该国家可能是( )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
11. 公元前44年,罗马传闻凯撒想接受国王的称号,60名元老院议员串通起来,密谋暗杀凯撒。在那个以“3月15日”著称的日子,当凯撒走进元老院时,阴谋者们一起刺杀了他,这位“国父”当场毙命。“凯撒之死”反映的实质是 ( )
A.平民与贵族之争 B.罗马与外族之争 C.民主与专制之争 D.共和与帝制之争
12. 1215年,英国《大宪章》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裁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这一规定体现了( )
A.议会至上的治国理念 B.权力分割的立宪思想
C.控制权力的法治精神 D.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
13.中世纪时期,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有着规范的仪式要求,封臣必须向自己的封君行臣服礼,褪下自己所有的武器装备,脱帽下跪,然后将自己的手放到封君的手中,以示臣服。但如果得不到封君的善待,封臣可自行离开。这体现出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 )
A.具有契约关系的特征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使封建国家主权分散 D.封君具有绝对权力
14.在英国,18、19世纪的议会至上原则,随着行政权力的增强实际上已被抛弃了。20世纪以来,已经不是议会至上,而是内阁至上,是内阁控制议会,而不是议会控制内阁。因为议会的大多数动议由内阁提出,对于这些内阁的动议和提案,作为群体的议会,只能表示“是”或“否”。这一局面反映了英国( )
A.君主立宪制仍待完善 B.权力制衡遭到破坏
C.宪政体系下权力重构 D.政党政治受到阻碍
15. 1873年5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梯也尔对君主派议员说:“你们不要弄错,民众绝大多数都站在共和国一边。”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随后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 )
A. 巴黎公社的政治影响 B. 主权在民观念的淡化
C. 代议制度的曲折发展 D. 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
16.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不尽相同的政体。下列文献与政体对应正确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联邦共和制 B.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
C.德意志帝国宪法——民主共和制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民主共和制
17. 清末,资政院议员绝大多数具有科举功名经历。到民国初年,国会议员则更多的是工业资本家、金融业资本家、绅商、教育新闻业者、小业主等,其中最活跃的参与分子主要是新兴的市民群体代表。这一变化( )
A. 动摇了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 B. 说明政治参与主体的扩大
C. 反映出辛亥革命获得了广泛支持 D. 改变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
1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十六条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三十三条规定“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上述条文( )
A. 保证了人民享有民主权利 B. 充分体现了民主自由原则
C. 体现了民主进程的曲折性 D. 意在防止权力的过度集中
19. 民国初年,“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1913年2月,国会选举结果揭晓,国民党大获全胜。随后袁世凯开始极力遏制政党力量,3月宋教仁被刺身亡、11月国会被迫停止议事,1914年1月部分留京议员被袁世凯遣回原籍。这说明民国初年( )
A. 政党政治成为时代主流 B. 民主共和道路十分艰难
C. 资产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D. 军阀割据破坏民主政治
20.如图选自江西省农民协会在1927年出版的《农民画报》。这幅漫画意在( )
注:图中右上方文字内容为“我们辛‘苦’,他们(地主、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却吃得快‘活’,不把他们
除掉,我们何以安生”。
A.宣传新的土地革命纲领 B.号召关注农民生活疾苦
C.激发农民的反封建意识 D.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21.1938年8月,中共冀豫晋省委改称晋冀豫区委,之后这一改制便在抗日根据地普遍开展起来。这一变动( )
A.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部署 B.适应了游击战的需要
C.意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2. 1941年1月,陕甘宁边区召开第二届参议会,最后选出“连同政府正副主席在内的18名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6人,其余12人都是民主人士”。这说明,中共( )
A.尝试创建人民革命政权 B. 积极贯彻“三三制”原则
C. 顺应解放战争形势需要 D. 确立多党合作的基作格局
2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的不同形式的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时期依次建立的人民政权是( )
A.苏维埃政权—边区政府—行政区 B.边区政府—苏维埃政权—行政区
C.苏维埃政权—行政区—边区政府 D.行政区—苏维埃政权—边区政府
24.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同时,“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也会产生某种盲目性”,因此,要对其进行“计划的指导、调节和行政的管理”。其意在( )
A.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B.指明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C.探索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道路 D.强调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25. 北魏在均田制的实施过程中,荫附户问题突出。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冲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应效法古制,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三年无过失者则升一等”。多数农民拥护新制度,“于是海内安之”。据此推断,三长制的推行( )
A. 推动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 B. 得到北魏各阶层的广泛支持
C. 加速了北方的民族交融趋势 D. 有利于农民摆脱豪强的控制
26.针对北宋中期出现的财政危机,王安石认为:“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善理财者,民不益赋而国用饶。”这一主张旨在( )
A.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 B.废除重农抑商政策
C.遏制地主势力的膨胀 D.切实解决农民困境
27.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B. 改革缺乏必要社会基础
C.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 D. 维新人士缺乏政治经验
28.汉朝采取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的制度,自东汉后期其选举标准往往取决于地方上少数人的品评。如许劭、郭太都擅长品评人物,“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这一历史现象较适用于研究( )
A.察举制选举标准的完善 B.世家大族的没落
C.九品中正制产生的渊源 D.中央集权的加强
29.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为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原因是它们( )
A. 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 B. 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C. 都把才德作为主要选官标准 D. 都始终把门第作为选官标准
30. 唐朝官员大考的主要考核标准包括“四善”和“二十七最”。“四善”对应的就是官员德行操守、清正作风、公平公正和勤政爱民这四样品质。“二十七最”则包括近侍之最、判事之最、将帅之最等等总共二十七个方面,对文武官员的工作能力都做出了详细的考绩规定。由此可知,唐朝( )
A. 忽视低级官员的管理 B. 强化了以德治国理念
C. 重视官员的综合素养 D. 完善了地方考核系统
31.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可见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 )
A. 适应了古代专制权力强化的趋势 B. 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C. 保障了监察权力机构的高效运作 D. 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
32. 从1427年起,明朝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这一做法( )
A. 有利于经济重心的南移 B. 形成了尚学的良好风气
C. 相对平衡人才来源区域 D. 促进了社会阶级的流动
33.19世纪初,对英国官吏制度的批评之声已零星出现,但政府并无改变由王公贵族“恩赐”官职做法的打算,直到1855年,《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才被政府接受,议会根据其改革建议通过了一系列的相关法令。由此可推知,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主要得益于( )
A. 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 B.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 君主权力被逐渐架空 D. 人民主权论的传播
34.美国1978年通过《文官制度改革法》打破职位分类的限制,1986年通过了文官制度简化法案,在职位分类上,把性质相近的职位进行合并。这些改革措施旨在( )
A.维护文官系统的稳定性 B.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C.改变文官政治中立原则 D.消除政党政治的弊端
35. 英国曾于1855年、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1883年的《美国文官法》也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由此可知,当时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相同目的是( )
A. 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 B. 完善欧美国家的政党政治
C. 杜绝官员权力滥用与腐败 D. 彰显选拔公正与社会公平
36. 1902年以前“每届江南乡试,应试人数总在二万数千”,而据《中外日报》1902年的报道,“本届江南文闱,应试人数甚少。三场完毕者,不过一万四千余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清末新政的实施 B.学堂选官制确立
C.戊戌变法的推行 D.科举制度的废除
37.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大总统袁世凯公布《文官官秩令》,将文官官秩分为九等,并一律冠以中国古代的卿、大夫、士之类的名称,分别为上卿、中卿、少卿、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袁世凯此举旨在( )
A. 笼络新式人才 B. 规范文官行政
C. 革除官制弊端 D. 加紧复辟帝制
38.民国时期文官考试时,“试卷之弥封、弥封号册之固封保管、试题之交出及发给、试卷之点收及封送、弥封之拆去及对号、应试人之总成绩之审查、及格人之榜示及公布”,都要在监试委员的监视之下进行。这一举措( )
A.强化了监察权力 B.有利于公平公正 C.提高了官员素质 D.杜绝了腐败行为
39.明朝初期,律、例、令三者并行,律为“常经”,例为一时权宜,令是太祖随时发布的诏令。诏令往往因事立法,其法律效力常在律、例之上,有时甚至法外施刑。这反映出当时( )
A. 律例体系缺乏实用性 B. 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C. 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 D. 司法尚未取得独立地位
40.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开国领袖毛泽东郑重宣告将在这次会议上制定宪法,制定几部重要的法律。这次法律实践的重大意义是( )
A.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 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C. 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近代化进程 D. 促进了全面依法治国理念的形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4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我国古代制度的创新,反映了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魏晋时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朝、唐朝的中央官制的名称,并写出①的名称。(3分)
(2)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我国西汉、魏晋、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指出这些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发生了怎样的演变。(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举制的积极作用。(6分)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回题。(14分)
材料一
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牛津、剑桥两校于19纪前期分别采取措施,推行改革,建立起科学系统的学位考试与授予制度,校务委员会的委员改用公开、自由竞争办法选拔,以保证学校领导权掌握在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手中,直接推动了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近代机械化大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劳动,本来无足轻重的工业资产阶级势力大增,他们要求国家政府管理工作像工业生产一样,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削减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发展经济。据统计,文官队伍的行政费用开支从19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增长了近一倍,由1150万英镑增加到1800万英镑。文官人员的增长加剧了文官队伍的混乱状况,把改革问题更尖锐地提到人们面前。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391~39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材料二
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200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以来,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得到了全方位的推进和改善,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在不断扩大。
——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
第二条……公务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又事业的中坚力量,是人民的公仆。
第四条公务员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第十六条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年修订,2019年6月1日起施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历史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公务员制度形成的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分析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英国文官制度相比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8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学者 主要观点
李翠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精彩篇章。
严耀中 孝文帝太和年间的改革是全面性的,行政改革则是其中心环节,其他方面的改革都与此相关,如社会经济、礼法道德、语言文字等的变化都是与之互动的。由于太和年间在行政制度上的改革,总的导向是权力的集中,对后期的北魏政权来说也有利有弊。
黄朴民 北魏孝文帝改革消除了鲜卑拓跋氏的民族个性与民族精神,最终融入汉族之中。同时将南朝地区已趋于没落的腐朽门阀制度在北方地区借尸还魂,卷土重来。所以任何改革,都必须立足于自身的主体性,都不能割裂自己的传统与历史,都不能脱离自己的文化土壤,“桔逾淮则为枳”。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改革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
(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