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23 10:2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材料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
材料或史实 结论
A 官渡之战,袁绍兵十余万,曹操兵仅十分之一,击破之 曹操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 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刘备占领四川和云贵地区,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湖北和湖南 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C 曹操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战乱频繁
D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前秦 破坏南方稳定,阻碍经济开发
A.A B.B C.C D.D
2.下列改革中,为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的是( )
A.商鞅变法 B.王莽改制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3.下图是公元3世纪前后南北方人口变动图。这一变化说明( )
A.南方总人口超过北方 B.全国经济重心已经在南方
C.荆州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D.南方政治环境相对稳定
4.某学者提出,少数民族那种尚武勇健、粗犷豪放之气遍布中原,汉民族受到极大的影响,使得魏晋以来的清谈柔媚之风变为悲凉慷慨、激越豪放之气。该学者的论述意在说明( )
A.传统儒学思想的僵化和局限 B.制度创新源于少数民族文化
C.对外交流促进思想文化转型 D.民族交融对隋唐盛世的影响
5.梁人沈约所著的《宋书》记载,元嘉(424—453年)末年,“兵车勿用,民不外劳”、“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一记载反映了( )
A.梁朝重视社会经济发展 B.六朝时江南开发的情景
C.宋国崇尚黄老无为思想 D.大批北方人民流亡南方
6.东晋初,琅邪王氏当权,时称“王与马、共天下”,后有“庾与马,乱天下”“桓与马,争天下”“谢与马,安天下”,由此可知,东晋时期( )
A.士庶之科有别 B.藩镇割据分裂
C.士族专权严重 D.皇权政治加强
7.北魏孝文帝将都城南迁千余里。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按士族划分门第,鼓励一等高门的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这些措施( )
A.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 B.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C.消除了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 D.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8.西晋实行荫客制,按照官吏的品级可以确定荫庇亲属、衣食客及佃客的数量。荫衣食客多者三人,少者一人;荫佃客多者十五户,少者一户,虽宗室亦如之。该制度( )
A.限制了贵族阶层的特权 B.成为导致西晋灭亡的主要原因
C.影响了自耕农经济发展 D.客观上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9.公元322年,东晋权臣王敦以“清君侧”为由,自武昌起兵。晋元帝遣使谓敦曰:“公若不忘本朝,于此息兵,则天下尚可共安也。”晋元帝希望王敦切勿擅自行事,以免破坏“共天下”之局面。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 )
A.地方豪强的专横 B.社会矛盾的激化
C.外戚专权的形成 D.士族势力的强大
10.时人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这种“水轮”的使用( )
A.提高了冶铁炼钢效率 B.标志着古代灌溉技术成熟
C.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D.摆脱了自然对生产的束缚
11.伴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原地区。这些鲜卑人仍保留着传统习俗,且不擅农业。在此情况下,北魏孝文帝着手改革鲜卑旧俗,全面推行汉化。据此可知,北魏孝文帝推行这些措施旨在( )
A.改革鲜卑旧俗 B.巩固政权统治
C.促进民族交融 D.缓和阶级矛盾
12.南朝刘宋时期,“荆城跨有南楚之富裕,扬州拥有全吴之丰饶,鱼盐杞梓的收益,可以滋养四面八方,丝绵布帛之丰茂,可以供天下百姓穿戴”。这反映当时(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长江中下游区域经济发展
C.民族交融取得重要进展 D.南朝刘宋时期百姓安居乐业
13.褶,北方游牧民族传统服装的一种,短身、细袖、左衽之袍。考古资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褶,既有左衽也有右衽,还有对襟样式;袖子有短小窄瘦的,也有宽松肥大的;衣身有短小紧窄的,也有宽博的。这一服饰现象折射出当时( )
A.文人雅士不拘礼法 B.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C.各地政权长期并立 D.民族文化交流融合
14.先秦时期,汉族男子娶亲时,夫妻交拜是在原有居室中,无须搭临时帐篷。北朝时中原地区举行婚礼仿照草原民族“庐帐为屋”的形式,盛行使用“青庐”,即用青布搭盖的临时帐篷。这一变化表明北朝时期( )
A.胡化之风日益盛行 B.中原文化的影响力下降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D.少数民族汉化程度提高
15.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分兵六路进军,益州刺史王濬率水师顺流而下。次年,“金陵王气黯然收”“一片降蟠出石头”。这次军事行动( )
A.奠定了三国鼎立基础 B.实现了北方局部统一.
C.形成南北朝对峙局面 D.结束了国家分裂状态
二、材料题
16.江南开发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摘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水稻亩产量从西汉时期的四石升至东汉时期的约六石。据考古资料显示,湖南、江西等地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陶罐、陶仓等物品。江南郡县明显增多,垦田多辟,耕地面积扩大。广大农民辛勤耕作、农业劳动力资源增加、汉越民族交融和共同开发、相对较好的自然条件以及铁农具广泛使用,成为此时江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水平仍远低于北方,但还是为后来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作了一定的准备。
——摘编自夏时华《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若干原因探述》
材料三:(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四: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1)材料一反映江南经济状况如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导致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材料四反映江南经济有哪些发展变化?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展开大战,曹操以少胜多战胜了袁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而不是完成了北方的统一。故不正确。B.在曹操南下时,诸葛亮建议刘备联合孙权,最终周瑜指挥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用火攻大败曹操。此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这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正确。C.分析题干“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可知,曹操诗中所写的是战争之后,中原一带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不少地方百里无人烟。联系所学知识,东汉末年,各地军阀混战,导致出现诗中的情景。故不正确。D.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陷混战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故不正确。故选:B。
2.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及隋唐盛世打下基础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C选项正确;商鞅变法为秦朝统一创造了条件,王莽改制是一次失败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没有改变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3.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3世纪前后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世纪中国正处于东汉末年的乱世、三国分立,北方社会环境动荡,导致北方人口南迁,说明当时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D项正确;仅从局部地区来看,是无法得出南方总人口超过北方的结论,排除A项;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宋朝,排除B项;仅从局部地区的人口来看,无法得出荆州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少数民族那种尚武勇健、粗犷豪放之气遍布中原,汉民族受到极大的影响,使得魏晋以来的清谈柔媚之风一变而为悲凉慷慨、激越豪放之气”可得出少数民族的尚武勇健、粗犷豪放之气影响到隋唐盛世的悲凉慷慨、激越豪放之气,该学者意在说明民族交融对盛唐盛世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与儒学无关,排除A项;汉族制度变化和创新的思想渊源并非来自于少数民族文化,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对外交流,而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元嘉(424一453年)”是六朝时刘裕建立的宋朝的一个年号,“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昊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反映的是当时江南开发的情景,所以材料反映了六朝时江南开发的情景,B项正确;梁人沈约撰写《宋书》不等于《宋书》记载的是梁朝的史料,材料反映的是刘宋的经济发展情况,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刘宋经济发展,但体现不出“黄老无为思想”,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刘宋江南开放的场景,但没有涉及江南开发的原因,无法反映大批北方人民流亡南方,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时期(中国)。据题干,士族在东晋政治中具有极大的权力,甚至可以与皇室并列,这反映了士族专权严重的历史现象,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士族在政治中的影响力,并未直接涉及士庶之分,排除A项;藩镇割据出现在唐朝中后期,与本题时空背景不符,排除B项;这一时期,皇权受到士族政治冲击,有所式微,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将鲜卑姓改为汉姓,鼓励鲜卑汉族士族通婚等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A项正确。北魏在北方,排除B项;“消除”的说法太过绝对,排除C项;孝文帝迁都之前,北方已经一悦,说法错误,排除D项。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两晋时期的人身依附关系与小农经济发展,命题意图考查学生材料阅读和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推行的荫客制度是为解决土地问题提出的,其目的在于保障贵族官僚的利益,排除A项;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是西晋灭亡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农民为了逃避赋役依附于大地主,影响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这一制度客观上削弱了中央集权,导致地方势力膨胀,排除D项。故选C。
9.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时期,士族势力强大,王敦作为东晋权臣,能够以“清君侧”为由起兵,表明其有能力挑战中央政权,出现这种现象源于士族势力的强大,D项正确;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士族权臣的行为,而非地方家强专横,排除A项;社会矛盾激化并非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外威专权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C
解析: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可知,这里描述的是高转筒车,这种灌溉工具的使用能够节省人力,有助于提高农田的抗旱能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C项正确;高转筒车并非冶炼工具,排除A项;高转筒车并不能作为古代灌溉技术成熟的标志,排除B项;古代农业并不能摆脱自然的束缚,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朝前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南朝时期,荆州、扬州物产丰富,纺织业发达,说明当时长江中下游区域经济有所发展,B项正确;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南宋时期,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族交融取得重要进展的相关信息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刘宋政权的统治是在南北朝对峙时期,百姓安居乐业的说法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游牧民族的特有服饰与中原汉民族服饰(如儒生士大夫的褒衣博带样式)融合而产生了各种变式,D项正确;题干中对于服饰的描述并未针对士大夫,排除A项;B项内容与题无关,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各地政权并立情况,排除C项。故选:D。
14.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朝(中国)。题干描述了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婚礼习俗的变化,即从先秦时期的在原有居室中举行婚礼,变为仿照草原民族的“庐帐为屋”形式,使用青布搭盖的临时帐篷。这种变化反映了草原民族的风俗对中原地区的影响,说明胡化之风在北朝时期日益盛行,A项正确;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并未下降,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汉族学习少数民族,并非华夏认同观念增强,也不是少数民族汉化程度提高,排除C项、D项。故选A项。
15.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晋的灭吴之战,吴国的灭亡意味着三国鼎立的结束,国家重新实现了大一统,D项正确;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排除A项;官渡之战后,曹操实现了北方的局部统一,排除B项;这次军事行动实现了国家统一,而不是南北朝对峙,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1)状况:西汉时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
(2)表现:粮食产量提高;耕地面积扩大;粮食储藏增多;劳动人口快速增长;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3)问题:说明到了南朝,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赶上北方。
原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政策支持;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等。
(4)变化: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解析:(1)状况:根据材料“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可分析出西汉时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
(2)表现:根据材料“水稻亩产量从西汉时期的四石升至东汉时期的约六”可分析出粮食产量提高;根据材料“垦田多辟,耕地面积扩”可分析出耕地面积扩大;结合所学可分析出粮食储藏增多;根据材料“农业劳动力资源增加”可分析出可分析出劳动人口快速增长;根据材料“铁农具广泛使用”可分析出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3)问题:根据材料“(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勒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分析出说明到了南朝,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赶上北方。原因:结合东晋南朝的史实可分析出南方社会相对安定: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政府政策支持:结合所学可分析出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等。(答出两点即可)
(4)变化:根据材料“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可分析出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