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16夏天里的成长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习作单元中每一项内容的安排,目的都指向习作能力的培养。精读课文的主要功能是从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方法;“交流平台”是结合对精读课文的分析、梳理总结课文的写作方法;“初试身手”是让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表达练习;习作例文提供范例,其功能是继续体会写法;单元习作是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进行实践。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习作要求是“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围绕这一要素,安排了写人、记事、写景等不同类型的课文,包括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引导学生体会怎样表达中心意思,帮助学生掌握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的方法。
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围绕中心意思写作文的能力,整个单元都指向习作表达能力的提升。精读课文的教学与其他单元的精读课文侧重点不同,主要围绕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来进行,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围绕中心写了哪些内容。“交流平台”依托精读课文帮助学生对“围绕中心意思写”形成明确的理解,并通过“初试身手”板块练习选择合适的材料,练习寻找能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促进学生将精读课文掌握的方法初步转化为习作技能。单元习作可以采用列提纲的方法,继续指导学生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合适的材料。要从“围绕中心意思选了哪些材料”的角度阅读习作例文,为学生选择材料提供范例,提升学生构思选材的能力。
《夏天里的成长》是一篇小散文,节选自作家梁容若的散文《夏天》。课文围绕“夏天是一个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个中心意思,写了生物的飞快生长、大地山河的变化生长和人的成长。从生物写到山河大地再写到人,表面看是从不同方面选材的并列结构,其实逻辑上是一种递进式结构,其写作的最终指向与落脚在于“人要用力成长”。这也是课文题目叫“夏天里的成长”,而不是“夏天里的生长”的原因吧。课文篇幅简短,但是语言文字反复中有变化,跳跃灵动,语句短长结合,富有节奏感,充分表现了夏天万物迅速生长的那种特有的感觉和味道,值得细细品味,更值得学习借鉴。
教学目标
1.识字学词,会写“棚、粱”等11个字。
2.能借助思维导图梳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围绕中心来组织写作材料的方法。
3.通过朗读品味,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表达。
4.能仿照课文,围绕“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练习写一个片段。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思维导图梳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围绕中心来组织写作材料的方法;仿照课文,围绕“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练习写一个片段。
教学过程
◎单元导览,明确学习要求
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走进第五单元。这是一个习作单元。
1.出示单元篇章页主题句:
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梁]萧统
读一读单元主题句,大致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写文章,最重要的是立意,也就是要确立文章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2.明确单元学习要求(语文要素):
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揭示课题,学习生字新词
1.聊聊对夏天的感受和体验:炎热、骄阳似火、生机勃勃、郁郁葱葱……
2.在作家梁容若的笔下,夏天又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呢?
揭示课题:夏天里的成长。
3.检查预习,学习生字新词。
(1)认读生字词
棚架 高粱 叭叭 苞蕾 苔藓 草坪 菜畦
甘蔗 瀑布 增加 铁轨 缝隙 谚语 尽量
(2)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写好“粱”“蔗”“瀑”“缝”“谚”等难写易错的字。
◎学习任务一 找出中心句,梳理内容结构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交流,反馈: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比照课文题目与中心句,说说有什么发现。
交流,明确:课文中心句所表达的意思,与课文题目很相似。中心句在文章中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3.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个中心句,课文2、3、4自然段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呢?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在学习单上概括梳理。
交流反馈:
第二自然段,抓开头的总起句可以概括:生物飞快地长。
第三自然段,概括有点难度:山河大地的生长变化。
第四自然段,比较容易概括:人要用力成长。
4.思考与讨论:2、3、4自然段的顺序可以调换吗?
交流明确:不可以调换。从生物,写到山河大地,再写到人,内容上其实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从看得见的长,到不易觉察的长;从具体的长,到抽象的长;从外在的长,到内在的长;从事物的长,到人的长。
◎学习任务二 品味语段,学习表达方法
(一)品读第2自然段
1.这段话围绕“生物飞快的长”,选取了哪些典型事物?在文中画一画。
交流,反馈:瓜藤、竹子、高粱、花、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2.从哪些词句中,你感受到了“飞快的长”?
学生一边朗读这段话,一边标上着重号。
指名朗读交流,要求朗读时强调自己标出的词句。
预设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3.体会语言表达的重复与变化。
这段话中,作者用了特别多的“长”,来表现夏天万物迅速生长。课件标显这段话中的“长”字。
这段话中还有许多隐身的“长”,一起来找一找。学生一边边交流,课件一边圈出:多出、变成、有了。把这些词都换成“长”好不好?(不好,作者的用词,反复中有变化)
4.出示语句: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这句话的“昨天”“今天”“明天”,其实是指?(以前、现在、将来)如果换成“以前”“现在”“将来”,感觉一样吗?(昨天、今天、明天,突出了时间短暂,体现生长迅速。)
(二)品读第3自然段
1.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划出特别喜欢的语句,指名交流喜欢的理由。
2.相机重点引导品读体会下面这组语句: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为什么喜欢这组语句呢?在语句形式上、表达方法上,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表达的秘密,并通过朗读体会表达效果:
(1)用词上反复中有变化,每一句都是两个“长”之后,“长”就隐身了,换了一种说法。这样的表达,既工整又有变化。
(2)这三个语句组成了一个排比句,句式相似,都是短、短、长的结构,读起来有一种跳跃灵动的感觉,更加表现了夏天万物迅速生长的特点。
◎学习任务三 感悟“成长”,读懂课文立意
1.品读第4自然段
(1)呈读语段。
(2)课件标显语谚语:“六月六,看谷秀。”“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这段话主要写人要用力地长,为什么却引用了两句农业谚语?
交流明确:通过农业谚语来进行类比,说明了人要趁着夏天用力成长的道理,既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
(3)课件标显结尾关键句: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你人生的夏天是什么时候?你将怎样用力地长呢?
交流讨论,教师倾听回应:是啊,同学们,你们现在十一二岁的年华,正处在儿童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你人生的夏天啊!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好好地珍惜青少年时期这个人生的夏天,努力学习,增长知识和本领。
聚焦题目,说说题目为什么是“夏天里的成长”,而不是“夏天里的生长”?课文大部分内容写的可都是“生长”啊!
交流讨论,引导感悟:其实这篇文章真正要写的是人的成长,课文第2、3自然段,其实都是为第4自然段做铺垫的。课文第4自然段,才是作者写作的目的所在、立意所在!
◎学习任务四 仿照课文,试写一个片段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体会了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同学们能不能仿照课文的写法,也来试着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一个片段呢?
出示表达支架,学生试写: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田野里,……。果园中,……。山林间……。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小学生,也要……。
写后交流分享,相机点评:是否围绕“收获”这个中心意思来写?
【参考示例】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田野里,金黄的稻穗低垂着头,仿佛铺上了金色的地毯,正欢迎收割机的光临。果园中,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正等待着农民伯伯前来采摘。山林间,累累果实挂满枝头,松鼠在树林里蹦蹦跳跳,忙着储存过冬的食物。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小学生,也要趁着这收获的季节,努力用功,学到更多的知识,增长更多的本领。
课堂总结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的生长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当中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的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别到白发苍苍的时候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板书设计
16夏天里的成长
中心句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不同方面 动植物 事物 人