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历史逻辑推导能力是历史学科的重要思维能力。下列推导符合逻辑的是( )
A.阶级关系新变化——铁犁牛耕——旧的贵族等级体系瓦解
B.秦暴政速亡——汉初“与民休息”——出现“文景之治”
C.分封制易形成割据——汉初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七国之乱”
D.士族没落——九品中正制创立——中央集权加强
2.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即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此举( )
A.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确立了郡国并行制度
C.利于诸侯国的壮大 D.有效抑制了外戚干政
3.下列关于两汉时期文化成就叙述正确的是( )
A.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B.西汉的《史记》和东汉的《汉书》都是纪传体通史
C.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医圣”
D.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能提前预测地震的发生
4.据记载,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分别设大都护一人,从二品;副大都护二人,从三品;副都护二人,正四品。其级别远远高于相当郡守的西域都护府。这反映出( )
A.西汉重视西南地区治理 B.唐朝对西域管理加强
C.北宋加强了对西北防御 D.元代对吐蕃直接管理
5.汉武帝推行察举制。察举制指先考察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下列有关察举制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激发官民的责任感 B.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C.推动贵族政治的的彻底终结 D.是两汉时期唯一的选官方式
6.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
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 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
7.董仲舒认为,人性分三品,大多数人持“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孵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缫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其主张( )
A.宣扬了孟子人性善学说 B.强调了社会教化的重要性
C.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D.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8.下表是两汉公卿中儒学名师或师从名家的儒者(包括太学生)状况统计。
时期类别 西汉初年(高帝—景帝) 西汉中期(武帝—宣帝) 西汉后期(元帝—平帝) 东汉(光武—献帝) 合计
博士 1 4 8 12 25
师从名师或入太学者 — 3 8 18 29
未任博士的名儒 — 1 5 37 43
合计 1 8 21 67 97
在文化状态可考公卿中所占比例(%) 2.7 15.7 32.3 30.3 25.9
这反映了两汉时期( )
A.官吏群体的儒学水平不断提高 B.学校教育以教授儒家经典为主
C.儒学并未取得思想的统治地位 D.官吏从政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9.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菠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中国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罗马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和荣耀的象征。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
A.丰富了文化生活 B.消除了中外隔阂
C.推动了民族交融 D.巩固了国家统一
10.公元前115年,汉武帝下诏规定由中央政府机构铸造赤侧钱,郡国政府不能铸造,还规定一枚赤侧钱能兑换五枚郡国五铢钱,且交赋税只能交赤侧钱。两年后,汉武帝再次下诏,彻底禁止了郡国的铸币权,全国统一使用中央政府铸造的“三官钱”。汉武帝的这些做法( )
A.践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B.减轻了农民负担
C.杜绝了地方官吏腐败 D.加强了经济集权
11.桑弘羊曾向汉武帝提出一个计划,这个计划的要点是:(一)将煮盐、冶铁业之事均归政府管理,所得收入,以补充赋税。(二)“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三)“收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据此可知,这一计划的执行( )
A.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 B.反映了汉代国力衰退
C.有利于减轻百姓负担 D.说明政府对商业禁止
12.秦汉之际的历史经历了由统一、分裂、重新统一的过程,国家结构形式选择也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郡县制为秦代统治者的急功近利而一度崩溃,而重蹈覆辙如楚霸王项羽,同样为历史所否定。在迈向单一郡县制过程中,有一种过渡性的中间形态的结构形式。材料旨在论证( )
A.汉初实施郡国并行的合理性 B.郡县制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C.秦汉由分裂到统一的必然性 D.分封制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1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指出,察举的权力,在各地方官员手中。当一个人做到有权察举时,经他察举的,便是他的门生故吏,将来在政治上得意,有机会必然也会察举他的后人。这就造成了后来所谓的士族门第。据此可知( )
A.士族制与察举制有一定渊源
B.九品中正制造就士族制度
C.察举制瓦解了中央集权体制
D.士族门阀制约了君主专制
14.汉初,朝廷允许民间铸币,并对钱币重量作出了严格规定。汉文帝时期,民间铸币数量猛增,尤其是吴国,因境内铜矿丰富,所铸钱币“富埒天子”。大夫邓通,“以铸钱财过王者”。这反映出汉初( )
A.统治秩序存有隐患 B.中央财政收入得到保障
C.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D.“与民休息”政策效果突出
15.汉初,诸侯国与中央汉朝同制,所封诸侯掌治其国,“皆令自置吏,得赋敛”,侯国丞相更是位高权重;但近年考古发现,汉宣帝时所封海昏国所设相仅属朝廷委派的官员,与列侯无臣属关系,且官秩如一般的县令、县长。这一变化表明( )
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B.分封制度势在必行
C.中央的集权化趋势明显加强 D.地方分裂割据隐患得以根除
二、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知识和学术,原本是为官府所垄断,是所谓王官之学。但是随着王权的衰落,王官不断流落到民间,成为“士”(特殊的知识阶层)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出现了学术下移的趋势。这为私学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背景。与官学相比,私学可以使知识普及社会的每一个阶层,这就大大地扩展了受教育的范围,使知识以更快的速度向民间转移和传递,这成为士人的另外一个来源。私学和士人之间,实际上呈现着一种互动的关系。他们二者的结合,则是诸子学出现的直接土壤。
——摘编自袁行需等《中华文明史 第一卷》
材料二
宋代民间有书院及依附于社区的家塾与社学。书院往往有自己的田产,或由官方指拨,或由私人捐赠。书院即一家学派的讲论与传布的学术中心,不同学派的学者也会访问他地的书院。书院不仅有言教以道问学,也有身教以尊德性。宋代书院,盛时书不下二百余所,其中颇有历数百千年还存在的著名书院,如朱熹主讲的白鹿洞书院,陆九渊主讲的象山书院。
——摘编自许偉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三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 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私学和士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所学,指出“诸子学出现”所指代的思想局面及其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书院的办学特点。结合所学,简述朱嘉的文化贡献。
(3)根据材料三,指出蔡元培的办学主张。结合所学,说明北京大学在其任校长期间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吸取秦朝暴政灭亡的教训,采取“与民休息”的措施,因此出现了“文景之治”,B项正确;铁犁牛耕的出现,引发了阶级关系的变动,排除A项;汉高祖“惩亡秦孤立之败”,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是士族政治发展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诸侯王可以将自己的土地分封给子弟,这就削弱了较大诸侯国的势力,并且,其所分封的诸侯国归郡所管辖,这在客观上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汉朝初年,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A项;加强皇权主要涉及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而材料叙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外戚指的是皇帝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族,材料叙述的是诸侯王及其子弟,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C
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两汉(中国)。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医圣”,C项正确;《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排除A项;东汉的《汉书》是断代史,排除B项;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测验地震方位,但是不能提前预测地震的发生,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B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
5.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行于两汉的察举制以官员的德行和能力作为选官标准,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官民的责任感,A项排除;“彻底终结”说法过于绝对,C项排除;两汉除了察举制外,还有征辟制,“唯一”说法错误,D项排除。故选B项。
6.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西汉京畿区在以长安为核心的关中一带,而隋朝京畿区向东扩展到了以洛阳为核心的地带。这种变动是因为京畿地区作为政治中心,承载着太多的人口和经济压力,西周至秦汉长期定都于关中地区,关中地区的经济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京畿区所需的物资钱粮越来越依赖其他地区,隋京畿区东扩,加之大运河的修建,有助于缓解关中地区的经济压力,故D项正确。制度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旧势力,京畿区的东移与旧势力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隋代相对于汉代,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以人头税为代表的农业税,而且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汉代和隋代均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地,排除B项;隋代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缓解关中地区的经济压力,而民族交融是东移带来的影响,排除C项。
7.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可知,董仲舒认为人性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才能变好,就像茧需要经过热水煮后才能变成丝一样,这表明他主张通过社会教化来引导和塑造人的品性,B项正确;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董仲舒认为人性有三品,且需要通过教化才能为善,与孟子的观点不同,排除A项;汉武帝的尊儒举措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排除C项;董仲舒的观点主要是关于人性和教化的,没有直接论证封建统治的合理性,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A
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变化来看,两汉公卿中儒学名师或师从名家的儒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说明官吏群体的儒学水平在不断提高。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学校教育,排除B项;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取得思想统治地位,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官员对儒学的学习状况,不能反映官员的综合素质,排除D项。
9.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单选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西汉时期(丝绸之路)。依据材料分析可知,丝之路开通后,增添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的蔬果选择,中国丝绸和瓷器成为罗马贵族富有和荣耀的象征,因此丝绸之路丰富了东西方的文化生活,A项正确;丝绸之路无法消除中外隔阂,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东西方文化的经济交流,与民族融合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巩固国家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汉武帝的政策逐渐排挤地方郡国货币,直至禁止郡国的铸币权,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削弱地方经济,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重农和农民负担问题,排除A、B项;中国古代人治社会之下,不可能杜绝地方官吏腐败,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A
解析:桑弘羊的建议属于盐铁官营,这一计划实行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选项A正确;汉武帝时期是汉代国力强盛时期,排除B;盐铁官营打击了民间工商业,对于农民而言,并不能减轻负担,选项C排除;政府垄断商业不等于禁止商业,选项D排除。
12.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秦单一的郡县制易“崩溃”,项羽分封同样“为历史所否定”,郡国并行体制就是在迈向单一郡县制过程中“过渡性的中间形态的结构形式”,故A项正确;BD两项均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材料强调的重点是“过渡性的中间形态的结构形式”的合理性,而非分裂到统一的必然性,C项错误。
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察举制对士族门第的形成有一定推动作用,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九品中正制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察举制瓦解了中央集权体制”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无法得出士族门第制约了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A。
14.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初(中国)。据题干“朝廷允许民间铸币.民间铸币数量猛增.所铸钱币‘富埒天子’。大夫邓通,'以铸钱财过王者”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允许民间私自铸币。吴国因其境内拥有丰富的铜矿所铸钱币量猛增,经济实力超过中央政府,大夫邓通的财富也因为铸币而超过王侯,这些现象成为汉朝初年统治和社会稳定的隐患,A项正确;中央政府收回铸币权才能增加财政收入,排除B项;汉初,商人依旧受到严厉打击,排除C项,“与民休息”政策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生产力的发展,但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侯国丞相更是位高权重”“海昏国所设相仅属朝廷委派的官员,与列侯也无臣属关系,且官秩如一般的县令、县长”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对比汉初诸侯国位高权重,汉宣帝时期地方侯国的独立性进一步被弱化,中央集权的趋势加强,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弱化,没有体现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推广分封制,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地方权力弱化,但不能说明地方分裂割据隐患根除,东汉末年国家又陷入分裂割据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1)关系:士人的兴起促成私学的出现,私学促进士人壮大。思想局面:百家争鸣。地位:是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
(2)特点:①私人办学(或“民间办学”);②办学经费相对稳定:学术自由(或“以某一学派为主,也存在与其它学派的交流和竞争”);③注重言传身教;④教育和学术交流的中心
贡献:①是理学的集大成者;②编制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③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传播理学;⑤合编四书并加以注释:制定纲领性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等。
(3)主张:蔡元培将大学定位于“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或答“将大学由追逐高官厚禄的名利场,转变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
作用:①使北京大学很快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并培养了新一代读书人。②传承文化、发扬科学、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