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16麻雀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教材安排了《麻雀》和《爬天都峰》两篇精读课文,接着编排了“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然后编排了《我家的杏熟了》和《小木船》两篇习作例文,最后编排了本单元的习作《生活万花筒》。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条:一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这是两篇精读课文的学习要求;二是写一件事情,把事情写清楚,这是单元习作的学习要求。
《麻雀》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这个故事因猎狗与小麻雀的相遇而展开。事情的起因是猎狗攻击小麻雀,经过是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幼儿,结果是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退缩。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把起因、经过、结果交代的很明白。作者观察很细致,捕捉到很多细节,既看到了猎狗露出锋利牙齿的凶恶、小麻雀拍打翅膀的可怜、老麻雀挓挲起翅膀的紧张,又听到了老麻雀嘶哑而绝望的叫声,并加上了自己的想象。作者把这些内容写下来,清晰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情形。
课文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用词准确传神,往往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对象的特征。如,“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挓挲起全身的羽毛”“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等,这些描写将一只奋不顾身、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也要拯救孩子的老麻雀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出来。
课本插图呈现的是猎狗与麻雀相遇时的情形。猎狗的激情与贪婪、小麻雀的弱小与无助、老麻雀的惊恐与无畏都隐藏在一个个细致入微的动作与神态里,这样的插图有助于学生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机和老麻雀的勇敢。
课后题直接指向单元语文要素,第一题重在引导学生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知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并懂得这样写有利于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第二题引导学生探究,怎样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知道写事的时候不只可以写看到的,还可以写听到的和想到的。
教学目标
1.识字学词,掌握“嗅、奈”等会认、会写的字,积累文中重点词语。
2.能概括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通过品味词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老麻雀的无畏、猎狗的进攻与退缩写清楚的。
3.通过体会老麻雀的形象,感悟无私而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
概括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通过品味词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老麻雀的无畏、猎狗的进攻与退缩写清楚的;体会老麻雀的形象,感悟无私而伟大的母爱。
教学过程
◎单元导览,明确学习要求
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走进第五单元。这是一个习作单元。我们看看这个单元的学习要求是什么。
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2.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导入课文,了解作者
1.揭示课题:麻雀。麻雀在生活中很常见,你对这种小鸟有什么印象呢?(小小的,叽叽喳喳、蹦蹦跳跳)
2.这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先来了解一下:
屠格涅夫,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课文《麻雀》选自他的《猎人笔记》。
◎任务一 初读感知,梳理主要内容
1.出示学习任务一: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完后想一想: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2.检查反馈,认读本课生字词。
嗅到 无可奈何 拯救 嘶哑 庞大 挓挲
重点指导:
(1) 易读错字“嗅”与“臭”的区别。出示文中的句子想想“嗅”的意思。
(2)后鼻音的字“拯、庞”。理解“庞大”是近义词构成的词语。
(3)观察“嘶哑”的偏旁,再联系生活经验,想想这个词语的意思。
(4)图片帮助理解“挓挲”一词的意思,即张开,读准字音。
3.学习四会字。重点指导:
巢:上面三个撇折;
幼:左边是个幺;
搏:右上方不是“甫”,去掉钩;左右结构。
4.利用三角关系图,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写到了哪几个角色,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交流明确:猎狗想吃小麻雀,老麻雀拯救了小麻雀,逼退了猎狗,“我”唤回了猎狗。
(3)我们在前一个单元学习了如何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课文所写的这件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交流,明确:
起因:猎狗嗅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1-3自然段)
经过:猎狗想吃小麻雀,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4-5)
结果:猎狗被老麻雀吓得向后退,我唤回了猎狗。(6-7自然段)
(4)加上时间、地点、人物,说说完整地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说清楚。
小结:概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知道写一件事要写清楚起因、经过和结果,同时还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这是记叙一件事情的“六要素”。
◎任务二 品味语句,体会老麻雀的勇敢无畏
1.谁是这件事情的主要角色?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交流,板书:老麻雀——勇敢无畏
2.出示学习任务二:
课文是怎样把老麻雀的勇敢无畏写清楚的呢?划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并圈出关键词进行体会。
交流分享,引导品味,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预设如下: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1)你从这句话的什么地方感受到了老麻雀的勇敢无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2)“像一块石头似的落下来”,是怎样地落下来?(速度快、不犹豫)
(3)老麻雀其实只是一只柔弱的小鸟啊,为什么会“像一块石头似的落下来”呢?这“一块石头”的背后,你体会到了什么?(对小麻雀的担忧、勇敢无畏、豁出性命也要保护自己的孩子……)
(4)你能把这样的感受和体会朗读出来吗?指名朗读,相机评价。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1)“拯救”是什么意思?(从危险的处境中解救)
(2)此时此刻,小麻雀的危险处境是什么?(从巢里掉下来了,落在地上,不会飞,猎狗张开了大嘴,露出了锋利的牙齿……)
(3)老麻雀像石头似的落下来,其实它此时此刻也同样处在这样的险境中。可是它却做出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举动,是什么?(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
(4)如果猎狗决定要吃了小麻雀,你觉得老麻雀能掩护得了吗?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麻雀?(救子心切、奋不顾身、豁出性命也要保护自己的孩子……)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老麻雀的勇敢无畏?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1)“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赋予了这只弱小的老麻雀强大的力量,敢于去抵抗猎狗?(母爱!)
(2)是啊,小小的麻雀,也有伟大的母爱!这不由地让人肃然起敬。带着我们的敬意,读读这个句子。
3.面对强大猎狗,难道老麻雀真的一点儿也不害怕吗?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呢?请从课文中找一找。
交流,反馈:
◇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1)联系句子猜一猜,什么叫“挓挲”?(全身的羽毛都张开了、竖起来了。)从“挓挲”这个词语中,可以看出老麻雀的什么心理?(紧张、害怕、恐惧、绝望!)
(2)此时此刻,老麻雀面对强大的猎狗,挓挲起了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它似乎在叫什么?
(3)尽管绝望,但老麻雀依然没有放弃,它用自己的身躯掩护小麻雀,它要拯救小麻雀!心理,仍然要豁出去,这就叫——勇敢无畏!
◇它准备着一场搏斗,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1)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老麻雀的害怕?(浑身发抖、嘶哑)
(2)可尽管如此,老麻雀依然准备着一场搏斗啊!面对猎狗这个庞然大物,你觉得它有没有胜算?
(3)如果从双方力量的对比来看,老麻雀毫无胜算!但是,奇迹却发生了!
出示语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小结并思考:写老麻雀的勇敢、无畏,为什么还要写它的害怕、绝望?
交流,明确:面对强大的猎狗,老麻雀太弱小了,它根本没有能力拯救小麻雀,它不可能不紧张、不害怕、不绝望。尽管如此,老麻雀还是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豁出性命也要保护自己的孩子。紧张、害怕,反而更显示出老麻雀的勇敢、无畏。
◎任务三 品味语句,体会小麻雀和猎狗的特点
上课节,我们通过品味语句,体会了老麻雀的勇敢无畏。
1.课文除了写老麻雀,还写了小麻雀与猎狗。课文是怎样描写小麻雀和猎狗的?写出了它们的什么特点?找出有关语句体会体会。
2.课文是怎样描写小麻雀的呢?指名交流,呈现语段: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1)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麻雀?
交流,明确:弱小、无助。
(2)作者是怎样写出小麻雀的弱小、无助的?
交流,明确:
一是写了小麻雀的动作: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第拍打着小翅膀。
二是写了小麻雀的外貌: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3)写小麻雀的弱小、无助,与写老麻雀救小麻雀之间,有什么关系?
交流,明确:这是事情的起因,正因为小麻雀弱小、无助,才需要老麻雀来拯救它。
(4)写小麻雀之前,为什么要写“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交流,明确:这暗示了小麻雀为什么会从巢里掉下来的原因。
3.课文又是怎样描写猎狗的呢?也请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读一读。
指名交流,呈现语句: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1)作者具体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猎狗的?
交流,明确:主要写了猎狗的动作,如“慢慢地走近”“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同时也写了猎狗的样子,如“大嘴”“锋利的牙齿”。
(2)对比猎狗前后的动作表现,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明确:猎狗一开始是很凶恶的样子,处于进攻的状态;到最后却表现出了胆怯,开始退缩了。
(3)写猎狗的进攻与退缩,与写老麻雀拯救小麻雀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交流,明确:猎狗的进攻,交代清楚了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的原因;猎狗的退缩,写出了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的结果。
◎任务四 补充原文,勾连生活提升感悟
1.其实课文中还有一个人物,就是文中的“我”,也是作者屠格涅夫自己。
出示课文开头和结尾语句:
◇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1)小麻雀最终没有被猎狗吃掉,其实也要归功于“我”的出手相救。“我”是一个猎人,为什么要唤回自己的猎狗呢?
(2)这篇课文选自屠格涅夫的《猎人的笔记》。他为什么要把这件事情记下来?你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在《麻雀》的原文中,屠格涅夫在结尾还写了这样两段话(朗读):
是的,请不要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
我想,爱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
这就是屠格涅夫要写下这篇《麻雀》的原因。你觉得屠格涅夫仅仅在写麻雀吗?由这只老麻雀,你会想起生活中的谁?
课堂总结:
几乎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像老麻雀这样的人,那就是自己的妈妈、爸爸,当然还有其他的人,他们用无私的爱,勇敢地保护着弱小的生命。
板书设计
16麻雀
小麻雀--猎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