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教案-17、生命的壮歌_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17、生命的壮歌_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2 15:4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17、生命的壮歌 课 型 语文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一则自己喜欢的故事背下来。2、会读会写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肆虐、束手待毙、肝胆俱裂”。3、读懂两则小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两个难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小故事,感受蚂蚁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3、理解课文中难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
师 生 活 动 备 注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这篇课文与别的课文不同,有两篇故事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同样写了一首歌,《生命的壮歌》。蚁就是蚂蚁,看到蚂蚁,你想到什么词?在我们眼中它们不过是区区弱者,师板书。生读“区区弱者”。不是悲歌,也不是欢歌,而是壮歌。用壮组个词。为什么这区区弱者却被称为蚁国英雄呢?读读课文。二、初读课文,了解梗概。1、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哪一层写“被围”,标上,是第一层,“突围”呢?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我们理出了这三个词语(师板书:被围、突围、脱险),再围绕这三个词语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由于游客不慎,临河的草着火,一群蚂蚁被围,它们向河边突围,最后突围成功。3、读词循句,感同身受蚂蚁的险境。课文主要内容会说了,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词语。出示词语:火舌 项链 舐动 火海 火种肆虐 焚烧 焦臭 烧焦 灼焦(1)发现第一排词语有什么规律?(和火有关。) “项链”我们都见过,是很漂亮的,那么现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怎样的项链(“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这是一串危险的项链。是一串另人产生恐惧的项链,吞噬蚂蚁生命的项链。)齐读。(2)看到跳动的火苗了吗?那就像巨大的舌头在动,这就是哪个词?(舐动。)(3)读第二排词,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4)找到蚂蚁被火烧的句子了吗?出示: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注意断句。对比出示: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指导学生再次朗读肆虐这个词比较难写,拿出笔跟老师写。是谁残酷地残杀和迫害谁呢?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当时心里的第一感受是? “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作者的感受是哪个词?惋惜。再读读这个句子,读出你的心情。对比出示:“这群可怜的蚂蚁大概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有什么特别?①大概是大致的意思,肯定是一定要死了。②标点后面一句是问号,带着疑问,感叹号没有疑问,是肯定葬身火海了。三、精读“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1、作者心里想着小蚂蚁要葬身火海,而且肯定是葬身,真的是这样吗?2、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已的岗位。)3、默读2遍,认为特别的地方做记号。4、你觉得哪些词很特别?交流:束手待毙,这个词的意思是不动,在那等死,蚂蚁没那么大力气逃生,可它们却没有束手待毙。松动分毫。一般死了就松了,可蚂蚁却抓得很牢。肝胆俱裂,都已经死了。滚动。越来越迅速地滚动。“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朝着河岸的方向突围。”5、我们都没有想到蚂蚁不会坐着等死。我们发现的特别之处用这六个字就可以概括。(师板书万万没有想到。学生齐读)什么是万万没有想到?不可思议、不在意料之内。6、按作者的意思,想到的是什么?而作者没想到的是什么?请你先读第一句,找一找。(扭成一团、没有束手待毙、向河岸方向突围。)还想不到什么?(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但是蚁团却没有缩小。)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近最外层的蚂蚁。小蚂蚁啊小蚂蚁,火那么大,你为什么还扭成一团?小蚂蚁啊小蚂蚁,同伴都烧焦了,你为什么不撒手呢?在火神咆哮的草丛边,我们万万没有想到——(教师引读三句话)学生齐读这一段话让我们把最崇高的敬意送给它们,尊称它们为(蚁国英雄)(师板书蚁国英雄)。四、品读,“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1、为了自己的同胞,为了自己的家族,它们……生读“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里,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指导朗读,齐读——指名读——齐读。2、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在火海蔓延的草丛间,在火神咆哮的草丛间,蚁团并没有缩小,此刻,河面上升起了薄薄的烟雾,又怎能不让人感动呢?千言万语包含在“薄薄的烟雾”这句话中。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小蚂蚁说些什么呢?3、写话:小蚂蚁啊小蚂蚁,我万万没有想到交流4、小结,小蚂蚁,你们用生命,谱写了一首(生命壮歌)齐读课题。再回过头来看黑板上的词语,你现在觉得壮歌的壮是什么意思?壮烈、悲壮、雄壮、壮士。火神当前情义浓,扭团突围向外冲。肝胆俱裂浑不怕,甘当蚁国真英雄。5、我们的身边,电影、电视里以及课外书上你还见到过这样的例子吗?
板书设计 生命的壮歌被围 区区弱者 蚁团英雄 壮汉突围 万万没有想到 壮烈脱险 壮观 雄壮 强壮
教后记
课 题 17、生命的壮歌 课 型 语文新授课
教 学 过 程 设 计(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在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们感悟的能力,理解羚羊们可贵的合作与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献身精神。
师 生 活 动 备 注
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一望无垠的青藏高原,在一碧如洗的蓝天下,生活着一种神奇的动物,它们喜欢奔跑,善于跳跃,它们生活得——无忧无虑,可是有一天,一个狩猎队的出现,让它们走到了绝境。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生命的壮歌》的第二篇——《“生命桥”》 什么桥?生命桥。看到这个题目后,你想设计什么问题?你能用简洁的话来概括内容吗?二、了解故事起因,体会羚羊群的危急处境,积累相关词语。猎人准备将羚羊全部活捉。这句话是这个故事的——起因。是谁把一群羚羊赶到悬崖边——强调一群猎人。出示:有一个狩猎队,……这个山头,很高很陡,谁能读出“悬崖”?生读师评:好,比较高……有些险了……比较陡……好险呀……这样的情况对于羚羊来说,是什么,用恰当的词说就是——无路可逃。为什么?(因为前面是悬崖,后来是猎人。)还可以用一个词来说:走投无路、难以逃生、进退两难、束手待毙。出示词语朗读:走投无路、生死攸关、命悬一线,进退两难、危在旦夕、灭顶之灾三、了解羚羊群面对危急处境的表现,体会羚羊群的冷静沉着和老羚羊的果断,感受动物世界的心灵感应。 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们是怎么做的,看另外的句子。几分钟以后,羚羊……只是老羚羊跃进起的高度要低一些。引读,你读懂了什么?请一位同学继续读下去。假如它们会说话,它们会说些什么?你又读懂了什么?用读来引。面对困境,它们非常镇静、沉着、冷静。再读下去,还会发现他们配合得很好。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奔跑着向悬崖对面跳过去随即老羚羊紧跟后面也飞跃出去,只是老羚羊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他们怎么配合的?后退了几步,奔跑着向悬崖……先后不同。还有吗?跃起的高度低一些。连起来读。他们面对困境,相互配合。四、通过演示画面,画示意图,重点词语的理解,情感的朗读,体会老羚羊的智慧和献身精神。这里环境特殊。(画简笔画)两个山头之间有六米,但他们最多也只能跳4米,如果他们跳,结果是凶多吉少。这只年轻羚羊为什么能够成功地跳到对面悬崖边?但结果是什么,请人读。(出示有关段落)当年轻羚羊在空中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向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而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对面的悬崖边,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当年轻羚羊在空中下坠时,这时出现了奇迹,什么奇迹?什么叫刚好?假如不刚好呢?年轻羚羊真幸运。假如第二次就不巧了。(刚好不是巧,是老羚羊算好的。)难怪:跳时好低一些,而且稍微慢了一些。这只老羚羊非常聪明、神机妙算。这样不一定能跳过去,还有更重的——猛蹬一下。用劲读:“猛蹬一下”老羚羊刚好在年轻羚羊的身上,出现了什么结果——猛然升高,轻巧落在怎么轻巧——生读。可是这猛蹬,老羚羊像一只断翅的鸟。这一蹬,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老羚羊下坠的速度生:更快了,老羚羊很惨。假如你是那只年轻羚羊,你回过头,看到老羚羊笔直地掉下去,你会说什么?老羚羊为了年轻的一代逃生,这是一只怎样的羚羊?在选择生死面前,老羚羊选择了“死”。 板:死亡它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他们怎么跳的?读后面一个自然段。 引读:这是多么神圣的情境啊,再读!五、复述,进一步感受智慧、悲壮的跳崖情景生命桥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生命桥?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做桥墩的生命桥。这桥墩是什么?不仅是年轻羚羊逃生的桥,还是以老羚羊的生命做桥墩的桥。再读:看到这幅情景,猎人们怎样?书上怎么写?——目瞪口呆。(还不够惊讶)目瞪口呆你们为什么放下猎枪?六、链接《斑羚飞渡》,激发对动物生命的敬畏。这篇文章选自沈石溪《斑羚飞渡》,出示: 我没有想到,在面临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候,班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关,挽救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没有想到老斑羚羊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边狗也惊讶地张大嘴,长长的舌头拖出嘴外,停止了吠叫。指名读,全班读。这篇课文和上一篇课文所展示的也许是动物本能所使,但面临危急的时候,他们的举动不能不让我敬佩,他们的举动奏起了“生命的壮歌”。
板书设计 17 生命的壮歌“生命桥”年轻羚羊(简图)老羚羊生 悬崖图 死
教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