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爬山虎的脚 说课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爬山虎的脚 说课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3 15:3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0
《爬山虎的脚》说课
说课人:张树喆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重点难点
说教学过程
一 挖掘文本,说教材
主题:连续观察
《爬山虎的脚》,主要描写了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叶子和脚的特点,以及它怎样往上爬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二 关注差异,说学情
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都是学生。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能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文本内容,但对于重点词句的品析能力略显不足,仍需教师加以点拨,除了学段学情的差异,还应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学习活动时,以呈现不同的要求,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因材施教的理念落地生根。
三 基于教材,说目标
四 承接目标 抓重难点
通过讨论法、以读促悟法,学生能找出课文中写的准确形象的句子,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重点
引导学生大视野的学习语文,激发学生树立留心观察的意识,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难点
五 立足发展,讲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谈一谈自己对爬山虎的了解和感受,学生分享交流后引出课题《爬山虎的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预读课文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
并出示自学提示: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边读边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阅读完,我会出示本课的学习单,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反馈
对于字词方面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男女生读
小组赛读
矫正字音
指导书写
组织学生在
课堂练习本
上及时练习
扫清学生阅读障碍以后,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梳理出
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叶子和脚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往上爬的过程。
这一环节扫清了学生的阅读障碍,也梳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接下来的研读打下了基础。
(三)深入研读,体会重点
这一环节,我将从《爬山虎的脚》入手,直奔重要段落,请学生默读三、四自然段,用画句、圈词、读体会的方法,找出自己认为描写生动的词句,先自学,再小组内交流分享。
学生自读思考、小组交流后汇报;
针对学生的回答,我会组织其重点品读“六七根”,利用“换词法”将六七根换成几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从具体的数字中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连几根细丝都数得清清楚楚。
然后结合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哪里是爬山虎的茎,哪里是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哪里是细丝?”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来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最后我会提问学生:“叶圣陶爷爷是怎样发现爬山虎往上爬的秘密的?”
学生在前文学习的基础上,自然而然能得出是通过细致观察的基础 上连续观察所发现的。
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用刚才同样的方法,学习重点词句。
在学生感受了爬山虎动静两种不同的形态后,对全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和领悟,我会组织学生再次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并鼓励学生向作者学习,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四)拓展延伸 ,学有所用
著名语文教研员吴忠豪先生认为:课文只是载体,语文课应做到用课文学语文。所以我巧用课后资料带搭建自学平台,引导学生对比两种观察记录的差异,自学后小组内进行交流,这样的设计,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本文所学观察方法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与“双减政策”所倡导的课堂增效相契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会引导学生以板书为线索,回顾本课所学,由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及时补充点拨,最后师生总结得出观察的方法:细致观察、连续观察,回归单元语文要素。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