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2015级高一级部第二学期第一次学情反馈地理试题
地 理 (文)
试卷Ⅰ(共60分)
单项选择题(共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
下表是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注:与日出日落几乎同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升旗时间 5︰04 5︰03 5︰02
降旗时间 19︰18 19︰19 19︰20
1.此时有关北京昼夜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昼长夜短 B.昼夜平分 C.昼短夜长 D.极昼
2.表中所给的三天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南移 B.北半球,向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
3.天安门广场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晚的是
A.3月21日 B. 6月22日 C. 9月23日 D. 12月22日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 36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5.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A.云雾 B.流星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
图中的MP、MQ为部分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完成6~7题。
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20°S,60°E
B.20°N,120°E
C.20°S,0°
D.20°N,180°
7.此日可能在
A.1月 B.5月 C.7月 D.11月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完成8~9题。
8.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E为变质岩 B.A为沉积岩
C.D为岩浆岩 D.C为岩浆
9.图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⑤为外力作用 B.⑥为变质作用
C.③为重熔再生作用 D.①为冷却凝固作用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C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回答10~12题。
10.根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1.图中各类岩石形成的顺序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A.A、D、G、B、F B.B、E、D、A、F
C.G、F、B、D、A D.G、B、A、E、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
右图中M、N、R是沿某纬线分布的三个板块,据此完成13~15题。
13.N对应的板块是
A.美洲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亚欧板块 D.太平洋板块
14.海岸山脉多分布在
A.R板块上的东西两侧
B.M、N板块上的东侧
C.N板块上的东西两侧
D.M板块上的西侧
15.x、y、z对应的边界类型正确的是
A.x:生长边界 B.y:消亡边界
C.z:生长边界 D.x、z:消亡边界
16.下图所示四种地貌景观形成中,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A B C D
17.读下图,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a>b>c>d
B.气压:d>a>b>c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 ( http: / / www.21cnjy.com )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完成18~19题。
18.若图为北半球,P1>P2,则O点的风向为
A.④或⑤ B.③或④
C.⑥或⑦ D.⑤或⑥
19.若图为高空等高面,P1
A.③或⑦ B.①或⑧
C.⑦或⑧ D.②或③
2015年第13号台风“鲇鱼”于10月23日12时55分在福建省漳浦县沿海登陆,读下图,完成20~21题。
甲 乙 丙 丁
20.以上各天气系统中,可能发展成台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1.对图中各天气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天气系统过境后,一般会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B.甲、乙天气系统一般与丁天气系统联系在一起,相伴而生
C.受丙天气系统的影响,我国北方秋季经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D.伏旱的形成一般与丁天气系统有关
22.下列四幅图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A B C D
A.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下图为某地全年逐日逐时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温线图。完成23~24题。
23.该地7月的月均温约为
A.10℃ B.15℃ C.20℃ D.25℃
24.该地最可能属于下列哪种气候类型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沙漠气候 D.温带草原气候
古人造字,蕴涵着某些地理知识,如“間”——“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如图。据此完成第25~26题。
25.图中房屋的朝向可能是
A.坐东朝西 B.坐北朝南
C.坐西北朝东南 D.坐东北朝西南
26.如果图中房屋位于河北省,当正午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断增大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①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②该地肯定昼短夜长 ③该地昼不断缩短 ④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某海域洋流模式图”,完成第27~28题。
27.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海域,下列世界著名渔场的形成与洋流②有关的是
A.纽芬兰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秘鲁渔场 D.北海渔场
28.若该图表示北大西洋海域,在北纬17°附近,撒哈拉沙漠直逼海岸,最主要原因是
A.洋流②的增湿作用 B.洋流④的减湿作用
C.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D.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9~31题。
29.下列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B.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平坦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D.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30.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
A.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
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小
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
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
31.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筐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跟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或南退而移动。读“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完成第32~3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32.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华北地区高温多雨 B.锋面雨带位于江淮地区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33.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 ③雨滴梧桐秋夜长 ④清风细雨湿梅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限高度, 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35题。
34.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35.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 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读图,完成第36~37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36.甲图、乙图和丙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相似性 D.复杂性
37.同样海拔的高山地区自然带分布最复杂的是位于丙图中的
A.①处 B.④处 C.⑤处 D.⑧处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经过10昼夜的航行,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地时间2015年1月6日凌晨抵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读图“中国海军远征示意图”,完成38~39题。
38.舰艇编队航行至马六甲海峡时赶上阵雨,该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受夏季风影响 B.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
C.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 D.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
39.有学者预言索马里半岛百万年后可能与非洲大陆分离。其依据是
A.河流侵蚀作用强烈 B.海水侵蚀作用强烈
C.半岛地处板块碰撞地带 D.半岛地处板块张裂地带
40.古生代的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历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代,可以推知当时环境特点为
A.气候干燥,冷热多变 B.藻类植物繁盛
C.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D.气候湿润,森林密布
41.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称为洋面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冻效应,下图为“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B.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C.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读“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第42~43题。
42.以下全部属于寒流的一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3.有关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中低纬度海区,大陆东岸是暖流
D.中高纬度海区,大陆西岸是寒流
读“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完成第44~45题。
44.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生物 D.岩石
4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土层厚度、水热条件
B.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发育程度
C.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矿物养分
D.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质地特征、肥力特性
读“塔里木盆地图”据此完成第46~47题。
46.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
A.山间低地 B.山谷地带
C.盆地中间 D.山前冲积扇
47.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A.环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
C.点状分布 D.网状分布
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第48~50题。
48.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能源和发电成本最高、二氧化碳排放最少的能源分别是
A.核能 天然气 B.天然气 煤炭
C.煤炭 可再生能源 D.可再生能源 核能
49.下列电能属于绿色电力的是
A.核电、水电
B.生物能汽化发电、火电
C.潮汐能发电、地热发电
D.风能发电、生物能燃烧发电
50.目前,我国发展绿色电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公众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 B.国家缺乏发展绿色电力的意识
C.绿色电力价格高,市场狭小 D.我国发展绿色电力的资源不足
下图是某种自然资源(阴影部分)全球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1~53题。
51.该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
A.盆地和湖泊周围 B.沿海与大陆架上
C.大陆边缘与岛屿 D.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
52.该自然资源是
A.天然气 B.石油
C.冰川 D.煤炭
53.近几十年来,该自然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
B.大气臭氧层变薄
C.人们的需求量增大
D.火山、地震频繁发生
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回答54~55题。
54.图中M地的风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55.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56.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石家庄地处38°N,四季分明。读“四季更替成因示意图”,完成第57~58题。
57.关于图中甲、乙含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B.甲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C.乙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D.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58.石家庄四季分明的原因有
①地处中纬度 ②正午太阳高度终年不变 ③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较大 ④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同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9.下列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以团状聚落为主
B.北方多尖顶房,住宅有院落
C.北方多大型聚落,聚居的人口较多
D.西部地区没有固定型聚落
60.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西藏地区首先发展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网,直到20世纪末才修建青藏铁路的原因是
A.西藏人口少,不需要运量大的铁路
B.公路比铁路造价低,建造难度小
C.公路比铁路灵活,可以“从门到门”
D.公路比铁路运量大,效率高
试卷Ⅱ(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
61.(10分)甲图为“某日光照示意图”,乙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在甲图中画出太阳直射光线。
(2)甲图中该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此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 。
(3)甲图中A地此时的太阳高度为 ;B地出现 (极昼、极夜)现象;
A、C两地一定相同的地理事物有 。(双选)
A. 地方时 B. 线速度 C. 昼夜长短 D. 气候
(4)甲图对应乙图①②③④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位置。乙图中,地球从位置①运行到位置②的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单选)
A. 北京正午人影先变长,后变短 B. 天安门升旗时间越来越晚
C.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D. 极昼极夜范围越来越小
(5)南极考察工作活跃时,地球公转到乙图中 点附近。
62. (10分)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甲乙丙丁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单选)
A.①——甲 B.④——乙 C.⑥——丁 D.⑦——丙
(2)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 季。
(3)图中,气候类型⑦的成因是 ;此时,④地区气候的特点是 ;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4)图中,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在南半球缺失的原因是 。
(5)若该图表示亚欧大陆,则⑧附近是著名的 渔场,形成原因
是 。
63.(10分)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中A→J→I→B的变化是 分异,这种分异受 条件的控制。
(2)图中E→F→G的变化是 分异,这种分异受 条件的控制。
(3)E和H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但气候类型不同,E是 气候,H是 气候。
(4)D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其主要形成原因是受 和 的交替控制。
(5)自然带A在大陆东岸向高纬度延伸,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64.(10分)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气压分布状况看:B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是________;从气流分布状况看:D地是_________。被气压中心D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箭头①与等压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垂直,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箭头②与等压线斜交,表示的是____________。
(3)图中E地风速比F地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B、C、D四点中能够有降水天气的是______。
(5)此季节,A点的风向为______________,D地区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
地理答案
1—5 ABDAC 6—10 AAADC
11—15 DCCDD 16—20 BCBAC
21—25 DABAB 26—30 DBBDD
31—35 ABCCA 36—40 BACDD
41—45 DACCB 46—50 DACCC
51—55 DCACD 56—60 DCDCB
61.(1)画图:略
(2)23°26′N(23.5°N);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3)0°;极夜;BC(2分)
(4)③ D
(5)①
62.⑴C (2分)
⑵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
⑶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炎热干燥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4)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绝大部分为海洋
(5)北海道 寒、暖流交汇(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63(1)纬度地带 热量
(2)干湿度(经度)地带 水分
(3)温带季风 温带海洋性
(4)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5)亚寒带针叶林带 寒带苔原带 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
(6)受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温度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且受海洋吹来的信风影响而降水丰沛。(2分)
64.(1)低气压 反气旋 副极地低气压带
(2)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3)小 E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4)B
(5)西北季风 寒冷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