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青山不老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青山不老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3 19:4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青山不老
人教版六年上册语文
环境恶劣,植被枯萎,土地贫瘠,风沙肆虐
环境优美、干净清新,气候宜人
同是晋西北却有这样大的区别?
一位八十一岁的老人,他从六十五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主要作品:《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lín lín
nüè

zǎi
qínɡ
粼 粼
肆 虐
盘 踞
高 擎
记 载
读准节奏和字音。
qiāo
铁 锹
拄 着 拐 杖
zhǔ zhànɡ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叙述了一位位于晋西北地区的山村老农,他为了保卫当地的土地,投入了十五年的时间进行植树造林工作,最终成就了一片绿意盎然的青山。
请分组讨论,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坑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夜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改变了恶劣的环境。
01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创造了一片“绿洲”。
02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绿洲”守护了土地。
03
改变了恶劣的环境
读1、2自然段,感受晋西北的变化。
你能从哪里感受到这个“奇迹”?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从这一段的描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美丽、
绿色、
生机勃勃……
过去的晋西北是什么样的
“环境险恶”
干旱、
霜冻
沙尘暴
“肆虐”,这个词语是指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给晋西北地区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
引用县志资料
环境恶劣
原来
现在
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
绿意荡漾的青山
对比
反衬
创造了一片“绿洲”
课文中“了不起的奇迹”指的是什么?
是指课文中第四自然段中的“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当你读到“十五年”、“八条沟”、“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些数据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
通过列数字的方式让我感受到,一位65岁的老人,是用怎样的毅力在十五年时间建设这样的绿洲的,他的辛劳令人敬佩
“绿洲”守护了土地。
仿佛看到“如臂如股”“劲挺”的杨树、柳树,仿佛看到他们在山洪中勇猛的顶住凶猛的山洪。牢牢地抓住了淤泥。我感受到了树的勇敢与坚强也感受到了老人对植树造林的坚守与奉献。
读第5自然段,仿佛看到、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01
这些大树生命顽强,有了这些棵树才抵住了山洪,保卫了我们的山林。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树起了什么作用?
02
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奇迹?
晋西北的大环境的恶劣
晋西北地区的降水量极不稳定,常常出现旱涝灾害。在干旱年份,土地龟裂,河流干涸,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都面临极大的困难。而在涝灾年份,暴雨如注,洪水泛滥,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除了这些直接的气候影响外,晋西北恶劣的气候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植被稀少,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这使得当地的生态系统难以自我修复,进一步加剧了气候的恶劣程度。
老人生活的小环境艰苦
“81岁、五人离世、就剩一人、老伴去世”等这些词语发现这位老人孤独一人、生活的简朴与艰辛、同伴相继离世却依然坚持不懈、老伴辞世当天仍不懈植树、放弃享受晚年之福、选择青山作为生命的最终归宿、尽管年事已高却依然坚定不移。
01
02
体会"另一种东西"的含义。
采访结束后,“奇迹”还在延续吗?你从哪里发现的?
“奇迹”在采访后还在延续,因为老人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尽管死神无情地带走了他的亲人,且正步步逼近他自身,然而他却坚守阵地,毫不动摇。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
因为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他觉得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从这两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老人把一生都献给了这片偏远的山沟,并准备将生命与郁郁葱葱的青山紧密相连。
这个时候我眼中老人的形象怎么变成了什么样子?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关于文中提及的“另一种东西”,具体所指?
“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这一表述又是什么意思?
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郁郁葱葱的青山,更传承了与环境艰苦抗争的不屈意志与坚定精神。他所体现的,不仅仅是绿化家园、保护环境、恩泽人类的无私奉献,更是深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崇高理念。这正是作者所阐述的“另一种东西”,这种精神将与自然山川共融,与日月星辰同辉。
理解“青山不老”的意义
青山不老﹣﹣不老的是什么呢?
在本文中,“青山”一词,表面上映射了老人所创造的令人瞩目的奇迹,深层次则寓意着老人那高贵的人格与不懈的奋斗精神,正如青山的恒久与生机盎然。而“不老”的寓意,则是对老人虽然肉身会归于尘土,但他所栽种的青山以及其崇高精神将如同生命的接力,代代相传,永续不衰的深刻诠释。“青山不老”构成了本文的核心理念,不仅深刻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也为之注入了生动的图像象征,使得原本较为抽象的人物精神变得具体而感人。此外,“青山不老”亦蕴含了作者对于“造林英雄”的感激之情、敬仰之心与美好的祝愿。故此,文章标题定为“青山不老”,旨在凸显这一中心思想。
人物原型
《青山不老》中的原型是高富,他是山西省神池县八角大队的造林专业队长。1967年,当时已65岁的高富,动员了陈壁、祁五满、王润五、宫二小、申忙、袁二喜6个老汉组成了老愚公造林专业队。7个老汉一条心,他们决心用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把八角山山峁峁、沟沟岔岔全部披上绿装。经过16个春秋的苦战,共造成片林7163亩,四旁植树7.5万株,先后绿化了3座沙梁、10条荒沟、7华里公路,使昔日荒山沟岔变成了一片林海。1983年7月,中共神池县委、县政府为他树立造林功臣碑,并立传写入县志。
在了解完他们的事迹后,你会对这些可敬的老人说什么?
“治沙英雄”石述柱引领的武威防沙治沙事业
三北防护林里的“老愚公”81岁的曹扎娃
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石德荣
“治沙英雄”石述柱引领的武威防沙治沙事业
三北防护林里的“老愚公”81岁的曹扎娃
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石德荣
治沙英雄
写一段与老人的对话,
说一说你的感受。
课后作业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