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标语、口号承载了重要的历史信息。下列标语、口号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②“打土豪,分田地”
③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④“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A.①③④② B.③④②①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
2.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3.“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与该歌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平型关大捷 D.南京保卫战
4.“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上述现象反映了( )
A.九一八事变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战开始
D.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5.1937年7月7日,中国开始全面抗战,其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
6.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其目的是( )
A.维护国家统一 B.实现团结抗日
C.推翻北洋军阀 D.发展统一战线
7.1943年4月,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召开秘密会议,会上有人汇报说:(华北派遣军)防疫给水部(日军细菌部队)生产跳蚤100克,(需要)老鼠1000只,12月末可能生产100千克(携带鼠疫杆菌的)跳蚤,但所需老鼠亟待补充供应。这则史料( )
A.可说明沦陷区内暴发大规模瘟疫 B.呈现了“华北事变”爆发的缘由
C.可作为日军违反人道主义的罪证 D.反映了日本对华经济统制政策
8.下表为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部分诗词。综合表中信息可见( )
作者 身份 诗词
皓青 民主人十 将军弓马故盘旋,巧胜炎人是此年。 提倡民权开议会,发扬诗兴筑吟坛。
于力 学者 日寇天同愤,驱除要儿时!
—— 新四军战士 将军百战虎生风,气壮山河诛寇兵。 塘马村头丧敌胆,倭寇俯首葬英雄。
A.挽救民族危亡凝聚了抗日力量 B.合作抗战成为全民共识
C.正面和敌后战场将士共赴国难 D.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9.1938年日本侵占青岛后,开办“青年训练所”培养为日本效忠的伪职人员;设立“东文书院”教授中日语言,“以融洽两国青年之感情为宗旨”。这些行径意在( )
A.促进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 B.解决日本子女的教育问题
C.推行奴化教育毒害青少年 D.破坏近代中国的教育体系
10.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上海、广州等中高等学校聚集的城市里,学生救国联合会纷纷成立,声援北平学生;上海文化界名人联合发表救国宣言,呼吁国民政府倾听学生呼声;华北文化协会提出停止内战,动员全国民众抗日等主张。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九一八事变后民族救亡运动高涨 B.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卢沟桥事变激发民族意识的觉醒 D.国共合作成为民众的强烈呼声
11.下面漫画选自《旧世百态:漫画时政》,描绘的是20世纪30年代初,沈阳各制旗店赶做清朝的国旗——三角龙旗的情景。它可以用来说明( )
A.近代中国帝制与共和的生死较量 B.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已严重破坏
C.东北人民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无奈 D.日本企图实现“以华治华”的战略
12.1942年,一位国际观察家评论道:“日本在占领区的统治策略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开始注重与占领区内的地方精英合作,同时加大对普通民众的安抚力度,而对抗日武装力量的打击则更加猛烈。尽管此举的效果尚待观察,但无疑显示了日本在应对中国抗日战争上的新动向。”根据这一评论,日军这一变化的主要意图是( )
A.削弱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B.分化中国抗日统一战线
C.改善与中国人民的关系 D.争取得到地方精英支持
13.1937年,(伪)满洲中央银行委托日本内阁印刷局印制的新版纸币开始发行,如图所示为当时当地媒体的报道(局部)。这套新币中,5元、10元面值的纸币的背面图案均为1934年以后日本在长春修建的新地标性建筑。这套纸币的发行( )
A.迫使国民政府改革法币制度 B.反映了日本对华的资本输出
C.将日本经济危机转嫁到中国 D.隐含了宣扬奴化思想的意图
14.1938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武汉成立抗日救亡宣传队。周恩来根据毛泽东《论持久战》的精神,号召全体队员们“到前线去,到民众中去,为抗日战士和广大人民服务”。广大宣传队员先后在安徽、浙江、江西、广西等各城镇流动宣传。宣传队的活动( )
A.助推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B.表明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
C.配合了八路军的军事行动 D.践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15.1937年8月,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指出:“今天所发动的抗战,中间包含着极大的危险性。这主要的是由于国民党还不愿意发动全国人民参加抗战。相反的,他们把抗战看成只是政府的事,处处惧怕与限制人民的参战运动。”基于此形势,中国共产党( )
A.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
C.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D.实行土地改革的政策
二、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处于抗日前线的东北广大人民和一部分爱国军队,冲破国民政府的禁令,首先展开了英勇的斗争。辽宁沈阳、抚顺等地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反抗日本侵略军。广大农民组织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组织,手执自制武器进行抗日斗争。9月26日,上海各界市民举行抗日救国大会,通过了对日宣战、武装民众、惩办失职失地官吏等决议案。10月18日,北平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通过迅速组织义勇军、实行对日不合作及积极募集爱国捐款等决议。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摘编自王秀鑫、郭德宏《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
材料二: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复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为彻底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取得完整的独立主权有着决定性意义,因为战争的结果之一,是中国不仅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而且跻身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充分发言权的大国行列。在不同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中国各利益集团争权夺利,造成了中国的长期分裂,极大地破坏了民族争取独立所需的凝聚力。抗日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中国内部分裂的状况。在政府与人民之间,在不同阶级阶层之间,在不同党派之间,形成了同仇敌忾、亲密合作的关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是中国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不平衡性使中国现代工业几乎因日本的侵略而彻底颠覆。1937年川、滇、黔、陕、甘、湘、桂7省工厂之和仅占全国总数的6.03%,资本总数仅占全国的4.04%。而到1943年,后方各省工厂企业已经达到4524家,与战前相比,工厂数增加了18倍,工人数增加了82倍,资本增加了164倍。
——摘编自荣维木《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成为“中国复兴枢纽”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④是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①是1927年八七会议提出的,②是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期,③是1935年一二 九运动提出的,按时间排序是④①②③,C项正确;ABD项排序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2.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A项正确;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排除B项;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排除C项;广州、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可知该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位于东北地区,九一八事变中日军发动了对东三省的武装侵略,使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B项正确;卢沟桥事变发生于华北的京津地区,排除A项;平型关大捷发生于华北的山西地区,排除C项;南京保卫战发生于华东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一二·九运动。选择B:从“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口号可知,当时处于抗战时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内战基本结束的标志,“反对内战”说明此事在此之前发生,“反对华北自治”说明此事发生在1935年华北自治之后,即1935年华北自治后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据所学可推断出题干反映的是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的影响。排除A: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此时未发生华北自治危机,不可能提出反对华北自治口号。排除C:卢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排除D:国共合作抗日发生在1937年。
5.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年7月7日(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D项正确;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这一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排除A项;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以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1936年12月12日晨,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以武力逼蒋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B
解析: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随后,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的整编有利于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团结抗日,故选B。由“1937年”可知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为次要矛盾,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的整编主要不是维护国家统一,排除A;1937年已经推翻北洋军阀了,排除C;中共军队被改编适应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而非发展统一战线,排除D。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日本的侵华暴行。选择C:材料中的“防疫给水部”是日军在中国实行细菌战的部队,其生产的“跳蚤”携带鼠疫杆菌,主要应用于对华侵略,可以作为日军违反人道主义的罪证。排除A:材料中的“跳蚤”是用来携带鼠疫杆菌的,但材料并没有显示这种“跳蚤”的应用结果,并不能说明沦陷区内暴发大规模瘟疫。排除B:“华北事变”爆发于1935年,与材料时间“1943年”不符。排除D:材料反映的是日军实施细菌战,经济统制是指对经济的管制,史料与日本对华经济统制政策无关。
8.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民主人士、学者、新四军战士”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这些诗词出自多个阶层之手,诗词内容也表达了积极抗战的主张,这些呼声有利于挽救民族危亡凝聚抗日力量,A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合作抗战成为“全民共识”,排除B项;诗词作者和内容均不涉及国民党,不能得出“正面战场”,排除C项;仅据该材料不能得出当时处于抗战的哪个阶段,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妄图永久奴役中国,在沦陷区大力兴办实施奴化教育的组织和学校,推行以奴化、毒害青少年的思想并培养“愚民”为核心的奴化教育,C项正确;材料所述内容属于日本侵华的罪行,不是为了促进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和解决日本子女的教育问题,排除A项、B项;“破坏教育体系”没有指出上述措施“奴化教育”的本质和险恶用心,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当时学生救国联合会纷纷成立、上海和华北文化界也发出救国呼声,反映出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严重,B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发生的,排除A项;卢沟桥事变是1937年发生的,此时内战已经停止,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国共合作,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沈阳各制旗店赶做清朝的国旗———三角龙旗”,可知9.18事变后日本积极筹划伪满洲国,企图实现“以华治华”的侵略政策,D项正确;日本积极扶持东北傀儡政权,不是近代中国帝制与共和的较量,排除A、B项;沈阳各制旗店赶做清朝的国旗,无法体现东北人民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排除C项。故选D项。
12.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1942年(中国、日本)。1938年10月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面对战争转向长期化的形势,日本侵略者在继续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对其侵华的战略和策略进行了一些调整,采取以保守占领区为主的方针,逐渐将其注意力集中于打击和消灭八路军、新四军,也即材料所述“与占领区内的地方精英合作,……对抗日武装力量的打击则更加猛烈”。这样的“一打一拉”目的是分化抗日力量,破坏统一战线,B项正确;“与占领区内的地方精英合作,同时加大对普通民众的安抚力度”是为了稳固控制占领区,不是军事行动,与“削弱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关系不大,排除A项;日本“与占领区内的地方精英合作,同时加大对普通民众的安抚力度”是要收买人心,根本目的是侵略灭亡中国,而非改善与中国人民的关系、争取地方精英支持,排除C、D项。故选B项。
13.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年(中国)。据材料“1937年,(伪)满洲中央银行委托日本内阁印刷局印制的新版纸币开始发行,如图所示为当时当地媒体的报道(局部)。”并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发行日本内阁印刷局印制的新版纸币,背面图案均为1934年以后日本在长春修建的新地标性建筑,说明纸币有宣扬奴化思想的意图,D项正确;材料没有讲述日本在东北发行纸币迫使国民政府改革法币制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讲述抗战时期日本对华的资本输出,排除B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之一是将日本经济危机转嫁到中国,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4.答案:D
解析: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日救亡宣传队进行宣传活动,有助于号召更多人参与抗日,践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D项正确。全面抗战路线在1937年8月洛川会议上就已经形成,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与八路军军事行动的配合,排除C项。
1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故选B.1936年底,西安事变已经和平解决,A不符合题意,排除;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发生于1941年1月的“皖南事变”后,C排除;土地改革开始于194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D排除。
16.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由点到面(从东北扩展到全国);具有广泛性(或各阶层参与);发展迅猛;斗争形式多样。
(2)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收回了宝岛台湾,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变了原有工业布局,扩大了现代工业区域;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解析:(1)从材料可以看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主要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由点到面,从东北扩展到全国;具有广泛性,各阶层参与;发展迅猛;斗争形式多样。
(2)从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抗日战争之所以成为中国复兴的枢纽。主要原因应该有: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收回了宝岛台湾,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变了原有工业布局,扩大了现代工业区域;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