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
1.格林尼治时间在1840年以前影响力有限,英国各地遵守本地时间。184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铁路时刻表采用格林尼治时间,优化城际交通状况;1880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全英国唯一法定时间;1884年,格林尼治时间确定为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推广说明( )
A.工业革命促使人们观念发生变化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生产方式的变化要求有标准时间 D.英国大力推销殖民文化
2.如图所示是19世纪20年代英国某纺织厂生产的场景。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工人开始有意识地反抗 B.妇女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流水线生产提高了效率 D.生产组织的形式出现巨变
3.1879年,郭嵩焘指出“诸公专意考求富强之术,于本源处尚无讨论,是治末而忘其本,穷委而昧其源也;纵令所求之艺术能与洋人并驾齐驱,犹末也,况其相去尚不可以道里计乎”。据此可知,郭嵩焘认识到( )
A.发展民族工业的重要性 B.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
C.解放民众思想的紧迫性 D.近代社会转型的艰难性
4.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列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说法正确的是( )
A.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巴黎问世
B.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C.19世纪末,电车、汽车、自行车在各大中小城市得到普及
D.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
5.17世纪英国的玻璃制造业,煤炭取代木材作为燃料,获得政府的专利许可;以意大利鹅卵石为原料,面向欧美市场供应产品;采取“三班倒”的生产方式,即工人6小时劳动,6小时休息后轮换生产。这些措施( )
A.实现了能源结构转型 B.适应了资本积累需要
C.奠定了世界工厂地位 D.开启了国家干预模式
6.17世纪,英国纯农业人口从15世纪的90%下降到50%,但人们却热衷于投资农业:占有土地、改良粮种和土壤、采用轮作制、使用各种农业机械。到18世纪上半期,农业革命取得丰硕的成果,农业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这一现象说明( )
A.城市化对农产品需求量不断扩大 B.工业革命对原料的需求量增大
C.圈地运动推动土地所有权的变化 D.英国尊重传统的社会风气浓厚
7.公元九到十三、十四世纪,欧洲大陆上早餐并非必须也没有固定时间。但从十四、十五世纪起,新的经济形态带来固定的营业时间,人类作息也开始逐渐有了共同的机械标准尺度。之后的几个世纪,学校、办公室、商业中心乃至工厂的出现,遵循着统一的每日开门时间,早餐逐渐成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并形成固定时间。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机械式钟表的发明与推广 B.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示范
C.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 D.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8.1816~1846年,普鲁士学龄儿童入学率从43%增至68%,60年代达到97.5%。1828~1836年德累斯顿、卡塞尔、汉诺威和达姆施塔特成立了技术训练机构。1821年柏林技术学院成立,1842年把学制由两年延长为三年,开设算术、几何、数学、化学和矿物学等学科。这反映出德国( )
A.强调初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 B.工人社会地位的普遍提高
C.教育发展迎合了工业革命需要 D.国家统一加速了教育转型
9.18世纪晚期,英国出现一种在星期日授课的学校,除了教授儿童阅读圣经以外,学校还开设有文化和技艺的课程。星期日学校得到了各教派和工厂主的普遍支持和捐资,至19世纪初已遍布英国各地。这( )
A.仍属于传统宗教教育 B.是英国教育的主要形式
C.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 D.适应了工厂生产的需要
10.1801—1850年,英国住房压力巨大。19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立法制定住房标准,市政机关直接参与住房建设经营;鼓励房地产开发,通过市场满足人民的住房需求。这反映了英国( )
A.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B.阶级对立的日渐加剧
C.加速建设福利国家 D.积极应对城市化问题
11.18世纪晚期,英国人韦奇伍德首创计时系统来管理工人,他雇佣专门的监工,以打铃的方式召集工人进入各种工序车间上班,奖励准时的工人,处罚迟到的工人——从提醒直到停发工资。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践( )
A.促进了“中间阶层”的崛起 B.扩大了手工作坊经营规模
C.满足了垄断资本家的需要 D.适应了大工厂时代的要求
12.电力在被应用之前,工业生产线需要多台蒸汽机协同工作来提供动力,生产流程不稳定,如果一台蒸汽机出现故障则会影响整个生产流程,经电气化改造后,生产流程变得简洁、稳定。这一变化说明( )
A.电气时代优于蒸汽时代 B.电力更易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C.蒸汽机退出了历史舞台 D.电力已经成为社会重要能源
13.如图为17—19世纪英国城市和农村人口比重示意图。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B.农村人口迅速减少
C.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D.工业革命正在开展
14.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各地霍乱多发,人们意识到城市的水质关乎居民的生死。1846—1865年间一共有51个市政府新建或购买了供水公司,取代了原有的私人水公司;在1866年到1895年,又有176个城市提供市营自来水。这表明英国( )
A.工业革命推动民众消费观念更新 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受到严重挑战
C.公共事件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D.观念更新助推生产与资本的集中
15.下表中是关于钟表的演变历程,这说明( )
古代 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中世纪末期 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
近代早期 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1850年前后 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
20世纪初 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
A.科技进步得益于政策的支持 B.钟表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生活
C.工业革命推动了钟表的普及 D.钟表发展提高了女性的地位
16.1882年,德国工业家和银行家建立了德意志殖民协会,鼓吹向外扩张;1900年,仅英、法、德三个主要资本输出国的国外投资就已达350亿美元,年利润为15亿美元。这说明( )
A.工业革命促进技术向世界扩散 B.西欧失去了经济优势
C.资本输出成为重要的扩张手段 D.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
二、材料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21年,英国的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从1836年起,英国棉纺织业中的工厂工人人数超过手工工人人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从1760年到1860年,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对外贸易占全世界的21%。19世纪40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到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材料二: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子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出现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巨大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三: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
英 美 德 法
1870年 31.8% 23% 13.2% 10%
1913年 14% 38% 16% 6%
——整理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解题思路工业革命使英国发生了怎样的社会转型?指出促使“工厂工人人数超过手工工人人数”的关键性发明,并归纳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析与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突出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出现的现象,并解题思路其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00-2015年间英国的煤炭产量
——摘编自【加】瓦茨拉夫·斯米尔《能量与文明》
材料二
1876年,爱迪生创办了工业实验室,组织了一批专业人才,由他来出题目并分派任务,共同致力于一项发明。实验室因为在6年内产生了400多项专利而世界闻名,赢得了“发明工厂”的称号。工业实验室的出现,标志着科技研究从松散的个体转向了有组织的集体,在此之后,从通用电气实验室、贝尔电话实验室、IMB研究实验室,再到微软研究院和近年来的谷歌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业实验室几乎成为了创新企业的标配,在推进基础科学的同时,进行了大量有商业价值的应用研究,产生了上万个专利,并成功商业化了很多产品,为美国的经济注入了能量和活力。
——摘编自【美】约翰·戈登《财富的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煤炭产量变化波动较大年份的历史大事件,并解题思路虚线年份产量下降的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推动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19世纪后期,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登上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人教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
材料中的“蒸汽大王”与“电力的火花”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哪两个时代?与此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0.生产流水线是美国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亨利·福特的创新是发明了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公司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使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材料二: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
——摘编自李庆余等《美国现代化道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移动趋势。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工厂和交通的发展,使人们时间观念增强,要求准时准点,A项正确;在这之前英国早已成为“日不落帝国”排除B项;C项只是材料中的部分信息,排除;材料中信息与殖民文化没有必然关系,排除D 项。
2.答案:D
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世纪20年代英国。19世纪20年代英国正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材料中的纺织厂实行的是工厂制度,这是工业革命推动下,在生产组织形式方面发生的变化,D项正确;图片没有反映工人的反抗,排除A项;通过材料并不能看出妇女政治地位的变化,排除B项;流水线生产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诸公专意考求富强之术,于本源处尚无讨论,是治末而忘其本,穷委而昧其源也”可知,郭嵩焘认为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改变政治制度,属于治末而忘其本,说明洋务运动失败具有必然性,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民族工业发展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是对洋务运动局限性的批判,非解放民众思想,排除C项;材料与社会转型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D项正确;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排除A项;19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排除B项:20世纪以来, 电车、汽车、自行车在各大中小城市得到普及,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B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7世纪英国的玻璃制造业使用煤炭作为燃料,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用意大利鹅卵石为原料并面向欧美市场供应产品则反映了市场需求的扩大,而“三班倒”的生产方式则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这些都有利于资本的快速积累,适应了资本积累需要,B项正确;虽然煤炭开始被用作燃料,但这并不能说明整个能源结构发生了转型,因为这只是玻璃制造业内的变化,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能源结构,排除A项;虽然英国后来确实成为了“世界工厂”,但仅凭玻璃制造业的变化还不足以奠定这一地位,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国家干预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开启了国家干预模式”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A
解析:据材料“英国纯农业人口从15世纪的90%下降到50%,但人们却热衷于投资农业”,可知,英国纯农业人口下降迅速,侧面说明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农产品需求量不断扩大,因此人们热衷投资农业,A项正确;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土地所有权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英国尊重传统的社会风气浓厚,排除D项。
7.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背景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9至14、15世纪。十四、十五世纪开始,伴随着新的经济形态出现,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革,人类的作息时间逐渐固定,面临固定的每日开始时间和高强度的工作学习,早餐的必要性逐渐提升并形成了固定的时间,C项正确;钟表的发明只是因素之一,并非主要因素,排除A项;早餐制度的受众群体有工人、学生、商人等广泛的社会群体,并非资产阶级独有的生活方式,排除B项;城市化的进程是诱因,并非主要因素,排除D项。故选C项。
8.答案:C
解析:考查德国工业革命与教育。根据材料“1816~1846年普鲁士学龄儿童入学率从43%增至68%,60年代达到97.5%”“1828~1836年德累斯顿、卡塞尔、汉诺威和达姆施塔特成立了技术训练机构”“开设算术、几何、数学、化学和矿物学等学科”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提高工人的技术能力迎合了工业革命的需要故选C项。材料涉及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但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初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故排除A项;B项材料并未体现故排除;1871德国完成统一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
9.答案:D
解析: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即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教授儿童圣经、文化和技艺的星期日学校,得到“工厂主的普遍支持”,发展到全国各地,适应了工厂生产的需要,D项正确;仍属于传统宗教教育与“开设有文化和技艺的课程”,得到“工厂主的普遍支持”等不符,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星期日学校是英国教育的主要形式,排除B项;只有课程内容的丰富不能说明星期日学校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801—1850年”、“鼓励地产开发,通过市场满足人民的住房需求”可知工业改革推动英国的城市化进程,造成住房紧张,政府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D项正确;政府对经济大力干预是在经济大危机之后,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阶级对立”是否加剧,排除B项;材料无建设“福利国家”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8世纪晚期的英国。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中的制度创新作用,就是对工人管理的精细化,从“打铃”“车间”等名词可以判断,这一制度适应的是工业革命兴起阶段(工厂制创立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D项正确;“中间阶层”崛起是在二战后,排除A项;“各种工序车间”说明当时的生产分工已远远超出手工作坊的水平,排除B项;垄断资产阶级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且“满足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12.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欧美)。据材料“电力在被应用之前,工业生产线需要多台蒸汽机协同工作来提供动力,生产流程不稳定”,“经电气化改造后,生产流程变得简洁、稳定”可知,电力的应用使生产流程简洁、稳定,使工业流程得到了优化,这说明电力更易于促进生产力发展,B项正确;仅从工业流程得到优化不能说明电气时代优于蒸汽时代,排除A项;电气的应用不能说明蒸汽机退出历史舞台,排除C项;材料只强调了电力的应用优化了工业流程,没有体现电力是否成为社会重要能源,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C
解析:依据图示可以看出,17-19世纪英国农村人口比重在下降,城市人口比重在上升以及城市人口百分比在上升,城市人口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体现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C项正确;图示反映的是城乡差距逐渐地扩大,排除A项;“迅速”表述错误,有一个减少的过程,排除B项;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 年代开始,不能解释17世纪的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
14.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当时由于水质问题引发霍乱,政府开办市营自来水公司以解决问题,反映出面临公共事件危机,政府承担起部分公共服务职能,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众的消费问题,民众消费观念更新也就无从谈起,排除A项;19世纪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风靡全欧洲,B项内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垄断无关,排除D项。故选C。
15.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至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从古至今,钟表的精确度提高,功能更加多样,使用携带更加方便,成为人们广泛使用、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经济活动、社会观念等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可见钟表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生活,B项正确;钟表的演变历程反映科技进步,但看不出钟表发展得益于政策支持,排除A项;“工业革命推动了钟表的普及”只是钟表发展的一个阶段,材料要求从整个钟表演变的历程中得出结论,“工业革命推动了钟表的普及”不能完整概括题干信息,排除C项;材料提及钟表在女性群体中较早使用,这与钟表作为女性装饰品的特殊性有关,非体现妇女地位高,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882—1900年(英法德)。据材料“1900年,仅英、法、德三个主要资本输出国的国外投资就已达350亿美元,年利润为15亿美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垄断组织出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争相对外投资,说明资本输出成为重要的扩张手段,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对外投资,并不会技术的扩散,排除A项;一战后,欧洲逐渐失去经济优势,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判定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排除D项。故选C项。
17.答案:(1)社会转型: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关键性发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表现: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
(2)特点: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3)现象:经济发展不平衡。
影响: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欧洲列强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第一小问社会转型:据材料“1821年,英国的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从1836年起,英国棉纺织业中的工厂工人人数超过手工工人人数”,得出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第二小问关键性发明:据所学知识可知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第三小问表现:据材料“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得出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欧美)。据材料“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得出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据材料“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得出以发展重工业为主;从发生的范围解题思路,得出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结合所学可得出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3)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解题思路题。时空是1870年至1913年的英美德法四国。第一小问现象:从材料中的各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别从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欧洲列强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等角度进行解题思路即可。
18.答案:(1)历史事件:1800年-1900年产量快速增长源于两次工业革命;1900-1925年产量下降受一次世界大战影响;1925-1950年巨大的产量下滑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关;二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上升是1925-1970年间产量上升的原因;1975-2000年产量下滑与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滞涨有关;2000年后新兴技术,新能源的开发与运用降低了煤炭的开采。
因素:1929-1933年大萧条对经济的破坏,使大量工业企业破产倒闭;生产相对过剩,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导致国内外消费市场乏力;19世纪初各地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运动此起彼伏,兴起的抗争运动对危机中的英国无疑是雪上加霜。
(2)原因:美国南北战争后,国内市场统一,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次工业
革命后新兴技术的推广刺激生产力提高;工业实验室等新兴管理模式,推动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发展;专利制度保障许多新发明、新技术成功转化为有商业价
值的产品。
解析:
19.答案: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电力时代);历史事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蒸汽大王”与“电力的火花”分别指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20.答案:(1)原因: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
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的产生。
(2)普及前:由农村向城市移动(向煤铁生产地区移动)。
阁普及后:由城市向郊区移动。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享利·福特的创新是发明了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得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为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得出,福特的创新使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根据材料一“在以后的十年中使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得出,福特的创新使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根据材料一“1914年”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题思路得出福特的创新有助于垄断组织的产生。
(2)根据材料二中“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汽车普及前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移动(向煤铁生产地区移动),根据材料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得出汽车普及后人口由城市向郊区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