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23 09:1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文景之治”
西汉建立
【2022年课程标准】
第11课

通过了解西汉的建立,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中国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蕴含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据《史记》等古代文献记载,楚河汉界原本指的是鸿沟,这是一条位于现今河南省荥阳市附近的人工运河。在楚汉战争期间,鸿沟成为了两军对峙的分界线,东边为楚地,西边为汉地。后来,这条分界线被象征性地引入到了象棋棋盘上,成为了区分双方阵营的重要标志。
在象棋中,“楚河汉界”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寓意深远的文化符号。它象征着对立与合作、冲突与和谐的复杂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对立统一思想。


中国象棋棋盘上的一个重要符号——“楚河汉界”
楚河汉界
楚汉之争
百废待兴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治世之光
文景之治
目录
学习反馈
01
Part one
楚河汉界
楚汉之争
课堂笔记
01
楚河汉界——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
)
1)
2)
1)
2、西汉建立:
1、楚汉之争
1)原因:
2)结果:
3)
垓下之战
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拓展
01
按照怀王之约,率先入关的刘邦本应以秦王的身份统治整个故秦之地,恢复秦统一前七国并立的局面。虽然由于项羽对怀王之约的曲解(是不是故意的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刘邦只成为了汉王。……所以刘邦在进入汉中后即开始逐步废除楚制,转而行秦制,两个集团因此结下了梁子,为楚汉争霸埋下了伏笔。
楚河汉界——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这是代表着楚怀王熊心成为义军领袖后和其他六国宗室成员达成的一系列关于六国王室的继承权利,以及灭秦之后势力地盘划分,还包括先入关中者为王等一系列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怀王之约”。
怀


01
群学+展示
从下面两件文物体现了什么历史信息?结合书本P63内容,分别完善其信息卡。
楚河汉界——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文物是帮助现代人探寻历史、还原历史真相的最有力依据。它属于第一手史料。
汉画像石《鸿门宴》
描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惊险场景,将楚汉之争中的著名典故展现出来。
楚汉之争
“汉并天下”瓦当
为纪念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作
时间:
双方:
目的:
决战:
结果:
BC206—BC202年
项羽
刘邦
VS
争夺国家统治权
楚军战败,刘邦胜
垓下之战
西汉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BC202年
刘邦
长安
(汉高祖)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刘邦就是汉高祖,这是刘邦的庙号。
01
群学+展示
楚河汉界——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楚汉战争示意图



1

进攻三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2
3
5
6
刘邦攻入咸阳—约法三章
成皋之战——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争夺战
鸿沟议和—楚河汉界
垓下之战—四面楚歌


乌江自刎—霸王别姬
4
垓(gāi)下之战是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
垓下之战
中国战争史上后发制人、疲敌制胜最终以弱胜强的又一成功典范
阅读材料,概括楚汉之争中刘邦能够获胜的原因。结合前面所学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过程:
01
楚河汉界——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合作探究
VS
刘邦
项羽
项羽贵族出身,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拥军40万。
刘邦布衣出身,当过泗水亭长,拥军不足10万。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此三者(张良、萧何、韩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阅读材料,概括楚汉之争中刘邦能够获胜的原因。结合前面所学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刚愎自用,依赖武力
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得民心
失民心
02
Part two
百废待兴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课堂笔记
02
百废待兴——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1、原因
2、汉初社会现实
思想来源
4)
文景两帝的休养生息政策
作用
1)
目的
2)
3)
4)
3、首要解决问题
4、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措施:
1)
3)
2)
02
群学
上面文物与文字史料,可以印证什么历史信息?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汉初统治者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百废待兴——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二重证据法是“地下发现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材料”二者互相释证,以达到考证古史的目的。
汉代陶牛车(敦煌博物馆藏)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农业生产)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石,dàn,一石米价值五千钱),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没有积蓄),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毛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班固《汉书·食货志》
百姓流离失所、人口锐减、田地荒芜、物价飞涨;国家贫困
汉初社会现状
秦朝的残暴统治、秦末的战乱
原因
百废待兴
首要问题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群学
02
请你结合P64-65的内容,梳理相关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的主要措施。
百废待兴——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秦朝因暴政速亡
目的
为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局势
休养生息政策
实行
休养生息
接受陆贾建议
行仁义,法先圣,倡导“道莫大于无为”的道家黄老学派思想(清静无为)
思想来源
“居马上得之, 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乡(向)使秦已并天下, 行仁义, 法先圣, 陛下安得而有之 ”
历史小贴士
休养生息: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的宽刑薄赋政策,以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出自唐·韩愈《平淮西碑》。
汉兴之初,反秦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
——《汉书·循吏传》
原因
群学+展示
02
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的主要措施
百废待兴——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请你结合P64-65的内容,梳理相关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的主要措施。
休养生息
人相食,死者过半
增加农业劳动力
措施
士兵复员,返乡务农
释放奴婢为平民
推动农业发展;
增加劳动力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鼓励农业生产
措施
目的
鼓励民众致力农业生产
轻徭薄赋
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将田租定为十五税一
轻徭:减免徭役及兵役
目的
鼓励农业生产
匈奴连岁入边,烽火逼于长安
汉高祖白登之围
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目的
营造和平环境,恢复和发展经济
02
白登山之围
百废待兴——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知识拓展
公元前200年,刘邦带领着33万汉军,亲征匈奴。最开始,刘邦带领的军队取得了胜利。但由于轻敌冒进,刘邦的先头部队被匈奴军队围困在白登山,长达7天7夜,最终通过贿赂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脱困。白登之围让刘邦彻底放弃了北击匈奴的想法,决定开始采取和亲的政策。刘邦立宗室中的女子为公主,将其远嫁漠北,以缓和双方关系,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营造了和平的环境。
02
群学
百废待兴——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
汉惠帝
吕后
汉文帝
汉景帝
人口锐减,田地荒芜;百姓生活困苦
令士卒从入蜀、汉、关中者皆复终身(免徭役)。
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在经济方面,惠帝继续推行刘邦时的与民休息政策……下诏书恢复十五税一的政策。……鼓励农民努力耕作,对于有成绩的农民还免除其徭役。
“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鼓励农民从事生产;“减田租,复十五税一”的政策
农业劳动力增加;百姓负担减轻,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
休养生息措施之后:
汉初形势:
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西汉经济从战乱中恢复,国家局势稳定下来
作用


02
群学+展示
(文帝)诏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
(景帝)诏曰:不受献,减太官,省徭赋,欲天下务农蚕。
(景帝)诏曰: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据班固《汉书》整理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农于农桑,薄赋敛”……。
公元前208年,章邯渡过黄河,与北方来的王离合兵,一起攻打赵国,大败赵军,并包围巨鹿。无奈之下,赵王向各国诸侯求援。
  此时项梁已经战死,项羽率楚军数万北上,解巨鹿之困。项羽到达巨鹿县南的漳水,命令全军破釜沉舟,烧掉房屋帐篷,只带三日口粮渡过漳水,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经过九次激烈战斗,楚军终于生擒王离,迫使章邯投降。
  经此一战,秦军受到严重损失,秦朝名存实亡,项羽确立在各起义军中的领袖地位。
百废待兴——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这些诏令或大臣的上书的核心关键词是什么?体现了文景两帝的什么政策?为何要实行这些政策?
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1)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是国家主要财源。 2)大量土地荒芜,人民饥荒,国库亏空。为了保障人民基本生存,社会安定,必须实行以农为本政策。
秦朝
汉高祖
汉文帝二年
汉文帝十二年
汉文帝十三年
汉景帝元年
2/3
1/15
1/30
1/30
免除
1/30
赋税
徭役
17岁始,每年数次
秦朝
文景
20岁始,三年一次
2)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文景时期的休养生息政策
原因:
02
对比秦朝,体现出文景时期的什么措施?
百废待兴——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群学+展示
秦朝
霸陵彩绘着衣陶俑
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中国历代帝王中,汉文帝是一生都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在最后的遗诏中,汉文帝再次强调:"厚葬以破业, 重服以伤生, 吾甚不取"。
汉文帝
3)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奢侈浮华
勤俭节约
03
Part three
治世之光
文景之治
笔记+独学
03
项羽
治世之光——文景之治
1、经济发展情况
(1)手工业
(2)商业
(3)边境贸易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汉书·景帝纪》
文景之治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说一说:文景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出现这样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原因:西汉初期的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02
群学+展示
治世之光——文景之治
2、阅读P65内容,概括西汉初期经济发展情况。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
汉塑衣式跽坐拱手俑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
(1)纺织、漆器等手工业有较大发展。
纺织技术水平高超,丝织品有锦、绣、绢、纱等,种类繁多。漆器造型美观,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汉代煮盐业
古代冶铁业
(2)商业发展:出现了富商大贾;
西汉初年,“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了文景之世,“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02
群学+展示
治世之光——文景之治
2、阅读P65内容,概括西汉初期经济发展情况。
西汉长安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3)都市繁荣:长安城已初具规模,热闹繁华;
(4)边境贸易:汉景帝时与匈奴开通边境贸易,各族之间的经济交流频繁。
(2024四川成都)1.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的汉文帝陵墓,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这与汉文帝在其遗诏中提出修建自己的陵墓“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的要求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 提倡
A.勤于政事 B.戒奢从俭
C.知人善任 D.虚怀纳谏
(2024四川遂宁)2.《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chún sì四匹马的毛色一样),而将相或乘牛车。”针对上述情况,西汉初年统治者为恢复经济发展推行了( )
A.约法三章 B.方田均税
C.休养生息 D.均田免赋


04
Part four
学习反馈
学习收获
03




秦朝暴政
激化矛盾
陈胜吴起义
项羽刘邦起义
楚汉之争
争夺帝位
失败
BC207,秦朝灭亡
刘邦胜,建西汉
经济凋弊
百废待兴
吸取秦亡教训
无为而治,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
复员返乡务农
释奴为民
鼓励农桑
轻徭薄赋
1)汉初经济恢复与发展
2)社会局势稳定
汉文帝和汉景帝
2)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1)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3)重视“以德化民”,废除部分严刑峻法
4)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文景之治
汉初
社会现状
高祖
治国方略
高祖
治国成效
文景
治国方略
文景
治国成效
04
知识拓展
秦末,南海郡尉赵佗乘秦亡之际,封关绝道,兼并岭南的桂林郡、象郡。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国(南粤国),定都番禺。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南越国成为汉朝的藩属国。……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汉武帝刘彻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灭亡南越国。
南越国全盛时疆域包括今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福建(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
南越国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王朝政权,它奠定了今日岭南的基本范围。南越国建立伊始,赵佗实施“和辑百越”政策,引入中原农耕技术与先进文化,使岭南地区迅速从百越征战、刀耕火种的氏族社会平稳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同时又将异域文化和海洋文化引进岭南以至中原地区,开启岭南文明千年辉煌。 同时,南越国时期海上交往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南越国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