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提优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提优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3 14: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第五单元考试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9页,答题卡共6页。试题卷(提优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0道小题,9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嗅到(xiù) 拯救(zhěnɡ) 嘶哑(cǐ) 发颤(chàn)
B.铁链(liàn) 攀着(pānɡ) 照相(xiànɡ) 依偎(wēi)
C.牙齿(chǐ) 力量(liànɡ) 羡慕(xiàn) 衣兜(dōu)
D.嘱咐(zhǔ) 抽屉(dì) 呆板(dǎi) 笑呵呵(hē)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这天气,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大雪。
B.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C.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最终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
D.我们班在拔河比赛中输了,大家垂头丧气地回到了教室。
3.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换成意思相近的词,不恰当的是( )。
A.听到中国女足夺得了亚洲杯冠军,球迷们欢欣鼓舞,激动不已。(鼓励)
B.我的抽屉里珍藏着一只精致的小木船。(精美)
C.我们在使用刀具时一定要小心锋利的刀刃。(锐利)
D.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安稳)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汲取力量、扎煞羽毛、奋力攀登”词语搭配都正确。
B.“白发苍苍”是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这样的词还有眉清目秀、慈眉善目。
C.“安然”是悠闲自在的意思,可以用来描写人得意的样子。
D.“马小虎总是丢三落四,大家都感到无可奈何。”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正确。
5.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思思很淘气,妈妈也无可奈何。
B.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要努力拼膊。
C.我们都是祖国的花朵,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雨路。
D.小麻雀从鸟果里探出头来。
6.下列词语搭配不当的是( )。
A.拍打翅膀 嗅到猎物 B.猛烈地摇撼 嘶哑的声音
C.掩护幼儿 汲取力量 D.绝望地尖叫 强烈的力气
7.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运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
A.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B.我们要不断地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
C.警察叔叔掩护着我走夜路,我就不害怕了。
D.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
8.和“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诗句是( )。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9.下列与“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了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意思不同的是哪一项 ( )。
A.是你的勇气鼓舞了我,我才下了决心。
B.虽然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是下不了决心。
C.如果没有你的勇气鼓舞我,我就下不了决心。
D.因为你的勇气鼓舞了我,所以我才下了决心。
10.下列对课文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 ( )
A.《麻雀》一文的作者是俄国的屠格涅夫,译者是巴金。
B.《爬天都峰》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写的。
C.《麻雀》按照“猎狗攻击小麻雀-猎狗退缩走开-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的顺序写。
D.《我家的杏熟了》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奶奶给小伙伴们分杏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十分清楚。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小辫子”中“辫”的部首是“纟”,由此可知该字的意思和丝线或丝线的形状有关,书写时要写得宽松些。( )
12.要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不重要的内容可以简单交代。( )
13.“嗅”字是左右结构,查字典时,应查部首“口”,再查九画。( )
14.《麻雀》一文中写猎狗在老麻雀面前的表现是为了衬托老麻雀的勇气。( )
15.《爬天都峰》抓住了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我”从不敢爬到最后爬上去了的过程清楚地写了出来。( )
三、填空题。(本大题第16~21小题,共33分)
16.根据下列句中画线部分,写出合适的成语。(共3小题,共3分)
(1)我和陈明是好朋友,关系特别亲密,每天都一起上学、回家、温习功课。( )
(2)面对摔碎的小木船,我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
(3)这位老爷爷年纪很大了,头发已经花白了。( )
17.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本题共4小题,本题共4分)
(1)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芦花飘飘,如轻盈的羽毛在风中摇曳。( )
(3)小草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仰望着太阳。( )
(4)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 都有。( )
18.选择词语的序号填空。(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7分)
①鼓励 ②鼓舞
(1)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总是( )我们永不言弃。
(2)要不是老师给了我们( ),我们不可能那么快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①幼小 ②渺小
(3)在偌大的字宙中,我们人类是其中( )的一员。
(4)生活中,我们要尊敬老人,爱护家中( )的成员。
①掩护 ②爱护 ③保护
(5)龙卷风袭来的时候,学生们都在教室里上课。李老师发现情况后,拼命( )学生撤离,并因此受了伤。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李老师淡淡地说:“( )学生是我的职责。”大家纷纷称赞李老师是一位关心、( )学生的好老师。
19.读句子,用“烈”字组词并填空。(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风( )地刮着,白桦树发出哗哗的响声。
(2)老师的话音刚结束,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 )的掌声。
(3)今天的阳光太( )了,最好不要外出。
(4)比赛一开始,正方和反方就展开了( )的辩论。
20.语句拓展。(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假如我是春雨,我将滋润万物。(照样子,补充句子)
假如我是森林,我将 。
假如我是 ,我将 。
(2)天都峰的峰顶很高。(改为感叹句)
2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填序号)(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我们把一件事写清楚,应该怎么写呢
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就要把事情的 、 、
写清楚,还要把 、 、 交代明白。
《麻雀》一课中,作者写了他 、 的内容,还通过 对这些内容做了合理的解释,从而让我们明白作者唤回猎狗的原因。
《爬天都峰》的作者为了把道理说清楚,没有详写爬天都峰的过程,而是详写 。我明白了:写作时详写什么、略写什么、用什么方式写,都是为了 。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22~29小题,共22分)
(一)课外阅读,完成第22~25小题。(本题共12分)
百家饭
①有一次,我跟小同伴们追着玩儿。许多孩子在我后面穷追不舍,我没命地狂奔,一不小心冲进了一个未加盖的粪坑。幸好这粪坑刚清理不久,我才幸免于难,但下半身已是臭气熏天了。妈妈用一块肥皂整整给我洗了八次才罢手。按农家的习俗,孩子掉到粪池里得除灾驱邪,办法是吃“百家饭”。
②孩子们被大人发动起来,分头到村子里挨家挨户讨煮百家饭的粮食乡亲们知道是讨百家饭,不管家境如何,多少都要给一点儿,什么白米、红米赤豆、绿豆、糯米、蚕豆……反正只要是粮食,什么都行。乞讨的人家越多越好,不到一百家或超出一百家都没关系。
③大人们便动手在我家门口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露天的大锅台。等孩子们全回来了,把所有乞讨来的粮食淘洗干净,放在大锅里,切上肉丁、火腿丝,还放上盐。配料讲究,目的是要让大家把饭全吃光。孩子们像过节一样高兴,早就拿着碗筷,猴急地等在锅旁了。大人们鼓励孩子们用筷子敲饭碗,使劲地敲,好吓跑妖魔鬼怪。
④不时从锅里透出一股扑鼻的香味。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的,白米是白白胖胖的,红米是红形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来吃百家饭的人是越多越好,一律围着锅台站在露天里。人人都放开肚皮吃,直到吃得锅底朝天为止。
⑤奶奶和妈妈见吃光了饭,脸上放射出喜悦的红光,大概是庆幸我消灾消难了。尽管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
22.(2分)联系选文内容,我知道“百家饭”就是 ,
其作用是 。
23.(5分)选文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进行叙事的。仔细阅读选文,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做“百家饭”的起因:
做“百家饭”的经过:( )→搭锅台→(
)→加配料煮饭→敲饭碗、盼饭熟→( )
结果:
24.(3分)仔细阅读第④段中画“ ”的句子,完成填空。
作者是从( )和( )两个角度把百家饭“引得人直流口水”写清楚的。从这些话中,我体会到了

25.(2分)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为什么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 ( )(多选题)
A.百家饭的味道香喷喷的,耐人寻味。
B.“我”不喜欢这次吃百家饭的经历。
C.这种传统习俗真有意思,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乡土人情。
D.这次经历,蕴含着奶奶和妈妈对“我”的关爱。
(二)课外阅读,完成第26~29小题。(本题共10分)
棕熊报恩
一个深秋的下午,一位年轻的母亲在一棵柿子树下缝一顶童帽。她不时抬起头,轻轻地摇一摇安睡在摇篮里的婴儿。①( )
突然,年轻的母亲听见身后唰啦啦一阵响。没等她抓起摇篮跑进屋去,就看見了一头大棕熊出现在她的面前,挡住了她的去
路。棕熊伸出右爪,温顺地叫着,好像是在(命令 恳求 希望)她的帮助。
可怜的女人吓坏了,几乎喘不过气来。但棕熊没有要袭击她的迹象。于是她终于鼓起勇气,看了看能伸出的爪子,一根粗大可怕的蒺藜(jí li)在肉里。
“可怜的熊,”她叫道,“让我把这根讨厌的蒺藜拔出来吧。”她伸手把童帽上的针拿过来,小心
翼翼地将蒺藜挑出。
“好啦,觉得好些了吗 "她问。这个毛乎乎的野兽既没说是也没有说不是,而是飞快地伸出爪子,将摇篮推翻,婴儿捽在地上。接着它抓起摇篮,笨抽地走进森林里去了。②( )
“你就这样表示感谢呀,熊 ”年轻的母亲吃惊地叫着,并努力安慰(昏睡 惊跳 哭叫)的孩子。“你可能把我的孩子摔坏了!下次找别人帮助你吧。”她朝远去的能挥舞着拳头,然后抱着孩子跑进屋子,砰的一声关上了门。③( )
晚上,她丈夫回来的时候问道:“你从哪儿弄来的那些梨子 你为什么把它们放在摇篮里 ”“什么梨子
“放在门前台阶上的梨子呀!”男人解释说。
“你一定是在开玩笑吧!"她很(高兴 惊讶 紧张)。
于是她打开门,只见 。(恩将仇报 感恩戴德 知恩图报)的棕熊送来的梨子太多了,整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他们都有梨子吃了。
26.(2分)在文中的括号里,用“√”选择合适的词语。
27.(3分)短文是如何围绕棕熊把事情写清楚的 请你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28.(3分)下列句子应该放入文中“①②③"哪一处 请在文中相应的“( )”里打“√”。
一阵来自附近山中的清风吹得树上橙色的叶子沙沙作响,蜜蜂在即将凋谢的花朵中间嗡嗡叫着,小鸟在灌木丛中欢快地歌唱。
29.(2分)文末的“ ”中填入哪一项最合适 ( )
①一头大棕熊站在门前的台阶上,怀里居然抱着孩子的摇篮。
②孩子的摇篮果然放在那儿,里面装满了黄熟香甜的野梨。
③果然那头毛乎乎的野兽蹲坐在台阶上,啃着摇篮里金黄熟软的梨子。
五、习作。(本大题第30小题,共20分)
30. 题目:在我们记忆的海洋中,每件事都像一只小船,有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漂远,而有的却一直停靠在记忆的港湾。在你的记忆中,一定有一只这样的小船让你印象深刻,无法遗忘。请把它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相信你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要求:语句通顺,叙事完整,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第五单元考试试卷
语 文【参考答案】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9页,答题卡共6页。试题卷(提优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0道小题,9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C )。
A.嗅到(xiù) 拯救(zhěnɡ) 嘶哑(cǐ) 发颤(chàn)
B.铁链(liàn) 攀着(pānɡ) 照相(xiànɡ) 依偎(wēi)
C.牙齿(chǐ) 力量(liànɡ) 羡慕(xiàn) 衣兜(dōu)
D.嘱咐(zhǔ) 抽屉(dì) 呆板(dǎi) 笑呵呵(hē)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看这天气,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大雪。
B.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C.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最终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
D.我们班在拔河比赛中输了,大家垂头丧气地回到了教室。
3.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换成意思相近的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听到中国女足夺得了亚洲杯冠军,球迷们欢欣鼓舞,激动不已。(鼓励)
B.我的抽屉里珍藏着一只精致的小木船。(精美)
C.我们在使用刀具时一定要小心锋利的刀刃。(锐利)
D.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安稳)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汲取力量、扎煞羽毛、奋力攀登”词语搭配都正确。
B.“白发苍苍”是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这样的词还有眉清目秀、慈眉善目。
C.“安然”是悠闲自在的意思,可以用来描写人得意的样子。
D.“马小虎总是丢三落四,大家都感到无可奈何。”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正确。
5.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思思很淘气,妈妈也无可奈何。
B.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要努力拼膊。
C.我们都是祖国的花朵,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雨路。
D.小麻雀从鸟果里探出头来。
6.下列词语搭配不当的是( D )。
A.拍打翅膀 嗅到猎物 B.猛烈地摇撼 嘶哑的声音
C.掩护幼儿 汲取力量 D.绝望地尖叫 强烈的力气
7.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运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C )。
A.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B.我们要不断地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
C.警察叔叔掩护着我走夜路,我就不害怕了。
D.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
8.和“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诗句是( C )。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9.下列与“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了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意思不同的是哪一项 ( B )。
A.是你的勇气鼓舞了我,我才下了决心。
B.虽然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是下不了决心。
C.如果没有你的勇气鼓舞我,我就下不了决心。
D.因为你的勇气鼓舞了我,所以我才下了决心。
10.下列对课文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 ( C )
A.《麻雀》一文的作者是俄国的屠格涅夫,译者是巴金。
B.《爬天都峰》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写的。
C.《麻雀》按照“猎狗攻击小麻雀-猎狗退缩走开-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的顺序写。
D.《我家的杏熟了》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奶奶给小伙伴们分杏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十分清楚。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小辫子”中“辫”的部首是“纟”,由此可知该字的意思和丝线或丝线的形状有关,书写时要写得宽松些。( × )
12.要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不重要的内容可以简单交代。( × )
13.“嗅”字是左右结构,查字典时,应查部首“口”,再查九画。(×)
14.《麻雀》一文中写猎狗在老麻雀面前的表现是为了衬托老麻雀的勇气。( √ )
15.《爬天都峰》抓住了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我”从不敢爬到最后爬上去了的过程清楚地写了出来。( √ )
三、填空题。(本大题第16~21小题,共33分)
16.根据下列句中画线部分,写出合适的成语。(共3小题,共3分)
(1)我和陈明是好朋友,关系特别亲密,每天都一起上学、回家、温习功课。( 形影不离 )
(2)面对摔碎的小木船,我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无可奈何 )
(3)这位老爷爷年纪很大了,头发已经花白了。( 白发苍苍 )
17.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本题共4小题,本题共4分)
(1)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夸张 )
(2)芦花飘飘,如轻盈的羽毛在风中摇曳。( 比喻 )
(3)小草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仰望着太阳。( 拟人 )
(4)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 都有。( 设问)
18.选择词语的序号填空。(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7分)
①鼓励 ②鼓舞
(1)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总是( ① )我们永不言弃。
(2)要不是老师给了我们( ② ),我们不可能那么快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①幼小 ②渺小
(3)在偌大的字宙中,我们人类是其中( ② )的一员。
(4)生活中,我们要尊敬老人,爱护家中( ① )的成员。
①掩护 ②爱护 ③保护
(5)龙卷风袭来的时候,学生们都在教室里上课。李老师发现情况后,拼命( ① )学生撤离,并因此受了伤。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李老师淡淡地说:“( ③ )学生是我的职责。”大家纷纷称赞李老师是一位关心、( ② )学生的好老师。
19.读句子,用“烈”字组词并填空。(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风( 猛烈 )地刮着,白桦树发出哗哗的响声。
(2)老师的话音刚结束,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 热烈 )的掌声。
(3)今天的阳光太( 强烈 )了,最好不要外出。
(4)比赛一开始,正方和反方就展开了( 激烈 )的辩论。
20.语句拓展。(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假如我是春雨,我将滋润万物。(照样子,补充句子)
假如我是森林,我将 净化空气 。
假如我是 阳光 ,我将 照耀万物 。
(2)天都峰的峰顶很高。(改为感叹句)
天都峰的峰顶真高啊!
2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填序号)(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我们把一件事写清楚,应该怎么写呢
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就要把事情的 起因 、 经过 、 结果
写清楚,还要把 时间 、 地点 、 人物 交代明白。
《麻雀》一课中,作者写了他 看到 、 听到 的内容,还通过 听到的 对这些内容做了合理的解释,从而让我们明白作者唤回猎狗的原因。
《爬天都峰》的作者为了把道理说清楚,没有详写爬天都峰的过程,而是详写 爬山前后人物的对话 。我明白了:写作时详写什么、略写什么、用什么方式写,都是为了 揭示文章的中心 。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22~29小题,共22分)
(一)课外阅读,完成第22~25小题。(本题共12分)
百家饭
①有一次,我跟小同伴们追着玩儿。许多孩子在我后面穷追不舍,我没命地狂奔,一不小心冲进了一个未加盖的粪坑。幸好这粪坑刚清理不久,我才幸免于难,但下半身已是臭气熏天了。妈妈用一块肥皂整整给我洗了八次才罢手。按农家的习俗,孩子掉到粪池里得除灾驱邪,办法是吃“百家饭”。
②孩子们被大人发动起来,分头到村子里挨家挨户讨煮百家饭的粮食乡亲们知道是讨百家饭,不管家境如何,多少都要给一点儿,什么白米、红米赤豆、绿豆、糯米、蚕豆……反正只要是粮食,什么都行。乞讨的人家越多越好,不到一百家或超出一百家都没关系。
③大人们便动手在我家门口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露天的大锅台。等孩子们全回来了,把所有乞讨来的粮食淘洗干净,放在大锅里,切上肉丁、火腿丝,还放上盐。配料讲究,目的是要让大家把饭全吃光。孩子们像过节一样高兴,早就拿着碗筷,猴急地等在锅旁了。大人们鼓励孩子们用筷子敲饭碗,使劲地敲,好吓跑妖魔鬼怪。
④不时从锅里透出一股扑鼻的香味。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的,白米是白白胖胖的,红米是红形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来吃百家饭的人是越多越好,一律围着锅台站在露天里。人人都放开肚皮吃,直到吃得锅底朝天为止。
⑤奶奶和妈妈见吃光了饭,脸上放射出喜悦的红光,大概是庆幸我消灾消难了。尽管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
22.(2分)联系选文内容,我知道“百家饭”就是 用挨家挨户讨来的粮食做成的请许多人吃的美味的饭 ,其作用是 除灾驱邪 。
23.(5分)选文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进行叙事的。仔细阅读选文,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做“百家饭”的起因: “我”掉到粪池里,得除灾驱邪。
做“百家饭”的经过:( 讨粮食 )→搭锅台→(淘洗粮食、切配料 )→加配料煮饭→敲饭碗、盼饭熟→( 分吃百家饭 )
结果: 大家吃光了饭,奶奶和妈妈非常高兴。
24.(3分)仔细阅读第④段中画“ ”的句子,完成填空。
作者是从( 嗅觉 )和( 视觉 )两个角度把百家饭“引得人直流口水”写清楚的。从这些话中,我体会到了 百家饭的丰盛与诱人。
25.(2分)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为什么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 ( ACD)(多选题)
A.百家饭的味道香喷喷的,耐人寻味。
B.“我”不喜欢这次吃百家饭的经历。
C.这种传统习俗真有意思,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乡土人情。
D.这次经历,蕴含着奶奶和妈妈对“我”的关爱。
(二)课外阅读,完成第26~29小题。(本题共10分)
棕熊报恩
一个深秋的下午,一位年轻的母亲在一棵柿子树下缝一顶童帽。她不时抬起头,轻轻地摇一摇安睡在摇篮里的婴儿。①( √ )
突然,年轻的母亲听见身后唰啦啦一阵响。没等她抓起摇篮跑进屋去,就看見了一头大棕熊出现在她的面前,挡住了她的去
路。棕熊伸出右爪,温顺地叫着,好像是在(命令 恳求√ 希望)她的帮助。
可怜的女人吓坏了,几乎喘不过气来。但棕熊没有要袭击她的迹象。于是她终于鼓起勇气,看了看能伸出的爪子,一根粗大可怕的蒺藜(jí li)在肉里。
“可怜的熊,”她叫道,“让我把这根讨厌的蒺藜拔出来吧。”她伸手把童帽上的针拿过来,小心翼翼地将蒺藜挑出。
“好啦,觉得好些了吗 "她问。这个毛乎乎的野兽既没说是也没有说不是,而是飞快地伸出爪子,将摇篮推翻,婴儿捽在地上。接着它抓起摇篮,笨抽地走进森林里去了。②( )
“你就这样表示感谢呀,熊 ”年轻的母亲吃惊地叫着,并努力安慰(昏睡 惊跳 哭叫√)的孩子。“你可能把我的孩子摔坏了!下次找别人帮助你吧。”她朝远去的能挥舞着拳头,然后抱着孩子跑进屋子,砰的一声关上了门。③( )
晚上,她丈夫回来的时候问道:“你从哪儿弄来的那些梨子 你为什么把它们放在摇篮里 ”“什么梨子
“放在门前台阶上的梨子呀!”男人解释说。
“你一定是在开玩笑吧!"她很(高兴 惊讶√ 紧张)。
于是她打开门,只见 。(恩将仇报 感恩戴德 知恩图报√)的棕熊送来的梨子太多了,整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他们都有梨子吃了。
26.(2分)在文中的括号里,用“√”选择合适的词语。
27.(3分)短文是如何围绕棕熊把事情写清楚的 请你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事情的起因: 棕熊的爪子里有一根蒺藜,它向年轻的母亲求助。
事情的经过: 年轻的母亲将蒺藜挑出,棕熊却抢走了摇篮。
事情的结果: 棕熊报恩,悄悄地送来了一篮梨子。
28.(3分)下列句子应该放入文中“①②③"哪一处 请在文中相应的“( )”里打“√”。
一阵来自附近山中的清风吹得树上橙色的叶子沙沙作响,蜜蜂在即将凋谢的花朵中间嗡嗡叫着,小鸟在灌木丛中欢快地歌唱。
29.(2分)文末的“ ”中填入哪一项最合适 ( ② )
①一头大棕熊站在门前的台阶上,怀里居然抱着孩子的摇篮。
②孩子的摇篮果然放在那儿,里面装满了黄熟香甜的野梨。
③果然那头毛乎乎的野兽蹲坐在台阶上,啃着摇篮里金黄熟软的梨子。
五、习作。(本大题第30小题,共20分)
30. 题目:在我们记忆的海洋中,每件事都像一只小船,有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漂远,而有的却一直停靠在记忆的港湾。在你的记忆中,一定有一只这样的小船让你印象深刻,无法遗忘。请把它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相信你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答案:略
要求:语句通顺,叙事完整,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