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九上第十三课湖心亭看雪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语文九上第十三课湖心亭看雪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3 15:3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湖心亭看雪
教材分析
本单元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知识积累。单元教学要求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描写雪景的小品文,出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之手。文中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勾勒了一个亦真亦幻、凄清淡雅的雪世界。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既有独自赏雪的孤寂,又有偶遇知音的欣喜,还夹杂着作为亡国遗民的痛心与无奈,更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那份“痴情”“痴性”,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作为本单元最后一篇文言文,本文在前几篇文章的基础上起着深化勾连的作用。
核心素养
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借助旧知,疏通文意,反复诵读并背诵课文,夯实文言基础知识;梳理本文写景中情、事中情的行文脉络,鉴赏作品中高超的白描技巧和情景交融的写法,品味本文文字的精妙;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感悟其别样的雅趣和复杂微妙的情感,欣赏大自然的美,陶冶情操,激发文学灵性,丰富文化积累,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音、形、义及用法,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借助旧知,梳通文意,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两个写景句。
3.自主探究本文,品味文字的精妙,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赏析雪后奇景,初步感受天人合一的境界,探究融情于景于事的写作特色。
4.欣赏大自然的美,体会张岱独特的精神世界,感悟作者的雅趣和复杂微妙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语,学习白描的手法。
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突破
文言文教学中,朗读背诵和文言词语的积累是重点,而背诵要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特;等的基础上才能达成。本文写景的特点是使用白描手法,这是一种基本的写作手法,要把它讲清楚。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学生对张岱是陌生的,因此有必要对张岱的情况做简要介绍,这样学生才能理解文中淡淡的哀愁。对于叙事与写景的关系,引导学生明白西湖奇景与游人的雅趣相互映衬就可以了。
文言词语的积累,不单独讲,将其放在学生阅读和师生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学生已经理解了的,就不再讲;学生没理解的,才做强调。
对比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手法,本课与柳宗元的《江雪》的对比阅读,其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学习本课白描的手法,同时也要区别张、柳二人不同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想
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所以带领学生诵读、赏析文章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冬季最令人高兴的莫过于下雪了,那飘扬着的雪花,凝聚着对大地的热爱,从无垠的天幕洒落,在我们头顶飞舞,抚摸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静穆、自由。下雪啦,多好!雪带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呢 ——静穆纯洁、纯净、阔大而辽远……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清初张岱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
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
二、检查预习
1.介绍作者,了解作者。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曲,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 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文多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更(gēng)定  毳(cuì)衣  雾凇(sōng) 沆砀(hàng dàng) 一芥(jiè)
朗读课文,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而且要读得有板有眼。
3.解析词语,疏通文义。
是日  更定  炉火  雾凇 拥毳衣
沆砀  焉得  强饮  炉正沸  上下一白
组织学生读重点字词,解释难词。
提醒学生做笔记。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清句读。
读清句读是理解文章的前提。此次朗读,完全可以借助课下注解,理解字义,词义,把握句意。这样在重新朗读时,就能体味出语句的停顿,读得韵味十足。
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语句流畅,注意音韵铿锵。
2.朗读课文,根据文下注释,初步把握课文内容。(可逐段讲解)
3.熟读课文,对照注释,翻译并理解课文。
四、再次朗读课文,研究问题
问题一: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何作用
明确:本文开篇叙事,交代看雪的时间及背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朴实的记叙交代了一个不寻常的人。写不一般的纪年方法、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突出“独”字。“独”,不仅强调数量(只有自己一人),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心态与情趣。
问题二;找出写景的句子并体味作者的情感。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 有什么特点 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写景有两句,先从大处落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写雪后西湖全景,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行对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一种人生情绪。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近远、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里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问题三:文章后半部分近一半笔墨写人,对此,你有何看法 最后用舟子的话作结,有何意义
明确:文章的标题是“湖心亭看雪”,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思维定式——看雪就是写雪景,但这篇文章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人,写奇遇,写饮酒,抒感慨,丰富了文章内涵。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魅力。张岱的文章写景,同时也写观赏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点睛之笔,往往在此。作者引用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作结,一个“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与赞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与赞赏。
问题四: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试举例分析说明。
明确:此文是小品,全文不到160个字,篇幅短小。语言严整而富于变化,文字简约、然内涵丰厚。如“独”“大喜”“雾凇沆砀”等。(此处不展开)
问题五:试从小品文的角度分析此文特点。
明确:本文是张岱小品文中的名篇,有美的情趣,美的意境,美的韵味,美的语言。
五、感知课文,讨论课文结构
1.朗诵全文。
2.理清文章线索。
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记叙文的要素——看雪的时间、目的地、人物、事件。
明确: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仅仅是看雪吗 还有看人)
3.全文共分两段,请简要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总写雪后的环境和雪夜舟中看雪。
第二段·写亭中与人共饮。
4.层次结构文章首先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接着记述了这次赏雪  塞的具体经过,然后作者将笔锋一转,叙述了在湖心亭的奇遇。
文章有三个环节:叙事初探张岱情、西湖冬景雪亦奇、共赏奇景品雅趣。
5.思考:从文章哪里可以读出西湖在张岱心目中的地位
学生自读、交流,并在课堂交流过程中解决相关文言词语。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独往湖心亭看雪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6.齐读课文,感受作者情感。
六、课堂总结
本文运用白描手法,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背诵。
2.课外试着用白描手法写一种景物,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
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时  间  奇 大雪三日 更定时分
雪  景  奇 雾凇沆砀   上下一白
手  法  奇 白描手法
量  词  奇 (堤)痕、(亭)点、(舟)芥、(人)粒
人  物  奇   痴迷雪景  行异于众
情  趣  奇 高雅 脱俗
教学探讨与反思
教学本文,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方式朗读,较好地体会人物内心世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有效调动了课堂气氛。但对于白描手法的处理,有些脱离文本,蜻蜓点 水。白描手法的定义给学生讲得过于概括、抽象,学生很难理解。
知识链接
《陶庵梦忆》既是一部个人的生活史,也是一部明末时期的生活画卷。通过作者的经历和见闻,可见明末时期江南生活特别是衣食住行、社会习俗的各个方面。由于是苦难过后的追忆,作者不自觉地会过滤掉很多记忆,只留下那些最为美好、值得留恋的东西,以此来表达故国之思、乡土之情,抒发沧桑之感,寄托兴亡之叹。在书中,作者不时表达出忏悔之意,不过,该忏悔的不是他这样一位没有任何官阶的平民百姓,而应该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皇帝和显赫一时的权臣。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不仅是个人在忏悔,也是在替一群人进行忏悔,替一个王朝进行忏悔。
- 1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