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满分】基础卷01-2024-2025学年三年级苏教版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满分】基础卷01-2024-2025学年三年级苏教版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0-23 19:3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学霸满分】基础卷01-2024-2025学年三年级苏教版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把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个长方形,周长比原来增加了( )。
A.6厘米 B.12厘米 C.18厘米
2.一个铅球重4千克,一个乒乓球重4克,一个铅球比一个乒乓球重(   )克.
A.3996 B.3960 C.3600
3.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2厘米,宽增加1厘米,它的周长( )。
A.增加3厘米 B.增加1厘米 C.增加6厘米 D.增加4厘米
4.有一张长 10 厘米,宽 5 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从正中间剪成两张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纸片(如图),这两张正方形纸片的周长之和比原来长方形纸片的周长长 ( ) 厘米
A.5 B.10 C.20 D.25
5.一个长方形长6米,宽3米,计算它的周长,列式不正确的是(  )
A.(6+3)×2 B.6+3×2 C.6+6+3+3
6.要给一个长1.2m,宽0.9m的镜框镶上彩带,需要彩带的长度至少是(  )
A.1.2×1.9=1.08(m2) B.1.2+0.9=2.1(m) C.(1.2+0.9)×2=4.2(m)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2分)
7.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妈妈的身高是162( ),体重53( )。她到超市买了一袋重25( )的大米和一袋重50( )的薯片。
8.9的21倍是( ),102是6的( )倍。
9.王奶奶家里原来有10个鸡蛋,她每天吃3个鸡蛋,家中有2只老母鸡,每只每天都下1个蛋.从现在起;王奶奶( )天后吃完家里的鸡蛋.
10.四年级举行夹玻璃球比赛。第一组8人参加,5分钟共夹了440个。平均每分钟一共夹了( )个,平均每人一共夹了( )个。
11.用6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1)这个长方形的长可能是6厘米,宽是( )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2)这个长方形的长可能是3厘米,宽是( )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12.“3只燕子一个星期吃924只害虫,平均每只燕子每天吃多少只害虫?”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思考:先算924÷3=( )(只),算的是( ),再算( )÷( )=( )(只),算的是( )。
13.学校把328本练均分给4个班,每班分得多少本?明明用竖式计算出了结果,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表示已经分了( )本。
14.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李明的妈妈身高164( ),体重53( ),去超市买了5袋面包,每袋面包重200( ),每天参加“学习强国”app的时间至少15( )。
15.5只蜻蜓5小时一共捕捉了375只蚊子,这些蜻蜓平均每小时捕捉( )只蚊子。
16.我单位的门前设置了电动伸缩门,这种门的伸缩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 )特性.
17.要使7□5÷7的商中间有0,□里数字可以填(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8.一个鸡蛋大约重80千克。( )
19.一辆卡车一次可运38袋沙子,要运走200袋沙子,至少要运5次。( )
20.最小的三位数是5的20倍。( )
21.要使3□×9的积的中间有1个0,□里只能填4。( )
22.小明在磅称上称体重时单脚站,他的体重就会轻些。( )
四、计算题(共25分)
23.直接写得数.(每题0.5分,共5分)
12×30= 6×300= 210×4= 11×70= 130×40=
17×50= 20×50= 28×20= 60×16= 40×60=
24.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每题2分,共12分)
84×6= 7×206= ★809÷5=
77÷3= 650×4= ★642÷6=
25.想一想先算什么,再计算。(每题2分,共8分)
9×3-7= 6×4+40=
58-(14+6)= 16+(73-58)=
五、解答题(每题4分,共36分)
26.一辆儿童三轮车的价钱是100元,买7辆儿童车多少元?
27.用一张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几厘米?
28.张大爷想靠墙围一个长是12米、宽是8米的长方形鸡舍,他至少需要多少米围栏
29.一杯水,第一次倒出一半,然后倒回杯里20克,第二次倒出杯里剩下水的一半,第三次倒出160克,杯里还剩40克,杯里原来有水多少克?
30.淘气用一根40厘米长的绳子围成了一个正方形,你知道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吗?
31.四年级同学参观科技展览.把160人平均分成4队,每队平均分成5组,每组有多少人
32.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80厘米;如果把这样的4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3.明明看一本小说,每天看53页,用了一周(7天)正好看完,这本小说一共多少页?
34.光明灯泡厂试验生产一种新型节能灯,第一批生产了850个,经检验,其中有10个不合格,将合格的节能灯每8个装一盒,需要多少个包装盒?
/ 让教学更有效 学霸满分·期中测试卷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让教学更有效 学霸满分·期中测试卷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将正方形分成长方形后,增加的周长是2条正方形的边长的长度,由此解答。
【详解】把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个长方形,周长比原来增加了12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学生可以画图进行观察,确定增加的周长是多少。
2.A
【详解】略
3.C
【分析】假设长方形原来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现在的长是(5+2)厘米,宽是(3+1)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分别求出增加前后长方形的周长,再用减法求出增加了多少厘米。
【详解】假设长方形原来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
(5+3)×2
=8×2
=16(厘米)
5+2=7(厘米)
3+1=4(厘米)
(7+4)×2
=11×2
=22(厘米)
22-16=6(厘米)
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2厘米,宽增加1厘米,它的周长增加6厘米。
故答案为:C
4.B
【解析】试题分析: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逐图分析,找出不能用表示的图形。
解:A和B都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
只有C图不是平均分成2份。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5.B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进列式即可得到答案.
解:由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可知,它的周长为:(6+3)×2或6+6+3+3.
故列式不正确的是6+3×2.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方形周长公式及其应用.
6.D
【详解】试题分析:彩带的长度,就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长,据此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解答.
解:(1.2+0.9)×2=4.2(米),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的意义及计算公式的应用.
7. 厘米/cm 千克/kg 千克/kg 克/g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计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妈妈的身高用厘米作单位;计量妈妈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计量一袋大米的重量用千克作单位;计量一袋薯片的重量用克作单位。
【详解】妈妈的身高是162厘米,体重53千克。她到超市买了一袋重25千克的大米和一袋重50克的薯片。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8. 189 17
【分析】要求9的21倍是多少,用9乘21解答;要求102是6的几倍,用102除以6解答。
【详解】9×21=189
则9的21倍是189;
102÷6=17
则102是6的17倍。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9.10
【详解】每天增加2个鸡蛋,吃了3个,实际每天只减少了1个鸡蛋,所以家中的鸡蛋可以维持10天.
10. 88 55
【分析】用440除以5求出平均每分钟一共夹的个数;用440除以8求出平均每人一共夹的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440÷5=88(个),平均每分钟一共夹了88个;
440÷8=55(个),平均每人一共夹了55个;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1) 1 14
(2) 2 10
【分析】(1)这6个正方形拼成一行,则拼成长方形的长的6个正方形的边长和,即6厘米,宽是正方形的边长,即1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解答。
(2)这6个正方形拼成两行,每行3个正方形,则拼成长方形的长的3个正方形的边长和,即3厘米,宽是2个正方形的边长和,即2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解答。
【详解】(1)(6+1)×2
=7×2
=14(厘米)
这个长方形的长可能是6厘米,宽是1厘米,它的周长是14厘米。
(2)(3+2)×2
=5×2
=10(厘米)
这个长方形的长可能是3厘米,宽是2厘米,它的周长是10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拼接,关键是求出拼成长方形的长与宽,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
12. 308 平均每只燕子吃害虫数量 308 7 44 平均每只燕子每天吃害虫数量
【分析】算式924÷3,用害虫总数量除以燕子数量,求出平均每只燕子吃害虫数量。再用平均每只燕子吃害虫数量除以7天,求出平均每只燕子每天吃害虫数量。据此解答。
【详解】先算924÷3=308(只),算的是平均每只燕子吃害虫数量,再算308÷7=44(只),算的是平均每只燕子每天吃害虫数量。
【点睛】本题考查两步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式解答。
13.320
【分析】计算328÷4时,被除数第一位数小于除数,在十位商8,表示8个十。用商十位上的8乘除数4,表示8个十乘4,得到32个十。据此解答。
【详解】学校把328本练均分给4个班,每班分得多少本?明明用竖式计算出了结果,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表示已经分了320本。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关键是明确箭头所指的数是由除数乘上商十位上的数得到的。
14. 厘米 千克 克 分钟
【详解】略
15.75
【分析】要求这些蜻蜓平均每小时捕捉多少只蚊子,用捕捉的蚊子数量除以5只蜻蜓捕捉的小时数即可。
【详解】375÷5=75(只)
5只蜻蜓5小时一共捕捉了375只蚊子,这些蜻蜓平均每小时捕捉75只蚊子。
16.易变性
【详解】试题分析:学校大门做成的伸缩门,这是应用了平行四边形易变性(不稳定性)进行制作的,便于伸缩.
解:由分析可知:我单位的门前设置了电动伸缩门,这种门的伸缩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 易变性特性;
故答案为易变性.
【点评】学校大门做成的伸缩门,这是应用了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制作的,考查了四边形的特征.
17.0、1、2、3、4、5、6
【分析】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7除以7商1,没有余数,那么只要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字比7小,在这一位上就要商0。
【详解】只要□中数字比7小,商的中间就有0,所以□中数字可以是:0、1、2、3、4、5、6。
【点睛】计算整数的除法时,当哪一位上的数字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最高位除外)。
18.×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称比较轻的物体,通常用克作单位。1枚1分的硬币大约重1克,所以计量一个鸡蛋的重量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一个鸡蛋一般重几十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题意,计算出5次可运送多少袋沙子,用每次运的袋数×次数,即:38×5=190(袋),再与要运走的数量比较,正确判断即可。
【详解】38×5=190(袋)
190<200
5次运不走200袋沙子,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有整数乘法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20.√
【分析】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100÷5=20
最小的三位数是5的20倍。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1.√
【分析】3□×9时,十位的3与9相乘是27,要使3□×9的积的中间有1个0,□×9的积十位应是3,向十位进3之后与27组成30,4×9=36,则34×9=306。□里只能填4。
【详解】要使3□×9的积的中间有1个0,□里只能填4。故此说法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也可以把1~9都代入算出结果再判断。
22.×
【分析】当人在磅称上称体重时单脚站或双脚站,重量是不变的。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小明在磅称上称体重时单脚站,他的体重不变。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本题时可能误认为姿势会影响重量,需注意。
23.360;1800;840;770;5200;850;1000;560;960;2400
【详解】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24.504;1442;161……4;
25……2;2600;107
【分析】根据整数的计算方法直接列竖式计算,除法验算时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即可解答。
【详解】84×6=504 7×206=1442 ★809÷5=161……4
验算
77÷3=25……2 650×4=2600 ★642÷6=107
验算
25.20;64
38;31
【分析】第1题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第2题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第3题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第4题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加法。
【详解】9×3-7
=27-7
=20
6×4+40
=24+40
=64
58-(14+6)
=58-20
=38
16+(73-58)
=16+15
=31
26.700元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直接计算即可。
【详解】100×7=700(元)
答:买7辆儿童车700元。
【点睛】此题考查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7.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剩下的部分是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
【分析】要使剪出的正方形最大,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5厘米。如下图所示: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剪出的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剩下的部分是长方形;
长是:5厘米;
宽是:8-5=3(厘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剩下的部分是长方形,它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画出图形,求出剪下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再进行解答。
28.28米
【详解】8×2=16(米)
16+12=28(米)
29.760克
【分析】当第三次倒出160克水的时候,杯里还有40克,所以第二次倒完水,杯里还有160+40=200克的水,又因为第二次倒出杯里剩下水的一半,所以在第二次倒水之前,杯子里有200×2=400克的水,又因为第一次倒出一半,然后又倒回杯里20克,所以第一次倒出一半后,杯里还剩400-20=380克,把这时水的重量×2就是原来杯里水的重量。
【详解】由分析可知,[(160+40)×2-20]×2
=[400 20]×2
=760(克)
答:杯里原来有水760克。
【点睛】利用线段图,运算倒推得出解决方法和结果。
30.10厘米
【分析】用一根40厘米长的绳子围成了一个正方形,40厘米就是正方形的周长,根据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40÷4=10(厘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
31.8人
【详解】160÷4÷5=8(人).
答:每组有8人.
32.64厘米(图见分析)
【分析】如图一,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排一排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80厘米,80除以2等于长方形长加宽的和,长加宽的和相当于5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所以再除以5即等于小正方形的边长;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二,小正方形的边长乘2等于大正方形的边长,大正方形的边长乘4即等于大正方形的周长,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80÷2÷5
=40÷5
=8(厘米)
8×2×4
=16×4
=64(厘米)
答:大正方形的周长是64厘米。
33.371页
【分析】要求这本小说一共多少页,用53乘7即可解答。
【详解】53×7=371(页)
答:这本小说一共371页。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4.105个
【分析】根据题意:第一批生产了850个里有10个不合格,合格灯的数量为(850-10)个;合格的灯每8个装一盒,需要包装盒的个数用除法:(850-10)÷8计算可解。
【详解】(850-10)÷8
=840÷8
=105(个)
答:需要105个包装盒。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应用,先求出合格灯的数量是解答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